APP下载

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2023-05-31赵茜楠桑美英

中国市场 2023年14期
关键词:财务状况

赵茜楠 桑美英

摘要:文章从交通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交通行业企业市场信心情况两大方面,分析交通运输市场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航空运输企业获利能力低处于亏损状况。基于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2022年经营业务量的预期普遍较为悲观,公路客运企业尤为明显;对2022年经营效益预期指数略低于50%荣枯线,明显好于业务量预期;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小微型企业对房屋用地租金更加敏感。最后,提出后疫情时代交通运输市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发展建议,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政策制定和企业市场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市场主体;财务状况;市场信心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4-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4.00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处在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第一线,交通运输行业受疫情冲击影响相对较重,整个交通运输市场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新冠疫情以来,企业亏损持续加大,导致的财务状况和面临的经营困难有待深入了解,便于对症下药地及时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企业市场信心情况,精准把握企业生存现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后疫情时代交通运输行业宏观决策提出有力支撑。

2 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企业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主要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尤为重要,其中资产负债率和营业利润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参考指标。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分为航空货运与物流领域、航空领域、海运领域、铁路运输领域、公路运输领域、机场服务领域、公路与铁路领域和海港与服務领域。其中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航空运输企业低处于亏损状况。

2.1  资产负债率分析

近三年,航空货运与物流领域、航空领域、海运领域、铁路运输领域、公路运输领域、机场服务领域、公路与铁路领域和海港与服务领域的各季度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5%、75.4%、66.5%、26.0%、49.6%、26.9%、52.5%和39.1%。航空货运与物流领域、航空领域与海运领域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其他领域。航空货运与物流领域资产负债率过高,存在过度投资,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领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尤其在疫情期间,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加快航空货运领域布局,扩展航空货运市场,提高国际竞争优势。铁路运输领域资产负债率一直低于50%,财务状况持续良性发展。

截至2021年底,上市公司中公路运输领域的资产负债率为56.9%,较上年下降1.8%,较2019年下降2.2%。铁路运输领域的资产负债率为28.8%,较上年下降0.7%,较2019年增长9.5%,铁路运输领域财务状况好于疫情前。海运领域的资产负债率为57.4%,较上年增长下降9.1%,较2019年下降12.7%,虽然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财务风险不断转好。航空领域资产负债率为79.2%,较上年下降0.3%,较2019年增长9.0%,一直以来我国航空领域整体资产负债率高,获利能力低[1]。详见图1。

2.2  营业利润率分析

近三年,航空货运与物流领域、航空领域、海运领域、铁路运输领域、公路运输领域、机场服务领域、公路与铁路领域和海港与服务领域的各季度平均营业利润率分别是2.7%、-19.1%、15.3%、17.7%、5.5%、4.4%、29.4%和26.2%,铁路运输领域、公路与铁路领域和海港与服务领域的营业利润率偏高,经营状况较好。航空运输领域自新冠疫情开始,营业利润率出现负值,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企业铁路运输领域整体经营状况较好。

截至2021年底,公路运输领域的营业利润率为5.4%,较上年增长4.2%,较2019年下降2.5%。铁路领域营业利润率为15.7%,较上年增长0.2%,较2019年下降2.8%。航空领域营业利润率为-16.8%,较上年增长27.2%,较2019年下降20.8%,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海运领域的营业利润率是32.1%,较上年增长21.6%,较2019年增长24.8%,财务风险较低。详见图2。

3  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市场信心分析

基于2021年交通运输市场企业信心问卷调查,从运输市场主体、运输市场业务、运输市场经营效益和经营成本维度进行运输市场分析,涵盖了铁路运输、公路货运、公路客运、港口、航运、航空运输、快递、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领域,基本覆盖全国各个省份。无论从直观感受还是调查分析,疫情以来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冲击仍然明显,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客运复苏过程较为脆弱。调查针对企业业务量、经营效益、经营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一是企业对2022年经营业务量的预期普遍较为悲观,公路客运企业尤为明显;二是企业对2022年经营效益预期指数略低于50%荣枯线,明显好于业务量预期;三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是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成本,小微型企业对房屋用地租金更加敏感。

此调查有效问卷4744份,按照工信部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分为大中小微四个规模。调查样本以小型号和微型企业为主,占比超过90%,与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结构特点基本吻合。详见表1。

3.1  运输市场企业业务量分析

企业经营业务量发展预期普遍较为悲观,公路客运企业尤为明显。调查显示,2022年业务量预期指数为34.1%,明显低于50%的荣枯线,表明对2022年运输业务形势普遍不太乐观,这与疫情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很大关系。从各类运输方式看,公路客运企业业务量预期指数仅为27.8%,是各个领域企业中最悲观的,主要受疫情冲击最大、恢复速度最慢以及居民出行结构升级、业务量持续减少影响;出租汽车、城市公交、公路货运、航运企业和快递企业预期也普遍较为悲观,业务量预期指数依次为28.8%、33.6%、33.0%、42.8%和46.5%,明显低于50%的荣枯线;港口企业业务量预期指数为50.0%。

分区域看,各区域企业预期均比较悲观。东、中、西、东北地区企业2022年业务量预期指数均低于50%的荣枯线,分别为37.5%、31.7%、30.1%和31.3%,西部地区最为悲观。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预期明显好于中小微型企业。大、中、小、微型企业2022年业务量预期指数分别为46.4%、40.2%、36.5%和29.7%,大型企业预期要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表明大型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小微型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详见表2。

3.2  运输市场经营效益分析

企业经营效益预期指数略低于50%荣枯线,明显好于业务量预期。调查显示,企业2022年经营效益预期指数为46.5%,明显高于业务量预期指数(34.1%),低于50%的荣枯线主要受公路货运企业、公路客运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出租汽车企业拉低影响,四类企业经营效益预期指数分别为46.9%、38.5%、45.5%和40.3%,明显低于50%的荣枯线,若剔除这些企业,经营效益预期指数为54.8%,表明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对2022年经营效益持乐观态度,特别是港口企业为62.6%,明显高于50%的荣枯线。

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企业经营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最悲观。东、中、西、东北地区企业2022年经营效益预期指数分别49.5%、44.6%、43.4%和39.6%。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经营效益预期乐观,中小微型企业预期较为悲观。大、中、小、微型企业2022年经营效益预期指数分别为53.6%、48.6%、48.2%和43.9%,可见大型企业明显高于荣枯线,预期比较乐观,中小微型企业均低于50%的荣枯线,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详见表3。

3.3  运输市场经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最主要的成本,小微型企业对房屋用地租金更敏感。调查显示,占据企业经营成本的前五位是人工成本、燃料费用、房屋租赁成本、偿还贷款、运输设施设备租金位居。企业反映人工成本是最重要的成本占比为81.7%,要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管理,建设高效的人员队伍[2]。其次为燃料费用、房屋租赁成本、偿还贷款和运输设施设备租金,企业占比为35.3%、34.5%、28.3%和22.0%。19.2%企业表示防疫成本作为刚性支出,进一步摊薄企业利润空间,企业的稳定发展难度不断加大。

从企业规模看,分别有83.1%的大中型企业和81.6%的小微型企业反映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最主要的成本;大中型企业对燃料费用更敏感,反映的企业占比为30.4%,其次为防疫支出和运输设施设备租金,分别占比28.9%和27.7%;小微型企业对房屋用地租金更敏感,反映的企业占比为36.1%,其次为燃料费用和偿还贷款,分别占比为35.8%和28.6%。

4  后疫情时代交通运输市场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4.1  “运输需求减少”是企业经营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调查显示,认为运输需求减少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为53.6%,主要受疫情持续影响较大。71.7%公路客运企业的运输需求与疫情前相比减少较多,这与近年来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持续萎缩有较大关系,同时公路客运企业面临较大转型压力;航运客运企业、公路货运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占比均超过50%,分别占比64.4%、58.2%和52.2%。小微型企业运输需求问题更敏感,占比54.3%,高于大中型企业8.3%。

4.2  经营成本增加普遍存在

选择“用工成本上升”的占比為43.0%,这与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密切相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五年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平均分别上涨9.6%和7.7%,受船员人数减少影响、航运企业对这一问题反映尤为突出,占比高达68.9%,快递、港口企业反映也较为突出,占比分别为60.5%和55.6%。选择“燃料价格上涨”的企业占比为42.6%,这与近年来油价上涨有较大关系,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均值较2020年上涨64.2%,公路货运、快递企业、航运货运企业对油价上涨问题反映最为突出,占各自比重分别为49.4%、53.5%和54.9%,且小微型企业对油价波动更加敏感。

4.3  “资金紧张”“运价过低”反映较为突出

选择“运价过低”的企业占比为40.2%,公路货运、快递企业反映较为突出,分别占53.3%和53.5%,这与近年来公路货运行业网络平台快速发展制约及运力过剩有较大关系。“资金紧张”占比为38.6%,城市公交企业反映最突出,占72.8%,主要企业现金流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超四成企业当前的现金流可以维持经营不超过3个月,同时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贷到款的通常成本也较高。详见表4。

4.4  微型企业面临的市场营商环境更严重

调查显示,30.3%的企业认为2021年交通运输市场营商环境较2020年有所好转。但大多数企业认为营商环境未有明显好转,36.7%的企业认为基本持平,33.0%的企业认为有所恶化。微型企业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差,认为有所恶化的比例为36.1%,明显高于大中小型企业。虽然整治市场经营环境、行业执法、规范行业平台企业监管、行业日常管理事项办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有很大改善空间。

5  有关政策建议

5.1  加快落实纾困帮扶政策

交通运输市场主体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力量源泉,让纾困解难政策高效、直达惠及到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必须用好用足、应享尽享国家扶持政策,全力落实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三减两补一支持一精准”等多项帮扶政策。坚持标本兼治、优化市场环境,立足当前解困的同事着眼未来,将纾困解难与激发企业活力有机结合。

5.2  提升企业经营信心

企业普遍对业务量持悲观态度、对经营效益持乐观态度,企业信心不足是主要原因。建议密切关注行业运行情况、企业经营状况、扶持政策执行效果,以严格的执行力度和奖惩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广宣传各地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引导企业积极投入到生产生活,努力采取多重措施维护主营业务安稳推进,巩固强化企业发展实力,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信心。

5.3  加大优质客运服务供给

打造高效率出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客运站等资源,丰富跨方式异地候机候车等服务,不断完善定制班线业务的应用场景,提高职工素质[3]。引导公路客运企业转型发展,针对公路客运企业加快出台支持优惠政策,深化交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路客运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更好发挥道路客运“门到门”、灵活机动的特点和兜底性作用。

参考文献:

李志忠.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7-139.

文学东.当前市场环境下交通客运行业财务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14(2):9-11.

李思玲.公路客运行业如何挖掘增效分析[J].商业观察,2022(11):49-51.

[作者简介]赵茜楠(1993-),女,山西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交通运输经济。

猜你喜欢

财务状况
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泰纳瑞斯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研究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看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发展前景——以宁夏某公司为例
伊利股份财务状况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CFaR模型与Logistic回归的财务困境预警研究
浅谈无锡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优化财务状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