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于实践 养德于活动

2023-05-31时艳红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德育工作

时艳红

摘   要:德育工作关乎学生的成人成才,关乎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培养。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智育高于德育、说教多于实践、单教重于合教等,导致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但立德树人的理念,决定德育工作不仅不能弱化还需要强化。为此,学校探索出在德育工作中要增强实践意识,注重组织活动;学习法律法规,家校紧密合作;及时总结升华,有效养德提能等途径。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体验中才更容易开阔眼界、比较优劣,从而触动心灵,改变思想,影响价值观。丰富实践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育好人,养好德。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6-0036-04

人,是社会性动物,且是最高级的社会性动物。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在于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在于错综复杂的社会性。德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处于纷繁复杂社会中人的严格规则性和高度适应性。德育工作做得好,学生大多能表现出知识掌握的牢固、技能训练的有效、做事的高效与做人的高素质。具有这种品质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容易融入社会,并能很快独当一面、撑起一片天地。德育的目标,也就是把懵懂无知、动物性占优势的人,培养成品德优良、善于学习、高效做事的社会人。

一、问题具象

(一)智育高于德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压力骤增。虽然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们的生存危机意识似乎更见浓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很容易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知识当成竞争的砝码。上初中拼成绩,上高中择优录取,上大学更是决定于高考分数。在此影响下,有些人、有些学校急功近利,只看重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渐渐忽略了做人和做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人最能表现社会性的品德和能力,造成低分低能、高分低能,甚至抑郁和性格扭曲的学生越来越多。

相比德,智就是工具,如何用智,何处用智,则在于德。因此,重视智育并没有错,但忽略了德育则是大大不妥。德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二)说教多于实践

基于成绩的竞争,学校疲于应试,德育时间一再被压缩。在此环境下,德育工作往往草草行事,且大多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或者班会,或者单独约谈,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叮嘱、劝诫、训斥下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在学校,听惯了老师“谆谆教诲”;回到家,听腻了父母的“喋喋不休”。于是乎,学生到了一定年龄,面对父母教师的教导时,往往会说出一句“道理我都明白”的应付性话语。长此下去,孩子变得肤浅、不务实,遇事要么好高骛远,要么自卑退缩。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说教没错,但脱离实践活动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施教者之所以能说教,也是源于自己大量的生活实践。德育工作,其次要在实践上重视起来。

(三)单教重于合教

教育需要合力。学校是进行德育的有效阵地,家庭则是潜移默化的广阔平台。学校德育科学系统,家庭教育却是根深蒂固、全面影响。然而,当今的德育,学校与家庭几乎各自为战,彼此间缺乏沟通与配合,导致德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原地踏步。在教育界曾有这样的一个数学公式:5+2≤7,即学校的五天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等于没有教育。家庭文化层次不同,教育理念有别,舆论影响又非常大,以至于要么学校因忌惮家长的不配合而畏首畏尾不敢教育,要么家长阳奉阴违,孩子回到家里受到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引导。

家校理念一致,行动配合,则会让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孩子的成长也会更加顺利。德育工作,最后还要在配合上重视起来。

二、原因探究

(一)实践意识淡薄

德育工作,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工作,但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心中有数,而学校也不一定都能统一行动。教育,第一要义应为品德教育,其次才是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不论是品德教育,还是能力培养,没有切切实实、丰富多彩的实践,是难以奏效的;沒有实践活动,就没有养德育品的机会,更不可能实质提高能力。品德需在做事过程中碰撞,能力是在反复训练、甚至失败中历练而成的。实践活动既是平台,也是检验的试金石。德育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应该切实地认识到。

(二)活动受制舆论

我国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法律意识都在增强。但在教育方面,我们的法律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更需要对教育有建设性,而不是轻易受制于舆论。在法律责任明确细分之前,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校都心有余悸,不敢轻易组织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是好事,但个别家长因溺爱孩子,不接受劝导,失去理性,甚至无理取闹。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学校和班主任不得不选择了安全妥当的德育方式——尽可能不组织校外活动。

(三)家校合作缺失

作为学校,需要认识到家教对孩子的深刻影响,更需要了解到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而作为家长,应了解和把握学校德育的集体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帮孩子有效提升层次。学校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家长离不开学校这一广阔平台。合作,是帮助孩子深入实践活动,有效涵养品德和培养能力的最佳选择,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然而,现实却是学校鲜有引导家长,而家长则缺少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家校合作浅表化,深度、广度还远远不够,科学性、系统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实践探索

(一)增强实践意识,注重组织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实践,思想就要走到前面。德育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做到,这些基本的思想,首先要在学校和班主任方面统一认识。作为将来要走进纷繁复杂社会的学生,需要在中学阶段这样的小社会中进行历练。立足社会,要与人为善、善于合作;要自信,要有抗挫折能力。

与人为善,免不了要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没有胸怀和智慧则难以做到;善于合作,就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要能扬己所长、避己所短,要欣赏他人优点、包容他人缺点;自信,要有成就,成就又進一步促进更大的自信,自信与成就相互促进,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抗挫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又有助于抵抗各种各样的挫折。

所有这些,离开实践活动,单靠口头说教,无异于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为此,增强活动意识、树立实践思想,对于每一所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开展多彩活动,倡导全员参加

作为学校要在时间安排上、制度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活动要不拘一格,形式多彩多样,努力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

1.摒弃沉默,积极历练。学生大多腼腆,原因在于习惯沉默,习惯被安排,主动心理、积极意识、演讲才干和组织能力在长期的沉默中逐渐消褪了。在台下学生可以滔滔不绝,到台上往往紧张语塞,话不连篇。机会在前,却惰于出击,致使坐失良机、懊悔不已。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机会稍纵即逝,怎能还抱着“沉默是金”的金科玉律。为此,要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摒弃沉默,积极历练。打破沉默,主动闪光,有机会就积极把握,让自己在把控机会、积极实践中变得熠熠生辉。

2.组建班委会、学生会。学校是小社会,能在其中谋得一职,便享受到了无数的锻炼机会。上对老师,中对同学,下对自己的学习,若能兢兢业业,必然会对人性有所了解、对人情游刃有余、对繁琐事务井井有条。为什么做班长、做学生会干部的学生能从小学一直做到大学,毕业后也能大比率的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提前懂得了社会,适应了社会。

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班委会和学生会,主动多揽事,多做事,在做事中涵养品德、锻炼能力。作为学校和班主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做事的机会和活动的平台。

3.创建社团,组织多样活动。班委会、学生会平台难得,不可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锻炼需求。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平台,学校倡导建立丰富多彩的社团就势在必行。社团有个性,起点较低,发展空间却是无限的,且可以无限吸纳会员,可以满足所有需要锻炼的学生。

引导家长鼓励帮助孩子参与并完成一次次的任务,学校则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场地,并努力创造学校这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文艺晚会、读书会、演讲比赛、绘画展、戏剧表演等,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的机会。

4.倡导志愿活动。要想真正了解社会,必须走进社会,而且越早越好。中学阶段,走进社会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石家庄火车站志愿活动,给乘客指路、拿东西、寻找帮手排忧解难,在奉献中感受付出带来的成就感。响应石家庄市政府低碳宣传的号召,到公园做低碳宣传,感受市民的热情参与,让学生与低碳理念紧紧地绑定在了一起。玉树地震,通过义卖报纸募捐的志愿活动,学生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而为地铁建设出一份力的假期志愿疏导交通活动,让学生与石家庄、与地铁增加了一份家国情怀。志愿服务“夕阳红养老院”,则深深震撼了学生,更深刻理解了生老病死和鳏寡孤独,进而知道了如何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说教与实践,永远有着深深的隔阂,尤其对涉世未深的学生,增加他们的经历,丰富他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增长他们的见识。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不可或缺。

(三)学习法律法规,家校紧密合作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努力做到知法、用法、守法,用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德育活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事故或者纠纷。作为学校,我们不能苛求家长,但我们可以组织家长一起学习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学校和家长必然更加理性,活动组织更加透明、安全。

家校合作的主导权在学校,主体在家长;合作的基础,在于把孩子培养成品德优良、能力出众、适应将来学习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合作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组建家委会,定期召开家校交流大会等。家校统一教育理念,共同制定教育目标,一起探索教育途径,协商实践活动。学校引领,家长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

(四)及时总结升华,有效养德提能

任何经历和实践活动,若不加以交流总结和升华延展,学生往往会理解偏差或肤浅。所以,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在感受和认识的多重碰撞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如此,经历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经历了,而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阅历。

结语

没有活动,就没有涵养品德的过程;没有实践,就没有形成能力的机会。德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德育工作要做好,必须将学生放置到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触摸社会。另外,进行德育工作的人员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丰富阅历,壮大自己。正所谓,行中育德,动中育人,才能培养具有较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适应新时代的新人才。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