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宏观视角探讨民国初期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
2023-05-31戴文静
戴文静
【内容摘要】民国初年是中国本土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萌芽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转型之下孕育出以黄远生、邵飘萍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新”报人与“新”职业理念。本文力图把他们的实践活动整合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分析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诞生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局限,为当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民国时期;黄远生;邵飘萍
民国初年社会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制度体系新旧糅杂,社会思想活跃,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转型之中孕育出当时的中国特殊语境下的一批“新”报人与“新”职业理念。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多从微观的视角考察民国时期单个报人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实践,而忽视了宏观社会背景给民国报人打下的时代烙印。本文既分析民国时期以黄远生、邵飘萍为代表的报人所体现出的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更把他们的实践活动整合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探讨新闻专业主义思想萌发的历史条件,以便结合现实语境为中国当代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困境提供某種破题思路。
关于专业的定义,社会学家布朗德士曾作过一个经典的表述,他认为,专业首先是一个正式的职业;其次,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特别的岗前训练;再次,专业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而是为他人甚至社会多数人服务。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其核心理念是新闻自由和客观性原则,而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条件。下面笔者具体分析民国初年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条件。
一、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政治条件
在一个成熟的政权体制下,国家对新闻业的管控是相对比较严格的。而民国时期,政局动荡,皇权政治已经分崩离析,政党政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进行了早期实践探索,揭开中国政党史的序幕。①民国初年政党繁多,复辟派、立宪派、革命派、共和派接踵而至,甚至还有一些摇摆不定、捉摸不透的中间派。结社自由的确立使社会上持各种政治主张的人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政治理念相近的政党,从而寻求政治庇护。
(二)法律条件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对清王朝对民众思想言论和自办报业的禁锢,清政府时期颁布的《大清报律》《大清印刷物专律》也随即被废除。尤其在孙中山签署了废除内务部的《民国暂行报律》的命令后,报业的创办和发行已经没有法律上的限制和约束,民国报业进入了新闻“绝对自由”的时代,民国时候,租一间房,找两张桌子,备齐剪刀和糨糊,就可以成立一家报社。《京报》起家的时候就只有两个人,邵飘萍自任社长,潘公弼则为报社编辑。
(三)经济条件
没有经济上的繁荣和自由,所谓新闻自由也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中国的经济和新闻媒体业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洋政府时期统治阶级忙于战乱,其管控能力的薄弱使得民间经济和民营媒体快速发展起来。事实上北洋政府忙于与各派军阀进行军事战争的同时,似乎并没有忘记发布各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②据有关数据统计,1912—1916年间北洋政府所公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共有86项之多,主要包括简化企业注册手续、提供资金信贷、减免捐税等,涵盖领域包括了矿政、农林、工商、渔业等各方面,虽然这些条例、细则尚未完备,有些规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认真执行,但依然在理念和实践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了绿灯,有力地改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环境。③
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新闻事业赢得言论自由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史量才创办的《申报》实行企业化经营,依靠广告与销售发行获得收入,报社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除了薪资和分红外,不允许接受机构和个人的资助。仅1930年2月至10月,《申报》就开了九次天窗,并且成为望平街(上海“新闻一条街”)上唯一拒绝国民党官方派员进驻的报纸。而这份底气则来自于《申报》从未接受政府分文津贴。④
(四)文化的变迁
民国成立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大、中、小学章程和规则,用“培养国民道德”代替了清朝“明伦理爱国家”的旧教育宗旨。⑤而民国成立后的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更是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解放。文化的变迁促使民主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新闻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的呼吁,即使在袁世凯专政时期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尊重新闻界。
(五)报业由“行业”向“职业”转变
民国时期阶级跨越已经没有法律障碍。19世纪中叶之后,随着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萎缩,地方绅权开始急剧扩张,逐渐形成了国家权力以外的一块“飞地”——公共领域(亦可称之为“市民社会”)。⑥同时,民国初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进一步被打破,许多文人甚至放弃科举仕途之路,投身报业。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士大夫和现代知识分子都属于“文化贵族”,而且与政治关系密切,但两者区别在于:传统士大夫本身也代表着官僚阶级,既是统治阶级也是被统治者,生存依附于政治;而现代知识分子虽然也与政治关系甚密,但来自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而且“并不能被垄断教化”,在“做官”之外有更多选择,可“以知识、思想和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作为职业”。⑦“中国第一个记者”黄远生的选择就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角色转型、职业多元化的一个缩影。虽然出身书香世家,曾高中进士,可是黄远生还是主动放弃了当官的资格,留学日本学习法律。之后虽为生计不得不踏入官场,但在辛亥革命之后却主动弃绝功名加入新闻界。
事实上,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开始,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以及传媒实践使得传播消息和经营报业成了正式且得到人们认同的职业,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学习西方,而民国初年的著名报人如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等人都有留日的经历,自然将源自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带入中国。这些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熏陶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体力行地践行这种职业理念,报业由“行业”开始向“职业”转变。
(六)社会需求
民国时期,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起为近代报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体,如《申报》称:“向之书馆学生、店铺小伙,一遇闲暇则相率以嬉,自有华文日报以来,得暇即看日报,其初亦格格不想入,渐而久焉,亦多有融会贯通者,令之握管作一札。居然通矣。”⑧
民国初年政治瞬息万变,经济起伏不定,人民迫切需要准确的信息来躲避灾难、安排生活,这对新闻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新闻记者在报道时要尽量保证时间、地点等要素的准确性,在实践中促使记者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和服务性。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
民国初期,既有政党报纸的喧嚣对事实和真相的扭曲,也有以《申报》、邵飘萍等为代表的报业和报人对“新闻本位”的坚守和发展。在办报理念、办报原则、与民众关系以及具体实践方面这些报纸都存在很大不同。
在办报理念上,以王韬、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新型报人打破了外国报纸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局面,但他们身兼“报人”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并没有将传达信息视为一种职业,更多的是将报纸视为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使新闻事业沦为了政治集团的工具。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新闻业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公众,服务于公共利益,与特殊权力集团和利益群体保持距离,它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体制外力量,必须对政府、政党采取批判的、审视的态度。“新闻本位”的思想与传统政论报刊以政党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在黄远生之前,中国新闻界是没有“记者”这个职业的,他在新闻报道中第一个以“记者”署名。黄远生的新闻报道力求中立,他的笔下对袁世凯既有拥护,也有反对。对孙中山的报道,也颇有微辞。1912年10月5日,黄远生发表文章说:“记者眼中之黄克强(黄兴),乃一率直热诚之人……而终异于中山之大言无实。”⑨黄远生等的报刊理念已非传统的政论报刊,而进入了现代报刊领域。黄远生强调所办的《庸言》杂志为“共同辩论之机关”,“极力保持言论独立之精神 ,与一切个人关系及党派无涉 ”。而邵飘萍眼中的报业则独立于政治势力,是现代社会中的独立舆论机关,所起到的是沟通社会各界、形成舆论的作用。在新闻实践中发挥社会监测者功能也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要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发挥社会瞭望者的作用。⑩1918年10月,邵飘萍出资创办的《京报》强调不依附任何权势集团,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独立发言、独立报道,实践自己“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正是由于对新闻理想的坚守,邵飘萍对当时军阀统治的揭露与抨击,导致其深陷危难,在利益诱惑之下依旧能够坚守初心,最终锒铛入狱,从容就义,年仅40岁。
在与民众的关系上,虽然梁启超称办报具有“向导国民”的功用,革命党人称“以贫民为职志”,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以精英主义的视角俯视民众,更多地将民众视为民智未开的愚民。梁启超将“去塞求通”作为报纸言论的作用之一,实际上他所称的沟通是封建时代尊卑间隔的君臣关系,对话者之间关系是不平等的。而邵飘萍等人体现的则是真正的“平民意识”,重视为读者服务。《申报》曾以《本馆启示》的方式说明办报的宗旨:“本报宗旨,以维持多数人当时切实之幸福为主,不事理论,不尚新奇,故每遇一事发生,必察真正人民之利害,秉良心以立论,始终如一。”
新闻传播业采集、生产、加工和传播信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塑造,在议程设置的影响下能够影响甚至制造“舆论”。出于这种认知,在新闻实践上,由于更多地把报刊当作舆论传达的工具,政论报刊版面内容不伦不类,既有信息的传达,又充满政治的喧嚣,新闻理念与政治理念相互交织。而邵飘萍等人已经具有较强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特别重视消息的准确性,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关键要素都要仔细检查,在报道中国对德作战的时间上,通过询问时任财政总长的梁启超,他把时间由日期精确到了具体钟点。邵飘萍很重视用事实说话,针对报纸“少事实而多论断”。好发空论的缺点,他说“事实乃最易于证明是非”。邵飘萍等人的政论也与梁启超的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有不同之处,他常常以“新闻记者”自称,注重事实,言论很有分寸。
三、民国时期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问题
民国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但是还不够成熟,主要见之于少数著名报人和报纸身上,其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报人自身的局限。
首先,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够稳定和成熟,是在夹缝中发展。各政党组织涣散,分分合合,旋生旋灭,这就导致很多政党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许多报人失去了政治庇护的后台,创办的报社生存时间都很短暂。当时绝大多数的报纸在经济上主要靠政治集团的资助和津贴赖以生存,从而导致报纸的报格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专业的新闻行业组织来规范报业运作。
其次,在辛亥革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整个国家依然是一个没有真正实行过现代民主制度的社會。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议会政体,用章太炎的说法,是“横取他国已行之法,强施此土”的结果。因此无法获得社会内部各种条件因素的匹配与支持,其结果,势必淮桔为枳。袁世凯掌权后,延续了清政府时期的做法,公布了《报纸条例》和《出版法》,对报刊作了种种限制,它禁止有“淆乱政体者”和“妨碍治安者”等的文字。虽然从根本上来说,“北洋政治”的色厉内荏给了报业很大的言论空间,然而,这种语境在刚性的军阀统治之下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
再次,来自于报人自身的局限。当时报纸上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社会问题和学术知识的探讨,而是所谓政治黑幕和攻人隐私之类的小道消息和道听途说,主笔人更因言语犀利、“以笔为戎”而受追捧。林白水被刽子手杀了,但林白水本人却有一个“新闻界刽子手”的称号,他热衷于给批评对象取外号,对批评对象进行大肆的人身攻击、口诛笔伐,他骂过的人有的被削去官职,有的锒铛入狱,对社会问题的发言往往缺乏理性和建设性。北京报界人称“三怪杰”的黄远生、丁佛言、刘少少也难免此讥议。三人中最为优秀的黄远生,虽然“年少多才,好露锋芒,善击人痛处”,但后却被袁世凯所利用,成为其“御用文人”,甚至为袁世凯控制新闻事业出谋划策。之后虽幡然思悔,远走异国,不想天下之大,竟无其藏身之处,最后死于非命。
四、结语
20世纪初,以黄远生、邵飘萍为代表的新闻学者和报人的报刊观念已有很浓重的专业主义成分,这种变化看似是办报人主观意志和自我选择,实则深蕴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①檀江林、汪少波:《理想的幻灭: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夭折与反思》,《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②王润泽:《报人时代张季鸾与〈大公报〉》,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页。
③李新、李宗一:《中华民国史第二卷上(1912-1916)》,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36页。
④陈龙:《书生报国 民国那些大记者》,湖北长江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⑤程舒伟:《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异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⑥散木:《〈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⑦张洁:《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⑧《中国宜开洋人报馆说》,《申报》1884年9月12日。
⑨黄远生:《远生遗著》(卷一),中国科学公司1938年版,第246页。
⑩黄楚新、朱常华:《大变局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2期。
喻国明:《大变局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变”与“不变”》,《教育传媒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陈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