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养为本”的大单元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2023-05-31张静
张静
摘 要:高考试题以真实情景为依据,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要求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高三应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提倡真实的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大单元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学生学情下的再建构,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不仅仅要唤醒学生的知识点,还要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提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进行“素养为本”的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素养为本;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112-03
高考试题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关注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从而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重视“素养为本”教学的开展,重视结构化设计教学内容,提倡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提倡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落地。所谓大单元教学,可以是跨学科、跨学段的综合性的大单元,可以是教材上划分的单元,也可以是基于符合学生理解认知规律的学科知识单元。
1.理论学习,宏观把握
(1)研读《化学课程标准》
研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根据课程标准,将选修部分和必修部分要求进行整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例如内容要求、学业要求、能力要求、学科核心素养等,还要关注活动建议,指导高三一轮复习,提高一轮复习的效率。
(2)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
作为一线高中教师,应该把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必需的环节。只有深刻地理解高考“为什么”“考什么”“怎么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才能准确把握高考考查的角度、考查的要求。当教师能够充分理解掌握这些理论基础以后,才能更好地进行高三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提高化学的复习效率。
(3)研究高考真题
近几年,各个省份的高考试题都一个共同特点,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结合素材提供的信息以及自身的知识储备,解决实际问题,多维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具体的情境中落实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考查。当教师明确高考试题“考什么”“怎么考”,从而也就明确了学生学习哪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会考试、会做题,而是在教材提供的知识素材的基础之上,发现认识事物的思维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核心素养
(1)研读教材
第一,研究知识体系。重新梳理整合高中部分选修和必修模块的知识体系,遵循知识内部的发展规律,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例如,在高三一轮复习时,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等内容,当学生对于化学计算、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电位形成一定认识后,再去认识电化学部分,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第二阶段,复习元素化合物部分以及实验专题,该部分的知识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当把第一阶段复习巩固好,在该阶段的学习就较为容易,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丰富了學生元素化合物的认识以后,发展学生在具体的实验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第三阶段,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其实学习这部分知识,应该属于工具类知识,能够极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来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世界。第四阶段,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部分,该部分的知识应是让学生认识并要建立变化与平衡的思想观念。第五阶段,复习有机化合物。学生已经认识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掌握了反应进行的原理,第六阶段,复习有机化合物部分,丰富了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一轮复习,实际上给学生系统地建构了高中化学体系、学科观念和学科思想。
第二,要对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等内容进行解读,这些素材可能是高考题中情境素材的来源,深入分析这些素材下的知识内涵,关注在问题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例如,教材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的介绍,要引导学生在陌生情境下如何获得重要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运用化学方程式对脱硫过程涉及的反应进行符号表征。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素材,合理设置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三,研究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中涉及的某些知识点、情境素材都可能出现在高考中。例如,三氯化磷和氯气反应形成五氯化磷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高考选择题中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时就涉及这个知识点;考查高考化工流程题中考查四氯化钛的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工业制备高纯硅是在课后习题在呈现,但也在高开题中出现过。重视课后习题中的素材,挖掘素材背后可能的价值。
(2)研究学情
第一,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大单元教学中,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电化学部分的复习,电化学部分实际上是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提升和应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物质分类,能够理解电解质的相关概念;能够运用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对反应进行符号表征,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离解决问题。当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才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情况,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分析学生的待发展点。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分析和了解学生知识盲区,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实现知识的进阶。例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部分,学生普遍认为该部分内容需要记的反应多,知识相对比较零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可以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去建立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把零散、繁多的知识进行重组、再认识,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进阶,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
第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高三学生来讲,复习时间相对少,各个学科都有相应的高考考查要求,学习任务量大。因此,高三学生很容易出现疲惫,学习状态不佳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去设计趣味性的学习活动、竞争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学生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进行分层教学,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注意知识的逻辑性性建构,应该遵循由易到难,既能保证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也能保证基础好的学生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教学要尽最大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部分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的基础知识点没有学好,导致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在高三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学习状态是很好的,但是随着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就慢慢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其知识水平,在课堂中对其进行提问,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让其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大单元教学的内容
大单元教学主题的设置,往往是依托于教师对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的理解程度,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认知水平,对高考试题的把握程度。基于此,大单元教学主题可以是整个高中化学的大单元、教材大单元,或是基于高考试题呈现方式的主题大单元。例如,化工流程、有机合成、物质的制备、性质实验等等。大单元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这样的知识网络可以是一个小版块,也可以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这就得根据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进行教学。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确定,其实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把学科知识进行逐级建构的过程。
(4)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是有区别的,单元目标是整体设置学生在该知识板块下要获得的知识体系、能力、学科思维,整体上对该部分知识能力等的宏观把握。这些整体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在每一堂课中来落实的,所以还应该进行课时目标的设定,课时目标就相对更加的具体,可以是具体的一个知识的完成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活动的设置、评价等环节。
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是从整体上确定学生发展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科思维目标等。从整体上确定的学生发展目标要指向学生发展,指向学科思维方法,指向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在有机化合物的单元教学中,单元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来进行设置。知识目标:认识常见官能团;以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醇、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为典型性代表学习相应类别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学会官能团的转化实现物质的转化,进行有机合成。能力目标:利用官能团的转化实现物质的转化;构建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路径。思维目标:学会分析官能团的性质,从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通途。用途也能反映性质,性质也能反映结构。素养目标: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需分课时进行落实,所以课时目标应该服务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设置应该具体化,包括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学习活动的设置等环节。例如,进行原电池的一轮复习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课时目标。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锌铜原电池装置,知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②以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模型,建立原电池的工作模型。③针对该电池产生的电流不稳定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掌握双液电池的原理,设计原电池。评价目标:①通过分析锌铜原电池装置,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水平。②建构原电池的一般工作原理,诊断并发展学生模型认知水平。③从単液电池到双液电池的发展、设计原电池,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情,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设计小组合作时应注意:第一,布置小组任务后,小组同学如何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再小组集中谈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的时候,问题要明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第二,学习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只有细化好小组成员的任务,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学生才不会毫无头绪。第三,问题设置不宜太多,一般具有真实活动意义的问题3-4个即可,问题设置尽可能具有逻辑性。第四,让学生充分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学会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持续激发学习兴趣。
3.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之后,要不断进行反思,教学设计只是理论层次上对课堂进行预测、宏观把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设置的问题知否具有指向向,小組活动的有效性、课堂生成性问题如何处理等都是教师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获得相应知识、方法,是否积极参与到课堂,学生学习是否轻松愉快,等等。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效率。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进行大单元教学,学生去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构建过程,去参与到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构建,在“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姝,贺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高三化工生产流程专题复习[J].高中数理化,2020(10).
[2]林亮,刘洪军.新高考中真实应用性问题情境的价值研究与教学启示——以2016~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卷为例[J].化学教学,2019(05).
[3]刘民.优化问题情境 开启智慧之门[J].试题与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