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德勒追求优越与内隐自卑补偿心理实证探究

2023-05-31杨佳斌牛鑫茹

国际公关 2023年5期
关键词:阿德勒

杨佳斌 牛鑫茹

摘要: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以“自卑与寻求优越”“生活目标与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等为核心概念的个体心理学,对人类历史中“自卑更激发成就动机”这一现象作出了理论论证,提出了“寻求优越”是人生的推动力,促进了精神分析向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阿德勒自卑与补偿心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曹操及朱元璋两个历史人物形象进行论证,探究了其自卑情结与成就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追求卓越与内隐自卑人格存在相关,并对该理论现实意义与应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阿德勒;自卑与补偿心理;实证探究;追求卓越

每一个人的人格养成都取决于其生活经历与生活环境,一切的人格都是现实经历的写照。当我们去描述人格时,外向、积极、忧郁,乃至抑郁都会第一时间从我们的脑海里显现。学习历史传记时往往会发现,一些身体患有残疾或者家庭条件较差的人往往有更明确的目标、更坚韧的意志和更大的成就;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域发展差距的拉大,以及教育和工作上竞争日益激烈,自卑与超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标签。自卑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否定,主要表现为轻视自己的能力,将他人作为参照物评价自己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并伴有消极情绪体验,如不安、失望等。那么自卑与追求卓越之间关系如何?拥有成就之后的异样是否为补偿心理的体现?本文将以曹操和朱元璋两个历史人物为例,结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探究其追求卓越与内隐自卑补偿心理。

一、文献综述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相较于弗洛伊德关注潜意识,即认为潜意识是人的行为动力的学说,他更加强调意识的作用。他深信,与人的过去经历相比,个体对未来生活的目标与期望决定了人格的发展方向,还阐述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大事等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推动精神分析心理学向社会文化领域发展。[1]阿德勒的心理学被誉为“是第一个沿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是当代许多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他的理论以社会文化为价值取向,用“自卑与补偿”“追求优越” 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对心理学的发展和指导人类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2]

(一)器官自卑与补偿

器官自卑(inferiority)及其补偿(compensation)的概念是阿德勒的重要理论贡献。他认为,人分为健全的人和有生理缺陷的人,后者与前者在生理上有不平等性,导致有生理缺陷的人产生生理上的自卑感,要通过发展提升有缺陷的器官或在其他器官有过人之处以此来对这种生理缺陷和自卑心理进行补偿。

(二)社会自卑与补偿

社会自卑是一种在社会文化范畴之内,觉得逊色于别人,并因此产生愧疚、失落的一种自卑。阿德勒认为一个地位低下的人可能会产生社会自卑感,一个认为自己不够漂亮或不够聪明的人可能会有自卑心理,除了这些情况会产生自卑以外,社会期待也会使人产生社会自卑。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存在自卑感,正是这些自卑,使人尽力补偿自己的弱点。一般情况下,补偿可以被认为是健康的反应,这可以驱使我们激发潜能。自卑感也是激发行为的重要动力,感到自卑之后,人会用尽办法寻求补偿,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3]

(三)追求优越

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都有追求优越的倾向,追求完美是天生的,这种驱力对个体发展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中,诸如羡慕别人、超过别人等都是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追求优越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病态地追求个人优越;另一种是追求社会兴趣。前者受过度夸张的自卑感驱使,在追求个人优越时,很少或根本不关心他人;后者受社会兴趣所驱使,不是单纯追求个人利益,而是追求全人类的成功,将追求优越而完善的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4]

阿德勒的学说为我们看待问题和理解行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人生来都有自卑感,因此人们采取行为削弱这种感觉,当成就完成时,获得安慰,得到心理收获补偿,然后进入下一发展阶段。

二、曹操的自卑心理及其补偿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平定者,东汉王朝的实际掌门人,曹魏政权的开创者,我们不禁要发问: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也会有自卑心理吗?我们认为曹操符合阿德勒的追求优越与内隐自卑的心理,曹操的自卑心理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出身;二是长相容貌。

在汉朝的史书中,对立传者的容貌一定会有专门的描写,如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但是搜集史料时未发现三国志中有针对曹操容貌的正面描写,相关描述多为其子女或者属下口中转述,多为夸赞之语。随着河南考古曹操墓的发现,专家对其容貌进行了模拟,并采集其后代基因进行比对,发现曹操并不是玉树临风,而是一个普通相貌,这在群雄并立的东汉末年,相对逊色;还有一个就是其出身,曹操为宦官后代,本姓夏侯,因父亲认曹腾为父,故改姓曹,虽然自称开国丞相曹参之后,但是宦官的出身以及来路不明没有族谱记载的姓氏,使他在面对祖上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两兄弟、祖上四世三公的杨修以及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的刘备仍觉得低人一等。[5]其开创的推荐贤能,不问出身的选官制度就是对东汉时期世家大族势力的一次打击,冲击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唯才是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门阀观念。

为了补偿自己的自卑心理,曹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渴望成功与对人残暴。[6]为了弥补自己的出身低微,不被世人所偏见,他發愤图强,在东汉末年积极剿灭黄巾军,并将其收编为自己的青州军;汉室危机之时,只身入宫,刺杀董卓;之后组建军队,成为称霸一方的割据诸侯;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东击徐州,攻打陶谦,西攻张绣,进军汉中,南灭袁术,北征乌桓,剿灭马腾韩超,追击刘备,与孙权对峙,号称“天下九州占其六七”,开创北方大一统,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开展边境贸易,维持边境和平,使百姓安居乐业。曹操还经常杀人,手刃吕伯奢家十余口人;衣带诏后,将伏皇后家族灭门;在耿纪刺杀时,一次性就斩杀官员数百人,朝廷一半以上官员被灭三族,株连人数众多,还率领军队进行屠城,纵容手下开棺掘墓,烧杀抢掠,连年征战,导致北方大量人口无辜殒命。

三、朱元璋的自卑及补偿心理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南方起义,打入北方,并最终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皇帝。他出身赤贫,父母兄弟先后去世,自己颠沛流离,但却成为了大明帝国的开创者,开明朝276年国祚,我们按照阿德勒的理论,运用自卑及补偿心理对他的生平进行分析。

朱元璋的自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相貌;二是自己的出身。关于朱元璋的相貌历史上记录不一,张萱在《疑耀》中写道:自己的祖先担任云南地方官的时候,有一天进入黔国公府邸,有幸看见朱元璋面貌的画像,脸和胡子都很长,左边脸上有十二个黑痣,特别奇伟,令人啧啧惊叹,和民间百姓流传的朱元璋的面貌几乎是一样的,或许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真正面貌吧!明朝的张瀚在《松窗梦语》卷六中却这样记载:“我当时担任南司空时,在武英殿看到了朱元璋的画像,眉目清秀,目光如炬,鼻子很高,很挺,面色圆润,胡须比较短,和民间流行的奇异的外貌是不一样的,民间所流传或许是杜撰的,明成祖的样貌和明太祖的样貌几乎一样,就是多长了点胡子。坊间传言朱元璋外貌比较丑陋,脸比较长,还有麻子,颧骨高,下巴也长,因为画师给自己画像太真实或者太假就杀了很多人。”《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7]由此可知,其容貌不是特别秀美,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形成自卑心理,所以关于朱元璋的画作面貌不一,存在矛盾心理:面对子孙后代,自然想留下自己的真实容貌,面对百姓臣民,想面容宏伟大气;另一个为其出身,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家庭地位卑贱,元朝制度比较奇特,平民很多有名字,他的父母也不例外,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根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他说他家祖上原本是住在南京,祖宅区域叫作朱巷通德乡,世世代代务农,遵纪守法,勤劳劳作。后来迁居到凤阳,家中十分贫穷。父母因为朝廷收税过重而去世,自己的兄弟也死了好多个,去世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材,也没有埋人的地方,还是一个姓刘的地主给了他一个地方让他去埋人,后来被迫与兄长分开,进入寺庙,后来又沦为乞丐。

为了补偿自己的自卑,他严刑峻法,肃清吏治,改变政治制度,追求三个目标:让民众安居乐业,交口称赞;让百官对朱家心怀敬畏,誓死效忠;开创特务统治,开设廷杖等。建国初期,大肆屠杀淮西勋贵,将居功自傲、目无法纪的贵族屠戮,借着驸马走私案,将李善长等一大批开国部将杀害殆尽,之后通过胡惟庸案,大肆屠杀朝廷官员,株连三族,直接或间接杀害的人有两万人之多;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开文字狱,杀害了很多文人乡绅,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下的明朝文坛的进步之气扼杀在摇篮之中;首开廷杖刑罚,将不顺从皇帝的士大夫以及文臣武将杖毙在朝堂之上,制造恐怖氛围,摧毁朝臣尊严,由此加强皇权;建立锦衣卫,在全国施行特务统治;借蓝玉案在军中大规模清洗,彻底消灭悍将势力,将军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为了使三公九卿、天下臣民尽忠于朱明王朝,洪武五年(1372年)他编纂了专门的书籍,教导他们忠于朱家王朝;洪武八年(1375年),依据《资治通鉴》,进行注解,教导臣下不可以蒙蔽主上、染指皇权;洪武十三年(1380年),收集了历史上二百多位奸佞臣子的生平,要求百官进行学习,并以此为戒;他采取重农抑商、休养生息的政策,全国多地减免税赋,乃至免除赋税;严刑峻法,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着重强调贪腐官员的刑罚后果;废除丞相,将皇权紧紧拿在皇帝手中,下面建立六部,皇帝直接统辖,全国大事都由皇帝来进行决策;在地方设立三司,军事采用卫所制度,清查户口与土地,编制鱼鳞册加强国家的管控等。[8]朱元璋在位凡三十一年,明朝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百姓生活富裕,一派繁荣景象。

四、关系探究

个人追求卓越是一种本能,优越的快感是其发生的外在动力。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里比多”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在遗传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在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自卑情结”则是后天的、是人在社会中获取的,承认了人的社会属性,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自卑普遍存在,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自主性,对未来充满了追求和期望。自卑具有原生性、客观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人们为了摆脱自卑,获得更好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卑感,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9]

五、结束语

追求优越背后的自卑与补偿人格特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从社会以及生理角度理解人类提供了参考,在生活中广泛可见。阿德勒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学理论,相较于弗洛伊德纯粹从生理进行分析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他特别强调个体的主观创造性,注重人对目标的追求,对自我控制与期待的力量,对人采取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另外,他的人格心理发展的观点有明显的社会学倾向,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形成了直接的对比。人们追求卓越,进而克服自卑,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对人这一主体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 周东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促进人类精神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心理学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07-109.

[2] 翟贤亮,徐莉,孟维杰.自卑的他人补偿探究:阿德勒自卑补偿理论的补充与完善[J].心理研究,2012,5(2):20-26.

[3] 木子.创作心理中的无意识动机:荣格、阿德勒心理动力学初探[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32-39.

[4] 刘真真.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关照下培养青少年社会兴趣之探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7-30.

[5] 王藝雯,王利锁.曹操人格精神特征论[J].汉语言文学研究,2022,13(2):71-77.

[6] 蔡茂.曹操的自卑与补偿心理探析[J].领导科学,2010,(31): 54-55.

[7] 杨孝青.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文化治国方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5-80.

[8] 刘涛.礼治与教化:朱元璋社会治理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7):133-140.

[9] 余海超.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46-48+72.

猜你喜欢

阿德勒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书包留在墓地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分析
评阿德勒关于梦的理论——基于与弗洛伊德梦理论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