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县何以凭一把剃刀名扬四海?

2023-05-31李格

廉政瞭望 2023年5期
关键词:长子县剃头匠长子

李格

“这个县的特产是Tony!”前段时间,一条热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山西长子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长子”指的是上古圣王尧的大儿子丹朱,长子县因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那么,为什么又说这个县的特产是“Tony”呢?

“走遍天下一把刀”

如果可以对全国理发师进行户籍调查,人们会发现很多理发师来自长子县;如果再对他们的祖辈进行职业调查,就会发现理发师这项手艺活在长子县已经代代相传百余年。长子县的剃头师傅们从清朝起就靠着一把把剃头刀走遍天下,依凭由乡土地缘萌发的“傳帮带”精神、同乡同业的行帮文化和产业聚集等因素成为了“中国美发第一乡”。飘荡在田陌的乡谣也成为了长子人民的真实写照——“长子传统三件宝,?磨粉喂猪剃圪脑。朝廷头上摸三把,?走遍天下一把刀”。

据《长子县志》记载,长子县的剃头匠从清朝起逐渐在江湖上声名鹊起。自清廷下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后,汉人束发为髻改为剃发留辫,高压政策下百姓只能选择剃掉前额头发,理发业因此长足发展。据记载,从清朝起,长子县的剃头手艺人渐成规模。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县以理发业谋生的劳动者约有?3000?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3.5%,长子县的剃头匠挑着理发挑子,沿街叫卖剃头。

民国肇始,辛亥革命革翻了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也革掉了束缚思想的辫子,南京临时政府颁发“剪辫令”。男人剪辫后,理发的需求日益兴盛,长子县的理发手艺人逐渐走向全国。民国时期长子县就已“村村都有剃头匠,户户都是手艺人”,其中南李村全村300?户人家,从事剃头的就占据九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县约有8000名理发师,分布于全国?33?个大中城市。

现如今,山西长子县继承传统、创业致富,全县约2万人靠“一把刀子、一双剪子”南下北上闯荡天下,总计3万人从事理发相关产业,年创收约15亿元。

长子人的主流选择

为何偏偏是这座山西县城成为了“中国美发之乡”?一说,长子县从唐宋两代开始是“乐户”的流散之地,据说“乐户”艺人出台演出要梳妆打扮,于是理发(剃头)业随之产生。另一种说法则带有乡野田头所独有的“命定”色彩: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沉时,长子县衙大照壁前的麻池中就会隐隐约约漂着许多乌纱帽,南蛮人听说后就往麻池里撂了一把剃头刀,从此“官相”风水被破坏,长子县再也没有当官的人,却多了很多手拿剃头刀、肩挑剃头担的剃头匠。

坊间传闻并不可信,若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长子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走南闯北的晋商谈起。

长子县位于中原地区的晋南,自古以来,靠天吃饭、靠地谋生。但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数大,因此晋南地区奉行“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的谋生之道,晋城有着“九头十八匠”一村一品的冶铁技艺,长子人选择“剃圪脑”(剃头)。剃头这一行当虽处下九流之列,但学艺成本较低,出徒后一副剃头担子就可以走街串巷。此外,长子县的科举考学之风并不浓厚,成为一名手工艺人成为大部分无地流民的主流选择。

从清中叶起,随着山西商号、票号势力的大规模向外发展,长子无地农民也随之流徙。晋商以官商一家的模式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晋商最为密集的地区正属晋南三府——平阳、泽州和潞安,分别位于今天的临汾、晋城和长治,长子县正处其中。当时的晋商大贾走南闯北,长子剃头艺人也随着商行队伍纷纷向外发展。

长子理发技艺在辈辈相传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与准则。早年间,技艺传承讲究父子家传和投师学艺,《长子县志》所记载拜师须有“投师纸”,有特定的拜师仪式,学徒三年方可出师,学行规、学行话、学技艺,最后只有刀工硬,技艺精,还要学会推拿、点穴、挖耳等技能才能顺利出师。正因如此,技术精妙、全面服务的长子剃头匠在江湖立足扎根,成为百姓剃头的不二之选。改革开放后,国有集体理发馆实行承包,长子人民重操就业,在父子家传、投师学艺外又增加了专业培训这一传承路径。

在辈辈相传中,长子县的理发技艺还衍生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间传说、民谣、民谚、歇后语、都凝聚着底层手艺人的技巧与热爱生活的智慧。

猜你喜欢

长子县剃头匠长子
长子县:创新服务环境 做好信访工作
近60年来长子县降水量变化特征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扶贫模式创新
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水环境污染源调查
剃头匠
【活跃领域】:美食百年手艺撑起深夜食堂
剃头匠
基于变步长子空间追踪的DCT域非均匀采样图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