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旧影依依见
2023-05-30姜晋
姜晋
一百多年前的无锡是个什么风貌?在我未收集到一批无锡旧影老明信片和老照片以前是模糊不清的,影影绰绰,如同梦境。我钟情无锡这片天地,不止一次地游历无锡,寻幽探胜惠山老街、南禅古寺、河塘、锡山乡野和黄埠墩等。我这份无锡旧情结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无锡历史上有位民间音乐家阿炳先生。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如怨如诉,如歌如泣,在人们的心里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无锡旧时光的清丽画卷。
当第一次聆听到阿炳先生临终前自己被人录音演奏的《二泉映月》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地呈现出一幅幅昔日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名胜和水巷老街的景致来。这景致随着琴韵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飘忽摇曳。就像人坐上一叶随泉水漂流而下的小舟,一边看着四围月色随山野丛林明暗不定的幻影,一边在脑海里浮现出了无锡郊野山林田舍和水乡河巷的一幕幕清幽的镜像,这种镜像后来真的在我收集的无锡百年老照片中找到了。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组无锡旧影的明信片。明信片发行的年代大约在1908年至1940年的几十年时间里。大多由上海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风景片公司和国外驻华的商务机构制作发行。
这些无锡旧影明信片虽为数不太多,但基本上涉及了无锡的湖山园景、名胜街貌、乡野村落等。这些图像中有昔日的惠山、蠡园、寄畅园、鼋头渚、黄埠墩、昭忠祠、南门城楼、南禅古寺等。有的名胜景物风采依旧,有的建筑风物如今荡然无存。还有一些胜迹和景观,过去因战乱而衰败,无人修葺和管理,1949年后几经政府修缮整改,一改破败之态而重现古雅俊秀的风貌。如有一张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无锡寄畅园知鱼槛一带的园景,画面上荒枝杂树,池水苍凉,一派荒疏。所幸知鱼槛的亭廊主体建筑尚未完全颓塌,当年风姿依稀在目。如今无锡惠山下的寄畅园在原来的基础上兴建了多处亭台曲栏,人们又种花植木,疏浚河池,叠山理水使之重现明代寄畅园那种具有山林野趣、清幽古朴的园林风貌。
无锡太湖的山光水色令人陶醉。沿太湖一带的鼋头渚、蠡园等都是风光佳绝之地。即使在昔日,太湖风光依然不改清容。碧山清波、渔歌帆影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一组昔日太湖和无锡风光明信片中,有一张说来很有意思,这张1938年左右由上海风景片公司出版发行的太湖风景主图系无锡的五里湖蠡园渔庄的景致。明信片下方有一排文字“苏州太湖风景”。当时我收集到这张明信片尚不知此景系无锡蠡园,这上面是条伸向湖中的堤坝,上筑有亭阁式的屋宇和宝塔,与清碧的湖水相映衬,构成一幅幽雅清丽的太湖风景。当时我按图文索骥,寻遍苏州东、西山以及胥口、光福等地的太湖景观,未见湖边有此类建筑的痕迹。
后来通过多方资料查核,此屋宇、宝塔及湖边诸景致确系无锡蠡园渔庄无疑。只是如今蠡园的这片景物进行过多次修葺,已不是原来的样式。那么明信片上的“苏州太湖风景”是怎么回事。我想,大概是出版者有点“大苏州主义”,想当然了。
无锡是一座典雅的古城。我虽不是无锡人,在多年收集的众多古城旧影图片中,无锡只占一小部分。但无锡的古城风貌、名园胜迹和太湖风情等依然深深吸引着我。清代和民国年间的无锡,我虽然并未经历,但我能在瞎子阿炳如歌如诉的《二泉映月》的琴声里感受那苍凉中的质朴清丽。
除了名园名胜、太湖风光外,昔日无锡的水巷街市和居民生活习俗等基本上保持了江南纯朴清雅的民风民俗。在这组图片中,有几张名曰“宝善桥”“河塘”“黄埠墩”的地方。如有一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为“河塘”的旧照,初看我以为是苏州山塘街一带的景致,同样的水巷民居建筑格局,两旁临河小楼鳞次栉比,清清的河水中似有欸乃的桨橹之声。后来才知这张旧影图片是无锡惠山寄畅园前一条老街的景象。这条称作“河塘”的老街街河纵横,连通大运河,两岸祠堂林立,后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释疑这一河塘老街究竟是否有此景象,我曾数次来到无锡惠山脚下的这条老街走访探寻,得知这里经当地政府改造和建设,修旧如旧地展现出了无锡惠山河塘老街昔日曾有的一番风姿样貌。另外,这里原地一带的众多古祠老宅也均未被拆除,经政府保护性的整修建设后,各座古祠老宅的院落内花木葱茏,屋宇规整,更显江南气派。在走访中我多次看到河塘老街祠堂门前总有几位手持二胡的中老年人在一起拉琴闲聊。问及他们,大家都说当年瞎子阿炳常来这河塘一带走街串巷拉琴卖艺,琴声一直在这惠山脚下的长街深巷余音袅袅,我们无锡喜爱音乐的朋友是因为有了让无锡音乐人值得骄傲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先生,而常来这惠山脚下的河塘老街,拉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怀景诉情。
我想,这河塘老街,同样也和惠山寄畅园中的“天下第二泉”名胜一样,是激发和寄托阿炳音乐人生情感的地方,也是无锡这片江南山林田园中的胜景。同样,另一张“宝善桥”旧影图片也是这惠山老街中的一段河道和古建。只是到了老街的东端,有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的古桥叫宝善桥,这也是无锡惠山河塘老街一个标志性的古建筑。
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北门外运河中,有座面積仅220平方米的圆形小墩。如果从一座叫吴桥的古桥上向对面望去,这座小岛屿式的小墩上绿杨垂波,飞檐翘角的亭台楼阁卓然屹立,在往来船帆喧闹的气氛中独守一派怡然。这座墩名叫“黄埠墩”,又称“小金山”,因清帝康熙和乾隆、楚相黄歇与宋相文天祥以及明代名臣海瑞都曾登临而闻名遐迩。
一次我去无锡惠山老街时路经吴桥,顺便登临了这座河中间的小小石墩。登临后,我即刻掏出背包中的一张百年前的黄埠墩老照片对照着欣赏,发现这里的建筑和景观有所改变,但总体的神韵和气象古风尚存。再回想一下这座“黄埠墩”的历史,还真是来历不凡。相传战国末期,春申君黄歇于楚考烈王五十五年徙封江东,于古吴墟建都邑,治“无锡湖”,并曾在湖中小岛休憩,小岛屿因此而得名。明代以后兴起围湖造田,无锡湖因此不断收窄,渐渐成为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段河道,而黄埠墩也成为运河中的一道景致。据明人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记载,在黄埠墩上“旧建文昌阁、环翠楼、水月轩,垂杨掩映,不即不离。”
从古人诗文描写上可以想象,那时墩上景色秀美,以致吸引了王侯将相都登临送目,一饱兴情。明代南京右都御史海瑞来锡时曾为环翠楼题了“玩山临水第一楼”的匾额。康熙、乾隆南巡,曾多次在这里停留暂住,康熙题下“兰若”一匾,乾隆题有诗句:“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旧照上的这座阁楼与周边建筑圆通禅寺等名胜,虽说是清同治年间复建和1927年重建的,但多多少少还能再现些清康熙、乾隆时“黄埠墩”的秀丽繁华。而如今,“黄埠墩”几经沧桑后新建了墩上的寺庙和楼阁,但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遗迹的模样进行了一番规划建设,所以“黄埠墩”上这些仿古建筑如今看来仍给人带来怀旧与遐思。
游歷过“黄埠墩”后,古人《陋室铭》一文开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遐想中,我也一直在寻思,古人无论他是帝皇君王,还是黎民百姓,心中总有自己理想的乐园,也有膜拜的殿堂。而这座江河中的弹丸陆地,又有何等魅力能让君王百姓都那样心驰神往,奉为心中的一方风水宝地,一处世外桃源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传统文化两者完美融合,产生了这一组中国古建筑别具风采的范例。
在我收藏的无锡旧影图片中,还曾经发生了一件不小的误会之事,现在想来十分有意思。这个美丽的误会是出自一张百年前摄有古塔城墙与祠庙的“盘门旧景”明信片上。这张旧影明信片上的画面实际上是百年前无锡南门的景致。但就是因为画面上写有“苏州八字塔”的文字,曾让我和苏州地方志办公室的诸多专家一起研读考证此片的确切地点时出现了误差。
大家在考证时认为:这张百年前苏州盘门水城的摄影明信片很有意思,这不仅是一帧少见的早期苏州盘门内城河与瑞光塔景致的摄影照,也是一张被清末时期的出版商“张冠李戴”标错文字的苏州盘门水城景观。
这张明信片上所摄的景致,记录了清代末年苏州盘门城楼内西侧城墙内河道与远处瑞光塔的景象。始建于春秋时期的盘门,是苏州古城2500年历史的标志,而盘门也是中国最早且绝无仅有的水陆双城门。盘门在唐宋年间曾是南北交通要冲,加上附近瑞光塔下的瑞光禅院香火旺盛,形成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打苏州,清军溃退纵火,使昔日繁华付之一炬,盘门逐步成为冷水盘门,但仍保存了众多名胜古迹。
眼前这张记录盘门城河与瑞光塔景象的摄影明信片,所摄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如今盘门城墙由西折北拐弯处的一段。但是照片上的这条河并非是城墙外的那条大运河,而是经盘门水城门流向城内西侧再拐弯向北的一条河道。隋唐时期的苏州盘门一带,在盘门古城墙的内外都有河流交错,可见这座“水巷小桥多”的姑苏古城昔日那种水路畅通、水运繁忙的景象。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旧影中远处的那座古塔,图上标注着“苏州八字塔”字样,这究竟是苏州城南盘门的瑞光塔,还是苏州城北面的北寺塔呢?有人认为,如果从图片标注的文字来推测,应该是北寺塔。北寺塔是苏州年代久远的一座宝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年—251年),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提及苏州北寺塔与其塔名,有一则民间传说很有意思。相传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时来苏州,曾问当地官员北寺塔的塔名,一位地方官员带着浓浓的苏州方言口音答曰:BO ZI 塔(这种读法如以普通话的语音来听往往会听成“不是塔”或“八字塔”)。当时,乾隆皇帝听成了“不是塔”。心想,这地方官员信口雌黄,明明是塔,怎么说“不是塔”呢,这不是欺君么?随即这官员便招来了杀身之祸。由此看来,这苏州话与普通话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回头来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张印有“苏州八字塔”字样的明信片。经考证,该明信片是清末时期英国一家驻华机构的出版商印制的。可以想象,这个驻华机构出版商曾拍摄印制过各类中国早期风光的明信片,可能在明信片的文字标注上也请各地专家学者予以协助,但因中国各地的建筑与景观类似的较多,难免搞错,或张冠李戴。这张明信片可能将盘门瑞光塔误认成了北寺塔。而用苏州话说的“北寺塔”,又很可能是当时的出版商,经过普通话译读后就写成了“八字塔”。
摄影术是法国人路易·达盖尔1837年发明的,自然,欧洲人拥有照相机也最早。清代晚期,从欧洲来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这东方古国感到神秘而新奇,他们中的很多传教士和旅行者的足迹踏遍中国各地,手中的相机最早记录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景观。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差别和对中国人文历史的陌生,有些记录往往难免出现漏洞或失之偏颇。这张盘门城内河道及瑞光塔的照片便是其中一例。
上面是苏州地方志各位专家学者和本人经反复研读和探究讨论后得出的初步一致的判断。
本人为此也在以后的苏州旧影图片介绍中将这一“盘门旧景”写成报道发表在江苏诸多报刊上。但是在事隔多年后,这张“盘门旧景”图片的谜底被一位老照片收藏家邓无隐先生给揭开了。邓先生在探研苏州老照片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外国收藏网站上发现有一张清末英国人拍摄的无锡南门旧影照片和这张“盘门旧景”明信片一模一样。旧时的无锡南门也有塔,有长长的城墙、河道和牌楼等。这些景致恰好与这张“盘门旧景”完全重叠。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二点:一是照片上的古塔及位置,经考证系无锡现存的大运河边的南门南禅寺妙光塔无疑;二是妙光塔右侧所展现的古建筑系无锡南门一座已毁的老牌楼,现该牌楼已重建。原来苏州专家学者认为图片上的这牌楼是苏州盘门的伍相祠,现在看来这个研判是有误的。
这张珍贵的无锡南门古城墙与妙光塔的旧影照片为苏州“盘门旧景”老图片解了谜,也为无锡百年南门的旧照拾遗补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将本人收集的一批百年无锡旧景图片提供给苏州古吴轩出版社,该出版社翻拍制作了一套《无锡旧影》明信片出版发行。这也启发了无锡市文史委后来向社会征集无锡历史老照片出版相关图书的思路,以致后来有了《无锡旧影》《老无锡》等书籍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