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关于区域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因地制宜思想
2023-05-30王安平勒格木果
王安平 勒格木果
摘 要:为探索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之道,1949-1976年朱德前往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并提出区域产业发展实践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观点。朱德认为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立足区域的自然和社会区位条件,明确发展方向;立足区域的区位优势,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同时,要通过制度机制改革和区域贸易,实现区域产业的再生产。
关键词:朱德;区域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实践调查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23)03-0027-07
朱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探索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之道、推动区域产业建设,在1949—1976年前往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系统研究。他相继前往广东、浙江和四川等26个省或自治区开展调研,累计调研964天,在每一个所涉及的省或自治区平均调研37天,平均每年到各地调研64天,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调研了工厂、合作社等1 213个相关对象;期间累计给各地相关负责人提出239条有针对性的指示,相继在地方相关会议上发表43次讲话,与地方相关人员谈话37次;同时,针对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了72份主题报告①。以朱德前往全国各地开展区域产业发展相关调研期间关于因地制宜的相关论述为研究对象,探究朱德区域产业建设实践中因地制宜思想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立足区域差异,明确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
区域的区位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朱德认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要先通过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明晰区域间的自然和社会区位因素差异,把握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条件,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
(一)明确区域的自然区位因素差异
区域的自然区位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和区域地形等方面。朱德基于对全国各地的调研指出,区域间的南北气候特征差异、区域地形特征差异以及区域资源分布差异,会影响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南北的气候特征差异。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区域跨度大,气候差异是南北之间最明显的自然区位因素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光照和降水等方面的差异。朱德认为南北的气候差异是影响南北区域农业的重要因素,会影农业的作物结构、作物熟制,进而影响到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1957年朱德在谈到各地经济作物种植问题时指出:要因地制宜,北方种萝卜、甜菜,而南方地区应该种甘蔗等与气候相适应的作物[1]1624。1958年朱德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指出:茶叶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出口的重要物质,我国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區雨量充沛、气候良好,可以大量种茶,发展茶叶生产[2]161-163。1963年朱德指示海南相关部门:海南岛是全国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地方之一,海南岛以后还是要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为主[1]1860-1861。
第二,区域的地形特征差异。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朱德认为这些区位因素会影响区域农业、工业和商业等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朱德重视同一地形区域的共性特征。1959年朱德充分肯定了吉林省委基于山区物资丰富和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提出的在保障山区粮食自给前提下以林业和多种经营为主的产业发展方针,并指出这样的山区发展方式,不仅适用于吉林山区,也适用于全国其他山区[1]1731-1732。另一方面,强调不同地形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1960年朱德在四川仪陇调研时指出:“我们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那是指成都坝子一带,像我们这些山区,就是要发展多种经营。”[1]1766他认为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条件不同,在不同地形区发展区域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同年4月,朱德基于贵州、四川和河南三省的调研,针对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灌溉问题指出:“平原地区实行井渠双保险;山区和丘陵地区,实行分段堵水,以高山来灌低山。”[1]1771
第三,区域的资源分布差异。区域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产业形成的区位优势。朱德指出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也是影响各区域产业建设的重要区位因素。一方面,中国自然资源集中于西南 、西北等边疆地区,整体分布不均。朱德认为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青海、甘肃、新疆和西藏等西北部地区[1]1365;森林资源主要集中于云南[2]125、两广和四川[1]1600等西南各省以及吉林、黑龙江等[2]146-148东北地区;而金、银、铜、铁和锡等矿石资源主要集中于四川[1]1600、甘肃[1]1676和西昌[2]410等地区。另一方面,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要素分布相分离。推动区域产业的繁荣,需要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要素的协同,而中国的两种产业要素分布存在分离现象。1957年朱德基于对海南省的调研指出:海南省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是海南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劳动力比较缺乏的问题是海南岛发展的限制因素[1]1579。1962年朱德针对西昌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条件指出,虽然西昌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品类众多且储量很大,但是目前面临着有资源运不出来,无法发挥其资源优势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加快交通设施建设[1]1841。
(二)明确区域的社会区位因素差异
区域的社会区位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区域人口分布、市场条件和交通设施等方面。朱德认为区域产业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明确劳动力结构分布、市场发展条件和交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差异。
第一,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人是区域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关键要素,朱德认为区域劳动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专业素质是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首先,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1957年朱德曾指出,“我国有的是人,多集中在沿海、沿河的一小块地区,一个人只有一亩多地”[1]1641,然而新疆等地区地多人少,在其农业地区“每人有十几亩地,而一个劳动力要负担几十亩地”[1]1691。其次,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均衡。朱德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集中于农业,1957年他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更占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1]1645这意味着从事其它产业生产的人口仅占百分之二十不到,而且劳动力资源在农业上的过分集中和产业发展单一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劳动力闲置”。1963年朱德指出:“农村从来就有搞副业的习惯,不搞副业生产,劳动力就会有剩余。”[1]1876最后,高素质人才分布不协调。朱德认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而西北西南等资源丰富的落后地区人才严重不足。1958年朱德在新疆调研时指出:“需要‘派人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技术,或者那里‘派技术人员来,带来机器和技术。”[1]1691
第二,区域的市场条件差异。市场是区域产业交流和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是推动区域产业完成生产到消费,进而实现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朱德认为区域市场发展条件的差异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差异。首先,从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来看,朱德认为国内区域交通发展是区域市场、区域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内交通运输条件区域性明显。一方面,新疆、西藏、云南和青海等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区域产业的发展。1949年朱德在国内石油资源市场会上指出:“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石油都很丰富,问题是交通不便。”[1]1365他认为这些区域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制约了该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1]1444、偏远山区[1]1731,1876经济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区域交通落后的影响。另一方面,广东、海南、浙江等沿海区域的水路交通发达,交通便利,有利于区域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区域商业和加工产业的发展、多元产业的繁荣。例如,1957年朱德针对海南岛的交通运输条件指出:海南岛的水路交通四通八达,欧洲来船也比较近,尤其是邻近港澳,可以沟通海内外各区域,形成国际市场,有助于发展对外贸易[1]1584,[2]116。其次,从区域产业发展基础来看,朱德认为不同区域的农业、工业、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基础不同。在农业方面,朱德认为国内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差异明显,山区比平原地区落后,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比汉族地区落后,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的状况需要进行适当的社会改革、汉族人民的物质和技术帮助以及少数民族自己的努力来逐渐改变[1]1426。1957年朱德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时发现,当地农户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法。在工业发展上,朱德认为不同地区工业发展基础不同。1957年朱德基于对大连[2]5-6和辽宁[2]99-106等东北老工业区、山东[2]273-275和江苏[2]178-181以及广东[2]33-35等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指出,这些地方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社会基础较好。而西北等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1]1678。在手工业等副业发展基础上,朱德认为中国的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涉及广泛、国内外市场需求大,除此之外,中国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口众多,社会发展基础好,且区域特色鲜明[3]196-200。总而言之,朱德强调不同区域的不同产业发展基础不同,需要明確区域差异性。
二、找准区域差异,形成区域产业特色
区位因素差异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方向,而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的形成需要立足区域的独特区位因素和优势条件。朱德认为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形成需要在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出区域优势的同时,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
(一)立足优势,发展区域产业的特色
区域独特的自然和社会区位优势,是区域特色产业形成的前提和保障。朱德基于各地的调研和比较分析,认为沿海、山区和农村等区域要立足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区域产业的特色。
第一,立足山区地形优势,发展山区多种经营。山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朱德非常重视对山区的开发建设[4]360,认为立足山区区域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工业原料”的来源,“解决城市和平原部分人的就业”,“为国家积累外汇”以及“为国家减轻负担”[3]257。首先,朱德认为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更适合发展多种经营。一方面,山区拥有独特的土特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5],适合发展农业、养殖业、旅游业、商业和工业等多元产业,实现山区多种经营。另一方面,朱德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山区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深厚的农业生产基础,从而为山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保障。其次,朱德认为不同地区的山区具有独特的产业发展条件,要因地制宜。朱德基于对全国各山区大量的系统调研,针对广西、海南岛、云南、吉林、四川等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矿藏、人口、交通等自然和社会生产条件指出,不同地区应基于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例如,广西要大力发展土特产和矿业开发[1]1578,云南要大种经济作物[1]1587,吉林要森林产业与化学工业相结合[1]1734,等等。
第二,立足农村人口优势,发展农村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虽然农村发展不是朱德主要负责的工作,但朱德非常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在区域经济建设实践中,农村与城市在发展区位因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农村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从农村的整体情况来看。朱德认为农村具有人多地少、地理条件优势独特和农闲时期劳动力闲置等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朱德认为农村的“正业”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但也要重视林、牧、水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依据农村优势地理条件,发展多种经营。1957年朱德曾针对云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指出:云南在经济作物和副业生产上,也大有前途,要“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种茶、养蚕、养家畜、养家禽等副业三者多样性地结合起来”[1]1589。除此之外,朱德认为手工业等副业的发展可以避免农闲时期劳动力“闲置”问题。1958年朱德指出:国营农场搞加工工业,“不仅在生产上可以配合,而且在劳动力的使用上也能配合,使劳动力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1]1653。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农村的产业发展区位条件也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的特色。在谈及各地经济作物种植问题时,朱德基于对各地区位条件的大量调研指出,云南可发展咖啡与橡胶种植业[2]124-125、内蒙古可发展畜牧业[2]238-239、广东可发展养蚕业[1]1492、广西可发展制糖和造纸业[2]109-110等针对性产业。
(二)协同互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区域产业的特色主要依赖于区域独特的自然和社会区位因素,而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产业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朱德认为立足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区域多元产业的协同发展,建构区域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模式。
第一,明确多元产业的协同互补关系。针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在实践与探索中,朱德从重工业与轻工业、工业与农业、农业与手工业等副业的关系分析,明确了区域内多元产业之间是互补协同的关系。首先,轻、重工业发展要互补协同。1956年朱德在《我对主席指示的十大关系的体会和想到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指出:不仅要重视重工业的发展,还要注意轻工业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轻工业拥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可以积累资本和改善民生,为重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1]1557-1558。其次,农业与工业发展要互补协同。1957年朱德在全国农业大会上指出:农业为轻工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料和消费市场,同时也为许多重工业提供了产品的消费市场,农业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多,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1]1645。最后,农业与手工业等副业发展要互补协同。1963年3月2日朱德在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农闲时期发展手工业等副业不仅可以避免农闲时期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需求[1]1867。
第二,克服多元产业协同互补的困境。朱德认为推动区域贸易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途径,需要加快区域交通建设和贸易机制改革。首先,要推动区域贸易交通系统建设。1957年朱德在谈及外贸货源紧缺问题时指出:除了商品生产能力发展缓慢和国内需求日增的问题外,区域交通运输条件落后也是导致货源缺乏的重要原因[1]1588。1962年朱德基于西昌的相关调研指出,“西昌的土特产相当丰富,当前的问题是有东西运不出来”[2]409-410,应该请有关部门注意解决[1]1841。其次,要克服区域贸易机制壁垒。在区域贸易管理机制上,朱德认为当时“县与县、社与社之间,仍然进行经济封锁,物资不能互相交流”[1]1805。他主张通过推动区域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自由来打破区域贸易壁垒,1962年在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信中指出:为了改变市场过去不统就乱,一统就死的状况,需要在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地把市场搞得活一些,以促进生产和流通[1]1849。
第三,搭建多元产业协同互补平台。朱德认为集市贸易是区域产业贸易流通的重要市场机制,而集市和商业网点是区域贸易的重要场所。为实现多元产业在商品贸易过程中的协同互补,首先,要恢复和发展城乡的集市贸易。朱德认为集市贸易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区域协同机制,针对1958年各地因为搞“人民公社化”而被取消的农村集市,他指出,搞集市贸易,有买有卖,能够把经济搞活。他认为农村集市的恢复不仅可以实现区域互通有无,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1962年朱德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业上贯彻“八字方针”,农业上贯彻“十二条”和“六十条”,以及恢复农村集市贸易,不仅活跃了市场,也很好地满足了农民的需要[1]1850-1851。其次,要推动区域商业网点建设。商业网点主要包括国家的商业部门与贸易部门、群众自发组织的供销合作社以及城乡私营商业主体,其中国家商业部门是国内商业的领导力量,需要加强对其它网点的组织和领导。朱德认为“对集市贸易应该加强领导,不可硬反,人民需要的东西反对不得”[1]1861。而供销合作社是群众集体性商业组织,它可以把城市的“工业”产品卖给农村,又将农村生产的产品卖给城市商业部门或者外贸部,能够有效沟通城乡,推动区域产业的商品流通[3]249。
三、协同区域差异,实现区域产业的再生产
形成区域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区域产业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朱德认为实现区域产业再生产,需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改革区域产业的制度机制和完善区域产业的贸易体系,协同区域产业的特色和优势,调动产业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
(一)深化区域产业的制度机制改革
朱德认为区域产业的再生产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从而充分调动产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区域产业的发展要素。
第一,深化区域产业的制度改革。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左”倾错误思想的误导,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社会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问题,在区域产业发展实践中,在所有制上急于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在分配制度上过分强调平均主义。其引发的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朱德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调研指出,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深化对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首先,在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承认个体所有制,以私有制为补充。1959年朱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经济都要承认,不承认个体经济不行[1]1742。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只要个体不从事违法经营,他们的生产经营都应该得到支持[4]365。朱德认为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保留一定的私有经济,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1959年他明确指出:只有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4]372,“保留一点私有制,保留家庭副业,农民才愿意多生产出一些东西来供应市场”[1]1739,保留一点私有制是对公有制的补充。
其次,在分配制度上,朱德认为大搞平均主义,强调“大锅饭”是严重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分配制度。他认為只有按劳分配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社会分配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肯定市场价值规律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和功能。1960年朱德在四川调研时指出:“社会主义还是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让价值规律起作用。”[1]18861962年他进一步指出:虽然“目前由于产品不足,要完全做到等价交换有困难,只能逐步缩小剪刀差。但从长远来说,应按照价值规律,逐步缩小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在价格上的不合理的差距,使价格走向合理化”[1]1886。因此,在发展生产中,需要切实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通过研究制定出更切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价格政策。另一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朱德针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社会分配上过度强调“一平二调”、严重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平均主义思潮,在1959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食堂自负盈亏,公家吃总亏,办不起来不要硬办,全垮掉也不见得是坏事。”[1]1738他认为“平均分配的制度,再过二十年也搞不起来”[1]1827,还是要实行等价交换,按劳分配。
第二,深化区域产业的管理机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相关建设经验,主要采取学习和照搬苏联现有模式和经验的做法,但在实践过程中,中央发现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实际不符合,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不能走苏联的老路,必须深化改革。他认为“把什么都统统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6]88。朱德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基于各地的大量调研,针对区域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首先,在工业管理体制上,朱德对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和企业因缺少管理自主权与决策权而缺乏积极性与创新性的现象进行了批评,指出调动地方产业发展活力的关键在于划清相关主体的职权。朱德认为“把什么都统到中央来,这是实行不通的,必须改变”[1]1599,“国营工商企业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实行双重领导最为合理”[1]1554,“有些企业可以交给地方去搞”[1]1563。其次,在农业管理体制上,朱德认为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实行“包产”和家庭责任制,他认为在农业的生产和发展上,“包工和家庭责任制”不仅可以加快农业建设,还可以推动手工业等副业发展[1]1811。最后,在商业管理体制上,朱德试图纠正当时过度强调计划和统一,主张取消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左”的错误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商品的生产和自由流通。而自由市场的开放必须有“两个市场”和“两种价格”[1]1901,强调商业管理是在统一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要结合起来。
(二)建立健全国际贸易体系
在国际范畴上,中国是国际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区域产业体系也是国际区域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朱德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贸易关系,认为发展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能有效巩固和扩大对外开放[7],他强调要“通过码头和各国联系起来,做世界范围的生意”[1]1848。为了推动国际对外贸易体系,朱德强调要厘清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关系,贯彻“以进养出”和“以出带进”的国际贸易方针。
第一,厘清国际和国内贸易的关系。朱德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协同互补的关系。一方面,朱德认为对外贸易,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工业装备和其他物质,支援中国工业建设,促进工农产业发展,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就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兄弟国家、中立国家和西方国家建议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1]1640。另一方面,他还批评当时存在的“关起门”来搞建设、“外销服从内销”的错误思想。1952年朱德指出:不要怕不平衡,有贸易就可以解决不平衡问题,要打通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1]1531。他认为“只有对外贸易发展了,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才有地位,我们应当有这种地位,我们也可以这样做,而不必关起门来自给自足”[1]1639。
第二,完善国际贸易体系。为了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完善国际贸易体系,朱德提出“以进养出”和“以出带进”的对外贸易方针。首先,“以进养出”,让国内工业发展“吃饱”。朱德针对国内上海等地区出现的工业生产吃不饱问题,提出除了要提高国内供应外,还要推行“以进养出”的方针,通过“争取多进口一些原料,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出口”,以有效支援出口、支持工业生产、增加外汇和财政收入以及国内市场的供应[1]1794。其次,“以出带进”,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将国内现有农业、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品出口到国外,换回国内产业发展所需的设备、技术等“产品”。为了提高国家对外出口贸易能力,朱德认为要通过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国内产业主体的出口积极性;立足外贸的长远规划,加强产品生產和销售基地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外贸的经济效应;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按市场需求组织产品生产[8]。
四、结语
朱德是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提出并践行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探索区域产业发展实践中,作为伟大的马克主义者,他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普遍性真理与中国产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基于大量的系统研究,针对区域产业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形成了独特的关于区域产业发展的因地制宜思想。朱德在1949—1976年关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思想对新时代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张思军]
注释:
① 相关数据由笔者基于吴殿尧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的《朱德年谱(1886—1976)》中记录的朱德在1949—1976年间前往全国各地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所得。
参考文献:
[1] 吴殿尧.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调查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 徐黎著.朱德经济建设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李如理.必须重视和加强山区建设——重温朱德同志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以此文献给2002年“国际山区年”[J].中国林业,2002(24):29-30.
[5] 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6]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 崔玉斌.和各国联系 做世界范围的生意——朱德的对外贸易思想探讨[J].行政论坛,1997(4):50-51.
[8] 崔玉斌,冯敏.朱德的出口贸易思想[J].理论探讨,1994(2):56-58.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 of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Zhu De went to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carry out a lot of systematic research from 1949 to 1976,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ractice should adhere to sui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Zhu De think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lo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and make clea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gional industry.Based on regional location advantage,we should form the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of regional industry,and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realiz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reproduc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regional trade.
Key words:Zhu De;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Adapt to local conditions;practice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