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朱思萌

2023-05-30邱增成吴迪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干预高校学生

邱增成 吴迪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干预

1 运动心理

学概述运动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学科,研究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在体育科学领域中,运动心理学是新型学科门类,与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理论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理论与方法密切相关。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运动时的心理活动,探讨在不同体育活动中,人们在性格、技能、气质等方面的特征,以及体育活动对性格特征的影响。本文对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中相关人员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运动技术所引起的心理特征、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规定和内容,并结合某大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020级、2021 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标准》的测试对象,测试人数(见表1)。

2.2 测试项目

《标准》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结合某大学设备仪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6 项,测试的项目包括形态指标(身高、体重)、机能指标(台阶试验、肺活量)和素质指标(立定跳远、仰卧起坐)6 项指标。

2.3 研究方法

实验法:测试的内容按照《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某高校的实际情况,对2020 级、2021 级男女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6 个项目。

数理统计法:对2020 级、2021 级男女大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采用相关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体质健康检测的结果可知(见表2、表3、表4),以田径为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定概率在比赛后晕倒。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的平均身高都高于标准值,而女生的平均身高和标准值没有明显的差别。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体重逐渐增加的趋势,肥胖问题是很常见的。

在肺活量检测中,学生总体肺活量水平较低,这说明学生的呼吸机能低于标准值。整体来说,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佳,免疫力低下,体能也不达标,特别是超重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太多的热情,也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参加比赛。学生往往采用不恰当的、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减肥。对网络的痴迷,往往使学生大多在寝室里玩手机,不能按时吃饭,这会导致他们的体质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关注,全面剖析其成因,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对其身体素质的干预,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要开展日常生活管理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使他们全面发展。

4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1 运动意识淡薄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由于课程设置的改进,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了上课的时间,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睡觉、约会、玩手机等活动上,而且大学的体育课程种类并不是很丰富,能够让学生热爱的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少。学生的运动意识淡薄。

4.2 锻炼意识不足

对如今的大学生来说,部分人从小缺乏锻炼的意识。父母对他们过于宠溺,把注意力放在了加强营养和学习上,再加上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没有时间去锻炼,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受到了制约。此外,一些大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运动设备,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体育教育,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4.3 作息不规律

部分学生步入大学后,懒惰、生物钟颠倒、心理素质差、旷课等现象十分常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电子设备,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手机。部分学生除了作息有问题,还经常不按时吃饭尤其是不吃早餐。

5 基于运动心理学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

5.1 从心理层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指导,从学生的作息时间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体育教师共同努力,将终身体育的观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身心素质不断提高。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入手,通过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必须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建立个人的体质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便于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即时查询,并运用参数对比,把学生的改善效果鲜明地反映出来。同时,可以在建立健康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发现问题所在,从而不斷地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另外,各大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用电的管控,每天定时、定点关停校园网,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熬夜的现象。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监督,实行早睡早起的制度,对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登记,加大惩罚的力度,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2 在运动心理学机制下进行身体健康管理

运动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体健康管理,应着重建立体育活动与心理状态变化之间的关联。有关学者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了多种调研方式,并尝试考查身体锻炼行为与被试验者心理效应的联系,如问卷调查、量表分析、交谈访问等。实验者对被试验者的身体、生理进行跟踪测量,并视作评价心理效应的指标。将此标准范式运用于体育教学,其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心理波动,并测出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立足于学生视角,将学生心理状态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表现出来,也是压力的一种自然释放。这也从侧面向教师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真实的身体健康管理。

5.3 增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公共体育课中,教师要理解“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注重增强学生的体质,注重理论和技能的结合。第一,在体育教学中要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满足学生的主要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加入休闲游戏、趣味比赛,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习惯,使其对运动的兴趣逐步提高。第二,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如竞赛的合理性、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采用小组教学,并在现有条件下改进,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公共体育选修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体育课的运动量,让学生在体育教室里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避免运动量过大而导致体力不支;对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调整,要求体育教师将体能测验与运动有关的技术动作纳入教学内容;学生每年都要进行体能测验;对运动场和场馆进行优化,对休闲项目进行调整,以增加学生的选择。

6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运动心理学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发挥了运动心理学对个人专注于体育活动的内在影响。通过心理层面来影响学生的生理变化、改善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通过体育锻炼调整心理状态,还是利用好的心理状态来促进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都对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干预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陕西理工学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