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温情
2023-05-30章岿然
章岿然
所谓“流人”,广义是指因罪被流放贬逐之人。清代流放犯人到东北地区,一般认为是从天聪七年(1633)开始,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结束,主要集中在清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函可、孙旸、方孝标等。这些流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在被流放到东北地区之后,东北独特的风土风俗,当地将领的照顾,边地居民热情的帮助,让流人们体验到了一种新的生活。在流放地,流人与当地人互动融合,形成命运共同体,他们的诗作也体现了这种和当地各阶层民众交往的情形。
一、与统治阶层的交往
清代流人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即有的流人会与一些统治阶层的人成为朋友。一般来讲,因为政治境遇差别巨大,遭流放的流人和统治者应是界限分明的。但是,在东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同民族的人们跨越了障碍,对生活本真之美的追求使得流人和统治者中的一部分人建立起纯洁的友谊。在清初,顺治帝之兄、镇国公高塞喜爱汉文化,照顾过很多流人,如孙旸、陆庆曾等。后来,高塞去世,孙旸等流人对他怀念不已,作多首诗纪念,代表作有孙旸的《千山》其八:
唐宗驻跸最高峰,千载常鸣五寺钟。
记得梁王同载酒,中宵寒榻听寒松。
作者在登千山时,面对历史悠久的千山,禁不住想起与高塞一同宴饮时的场景。首句追思历史,千山作为关外名山,风景优美,最高峰曾有唐太宗来访,说明关外的千山也与中原王朝有紧密联系。第二句描写千山的悠久历史,千山的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五座寺院历史悠久,在唐代就已存在,虽岁月流转,朝代更替,寺内钟声依然千载常鸣,凭后人倾听、遐想。第三句作者把镇国公高塞比作汉代广纳贤士的梁孝王刘武,回忆当年与高塞一同宴饮郊游、吟诗作赋的情形。尾句描写因故人已去,作者转回到榻上思绪难平,夜半静听窗外风吹寒松的松涛之声,再也无法入睡。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镇国公高塞的追思之情,正是因为与高塞交往密切,所以作者见景皆悲,追古即思今,睹景即思人,难以摆脱这种思念的痛苦。孙旸来到关外以来,受高塞帮扶照顾极多,甚至因为高塞的帮助而改变了对东北的认识,认为来到东北是人生难得的阅历,并非都是苦难。如今故人离去,自己再登千山,却再没有友人的陪伴,回想起和高塞交往的情形,作者感慨不已,黯然神伤。在孙旸的另一首诗作《镇国公灵庵》中,孙旸更是抒发了对知己至交离去的痛悼:
诗如摩诘画云林,十载边庭结纳深。
每到花时思设醴,常从月夜想行吟。
平生知己原无偶,草野酬恩但有心。
华萼楼空猿鹤散,千秋谁识广陵琴。
诗的首联称赞镇国公高塞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其作诗的水平堪比唐代大诗人王维,其作画的水平可以与元代大画家倪瓒媲美,同时描写了高塞与孙旸交往长达“十载”,友情深厚。颔联描写高塞去世后,孙旸痛悼不已,每到春天就想设酒祭奠,每到“月夜”就想吟诗怀念。颈联写的是作者感慨自己平生知己不多,和高塞的地位相差悬殊,自己虽身在“草野”,却依然“有心”想报答高塞。尾联中的“华萼楼”即“花萼楼”,为唐玄宗时期所建,意为兄弟之爱。这里,作者把高塞当作兄长,“猿鹤散”意为君子逝去,高塞既是兄长,又是君子,这样的人离开人世,对孙旸的打击可想而知。尾句的“广陵琴”引自嵇康《广陵散》的典故。魏晋时,嵇康待戮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意为从此知音不再有。孙旸把自己和高塞比作嵇康这样的高洁之士,可见其对高塞友谊的珍视。这首诗是作者回忆与高塞的交往,以及在高塞去世后作者的伤感和追思。高塞身居高位,但并不妨碍和作者成为知己;高塞去世,作者感慨,谁还能像高塞一样识得自己,建立起像嵇康那样的纯洁友谊呢?
和一直身居高位的镇国公高塞不同,有的统治阶层人物因故也被遭流放到东北,和来自江南的汉族流人相遇,流人们虽来历不同,但相同的政治遭遇使得他们拉近了距离,抛弃了隔阂,建立起了真诚的友谊。官员讷尔朴遭流放后,就与来自江南的方登峄交往甚深。方登峄称讷尔朴为“知己”。二人关系紧密,来往频繁,常常一同出游、和诗,方登峄的诗中就有很多关于他们交往的记载。方登峄曾在诗中云:“语浅渐绝羁情惬,履险同悲世路艰。”(《讷拙庵见过》)这是方登峄与讷尔朴共度时艰的写照,又云:“他时再订寻芳约,羁恨偕君且共删。”(《移花归途书所见用柬拙庵》)这是两个人相约郊游,以作诗来抒发内心的因政治风波带来的悲慨。方登峄诗云:“折柬扶筇踏雪过,白头清兴亦婆娑。感君好我频来往,知己虞翻不羡多。”(《讷拙庵招集同人欢饮竟夜》其一)这是写方登峄到讷尔朴家畅饮一夜的情形。诗作首句写作者收到邀请,踏雪持竿到讷尔朴家,可见其兴致勃勃。第二句描写作者虽年老,但清雅的兴致依然很高,说明和讷尔朴很是交心,双方共同话题很多。第三句写作者感谢讷尔朴与自己频繁往来,友人的相伴,冲淡了自己羁所生活的孤独。尾句借用三国时虞翻交友不多的典故来说明讷尔朴是自己为数不多的知己。这首诗意指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太多,只有为人质朴、心地相通,能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从这些诗歌来看,方登峄与讷尔朴之间的交往自然、和谐,这种感情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支持的基础上的。因此,当讷尔朴遇赦离开戍所时,方登峄难舍难离,作送别诗 《讷拙庵奉召还京赋以志别》其二:
惯涉离场泪禁挥,送君涕泗满裳衣。
只缘义重人难别,不怨时悭我未归。
几度风雨劳过问,八年衰病苦相依。
从今孤杖城边立,望断朝云与夕晖。
这首诗情真意切,反映了流人之间因共同命运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首联指出自己虽然经常经历人生离别,但在送别讷尔朴时还是忍不住情感,涕泗横流,沾满“裳衣”,说明二人交情匪浅。颔联解释到,无法控制自己是因为和讷尔朴的“义重”,实在不忍分别,并不是因为时期艰难,自己没有得到赦免。颈联写作者回忆起和讷尔朴相处的幾年里,风雨与共,受到讷尔朴殷勤的“劳过问”,八年间自己老病交加,和讷尔朴相依为命,共同扶持。尾联写作者惆怅不已,感叹讷尔朴去世后,自己只能拄杖在城边,从早到晚眺望远方的“朝云”和晚上的“夕晖”,期盼能再“见到”讷尔朴。全诗情深义重,作者对友人讷尔朴的感情甚至超过了一般朋友,这种纯洁的友谊,丝毫不逊于唐代大诗人杜甫对李白的友谊。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流人文士到流放地之后,并没有遭到虐待,反而凭着自己的人品和才华得到当地将领的礼遇和关照。有的流人,如吴兆骞、杨越等还在驻防将领的尊重和信任下,进入将军幕府参谋军事,杨越甚至在抗俄的雅克萨战役中被任命为协助粮秣官,以筹集粮草,保证给养的供应。在流人们南归之时,当地将军发勘合,遣兵将护送,又拨各种物资供给,保证其归途平安。当地将领对流人的关怀体现在很多细节方面,如流人杨瑄被遣戍到瑷珲(今黑河市爱辉区),因年老行动不便,宗室巴公便赠他一柄精美的手杖,令杨瑄感动不已。对当地将领的关照,流人们没齿难忘。杨瑄之子杨锡恒替父作诗《代酬宗室巴公惠香木杖》来感谢巴公:
荷君拄杖殷勤赠,怜我残年老病侵。
入手顿教夸矍铄,扶行喜不废登临。
制看从朴弥征雅,质本含香更觉深。
只恐葛陂龙欲化,仙家神物杳难寻。
诗作首联写杨瑄之子杨锡恒感激巴公对父亲的关心,巴公“殷勤”赠手杖给杨瑄,让身体衰朽、病体支连的杨瑄得以在残年拄杖支撑。颔联描写杨瑄使用这柄手杖后,顿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好了许多,甚至旁人直夸其精神矍铄,拄着杖可以恢复行走,再去拜访友朋也不爽约了。颈联描写杨瑄仔细端详手杖的做工,感觉手杖做工精良、雅致,用料更是上乘,而且带着特有的香气,可见这手杖是用心制作,也饱含着巴公的深情厚谊。尾联引用葛陂化龙飞去的典故,夸张地描写这手杖非是凡间之物,也许哪天会化龙飞去,再也寻不见仙踪。全诗通过描写宗室巴公赠手杖的情义之举,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之情。巴公发现杨瑄行走不便就赠予精美手杖,毫不敷衍,其中的感情如同家人,而杨瑄之子也代其父深表谢意,回诗谢赠。
二、与当地民众的交往
清代流人的到来,传播了汉文化。流人中有文化者将教书作为谋生的手段,凡是有流人文士的地方,就有汉文化的传播。当地居民对流人并不排斥,而是亲切对待,如流人卫既齐《咏怀十首》之九中的“野老荷锄至,解颜语依依”,《咏怀十首》之十中的“二三田野叟,就饮话颜频”。共同的劳动和生活,拉近了流人和当地民众的距离,流人们甚至打破官方禁令,与当地人联姻,宁古塔(今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流人杨越的义弟就娶了当地的满族女人。这种友谊与联姻,进一步促进了流人与当地人的融洽关系。在这种融合互动的影响下,来自中原地区的民俗在东北地区逐渐流行,流人所在地过节时张灯结彩、演戏、贴对联等活动盛行;反之,很多流人也受到当地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如流人吴兆骞曾提到“漫道射雕多健卒,只今文士习弓刀”(《秋日杂述》其四),陈志纪也提到“从人学射猎,驱马试讴吟”(《宁古塔春日杂兴》),意为自己学会了少数民族的骑射技术。在流人的诗作里,很多描写了和当地人融洽相处的情形,如陈之遴的《饮郊外》:
野人今渐狎,杯酌屡相迎。
塞酒兼甘酢,村庖半熟生。
日长余暮色,溪暖动春生。
共卜西成好,清明永昼晴。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与淳朴的乡野农夫密切交往的乐趣。首联写作者和当地“野人”的关系日趋亲密,以至于“渐狎”,经常饮酒相聚。颔联写酒食俱全,虽然不十分精致,甚至是“半熟生”,但并不影响友好的氛围。颈联写周围的景色让人沉醉其中,夕阳西下,暖暖的溪水流动着,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尾联写作者和当地人一起畅想着秋天的庄稼将有个好收成,酒兴未尽,希望白天不要离去,再多一些时间相聚酣饮。全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相似,充满了质朴和温馨。《过故人庄》是孟浩然拜访老友,受到热情招待;陈之遴的《饮郊外》中的情形也与之类似,只是交往的对象变成了东北本地居民。在这充满和谐的农村生活画卷里,这首诗以缓慢的节奏把作者农村生活中的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作者与当地人的真挚友情。
流人季开生在《尚阳堡纪事口号》其一中描述了东北当地人的纯朴性情和对他的无私帮助:
草桥跨涧水粼粼,不厌羊裘把钓纶。
每愧野人勤给米,久劳邻媪代炊薪。
床前见月家园梦,雪后听鸿兄弟情。
消浊却怜诗兴浅,三秋不敢忆鲈莼。
首联中首句写出当地的景色,“草桥”跨过山涧,山涧下波光粼粼,一派原野风光。第二句描写作者在流放地和当地人一样穿着羊裘服,捕鱼过活。颔联描写纯朴的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无私帮助,“野人”们经常资助自己,“勤给米”,让自己免于饥饿,邻家的老妇甚至还时常给自己薪柴,使自己免于寒冷。如此帮助,让作者铭记于心,不能忘怀。颈联描写了作者的思乡和思念家人。尾联表示自己因疾形体消瘦,作诗的兴趣减弱,并引用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家乡莼鲈而辞官归去的典故,表达作者即使到了深秋也不敢有归乡的奢望。这首诗中,作者把现实生活和思乡情绪联系在一起,他在流放地得到当地“野人”诸多帮助。雖是思乡之作,但也可以认为作者在流放地与当地人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对流放地的村民的帮助感恩在心。
流人们的到来,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建设。流人们创作出大量与东北人民融洽相处的诗篇,既反映了当时东北人民生产、生活的现状,又为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