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麦169陕西关中灌区引种备案生产试验
2023-05-30李晓于秋霞杨明贵
李晓 于秋霞 杨明贵
河南先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孟麦169于202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220015。为了尽快将该品种在适宜生态区域推广种植,于2021年9月将该品种在陕西省关中灌区设置引种生产试验,目的是综合考察该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抗病性、丰产性,为该品种在陕西省适宜区域的引种备案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一、试验概况
(一)试验设计与安排
本试验共设置7个试验点,分别为临渭区、富平县、杨凌区、蓝田县、陈仓区、岐山县和扶风县。本试验参试品种有1个,为孟麦169,对照品种为小偃22。由河南先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据陕西省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有关规则,统一设计方案,提供试验种子。试验地要求选择前茬一致,肥力均匀,地势平坦。小区长方形,每个小区面积150 m2,采用随机排列,重复2次,全区收获计产。试验产量结果以实收产量为准。各试验点根据天气、肥力、苗情、墒情进行施肥、灌水、中耕。所有管理措施接近当地的大田生产,同一项田间管理措施要求在同一天内完成。
(二)试验执行情况
各试验点均能按照有关试验技术规程及试验方案要求设置试验、适期播种、统一田间管理、规范调查记载、及时收获和考种分析,为参试品种提供平等的展现特征特性及增产潜力的机会。试验汇总数据见表1。
二、生育期内气象要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根據各试验点的分析和汇总,本年度关中灌区气象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特点为:一是“三秋”阴雨连绵播期延迟;二是底墒足和暖冬气候利于增加成穗,相对延长穗分化时间,有利于成大穗;三是3—4月无严重的倒春寒冻害,5月积温高、光照充足,墒情较好,有利于养分积累和转运,提高了千粒质量。这些是本年度小麦单产突破性增产的重要原因。
(一)对成穗的影响因素
2021年“三秋”期间阴雨天气多、降雨量大,田间积水严重,导致大部分地区小麦整地晚、播种晚。在生产管理技术应对方面都能做到加大小麦播种量,进入越冬期后,总体上气温较高,积温较常年偏高,属于暖冬天气,所以小麦返青期群体发育充足,确保了成穗数,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穗粒数的影响
暖冬天气相当于穗分化时间延长,加上小麦返青拔节期气温、光照较充足,有利于成大穗,3月至4月初的几次寒潮,未出现灾害性的极端低温冻害,小麦穗分化及小花发育较好,多数小麦品种穗粒数都增加。
(三)对千粒质量的影响
4月小麦处于孕穗期至抽穗开花期,多地虽有降水过程,但未出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发生轻微。5月初降雨及时,光照充足,气温稳定较高,十分有利于小麦的灌浆成熟,虽然成熟较往年提前,但千粒质量较高。
天气因素对考察小麦抗病及抗逆性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2022年病害发生较轻,基本没有发生赤霉病、个别地区锈病较重,基本无倒伏现象,不利于考察品种的抗病性。
三、田间记载及试验结果汇总分析
本试验7个试验点参与汇总。结合试验汇总数据总结该品种特性如下:孟麦169属半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206~231 d,平均220.7 d,较对照220.4 d晚0.3 d。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较强,生长旺盛,叶色绿,亩成穗数39.1万~44.9万,平均41.8万。成穗率平均44.5%。株高77~79 cm,平均株高77.9 cm,较对照平均株高80.7 cm低2.8 cm。抗倒伏能力较好。株型偏松散,穗层较整齐,旗叶稍长上举,穗下节长,抗倒春寒能力较好,熟相较好。穗纺锤形,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35.2~37.4,平均穗粒数36.2;籽粒饱满度好,半硬质,千粒质量40.5~48.1 g,平均46.4 g。产量三要素平均值较对照小偃22亩穗数39.7万、穗粒数35.5、千粒质量41.4 g,分别增加2.1万、0.7、5 g。田间观察记录各类病害均较轻,个别地点发生赤霉病、纹枯病,部分地块叶锈病较重。
由试验汇总数据可知,孟麦169每667 m2产量为497.3~739.1 kg,平均单产663.7 kg,对照小偃22平均单产616.3 kg,孟麦169在各试验点均比对照增产,增幅为5.43%~10.54%,平均增幅7.7%。
四、抗病性鉴定结果
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对该品种进行的抗病性鉴定结果为:高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高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
五、引种试验结果建议
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籽粒品质佳,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综合抗逆、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广,建议通过引种备案。
(责任编辑 刘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