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琴韵
——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创作(七)
2023-05-30梁茂春
文/ 梁茂春
十一、罗麦朔、龚天鹏等青年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还有一批更年轻的“八〇后”和“九〇后”作曲家在21世纪初开始登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舞台,他们当时还不到20岁。年轻人的创作思路更加开阔,作品出手不凡。这里仅以钱慎瀛、刘力、罗麦朔和龚天鹏四位作曲家为代表,作简单的介绍。
钱慎瀛的钢琴新作
钱慎瀛(1985—),江苏南通人。199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200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陈钢、朱世瑞教授。2010年毕业后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任教。2011至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攻读研究生,进修作曲和电子音乐。2015年受聘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钱慎瀛的音乐创作受自然现象和中国传统哲学启发,又从现代音乐中汲取灵感。
《秋天的群岛》(Ⅰ、Ⅱ)这两首钢琴曲谱写于2007年他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期间,是根据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的两首小诗的诗意创作而成。第一首标题是“黄昏—早晨”,描绘群岛惨淡阴暗的黄昏和令人窒息的早晨;第二首的标题是“暴雨”,刻画了秋天阴沉的暴雨。乐曲描绘了秋天群岛奇幻的景色变换,表达了作曲家心中捉摸不定的情感波动。音乐突破了传统音乐“均衡律动”的特点,采用了大量混合节拍和复合节奏。从题材到音乐风格都表现出年轻人的勇敢创造精神。
刘力的钢琴新作
刘力(1986—),出生于四川。200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跟随叶小钢教授学习,本科毕业后转入研究生部深造。学生时期就展现了巨大的作曲才能,谱写了多种题材和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
2007年,在本科学习时创作了钢琴曲《秋山鸣》。这首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四川家乡秀丽山川的一往情深,是他和深山老林发自内心的音乐对话,是人与自然的真诚交流。作品中多变的拍号,带来了音乐律动的不稳定感,乐曲整体的音响则是充满灵动和富有生机的。《秋山鸣》具有多调性思维的现代音乐特征,但是从头至尾贯穿着五声性旋律思维,五声音阶的主导动机贯穿全曲,丰富多彩的钢琴技法始终呈现,形成了这首钢琴作品鲜明独特的音乐个性。
罗麦朔的钢琴新作
罗麦朔(1986—),祖籍四川泸州,出生于贵州的一个音乐家庭,长于重庆。父亲是作曲家罗仕艺。小麦朔4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考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曾随黄虎威与宋名筑老师学习作曲。2001年,15岁的罗麦朔考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2010年获得音乐艺术副博士文凭,2012年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该院作曲系副教授。
罗麦朔的音乐作品涉及室内乐、管弦乐、民族管弦乐队、声乐作品等多方面的体裁。他的钢琴作品包括两部钢琴协奏曲、四首钢琴奏鸣曲,还有钢琴练习曲、钢琴组曲等。
其中《钢琴组曲》(作品4)是罗麦朔2005年(19岁)在俄罗斯留学时期的习作,由四个乐章组成,速度分别是中快—极快—缓慢—中快的“起承转合”结构布局。各个乐章采用了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的民歌音调,如第二乐章以云南傈僳族民歌《小松鼠吃核桃》为素材,运用变奏的手法谱写成一首极其幽默、欢快的作品。而第三乐章运用了四川汉族民歌《苦麻菜儿苦茵茵》的元素,编写成一首节奏沉重而情感凄凉的乐曲。作曲家说:“我把这些不同风格与内容的民族音调结合在一起,用西方化的钢琴呈现出来,力图展现出青春的气息与朝气,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①这部12分钟长的组曲既有鲜明中国风格的音乐语言,又充分发挥了精湛的钢琴技巧,两者的深度融合使作品爆发出了生命的火花。它没有“学院派作品”的沉闷枯燥,同时,又赋予了“专业音乐”的深沉思考,以及生动、鲜活的“中国情韵”。《钢琴组曲》参加了2007年“俄罗斯现代文化与艺术国际作曲比赛”,这部可爱、可听,又有鲜活生命感的作品着实感动了评委们,使罗麦朔在音乐创作方面“初出茅庐”就荣获了比赛的第一名,由此进一步鼓舞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罗麦朔的《钢琴组曲》至今在国内并无出版,也无演奏,但它却是能够代表新世纪中国钢琴成就的一部作品。
罗麦朔在新世纪初期创作的钢琴作品数量相当多,我将它们分为协奏曲、奏鸣曲、练习曲三个部分来介绍。
官方油耗即工信部官方发布数据,是汽车在官方规定的测试循环工况下得出的结果。汽车工况油耗测试要按照要求在特定的驾驶环境进行,即便如此同一辆车在测试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油耗结果。而现实生活中,驾驶情况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包括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如司机驾驶习惯、车龄、环境温度、拥堵情况等。以凯美瑞为例,选取2009-2015年中国上市车型,根据优步实际油耗调研及工信部发布工况油耗等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所有车型的官方油耗与实际油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值平均可达20%。
从钢琴协奏曲体裁来说,罗麦朔在2006年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2011至2018年间完成了《第二钢琴协奏曲》。其中“一协”由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作曲家采用了中国的音乐素材,三个乐章都围绕着D—G—A这个“三音动机”进行展开和变化。“一协”(大学毕业作品)首演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罗麦朔担任钢琴独奏,索科洛夫指挥俄罗斯文化部国立交响乐团协奏。“二协”是罗麦朔受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许多深刻启发,为致敬拉赫玛尼诺夫而作的作品。“二协”中虽然没有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但是乐曲中的五声音阶元素却表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二协”由连续演奏的三个乐章构成,在长大的前奏中,就把三个乐章的所有主题、元素都进行了初步呈示,前奏是整个协奏曲音乐的源头。
以钢琴奏鸣曲创作来分析,罗麦朔在21世纪初谱写了《第一钢琴奏鸣曲》(2006)、《第二钢琴奏鸣曲》(2010)、《第三钢琴奏鸣曲》(2014)和《第四钢琴奏鸣曲》(2015)等作品。在短短的十年间就谱写出了这些大型钢琴作品,大概和罗麦朔的俄罗斯钢琴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有关。自从罗麦朔考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学习之后,他的钢琴老师卡纳尼娜(Khananina)就一直非常关心中国的钢琴创作,每年都要罗麦朔从国内带一些中国钢琴作品给她。有一次她在无意中表示:为中国没有知名的钢琴奏鸣曲而感到遗憾。老师的“遗憾”给了罗麦朔重要的启示,他希望能够谱写出一些成功的奏鸣曲让老师释怀。于是就产生了一连串的奏鸣曲作品。“一奏”(作品11)是单乐章结构,采用罕见的降A羽调式,由一个大小三和弦音程贯穿至各个部分,并不断深入发展与完善。“一奏”表现的悲痛情绪具有历史的深沉感,刻画的奋进形象具有年轻的生命力,描画的理想前程具有歌唱的感染力,都很感人。在演奏方面除了钢琴传统的绚丽技巧外,还适当地运用了偶然演奏、音簇等创作技巧,使之成为一首具有现代特点的作品。全曲充满了交响性的乐队效果,同时,又贯穿了民族风格的旋律。“二奏”(作品16)由两个不间断演奏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节奏自由的慢板,由乐章开始处的两个动机发展而成,表达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山水画意境与文人思想。音响和音色上模拟表达中国民间乐器(古琴、笛子、筝等)的特殊艺术表现力,音乐语言有五声音阶特点。第二乐章是“不很快的快板”,音乐充满活力,具有向上突进的力量。最后,音乐又回到“山水人文”的境界,在若隐若现中悠然结束。“三奏”(作品20)的标题是“水光”,由“如歌的中速”“固定低音的快板”和“充满生命的急板”三个乐章构成。标题“水光”来自苏轼吟咏杭州西湖风光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第一次句“水光潋滟晴方好”,音乐从第一乐章引子中的“雨滴”动机,逐渐发展到“碧波荡漾”“水波涟漪”,直到“万顷碧波”。音乐既有文人的心境,也有今天年轻人在湖光山色中满腔激情的表达;既有对民间乐器音色的追求,也有对钢琴自身演奏特色的创造性发挥。“四奏”(作品24)由三个有内在联系的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前奏曲—奏鸣曲”、第二乐章“间奏曲—即兴曲”、第三乐章“后奏曲—变奏曲”。其中第二乐章的音乐灵感来源于笛子作品《鹧鸪飞》。
罗麦朔学成回国之后,在2010至2011年的两年间,谱写了第一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作品19);在2013至2016年的四年里,又完成了第二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作品23)。这是两套专注于钢琴技术训练又兼顾艺术修养的“练习曲”,具有“音乐会练习曲”的规模和艺术水平。罗麦朔说:“我自学习钢琴开始,便深深感到具有一定技巧性与严肃性,并且适合音乐会演奏的中国钢琴作品十分匮乏。于是,我萌发了尝试创作钢琴练习曲的念头。其一,为自己的日常练琴和演奏之需;其二,也希望能为更多和我有同样需求的朋友们提供适合音乐会演奏的中国钢琴作品。”②现代出版社将这两套练习曲集中出版,定名为《十二首钢琴练习曲》。③
罗麦朔的这两套练习曲明显受到了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的艺术启发,在这些钢琴练习曲中融入了许多现代钢琴音乐技法,采用了国际性的音乐语言,有些练习曲又带有鲜明的中国五声性音阶特性,将现代音乐语汇与本土元素熔于一炉,为中国专业性、技巧性的音乐会钢琴练习曲创作增添了新的曲目。这些练习曲都带有标题,如第一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中的标题是:Ⅰ.风铃Ⅱ.跳蚤Ⅲ.风Ⅳ.流水Ⅴ.固定低音Ⅵ.赋格;第二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中的标题是:Ⅰ.圆Ⅱ.对比Ⅲ.竹Ⅳ.F1(竞技赛车)Ⅴ.墨Ⅵ.变奏。这些简略的标题,或拟指自然风光(如“风”“流水”“竹”等),或讽喻讨厌的害虫(如“跳蚤”),或提示风格韵律(如“固定低音”“赋格”“对比”)等,说明这些练习曲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训练,也蕴含着形象、思考、情感的刻画和表达。以第一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中的第IV首“流水”为例,这是一首右手演奏快速流动音型,左手演奏旋律的练习曲(见例1)。
例1 第一册《六首钢琴练习曲》,Ⅳ.“流水”
“流水”右手演奏的高声部(小音符标记)自始至终贯穿着快速、流动的分解和弦音型,轻巧跳动,像是溪水叮咚、奔流不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右手的力度很弱,但是要求每一个音始终晶莹剔透、圆润均匀,这对每一个手指的独立性要求极高,锻炼性极强。左手主奏歌唱性的旋律(标准音符标记的),温柔而甜蜜,同时贯穿着五声音阶民族风格的旋律,就像是漂浮在溪流之上的一首歌谣,沁人心脾。
又如第二册《六首钢琴练习曲》中的第Ⅱ首“对比”,是一首吸收了爵士乐风格的乐曲,音乐语言具有国际的、现代的特色。低声部是特殊排列的“十二音”,高声部是旋律,中声部是和声。例2是乐曲开始时高低两个声部的呈示。
例2 第二册《六首钢琴练习曲》,Ⅱ.“对比”
像罗麦朔《十二首钢琴练习曲》这样专业的“音乐会练习曲”体裁在中国钢琴发展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值得特别重视。最早的中国风格音乐会练习曲是由一位热爱中国音乐的外国人齐尔品谱写的,1936年由朔特(Schott)公司在欧洲出版了他的《五首音乐会练习曲》,包括《琴》《向中国致敬》等五首乐曲都带有中国音乐特点,是中国风格音乐会练习曲创作的起点。杜鸣心于1955年创作的《练习曲》是中国作曲家创作“音乐会练习曲”的开端,右手飞速跑动的五声音阶旋律和左手跳动的伴奏织体结合成一首欢快热烈的乐曲,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脉动。赵晓生在1974至1975年间创作了《音乐会练习曲十三首》④,每一首练习曲都有独立的标题和特定的技术训练目的。倪洪进在1975至1976年间创作的《京剧曲牌钢琴练习曲四首》⑤,将京剧音乐元素引入音乐会练习曲体裁之中,具有重大的创造性探索意义。而罗麦朔的《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则是21世纪音乐会练习曲这一体裁创作的延续。它们共同构成了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风格“音乐会练习曲”的创作脉络。
有研究者在评价罗麦朔的作品时曾热情地写道:“他的音乐始终以悦耳的旋律作为重要的表现要素,并坚持调性音乐的写作方式,而这一切并不是每位作曲家都具备的能力,其中音乐天分和作曲功底缺一不可。他的音乐语言中不但有着俄罗斯学派细腻而豪放的浪漫情怀,而且作品结构布局宽广、旋律发展大气连贯、配器安排层次浓密,使其音乐形成一种清晰可辨的音乐气质。”⑥
“九〇后”作曲家龚天鹏的钢琴创作
龚天鹏(1992—),出生于江苏南京,5岁开始跟随钢琴教育家叶惠芳教授学习钢琴。8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先后师从作曲家、钢琴家王建中和钢琴教授巢志珏。10岁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随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教授学习钢琴,并随预科校长托马斯教授学习作曲。14岁与全球经纪公司ICM(现在的Opus 3 Artists)签约,开始了国际巡演。
龚天鹏的音乐创作才能是与生俱来的,他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对音乐创作抑制不住的强大热情。2006年,14岁的龚天鹏就创作了《第一钢琴协奏曲》。2008年国内四川发生汶川地震后,16岁的龚天鹏以巨大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部为钢琴独奏、乐队与合唱队所作的《第一交响曲—悲情天台山》,为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献上了一曲沉痛的悼亡曲。同年,他和美国现代音乐出版社LK签约,成为该出版社年龄最小的签约作曲家。龚天鹏是一位高产的青年作曲家,十多年来,LK已经出版了他的三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室内乐作品、两部钢琴独奏作品集和大型芭蕾舞剧音乐等诸多作品。2014年,22岁的龚天鹏成为上海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此后又相继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启航〉》(2017)、多媒体《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2019)和交响曲《百年颂》(2021)等大型作品。
龚天鹏从2002年进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之后,就不断有钢琴作品涌现,如他11岁时创作了《幻想回旋曲》《儿童狂欢节》《练习曲》等钢琴作品(2003);13岁时谱写了钢琴独奏《黄昏》(2005);14岁时除了前面提到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之外,还创作了钢琴独奏《“不朽的奋斗”》(2 0 0 6);1 5 岁时谱写了钢琴协奏曲《乡愁》(2007);17岁时创作了《第二钢琴协奏曲》和钢琴独奏《交响变奏曲》(2009);19岁谱写了《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华史记”》和《第一钢琴奏鸣曲》(2011);21岁改编了独奏版《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2013)。从以上这一连串的钢琴作品新目录来看,龚天鹏的创作热情是何等的高涨!虎虎有生气!象征着中国钢琴创作在21世纪的迅猛发展之势!
龚天鹏是一位“大器早成”的作曲家,27岁时即完成了《第十交响曲》的创作,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打破了交响曲创作数量的历史记录。但是他在2014年之后就鲜有钢琴作品的产生,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角度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这一节中提到的几位“八〇后”和“九〇后”作曲家的钢琴新作,他们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琴童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代作曲家,因此他们在钢琴技巧的掌握上得心应手,对钢琴艺术的控制极其自然,因而使得作品更加的“钢琴化”。由于产生了像罗麦朔、龚天鹏这样作品数量既多、质量又高,并且洋溢着鲜明音乐个性的青年作曲家的出现,让我们对中国钢琴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他们的钢琴作品闪烁着人间气息和光泽,充满了灵动的青春生命力。(待续)
注 释:
①引自罗麦朔《钢琴组曲》乐谱上的作品简介。
②引自罗麦朔《六首钢琴练习曲》(作品19)的前言。见罗麦朔《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作品19和作品23),现代出版社,2020年。
③罗麦朔《十二首钢琴练习曲》(作品19和作品23),现代出版社,2020年。
④198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六首,改名为《六首音乐会练习曲》。
⑤1979年以《钢琴练习曲四首》为书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⑥卞婧婧,《走出“学院派”音乐的疆界—从青年作曲家罗麦朔、王珏新作品音乐会谈当代音乐创作与评价》,《人民音乐》,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