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语境下孟母教子传说保护传承路径探究

2023-05-30辛利芹

参花(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邹城邹城市孟母

◎辛利芹

孟母教子传说历史悠久,作为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邹城孟母教子传说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名录体系。孟母教子传说承载着邹鲁民众的历史记忆,有着较强的历史性和地方叙事性,与邹鲁大地民众、自然、社会和文化等息息相关。现在邹城市孟母教子传说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体现着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儒家文化特色,表现出民间文化共享的特征。

一、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孟母教子传说

“孟母教子传说”发源于距今2370年左右的古驺国,古驺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邹城市一带,东倚沂蒙,北襟泰岱,地域不广,但极奇秀丽,与古鲁国(今曲阜)相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孟母教子传说正是形成流传于此。

(一)孟母教子传说的渊源

孟母教子传说主要讲述了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等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讲述了孟母仉氏言传身教、教子有方的系列故事,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

该传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古籍中也有简单的文字记载,最早记载于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中,两处引用孟母教子的故事,一处为卷九孟母断织以及东家杀豚之事,一处为孟母责孟子去妻之事。西汉后期刘向将孟母“三迁择邻”“断织教子”“劝止孟轲出妻”“赞成孟子去齐守信”等故事编入《列女传》。南宋末年王应麟的《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记载。在《三字经》中主要讲述了“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清续修的《孟子世家谱》简略载有孟母教子的圣迹。

孟母教子传说自形成于山东省邹城市以来,以邹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县市区,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孟母教子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

(二)孟母教子传说的主要特征

孟母教子传说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扎根底层,流传范围广。孟母教子传说不仅在邹城一带家喻户晓,随着孟子思想的广为传播,儒家思想向海外的流传与推广,孟母也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典范,被称为“四大贤母”之一,和“母教第一人”。

2.教育理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孟母教子传说生动地体现了母爱与教化的统一。孟母重视家庭教育,用言传身教、正面说理、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培育孟子的品格。“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她的教育方法已成为重要教育模式,被民众广泛接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3.寄寓着民众的道德颂扬。中国古话说“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家是母亲的“文化场”。孟母作为“母教一人,懿范千秋”,堪为中华母亲的形象代表。孟母教子传说在民间口头流传,经久不衰,启迪着一代又代人的心灵,生动地体现了其当代价值。孟母故事被广大民众所传颂,已经成为启蒙和立身教育的楷模。

(三)孟母教子传说的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人们的传统意识越来越淡薄,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越来越少。虽说人们都尊奉这些故事,但鲜有人真正借鉴孟母教子的教育方法。孟母教子传说的物质载体,有的已经不复存在。孟子最后居住的地方即“近学宫之旁”,是历经元、明、清各代延续700余年的历史遗址,于1945年10月毁于战火。这样一则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口传文学作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其在口传的领域已面临濒危的局面。

在邹城市凫山街道庙户营三迁祠附近的居民,原先大多数都会讲孟母教子传说,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只知道有孟母教子传说,具体什么内容并不清楚。来“两孟”旅游的人,无论是来旅游还是祭拜,都对孟母教子传说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或者对孟母教子传说怀有一些感情的,但即便如此,其传承情况也不容乐观。

现在邹城当地的年轻人所听到的传说绝大部分来自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辈的讲述,大部分讲述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听到的就非常少了。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民间讲述孟母教子传说的情况就很少了。大部分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讲孟母教子传说,那些能回答上来的人,大部分是源于文字记载,或者从孟母教子传说的介绍中学来的。在年轻人中间口头传承的孟母教子传说影响力非常小。老一辈的邹城人是把孟母孟子当作神来供奉的,这在那些坐庙的妇女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大部分年轻人来“两孟”,主要是以旅游为主,至多是旅游和祭拜兼而有之,在情感方面已与老一辈人相差甚远,这也不利于孟母教子传说的传承。从孟母教子传说的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口头文学作品濒危是不争的事实。

二、孟母教子传说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场域发生变化

旧时农村人经济收入来源少,各地根据本地的出产,会形成一两种副业,这种副业是以家庭妇女手工为主,一两个人在自己家里干活,时间长了会感觉生活枯燥无味,常常三五成群地集中在一起,这种时候她们会讲各种各样的传说。而现在机械化生产代替了原先的手工劳作,工作场所也从家里变成了工厂。集体劳作的田野中,是讲故事最多的场所,因为故事可以缓解劳作辛苦,增添愉悦,而现在这种集体劳作已经不复存在。在没有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的情况下,原先农村中的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村民的闲聊,生产之余或休息之际,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在村落中形成几个主要的信息传播场所,如祠堂门前、胡同口、桥头、晒场等,这些场所也往往是孟母教子传说的传播场,而现在这些传播场逐渐萎缩了。

以孟母教子传说发祥地之一的凫山街道庙户营村为例,旧时主要的讲述场合在祠堂门前、胡同口、桥头、晒场等。在传统乡村,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农闲时,村民聚集在一起,通过聊天、表演等方式填补农闲时间。这种方式既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方便了村民的信息沟通。对于孟母教子传说而言,这种环境正是它赖以生存的最佳土壤:以讲述者为中心,以门前屋后为背景,以篝火月光为点缀,在口耳相传中获得大家的认可和传播。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民间文学传播场日渐衰落。

(二)传承者趋于老龄化,后继乏人

现在除了在“两孟”工作以及一些喜欢孟母教子传说的部分年轻人外,大部分年轻人不能完整地讲述孟母教子传说。有些传承人年事已高,对一些故事情节记忆模糊,需要多次提醒,传承者老龄化问题严重,而年轻的传承者又寥寥无几。

(三)生活节奏加快,社交方式发生改变

大量的农村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进城谋生或者进工厂、企业从事非农业性生产工作,农村常住人口在大幅度减少,出现了“空壳”现象,剩下的多是老年人,家庭代际传承被削弱。加之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冲击,人们的社交方式从线下的聊天聚会,逐渐转变为线上的网络社交。在传统农村,村里最常见的串门聊天和走亲访友的人际传播逐渐减少,居住空间内所形成的左邻右舍也正在消亡,孟母教子传说所存在的民间土壤正在发生着变化。

从口头文学的特性来讲,孟母教子传说是一种活态的文学形式,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口耳之间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显示其实质,才能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而孟母教子传说的保护传承就面临这样的窘境。

三、孟母教子传说的保护传承路径

在非遗语境下以及不断变化的民间文化生态场域中,积极探索孟母教子传说保护场域的文本化、数字化,传承场域的活态化和创新场域的创造利用,是实现孟母教子传说多样化保护传承的基本路径。

(一)保护场域的文本化、数字化

所谓保护场域的文本化、数字化,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说的“立档”“保存”,这对于非遗保护来说是最基本的保护方法,而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保护方法。邹城市当地文化部门一方面重视孟母教子传说的调查、收集和保存,全面征集与此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传说、歌谣、戏曲、习俗、民间艺术品等。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片资料等,组织专家学者对孟母教子传说进行调查与研究,运用文字记录的方式将孟母教子传说进行文本化记录。另一方面将现代科技引入非遗数字化保护领域,引导大众深入了解孟母教子传说的深刻内涵,优化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传播效果。将数字化展示技术融入非遗展馆中,采用数字化的采集、储存、传播等方式,系统地记录孟母教子传说的有关资料,实现孟母教子传说“数字化”保存,让广大民众能够沉浸式地感受到孟母教子传说的魅力,讲好邹城非遗故事。通过数字化创新,开发应用“一部手机游邹城”小程序,正式开启“云旅游”时代,使混搭数字化风尚的孟母教子传说更加立体丰盈,使数字化在非遗传承保护中的催化作用持续发酵。因此,将孟母教子传说文本化、数字化是其保护传承的重中之重。

(二)传承场域的活态化

所谓活态化,就是让孟母教子传说在生活中进行活态传承,这是最理想的保护方式。要实现这种保护方式,必须重塑孟母教子传说的传承场域。邹城市立足孟子故里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孟子思想内涵和孟母教子传说的文化底蕴,丰富孟母教子传说的内容,积极打造“教子有方·游学邹城”孟子修学游产品,体现孟母教子传说的当代价值。近年来,每年5月份,邹城市都会启动“陪着妈妈游邹城”活动,邀请广大游客陪着母亲走进邹城景区,以实际行动感恩母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孟子诞辰日,在孟庙孟府高标准举行纪念孟母孟子大典等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母教文化、孟子文化,初步实现孟母教子传说的承载力提升和具象化落地。深入实施“孟子乡音”千场演出惠民生工程,打造特色豫剧《断机教子》、渔鼓表演《孟母三迁》、音乐剧《礼门义路》等精品剧目。在“两孟”景区展开常态化演出和保利剧院巡演项目的同时,也开展孟母教子特色作品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为孟母教子传说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邹城市文化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保护传承力度,围绕孟母教子传说这个主题,创作的曲艺节目《断机教子》获得了群星奖,电视剧《孟母教子》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创作编辑出版了画集《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圣迹图》,在“孟府”设立习儒馆,连续15年举办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设立中华母亲节,打造母教文化品牌,向海内外游客展示孟子故里文化内涵与儒家文化的魅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重塑孟母教子传说传承场域,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是促进了孟母教子传说的活态传承。

(三)创新场域的创造利用

创造利用其实也是一种活化利用,就是将孟母教子传说作品的形式或某些元素为今天社会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们对传说虽说耳熟能详,但仅存于记忆里,不能为今天所用,不能体现其价值,就是缺乏生命力的,其活态保护也是难以进行的。因此,邹城市致力于打造适于日常生活的非遗衍生文创产品,让非遗的精神内涵被运用到生活中,让孟母教子的初衷通过系列文创产品,隔空传递给现代“孟母”们,让文化传承在日常运用中得以继承和发扬。将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文创产品延伸到了商务礼品、文房四宝、长辈礼品、家纺软饰、生活用品等领域,既突出了邹城孟子、孟母文化主题,又进一步丰富了母教文化品牌的传播内涵,让数字经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2020年,借助数字时代为传统文化传播打开的高速路,邹城市联手京东科技,将母亲文化节从“线下”搬到“线上”,并以此为契机,在文旅资源整合、智慧文旅、文化产业发展、文创产品开发推广等方面,快速向云端集结,将以孟母教子传说为基础的母教文化连锁效应持续放大,实现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与现代节会、互联网平台的无缝连接,开创了一条优秀传统文化携手电商巨头跨界共兴的新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孟母教子传说”赋能科技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结语

孟母教子传说应该以一种自然的形态存活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活跃于人们的口耳之间,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护它的传承生态场域。因此,探索孟母教子传说的保护传承路径,彰显孟母教子传说的当代价值,是我们今天应当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邹城邹城市孟母
孟母断机
山东省邹城市飞行画室学生作品展示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新孟母三
山东民间器乐发展现状调查
孟母断机子虚
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内生动力加快打造新生小城市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邹城成为全省首个提出乡村旅游品牌的县市
孟母难迁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