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2023-05-30李芳芳冯艳玲

产业经济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

李芳芳 冯艳玲

关键词:产业分析;数字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12月10日,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承办的“2022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在线上召开。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产业经济评论》主编刘九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荊林波院长、国务院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许召元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史丹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张杰院长、南京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余泳泽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中关注产业经济研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论坛。

本次年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投寄的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学术论文236 篇,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组委会组织评选出2022年度产业经济优秀论文49 篇,其中一等奖1 篇、二等奖2 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5 篇,年会入选征文37篇。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产业经济评论》论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遵循客观公正的评审原则,评选出2022年度《产业经济评论》最佳论文奖1 篇和优秀论文奖11 篇。《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姚尧主持了会议。

下午的分论坛环节共设置8个分会场,各位作者认真报告论文,并与专家学者就各会场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一分会场主题为“产业分析”,由西南大学刘自敏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嵇泳盛主持;第二分会场主题为“数字经济”,由清华大学刘生龙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徐齐利博士主持;第三分会场主题为“人工智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吴要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冬副教授主持;第四分会场主题为“绿色能源”,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春涛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光远副教授主持;第五分会场主题为“国际贸易”,由重庆大学曾建光教授、《产业经济评论》副主任姚尧主持;第六分会场主题为“创新研究”,由湖南大学华岳副教授主持;第七分会场主题为“效率增长”,由湖北大学刘和旺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张夏恒教授主持;第八分会场主题为“投资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勇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夏诗雨主持。

一、产业分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更好发展中国产业经济学前沿理论,本主题下各参会学者从多角度围绕当前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展开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财税学院余泳泽院长以《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全球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深入分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在供给、需求与制度层面的现实与困境。分析了实现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动向,指出应当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建设,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以创新驱动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并且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凝集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以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核心统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白让让在《水平兼并、主导企业结构与过剩产能化解——理论模型分析与水泥行业的政策实践》一文中,基于“主导—边缘”企业理论模型,分析了大企业水平兼并与低效企业退出、产能利用率等变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在数量还是价格竞争下,只要赋予大企业先动优势,它们之间的水平兼并就能够提高市场集中度和产能利用率;(2)主导企业水平兼并对低效企业挤出效应,则与兼并者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直接相关;(3)在低效企业和主导企业成本“逆转”的经营环境下,如果没有政府的退出援助,兼并重组无法完全化解总量和结构性产能过剩。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完善主导企业市场化兼并机制”与“诱导弱势企业有序退出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并行的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黎静霖、杨其静、唐跃桓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与企业跨地区交易》一文中,通过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电子商务对企业跨地区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政策作用下,电子商务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企业跨地区交易,且采购侧的作用更强。(2)使用电子商务具有普惠效应,能够帮助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地区、所在行业集中度更高以及生产率更低的企业跨地区交易。(3)电子商务有助于企业跨城市交易,且主要体现在跨省份、跨大区域和跨国家地区交易,但对省内地区间交易产生替代效应。(4)电子商务降低了社会信任、制度环境以及空间距离因素对跨地区交易的阻碍,从而促进跨地区交易。

山东财经大学袁其刚、嵇泳盛在《跨境电商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试点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2011-2020 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考察了该试点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试点政策总体上提高了企业劳动力雇佣量,其平均就业效应为5.8%。从就业结构来看,中高技能劳动力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更多,对低技能劳动力无明显挤出效应,雇佣劳动力技能水平向高级化演进趋势明显;(2)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高数字化水平企业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强,同时跨境电商挖掘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协同就业创造能力。面对新型贸易模式冲击,西部地区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而资本密集型、民营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3)进一步机制分析显示,综试区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以及出口二元边际三个机制提高就业规模。

贵州财经大学杨雪、王永平在《承接产业转移是否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准自然实验的证据》一文中,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视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示范区的设立对提升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示范区建设通过规模效应对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通过技术效应改善了承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但通过产业结构影响环境质量的路径并未发现;异质性检验表明,示范区建设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在资源型城市、低资本积累城市、高技术创新城市以及中等规模城市中的效果更能得到充分发挥。研究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正向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对标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

南京审计大学的韩峰、黄敏在《土地配置与企业低碳创新——基于“地块—企业”微观匹配数据的研究》一文中,首先基于企业购地视角将土地配置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探讨土地配置对企业低碳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而将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得的中国土地市场网地块交易数据与中国沪深A 股上市企业匹配得到的特殊“地块—企业”数据来实证检验土地配置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土地价格水平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土地价格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呈“倒U 型”非线性特征。该结果在更换核心变量、考虑样本极端值、进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较为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投入增加、绿色环保投资提高、资源配置优化和集聚效应增强是土地价格推动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增长竞争和财税最大化是抑制土地价格促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分行业来看,土地价格对制造业企业和电热气等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商服行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却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分区域来看,土地价格水平提升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企业样本中显著,而在西部地区企业样本中不显著;分城市规模等级来看,土地价格水平提升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企业样本中显著,而在小城市的企业样本中不显著。该研究不仅为研究土地配置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土地价格合理回升和土地配置优化下的企业低碳创新转型提供了证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袁航在《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中国产业升级》一文中,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24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研究了“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满足模型有效性前提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以及创新创业效应实现;(3)“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激励手段、城市类型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该促进作用在“供给型政策”与“环境型政策”激励程度更大、“生产型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的更大且更显著。

二、数字经济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对于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是助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引擎,同时也助力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产业经济评论》主编刘九如深刻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对存在的误区进行研究澄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帮助制造业企业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基于不同的业务和模式,确定更加合适的推进路径,从而有效促进数字化转型达成目标,期待各位参会专家发表真知灼见,分享思想和智慧,碰撞出新鲜的思想火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史丹所长以《数字经济条件下产业升级的新趋势》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数字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同时需要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环境,提高国民数字素质,并进行新型数字人才的储备。当前数字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融合化、平台化和绿色化四大趋势,数字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物质流为主导向以信息流为主导的转变、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转变、以物流运输平台为基础向以信息运行平台为基础的转变。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有關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与完善。

北京工商大学的王康、赵蕊在《数字化如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视角》一文中,基于2014-2019 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数据集,运用多期DID 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技术应用对资本跨地区流动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资本跨区域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数字技术应用程度越深,对资本跨地区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大。数字技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及缓解融资约束驱动资本跨区域流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对数字技术与资本跨地区流动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数字技术应用对大、中型企业资本流动促进作用大于小微型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数字技术更能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数字技术能够打破市场进出壁垒,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夯实基础。

江西财经大学徐齐利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何思锦在《平台扩张与数字排斥》一文中揭示了平台扩张过程中的数字排斥机理。文中分别建立社会最优和个人最优的动态最优化模型,通过变分法得出市场开发的社会最优路径和个人最优路径、平台扩张的社会最优路径和个人最优路径、数字排斥及其治理的社会最优路径和个人最优路径,进而得出平台企业出现不当数字排斥的进化路径、表征条件、触发条件、解析条件和更新路径。数理模型和仿真实验一致表明:平台企业因言方行圆,使得平台扩张过程中的不当数字排斥在当前是病来如山倒式的快速恶化,在未来是病去如抽丝式的缓慢治愈;平台企业在当前产生不当数字排斥的势头是暴风骤雨式的每况愈下,在未来治理不当数字排斥的策略竟然是细水长流式的与日俱增。在学术上,该理论弥补了学界关于平台扩张与数字排斥之间关系研究的空缺;在实践上,该理论得出了若干对平台扩张的监管启示和对数字排斥的治理启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尹志超、郭润东在《数字技术能助力小微企业经营吗?——基于移动支付视角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估计以及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小微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移动支付能够显著提高小微企业经营收入、经营利润以及资产规模,在替换样本、排除智能手机影响以及放松工具变量排他性约束条件后结论依然稳健。研究进一步发现,移动支付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激发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小微企业经营便利性,从而提高小微企业经营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批发零售业和服务业、处于成长期小微企业以及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更大的影响。扩展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经营水平,小微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对稳就业和促进“第三次分配”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提供了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提高小微企业经营、稳就业以及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微观证据,可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南京财经大学罗元清、周志华在《数字经济与劳动力迁移结构》中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2016 年截面数据与中国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并检验数字经济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总体劳动力迁移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省内迁移跨省迁移的影响相反,呈现出“省内迁移吸引、跨省吸引抑制”作用;(2)数字经济的岗位创造效应、信贷便利效应与环境舒适效应吸引劳动力迁入,机器换人效应推动劳动力迁出;(3)数字经济对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技能结构的劳动力迁移影响存在差异;(4)数字经济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福利,但对于跨省迁移劳动力的福利提升无效;(5)数字经济对跨省迁移劳动力不具备留居吸引作用。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倩霓、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刘丰波在《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市场势力吗?》一文中,以2012—2021 年中国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提升企业市场势力;(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和制造业行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更大;(3)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以提升企业的市场势力。该研究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为提升我国企业市场势力的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孙楚仁、李媚媚、陈瑾在《数字化转型是否延长了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一文中,基于2007-2016 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库以及国泰安金融经济数据库(CSMAR)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的影响机制与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率,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成立,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以及出口产品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以分析师关注度和网络正面报道测度的“信号效应”机制与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研发投入测度的“研发和生产率效应”机制来降低企业出口风险率,延长企业出口产品持续时间。该研究加深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出口持续时间之间的理解,为提高企业出口稳定性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人工智能

隨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市场认知的完善,人工智能逐步过渡到技术与商业相结合,技术与传统产业价值链相结合的阶段。在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也不断被是长时间丰富,同时也成为引导人工智能与核心产业扩张与融合产业赋能共同构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荆林波院长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表主旨演讲,从全国统一大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展望这两方面,对相关建设工作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他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基本情况与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重点阐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从创新这一角度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他表示,建立统一大市场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改变其激励机制,就要求必须改变其政绩考核体系。近年来,国家在政策方面倡导“破立并举”,一方面强调市场规则的统一,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从而不断优化市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毛海涛在《人工智能、投入产出关联与消费者福利——基于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一文中,基于Caliendo & Parro(2015),在生产侧纳入人工智能,构建包含投入产出关联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评估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反事实模拟发现:(1)相较于各国均不使用人工智能,假定当仅有中国使用人工智能时,中国消费者福利上升且幅度变化最大,其变化方向和幅度主要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回馈效应以及替代效应的权衡;同时,其他国家消费者福利均上升,福利变化取决于溢出效应和贸易偏转效应的权衡,当一国溢出效应大于贸易偏转效应时,该国消费者福利上升,反之则下降。(2)随着2014 年到2020 年人工智能使用程度变化,所选国家消费者福利大都上升,且上升幅度差异显著。中国消费者福利上升幅度约5%,而大部分发达国家上升幅度大于中国,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福利差距扩大,同时,智利、丹麦、希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保加利亚六个国家消费者福利下降。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积极的经济效应,同时,我国也要制定适宜的国内配套政策,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以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开大学张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文倩在文章《人工智能、劳动力迁移与区域福利不平等——基于结构模型的量化分析》中使用了投入产出关联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同时考虑人工智能和劳动力迁移,反事实模拟出人工智能使用程度变化对中国不同区域消费者福利水平影响幅度。研究发现:(1)考虑迁移存在,人工智能使用程度加深后,除河北省消费者福利水平下降,中国其余各区域消费者福利水平保持上升。其中,海南消费者福利水平提升程度最大,其次是西藏和广西。(2)在不考虑迁移情形下,人工智能使用程度变化会提高中国所有区域消费者福利水平。其中,福利水平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海南,其次是北京和西藏。将中国各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四大地区,人工智能的使用使东北地区消费者福利水平提升幅度最大,为7.81454%。与存在迁移情形相比,人工智能对区域福利的促进作用减弱,说明劳动力迁移可以强化人工智能对福利的正向作用。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普及,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区域福利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实现。

西南财经大学蒋为、吉萍、赵敏在《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特定技能依赖与机器人兴起模式》中聚焦劳动力特定技能视角探索了各国在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上的差异如何塑造了工业机器人兴起的模式。该研究在不完全信息的纳什博弈模型中构建了劳动力特定技能获取与企业的机器人决策模型,从特定技能提升效应和机器人替代效应两个角度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与工业机器人兴起模式的理论关系。基于此,该研究采用1993-2019年的跨国数据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对机器人兴起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工业自动化程度,但在特定技能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对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促进效应更小,劳动力市场制度约束通过特定技能效应抑制了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研究表明:提升劳动力特定技能是化解工业自动化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重要途径。这一结果在考虑变量测度、内生性问题并排除了其他竞争性假设后都是稳健的。

合肥工业大学时省、李蓉、彭飞在《资本偏向型税收激励对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营改增”试点政策的研究》中利用2009-2016 年沪深两市A 股工业企业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该项政策对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且行业关联度越大,“营改增”的政策激励效应越强。基于劳动力特性分析发现,由于低技能劳动力更容易被工业机器人所替代,地区低技能劳动力占比越高,“营改增”对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激励效应越大。且该项试点政策可以显著促进高劳动力成本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竞争越激烈,“营改增”对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激励作用就越强;相较于小型企业而言,“营改增”试点政策更能促进大型企业的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该文为研究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政府持续优化税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厦门大学陈勇兵、李辉、林雄立在《劳动保护、技能-资本互补与企业智能制造转型——来自机器人进口的证据》中基于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借助2008 年《劳动合同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如何影响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这一结论在排除各种可能干扰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发现,加强劳动保护确实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存在要素替代效应倒逼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劳动保护稳定了雇佣关系,技能-资本互补效应加速了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该研究揭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加快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并不矛盾,优化劳动力市场制度设计助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推进落实是政策应有之义。

西北大学边天齐、孙中鹏在《事故经历与家庭消费:“及时行乐”还是“数米而炊”》中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事故经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经历会使家庭消费不降反升,“及时行乐”效应为此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事故经历对享受和发展型消费的促进尤为显著,但生存资料消费的变化则不明显,且经历事故的家庭具有更低的储蓄率。机制分析表明,事故经历提升了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了来自亲友的转移性收入,最终实现消费增加,而数字红利则进一步强化了“及时行乐”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事故经历对高消费水平家庭的消费促进效应尤为明显,且这种效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不同类型的事故经历对消费也具有差异化影响。此外,事故经历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会因户主年龄、抚养压力和保险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为解释居民消费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为维护中国家庭消费福利提供有益参考。

四、绿色能源

绿色发展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当前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情境下,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方向的理论创新也亟待梳理和提炼。因此,有效地挖掘和提炼各发展理念的复杂性及其背后隐含的影响整体发展系统的核心反馈关系,成为科学地掌握已有发展理念,丰富和完善新时期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在《高铁技术创新奇迹的一种解释》主题报告中指出,从项目发包制的角度对高铁技术创新展开分析,介绍了项目发包制及其运作逻辑,项目发包制在高铁技术创新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发包制存在的局限性,并围绕如何利用项目发包制激发民营企业竞争、如何将民营企业纳入项目发包制运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他指出,项目发包制目前更多适用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基础产业,借助国有企业实现中央经济目标,未来需要进一步討论如何发展应用以项目发包制为基础,带有竞争属性的这一新型举国体制模式,使其在我国现有经济环境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西南大学杨丹、邓明艳、刘自敏和西南财经大学李丁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清洁能源产品下乡政策的增收与减排协同效应评估》中利用2013 年开始实施的光伏扶贫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叠DID 模型的TWFE 估计及DR 估计方法分析光伏扶贫项目对农村居民收入及县域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以检验光伏电站的建设是否达到了增收与减排的双重效应。研究发现:1.光伏发电试点政策具有增收减排的协同效应,并且光伏扶贫项目在非贫困县的增收减排效应优于贫困县。2.由于各县光伏电站的建设时期不一致,因此不同光伏电站组群在不同时期具有异质性的增收减排效应,增收效应为0.8%-23.5%,减排效应为0.1%-2.2%。3.协同效应具有区域差异,光伏发电项目在中西部地区及太阳能资源较差的地区存在增收减排效应,而东部及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仅存在增收效应。4.光伏发电项目的人均增收金额低于2000 元/年,在各试点省份实现的增收金额最高为1.71 亿元/年,减排量最高为50.98 万吨/年。该研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

中国人民大学陈彦龙、华中师范大学谌仁俊、武汉大学李明轲在《晋升激励与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迎合行为的视角》中分析了中国环保目标责任制执行中地方政府“先避责,后邀功”的行为逻辑。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在显性任务(减排)和隐性任务(选择技术减排方式)的表现会受到上级政府的任务测度精度的影响,官员风险态度对两项任务表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基于大气污染防治专利数据,使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外生冲击显著促进了城市污染减排与绿色创新。相较于年龄较小的风险偏好官员,风险厌恶官员主政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更低,这一现象在高质量实质性创新、低质量实质性创新以及策略性创新上均有所体现,而城市污染减排表现并不受影响。这表明地方政府普遍会完成减排任务以避责,而只有风险偏好的强晋升激励官员才会为了迎合上级政府偏好而刻意选择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路径以邀功。该研究为解释晋升激励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为实证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配置和优化执政干部队伍、设计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以及传达任务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北京大学王彦滢、清华大学吴清扬在《新兴技术的双重环境外部性:工业机器人的案例》(Dual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with the Emerging Tech: The Case of Industrial Robots)中关注“新兴技术的外部性如何影响环境平等”,提出接触机器人会对PM2.5 浓度产生负面影响,但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归因于“罪恶的”污染密集型排放者的迁移。工业机器人引起的污染附近转移(IR-PNT)呈现一个倒U 形曲线,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在90 公里左右,但在时间上几乎是静止的。此外,直接证据表明,与外部成本(如交通连接和信息基础设施)相比,IR-PNT 更依赖于企业搬迁的内部成本(如人才搜索和资产流动性)。工业机器人渗透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环境外部性,这一点首次得到证实,表明有必要更加关注新兴技术的外部性导致的环境不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王孝松、田思远在《制造业上游垄断、进口自由化与企业污染排放》中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上游垄断如何影响下游企业污染排放及其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提高了下游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其中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随着下游竞争程度的提高,上游垄断的负面影响越发凸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提高投入成本和抑制清洁生产技术是上游垄断影响下游企业污染排放的可能渠道。此外,该研究在中国贸易壁垒不断下降的背景考察了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上游垄断与下游企业污染排放间的调节作用,发现进口关税下降有助于缓解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该研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常哲仁、北京联合大学郑梦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吗?——基于外部影响和内生驱动的视角》中基于2006 至2020 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政策对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的实施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且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渠道包括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企业环境治理投资、绿色创新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从异质性角度,试点政策对法治环境更健全、政商关系更密切的地区和具有国有背景、上市时间较长的企业作用效果更明显。正面、中性、负面媒体关注均能正向调节政策效果,且负面媒体关注调节效应更强。该研究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中切实促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江西财经大学卢福财、王雨晨、徐远彬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中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且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同时,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企业外部环境规制会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之后基于2010—2018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呈现倒U 型关系且拐点在1.350,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意识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得到检验,企业外部面临的环境治理压力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倒U 型关系在大规模企业、高科技行业中的企业更为显著。该研究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实现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五、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世界上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的循环,因此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跃。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市场更加自由,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这一条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

国务院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许召元副部长以《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源泉》为题进行主旨报告,介绍了发达国家人均GDP基本情况,在行业层面对各国美元人均GDP 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解,发现相对价格变化主要源于可贸易部门生产效率提高速度快于其他行业。同时,通过具体数据分析,建立关于人均GDP 实际增长、实际汇率升值与相对价格上涨的模型,分析得出各国人均GDP实际增长的源泉。他指出,汇率折算的人均GDP 实际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增长,除了汇率变化,还应考虑相对价格上涨等因素;贸易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提升至关重要,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外部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于欢、姚莉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何欢浪在《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口吗?》中以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切入,探究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对制造业出口到该贸易伙伴产品质量将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该影响程度取决于中国的贸易伙伴类型,即数字服务监管差异对出口到发达地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不利影响较大,且在中国高技术行业和同质品出口中,这种不利影响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服务监管差异通过阻碍数字化转型、降低劳动生产率和抑制技术创新三种渠道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拓展研究發现,“中式模板”认可度不高对出口总额和出口二元边际均表现为阻碍作用,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能缓解该阻碍作用。因此,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数字监管合作迫在眉睫。中国在依托“中式模板”与发展中国家协作共赢的同时,也要考虑“美欧模板”的共性和特性,进而与各经济体共创普惠包容的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格局。

东北财经大学周彬、许兆林在《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内企业的垂直整合》中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利用A 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16—2021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对企业垂直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冲击之后,企业的垂直整合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异质性分析则表明,制造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发达地区的企业垂直整合水平提高更为显著,而企业资产负债等因素则对企业垂直整合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采取垂直整合的策略会提高企业的垄断地位,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的上升,并且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会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美国加征关税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企业海外收入比例下降,更加注重本土的营收。这些结论表明,国内市场和产业集群化建设对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湘潭大学卓越、郑燕在《上游垄断与制造业资源错配》中利用1998-2007 年的制造业企业数据,系统分析了上游垄断引起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发现,上游垄断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产品市场扭曲和要素市场扭曲是上游垄断恶化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上游垄断引致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占总资源错配效率损失的比重为25.81%-30.20%,且两种机制的贡献大致相等。如果不存在上游垄断现象,则生产率将在总体上平均提升4.49%-9.05%。因此,加快上游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宁波大学方嘉彬、钟建军、叶劲松在《进口中间产品转换对就业动态的影响》中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城市统计年鉴地级市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产品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产品转换的要素密度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1)进口中间品转换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就业净增长;(2)进口中间品的双向变动对就业净增长促进效果最强,同时进口低要素中间品相比于进口高要素中间品的转换行为对就业增长影响更为显著;(3)进口中间品转换行为可以在一的程度上通过降低就业技能门槛,促进就业增长;(4)对于就业净增长而言,低技术产业的进口高要素中间品转换行为的影响强于高技术产业;外资企业的进口转换行为作用强度优于非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形式对就业促进效果强于一般贸易。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中间品进口作用领域的动态研究,也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安徽财经大学蒲康云在《留学中国与入境旅游:基于信任与贸易规模的中介效应分析》中基于2005-2018 年21 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的面板数据,该研究从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信任和贸易规模两个角度考察了来华留学生对入境旅游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且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以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来华留学生对于不同旅游动机入境旅游呈现出差异化结果;在作用机制方面,贸易规模和信任水平是来华留学生影响入境旅游的重要渠道。基于此,该研究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来华留学生,以此缓解疫情对入境旅游的冲击,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方慧、霍启欣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创新性地测度了中国各行业数字服务贸易的边境内开放度,选用2014—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于中国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但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数量,还有效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2)机制检验证实,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促进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包括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信息共享水平和促进企业国际创新合作。(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企业创新效应对于前沿技术企业、非劳动密集型、高竞争行业以及高知识产权保护地区更为突出,但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地理区位不是关键异质性因素。研究结论为渐进有序推进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实现中国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中国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六、创新研究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成果显著。随着创新投入和布局不断加强完善,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创新领域的研究为国内创新链向产业链的传导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加快对于国内产业短板、断点技术的产业化和持续迭代的认知,从而增强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江西财经大学冯大威、袁旺平、王雨晨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否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研究發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靠。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创新型试点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增加高层次人才供给、增加银企和政企的联系从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胡焕庸线以东的西部城市和污染水平较低的城市内企业,以及小规模、创新禀赋高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这有助于缓解中国区域创新不平等问题,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其研究结论为实现国家创新型试点政策的数字化变革效应,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型试点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北京工商大学王康、苏盖美、李逸飞在《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二元创新视角》中基于2014-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全样本数据,综合技术轨道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企业参与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协同及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准回归发现,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参与均能正向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但影响力随着网络参与度的加深呈边际效应递减,通过机制分析发现,递减的效应源于单一创新网络参与使得二元创新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开启新的技术轨道从而限制自主创新的发展,说明二者需发挥协同的作用。正是双网络的协同关系能促进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平衡的螺旋上升,实现技术轨道跃迁从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数字技术和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且对其协同效应有促进作用。该研究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双循环”的构建有启发意义。

西南财经大学冷萱、李涵和厦门大学何佳鑫在《本地交流成本、科学合作与基础研究创新产出》中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讨论了本地交流成本降低如何推动中国基础研究创新。理论分析表明,研究人员在选择合作者时,面临着更高的交流成本和更匹配的合作者之间的权衡。当本地交流成本降低时,研究成员将在本地更大空间范围内寻找合作者,最终影响基础研究创新产出,且这一影响存在异质性。实证上,该研究收集了2006-2020 年中国大学分学科的基础研究创新产出指标,借助中国城市开通地铁存在时间和地理差异的外生冲击,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识别了地铁开通对大学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回答本地交流成本降低对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地铁开通使得该城市对应大学学科层面的基础研究创新产出显著提升了4.2%,动态效应表明这一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地铁开通降低本地交流成本促进知识流动和科学合作,进而提升了基础研究创新产出。在使用异质性处理效应估计、更换关键指标等方式进行稳健性分析,本文的结果依然稳健。该研究不仅为如何推动基础研究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也为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创新效应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张杰、白凯瑞在《中国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的断裂效应》中基于DID 和2SLS的识别策略表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推动政策虽然可以促进中国地级城市层面的创新产出,但并不会促进微观企业的创新投入。由此揭示了中国当前可能存在的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断裂效应的重大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校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具有“人才池”的外溢作用,显著增加了企业创新研发人员本科以上占比和管理服务人员的数量,却并未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外包活动具有挤出效应,表现为原先企业外包活动强的城市在基础研究政策冲击后呈现出对创新的抑制效果。由此可见,中国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关系存在长期脱轨和断裂效应的重大问题,由此能够部分解释基础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支撑力量相对不足的重大现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亚男、王帅和华中科技大学孔东民在《产融合作机制改革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来自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据》中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融合作机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融合作机制改革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产出上,说明产融合作机制改革对创新的提升更多地停留在非發明专利申请数量层面,而对高质量创新的提升不明显,并且上述创新促进作用对于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创新需求较高和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产融合作机制改革通过较少的财政补贴支持撬动银行信贷供给,并发挥创新人才聚集效应。特别地,产融合作机制改革的创新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政策实施之前已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更能抓住契机提升创新产出。此外,产融合作机制改革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与企业创新产出的价值增值能力。该研究从微观企业视角为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城市试点建设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师育、重庆大学张兢、香港中文大学熊婉芳在《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基于企业创新视角》中基于中国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2-2019年数据,从企业创新视角讨论了金融监管对实体企业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金融监管具有溢出效应,有助于企业创新“去粗存精”。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降低了企业创新数量,具体表现为监管加强会减少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且主要是减少策略性创新;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具体表现为监管加强会提高企业创新的被引用数。2.企业的融资约束及金融化程度对上述影响有调节效应,在受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或金融化程度更低的企业中,金融监管对创新的溢出效应更强。3.金融监管对企业创新的作用随企业所在地区、所属行业、产权性质及自身生命周期不同表现出异质性。

七、效率增长

经济史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成败。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发展绩效的对比,也显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单位劳动投入创造的产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及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效率增长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找准改革关键领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经验教训与突破方向》进行主旨分享,展示了统一大市场的三个典型特征:地方积极性与统一大市场之间一直存在的矛盾、1994 年后统一大市场构建进程加快与统一大市场在各国家、地区和各时间段的不同进程。刘教授介绍了行政型分权和市场性分权的各自内涵,指出只做行政型分权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积极性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这也是构建统一大市场所存在困难的重要原因。他指出,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壁垒”等现象。历史经验表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政府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做多的事情”。政府需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提供好应有的公共服务,对那些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壁垒和障碍予以及时清除。

南京财经大学刘凯丰、南开大学李俊青在《契约执行效率、管理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中在多产品生产的垄断竞争框架下研究了契约执行效率对异质性企业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理论研究认为,第一,从企业内角度来看,契约执行效率的改善通过对管理效率的替代效应,不仅直接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契约执行效率对管理效率替代效应的直接影响),还通过优化企业内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从企业间角度来看,契约执行效率的改善通过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替代效应,间接的影响了社会分工在企业间的配置,优化了企业间资源配置(契约执行效率对管理效率替代效应的间接影响);第三,从企业进入、退出角度来看,契约执行效率的改善降低了企业-产品进入的管理效率门槛,加剧了市场竞争,提升了企业进入的技术水平门槛,有利于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证研究发现,契约执行效率对企业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并且主要通过其对企业管理效率替代效应的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和制度环境的不完善,影响了资源的重新配置所致。

湖南大学张伟豪、夏紫莹、邓玉萍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海成在《产业组织政策的规模经济偏好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基于中国省级层面“十五”计划至“十二五”規划文本,测算了产业组织政策的规模经济偏好,并考察了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规模经济偏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排除若干竞争性假说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影响渠道检验发现,产业组织政策规模经济偏好通过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抑制市场竞争、阻碍企业进入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促进集聚效应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异质性检验发现,产业组织政策规模经济偏好带来的效率损失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规模报酬递减行业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地区企业;(4)虽然地方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规模经济偏好带来效率损失,但并非完全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规模经济偏好有效扩大了企业投资、销售收入和税收,提高了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整体就业水平。

南开大学夏帅、周京奎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资源错配与市场整合——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中基于“一价法”与2009-2019 年长三角41 个地级市8 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了“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同时与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地区市场整合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提高了地区市场整合程度,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 1%,地区市场整合程度将同比提升。在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视作外生政策冲击、控制前期趋势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选取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保持稳健;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主要促进了增长目标设定较高、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技术差距较小以及距上海港较远的地级市的市场整合。“新常态”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地区市场整合程度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提高。动态分析发现,当地级市未能如期完成上一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地区市场整合程度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下降;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主要引发了劳动资源错配,对资本资源的扭曲效应不明显。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地区市场整合的作用路径中,劳动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本要素的作用不突出。

北京大学吴紫薇、王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朱兰在《经济增长的引擎:高端制造业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增长》中通过比较不同增长绩效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发现其根本的区别在于制造业内部是否实现升级,即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该研究进一步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梳理高端制造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模型详细刻画高端制造业存在进入门槛的情况下,高端制造业发展与否对人力资本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最后,考虑到高端制造业的高进入门槛,该研究分别以产业政策和教育政策为例,探究政府在引导制造业升级中的作用及政策效果。其研究结论既突出了制造业的稳定和发展对后发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又强调了产业结构变迁中人力资本配置以及因势利导型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对新时期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山西大学温科、邯郸学院李常洪在《市场分割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空间资源错配的中介作用》中基于“一价定律”与“冰山成本模型”测算中国以及各地区市场分割程度,实证分析了市场分割与区域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以及空间资源错配在此关系中的中介传导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倒U 型”影响,即适当的市场分割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创新活动,但过度的和长期的市场分割则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异质性;市场分割加剧了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空间错配,而空间资源错配阻碍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因此,空间资源错配在市场分割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市场分割会抑制科技资助等政府支持行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进而更加全面地展示了政府行为与区域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加强政府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区域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八、投资研究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内容,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张杰院长以《对中国全产业链政策的思考》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分享了我国产业链目前面对的挑战,并重点分析了美国与欧盟产业链发展的状况。张杰教授表示,应加快组建新兴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视利用美欧之间难以调和的产业利益竞争关系开展对外合作,巧妙利用中国全球第一的庞大国内内需规模市场优势开展对外合作,主动创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坚持落实科教兴国、人才驱动和创新强国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风险与挑战。

厦门大学陈勇兵、胡佳雯、杜雨蕊和中山大学占超群在《外资进入与就业净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中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净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年后,外资管制放松的行业比无变化的行业有更高的就业净增长率,而且就业净增长主要来自就业创造的增加。除了在位企业的就业扩张以外,放松外资管制还会通过促进新企业的进入促进就业净增长。进一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前向关联对就业净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后向关联的作用并不明显。与此同时,外资进入也会给就业净增长带来负面的竞争效应,只不过会被正向溢出效应抵消。最后,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要引入约3.09万美元外资。

中央财经大学谭小芬、王欣康、杨雅涵在《全球化与通货膨胀:重新审视》中选取163 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套多维度全球化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混合菲利普斯曲线,重新审视全球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结果发现:1.全球化会产生非线性的“通货紧缩效应”;2.金融全球化与信息全球化是长期通胀趋势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贸易全球化则会提升通胀周期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敏感性;3.运用线性面板事件研究法发现,自新冠疫情以来,逆全球化造成各国CPI 通胀平均上行1.63%,核心通胀平均上行0.86%,且全球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承担了更加严重的通胀后果。

重庆工商大学王伟、王芝丹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能缓解地方财政风险吗?》中将2009-2021年888家中小银行微观数据与省级宏观数据进行匹配,运用系统GMM 估计方法多视角对中小银行合并重组之于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机理及异质性特征做了诊断。结果表明:1.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缓解地方财政风险有积极作用;2.中小银行合并重组能够通过增加银行信贷投放、降低地方银行业风险以及减小地方政府干预缓解地方财政风险;地方金融结构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地方财政风险影响过程中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房地产依赖程度和地方监管投入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3.进一步分析发现,农商行不能通过增加银行合并重组数量缓解地方财政风险;政府债务存量、地方财政风险越低,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具有更好的缓释效应;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缓解地方财政风险有积极效应;省级政府官员的任期会削弱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对地方财政风险的缓解效应,但省委书记的经管教育背景在这一影响中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赵扶扬、刘睿智在《政府债务、要素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中构建了一个包含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债务的完全预见性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首次刻画了不同区域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分布特性。进一步,该研究聚焦土地和劳动力两种要素,探讨了解决区域分化问题的最优要素配置方案。研究发现:单一土地要素向西部地区配置可以缩小产出与人均收入的差距,但会带来地方政府債务分化、房价分化、产出受限等问题;单一土地要素向发达地区配置能够实现经济体更大的总产出,但会加剧人均收入分化现象;单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可以缩小人均收入差距,提高经济总产出,但会恶化地方政府债务分化、房价分化等问题;土地和劳动力同时流向发达地区,可以在缩小人均收入差距的同时,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分化、房价分化、产出受限等问题,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优要素配置方案。

中山大学张学志、李慧莲在《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证据》中使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与其中机制。结果显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这一作用是通过治理效应而非信息效应实现的,即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从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揭示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发挥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大数据能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股价崩盘风险,而区块链和云计算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不显著:同时企业所在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不足会制约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作用的效果。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影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浩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财务重述行为——基于境外投资者的视角》中利用2009—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境外投资者持股数据,研究了境外投资者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增加通过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质量以及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抑制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异质性分析表明:境外机构投资者、签署了UNPRI 的境外投资者以及来自高信息披露地区、低盈余管理地区、普通法系地区和与我国文化距离较远地区的境外投资者持股的增加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发生概率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
数字化—数字经济及其它
数字经济环境下中国跨境贸易税收问题研究
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及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税法的改革
国外数字经济战略的供给侧实施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