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出水长江口二号古船“重出江湖”

2023-05-30颜维琦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期
关键词:古船长江口弧形

颜维琦

采用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迁移技术,将百年古船“抱”出水,是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的重要实例,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11月21日零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奋力”轮上灯火通明。

22根钢铁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缓缓浮出水面。经过70余天的海上施工奋战,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采用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迁移技术,将百年古船“抱”出水,是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的重要实例,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时间胶囊”里藏着什么: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实证

古船承载了丰富信息,是一粒跨越历史的“时间胶囊”。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告诉记者,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清代贸易商船,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这是我国沿海海域水下考古首次发现此类船型。

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水下调查,清理出前幾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古船船体和船用属具保存较好,大量船上生活物品展现了清代晚期商船航行与船上生活的生动画面,是当时船舶社会的实物反映。古船船货丰富,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贸易史、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史和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资料。”翟杨说。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印证了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更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珍贵历史见证。

把古船小心翼翼“抱”出水: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

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与南海I号古船相比,长江口二号古船虽然时代晚,但船体更大,加之工作水域无能见度,整体打捞难度更高。长江口二号古船水下考古调查阶段采用更为先进的水下探测和定位技术,相较于南海I号古船,在工程技术上进一步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显著提升。

古船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跨界合作,联合攻关,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形成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

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周东荣介绍,这是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

9月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正式开展古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9月12日,古船整体打捞专用“端板—纵梁”组合框架沉放至设计位置。9月29日,海上施工进入安装弧形梁阶段。11月15日,第22组弧形梁穿梁到位。11月17日,专用工程船“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出水进入关键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奋力”轮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怀抱”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由一艘船完成提升、运输、卸载,最大限度保证了古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讲好古船里的“上海故事”:向公众展现水下考古的魅力

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综合运用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BV5000全景三维声呐和超短基线精确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方法,结合潜水探摸,全景式展现了沉睡海底的古船全貌,有效克服了古船遗址区域水况复杂多变、水下无能见度的困难。这些首次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

随着整体打捞出水完成,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围绕古船整体打捞、迁移保护的推进,古船临时考古大棚将启动建设。一座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在杨浦滨江和公众见面。

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是30多年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砥砺奋进、发展壮大的缩影,为深化中华海洋文明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提供了珍贵实证。

“以物论史、以史增信,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为上海建设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积极探索。”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说,“我们希望利用水下文化遗产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现水下考古的魅力和科技创新的实力。”

◎ 来源|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古船长江口弧形
为什么彩虹是弧形的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古船和木墩
四大古船复原“大帆船时代”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天上的彩虹为什么总是呈现弧形?
雨后天上的彩虹为什么总是呈现弧形
蓬莱古船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