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企业文化构建

2023-05-30任杰闫俊霞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任杰 闫俊霞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整体创新力的不断提升,“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受到了国内广泛的积极响应。各大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为大学生提供各类政策扶持,也提供了科技孵化园、创业补贴等资源和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大学生为主体的初创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类问题,企业文化构建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相当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文化构建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定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企业文化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企业文化构建;扁平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1-0107-04

一、企业文化的总体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社会科学领域新思潮的涌入而逐渐形成。企业文化是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输送给全体员工,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且符合企业利益的价值体系,以便企业更高效地处理内部问题,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企业自身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构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初创企业在市场中的存活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类型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代表着企业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两种企业文化类型,即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型企业文化和强调协作配合的扁平型企业文化。

1.金字塔型企业文化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金字塔型企业文化很常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优势明显,团队成员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做事积极有活力。但是,由于内部成员缺少创业经验和实战锻炼,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通常以专业背景对成员进行划分,在任务分工和职能划分时主要遵循管理运营和组织原则等传统理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文化实际上受到了韦伯官僚制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型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比较明显。一方面,大学生在创立企业之初,需要处理庞杂的事务,努力开拓业务,因此,这种金字塔型的企业文化下无法真正形成工作流程闭环,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在创业之初,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业经历有限,仍然需要前辈的指导和团队的配合,独立完成企业分配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主观和客观条件共同决定了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构建独特的、科学的、能适应初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2.扁平型企业文化

扁平型企业文化在初步分工的基础上,强调任务的合理交叉,协调与配合是此类型企业文化的基石与核心要件。其要求团队内部协作,共同完成企业分派的工作任务,以此达到团队管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扁平型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适应变化的市场,及各类环境风险与客观挑战,因此,能更加适应初期和中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但是,想要真正形成科学的扁平型企业文化,需要团队内部有良性的沟通机制,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在统一价值体系和统一目标的引导下,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文化构建的作用

(一)积极正向的引导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决策层到执行层都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时,要努力实现企业内部的同一性和协调性,降低分工模糊性、成员缺少经验等负面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是一次关键转折,更是一项巨大挑战。大学生群体通常缺乏社会经验和创业经历,所学知识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实践作为支撑,所获知识多是零散的、感知层面的。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引领,让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体系。

(二)增强团队凝聚力

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会面临众多风险和挑战。因此,企业经营与盈利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团队成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企业经营不稳定的情况下,优秀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是凝聚团队成员的核心要素。具体来说,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包含团队成员的彼此信任,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对于共同事业的憧憬等,这些企业文化的要素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大学生初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不断升级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产品本身、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间的博弈。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客观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队伍建设水平,助力企业升级,推动企业发展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核心优势是其具有积极的生命力和向上的奋斗力。大学生作为青年力量的典型代表,虽然缺少社会经验,但有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和无限的可能,这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正面形象。大学生拥有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奋勇拼搏、直面困难的精神。这种良好的企业形象会给大众好感,有利于企业树立自己的独特形象,塑造自身的品牌,实现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的统一,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注意建立优秀的企业形象,打造独特的企业品牌,通过形象力量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文化构建的问题

(一)人性化程度不高

大学生在創业过程中构建的企业文化,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性化程度不高。创业期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不仅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与成熟企业存在差距,在企业文化方面也有机械化较重,能动性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决策层在构建企业文化时,没能从团队成员的角度出发,缺少对于市场环境的深刻认知,对于“人”的认知程度还不够。企业文化的人性化程度不高,容易使企业文化变成空洞的规制,难以深入人心,也无法有效带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文化形式化

创业期企业文化基础薄弱,容易盲目追求文化建设的形式,甚至将其当成文化建设的重点,而不重视对内部成员进行文化理念的渗透。企业文化形式化问题的具体表现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与管理运营的规章制度、实际文化基础存在一定差距,企业文化过于注重规范和程序,而忽略可落地性。企业文化过于注重形式,不但不能取得内部成员的认同,反而会强化内部成员形式主义的感受,进而影响到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企业文化脱离实际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容易出现企业文化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一问题与决策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密切联系。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构建的企业文化容易出现过于“高屋建瓴”的理想主义,既不是真正凝练的企业精神和管理哲学,也不能通过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氛围,最后使企业文化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空中楼阁。造成企业文化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群体学生思维仍然较重,缺少工作经历和创业实践,导致决策层构建企业文化时,核心目的不明确,缺少理论联系实践的思路。企业文化脱离实际,容易导致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发展现状,以及团队成员心理状态等客观情况不符,甚至产生冲突,进而阻碍企业的良性运转和长远发展。

四、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企业文化构建的策略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人作为组织中最核心最灵活的组成部分,对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元素来开展。在大学生建立的初创企业中,人这一因素在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显。大学生创业企业不仅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创新力、组织力、协调力和耐力等,更要求企业文化构建时刻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形成公平透明的企业文化,尊重并善用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最大程度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团队成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努力让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注重提高团队成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建立自身的可信任度,通过良性的企业文化让团队成员形成自我驱动力,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激发自身潜能,推动企业总体发展。

(二)构建“企业家”特性和“团队合作”特性相结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本身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基石,它包含勇于承担风险的冒险精神,不断开拓业务的竞争精神。团队管理文化有着较强的市场适应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在企业长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团队管理有利于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创业企业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推动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趋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运营水平。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文化的有机结合,汲取两种文化的优势,让二者彼此补充,相互促进,最大程度释放企业文化优势,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应对市场挑战,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三)构建扁平型企业文化

大学生创业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组织,其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微观经济的组织文化。因此,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去构建企业文化,真正有效地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前文论及大学生創业过程中有两种主要的企业文化类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创业企业的初期和中期阶段,扁平型企业文化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总体发展。扁平型企业文化对团队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在团队内部分工时,不能过于绝对,要鼓励工作中的交叉和协助,充分发挥创业企业人性化和灵活性的优势。文化优势和工作模式优势,强调共同协作,群策群力,均摊压力,最大程度激发成员潜力,释放优秀企业文化的红利。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企业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激励成员的方法,建立多渠道的鼓励措施。通过物质奖励、荣誉奖励、考核激励、晋升与调动激励、培训与示范激励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激发团队内部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例如,阿里巴巴、华为等成功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注重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决心,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努力让团队成员达成共识,以统一的企业文化为引领,共同向前向上发展。想要构建干事创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让团队成员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积极主动拓展业务,不断探索创新想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要注重实际性的奖励,对于那些勇于尝试、主动创新的成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体现企业对创新精神、实干精神的尊重和鼓励,从而树立典型,鼓舞大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语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冲突,降低资金耗费,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对构建初创企业文化提出一定的建议,期望能使创业团队更加稳定,发展更具长期性。

——————————

参考文献:

〔1〕陈荣辉,张思.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次意义[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22):142.

〔2〕陈俊东.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次意义探讨[J].科技资讯,2016(24):68+70.

〔3〕王闪闪.大学生创业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4〕翁梦佳,康东升.企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103-104.

(责任编辑 曹彩霞)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N Jie, YAN Jun-xia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5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social innovation, "m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received a wide range of positive response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They not only provide various policy support for students, but also provide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support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ion parks and entrepreneurship subsidies. However, the start-up enterprises with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evitably have various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which brings considerable risks and great challenges to their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path.

Keywords: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Flat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22-08-07

作者簡介:任杰(1977-),男,汉族,重庆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就业创业、学生管理;闫俊霞(1985-),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大赛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ZZX213300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
从“互联网+”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
大学生校园咖啡屋运营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