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伦理价值分析
2023-05-30彭柏林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志愿服务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可以凭借其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独特的伦理价值。具体来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至少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劳动幸福;三是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四是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五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志愿服务;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3)01-0025-0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志愿服务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凭借其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彰显独特的伦理价值。具体而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伦理价值至少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劳动幸福;三是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四是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五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一、促进经济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无论哪方面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发展作支撑,现代化建设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换言之,经济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具有基础性意义。而志愿服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志愿服务虽是一种纯公益性的活动,但与经济建设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正是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也离不开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具体来说,志愿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促进劳动结构优化。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由过去强调高速增长转向强调高质量发展。要使我国的经济获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不断优化劳动结构。因为任何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劳动结构来进行的。优化劳动结构,最关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因为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属于“活的劳动”,在劳动结构中起着能动的、主导的作用,决定着生产力能否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而获得现实的规定性。离开了劳动者这个“活的劳动”,生产力就最多只能以可能的形式存在着,而且即使是作为可能形式而存在的劳动资料本身也是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人的素质能否提高要受着这样或那样的因素的影响,而且需要从各个方面协同推进,而志愿服务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可以发挥甚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人的素质的有效途径。经常性、广泛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令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实践技能不断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生阅历更加丰富、精神境界不断得到提升、生活态度变得更加积极有力。美国学者詹姆斯·尤尼斯等人曾经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经常通过参与社会性服务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提供帮助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对待自我的看法上,还是在对待他人的情绪和态度上,都会发生实质性的转变。[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常性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塑造一个人的健康人格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第二,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如据统计,志愿服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2013年为万分之3.60,到2019年则提高到万分之8.50,增长了136%;志愿服务对第三产业总产值的贡献,2013年为万分之8.19,到2019年则提高到万分之15.77,增长了93%;志愿者贡献的工作时数,2013年为43.6万人,到2019年则提高到106万人,增长了143%。[2]
第三,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社会资源科学配置。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东西,“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 ;与此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各种各样且不断发展变化的,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或者部分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资源又总是相对有限甚至稀缺的。这就是说,社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了人们的需要是不可能得到绝对满足的,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对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以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生产出更多更适用的商品和劳务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需要,就必须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志愿服务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将政府或社会转移出的一部分资源进行再配置”,而且“可以对社会零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再配置”。[4]就前者来说,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以来,就有大量志愿服务组织以直接或间接购买的方式承接了部分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有力促进了这方面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后者来说,如英国慈善救助基金会(Charities Aid Foundation)2017年发布的《2017年世界捐赠指数报告(WGI)》显示,中国在2017年度被调查的139个国家中,捐赠指数排名第138名,其中志愿者人数6700万名,志愿者捐赠时间率为65,排名第134名[5]57-58;截至2015年,在12年的“西部計划”实施过程中,全国累计有16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近万名研究生组成支教团志愿者被选派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100多个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有23个省(区、市)参照“西部计划”选派了4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6]73-74所有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志愿服务在促进我国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四,助推绿色发展。经济发展总是和绿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正因为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绿色发展工作,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7],强调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志愿服务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已经在我国的绿色发展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诸如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上海市徐汇区“绿主妇我当家”环保行动小组、北京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广东省环保志愿者总队等各种各样的绿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这些绿色组织及其志愿者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促进劳动幸福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为人民谋幸福,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决定了促进劳动幸福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所谓劳动幸福,即人们因在劳动中感受到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确证或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充实感和欣慰感。劳动幸福是与人的类本质的确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要从人的类本质出发来思考幸福问题,就必定将劳动幸福视作“最高律令”[8]。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不仅从理论与实践上都将他自身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9]56。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动物不能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9]57。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人超越了生物本能的限制而能通过自由自觉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劳动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劳动视作人的本质,视作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也正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特性所在,所以唯有劳动才是人的所有活动中最具价值、最为崇高的活动。
既然劳动在人的所有活动中是最具价值、最为崇高的活动,那么人们就应当对劳动充满热情,视劳动为最为光荣、最为幸福的事情。然而,为什么人们又会在劳动中感到不幸福、不快乐甚至对劳动产生厌恶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的劳动本质发生了异化。劳动的异化,使得劳动在获得现实性的同时又丧失现实性,不再作为劳动者独立的人格存在方式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存在,而成为“被强制的生命活动”[10]。劳动的异化,使得“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仅不能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出来,反而使自己的肉体与精神遭受着这样或那样的摧残与折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不会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并且会因为感到不舒畅、不自在和不幸而“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9]54-55。
既然勞动异化是导致劳动不幸的根源所在,那么要使人们获得幸福,就必须对异化劳动进行否定、进行扬弃。志愿服务则是扬弃异化劳动、促进劳动幸福的重要途径,它可以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否定与扬弃为人们通过劳动确证人的本质和获得幸福创造可能和条件。首先,人们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之所以感到不幸、不自在和不舒畅,就在于劳动不是出于劳动者自愿,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被迫的强制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毫无劳动尊严可言,“而劳动一旦丧失了尊严就会使劳动幸福变成空话”[8]。要改变这种劳动者毫无劳动尊严的状况,就得扬弃劳动的被迫性和强制性,使劳动者出于自觉自愿地参与劳动活动。志愿服务最为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强调自觉自愿性。我国的《志愿服务条例》明确将自觉自愿规定为志愿服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因为志愿服务是人们自觉自愿参与的,因而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人们再不会像异化劳动条件下的劳动者那样不能获得自我肯定,遭受“最残酷最带侮辱性的折磨”[11],而是能够充分地占有劳动本身,尽情地将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最大限度地将自我创造的本性彰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不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反而会感到愉悦、充实、幸福和充满乐趣。其次,与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者耗费的力量越多自身和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9]52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活动中,个人为他人、社会付出得越多,就越能获得自我肯定,越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当然,“这种回报不是金钱,不是奖励,甚至也不是赞美,而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感,一种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高峰体验。……被社会认可、被他人需要,感到自己的奉献有价值,作为一种‘内在奖励能够带给人持久的激励”[12]。于是,人们不但不会像在异化劳动条件下那样感到压抑、不幸和不快乐,反而会因为经常性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刻感悟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而获得一种愉悦感、崇高感和使命感,获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源泉,从而增强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与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因劳动外在于劳动者,“不属于他的本质”[9]54而使其只能在强加的一定的特殊活动范围内活动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活动中,任何人的活动范围都不会受到特殊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和选择参与任何领域任何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挥,而且会伴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使自己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越是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越能感悟到志愿服务之于确证人的本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越能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最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获得劳动幸福的途径与形式。
三、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公民道德建设是其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志愿服务因其具有公益性、纯粹利他性等伦理品质而成为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途径。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以往那种基于“熟人社会”需要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及伦理调控机制具有了明显的滞后性,难以适应“陌生人社会”的需要,而基于“陌生人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体系与伦理调控机制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或正处于建立与完善之中。从现实来看,当前公德失范的现象主要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而很少发生在“熟人”之间。对于处于困境中的“熟人”即亲朋好友,绝大多数人仍能像传统道德所要求的那样提供帮助甚至倾力相助,但对于处于同样困境中的“陌生人”则不尽然,尽管也会有一部分人出于恻隐之心进行帮扶,但绝大多数人往往会冷漠以待、“退避三舍”。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简单地说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滑坡了,而更应该说,一些国人在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道德价值观产生了纠结,陷入了道德选择的困惑”[13]。与此同时,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法治德治机制的不够健全,特别是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的消极影响,使得道德领域问题丛生。正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指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道德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使得不同社会阶层、职业类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甚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能看到灵与肉的冲突、感受到生活的激情和人文理性的对抗”[14]5。在这种形势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纯化社会道德风气变得刻不容缓、甚为急切。志愿服务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道德氛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作为一种以公益至上为基本原则、以自觉自愿与无私奉献为本质特征的纯伦理现象,不仅可以如沐浴清风般地帮助人们吹散心灵的迷雾,而且可以醍醐灌顶般地启迪人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并非只存在残酷激烈的竞争,更有人性的光辉与尊严;人与人之间也并非一种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关爱与互助。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来追求,不仅有助于个人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经常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塑造道德品质、提升道德境界,而且有助于把先进性的道德理念与广泛性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人们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遵循,引导人们不断朝着真善美的方向砥砺前行。无数事实表明,志愿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越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的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就越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越能够深入人心,反之亦然。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富有成效推进公民道德建設,就得重视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来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和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四、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涉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历来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与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变得更加严峻、更加紧迫和更加重要。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键在于化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而在化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方面志愿服务有着独特的优势。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出于自觉自愿、具有纯道义论色彩和人道主义道德情怀的公益性伦理活动,本质而言,所彰显的就是对弱势群体的道义关怀、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支持。关于志愿服务社会作用的一次调查表明,42.54%的被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3.27%的被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有助于文明的传播,15.13%的被调查者认为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15]这组调查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志愿服务是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不断扩大,造成或派生了一系列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矛盾与问题。而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人们自觉自愿参与的社会公益性伦理活动,能够把民间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提供一些现阶段‘政府不能的公共职能,在城市管理、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公益项目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4]5。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友爱互助、济贫扶弱的传统美德,又有助于化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搭起一道友谊的桥梁和充满爱心的交流平台,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化参与结构和组织化的参与方式,帮助人们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建立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人们走出“小我”的封闭性状态而融入到充满公益互助精神的“大我”之中,升华人格、提升境界,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彰显和实现个人价值,而且还可以通过爱的奉献和滋润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人际间的隔离,增进人际间的互信,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稳定。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被全面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政府的有力助手。如“宝贝回家网站”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广大志愿者的努力下,使1397个失去孩子的家庭获得团聚。目前,该网站不仅在公安部门打拐办的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寻亲活动,协助公安部门开展打拐行动,而且还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合作,利用《等着你》等大型节目向全社会开展打拐宣传教育活动,成为打拐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5]186-188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中,志愿服务的上述功能与价值不断得到彰显,从而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伴随着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其在推进社会治理、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彰显出来。
五、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志愿服务则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力量之一。之所以如此,最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内在一致、相通相融的。志愿服务产生之初,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救助陷于困境中的弱势群体。而之所以要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除了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走出困境、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外,更重要的在于弱势群体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与其他人的命运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目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志愿服務作为一项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已超越国家与地区、民族与信仰的界限走向世界,在有力促进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人民之间的友谊、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在缓解国际局势,化解国际矛盾与冲突,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不仅志愿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志愿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志愿服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无论是对消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对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都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情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回信中殷切希望广大志愿者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促进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相融,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16]。在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指引下,近些年来,中国志愿服务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参与联合国等牵头的志愿服务组织或项目,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评价。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十几年来聚焦联合国的6个2030可持续目标,即消除贫困、零饥饿、优质教育、健康福祉、清洁饮水和体面工作等,在缅甸、柬埔寨、埃塞尔比亚、尼泊尔、乌干达、苏丹等20多个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发展援助项目,累计募集超过1.6亿元人民币(约合2300万美元)的资金和物资,惠及人数约45万。[17]另一方面,中国海外志愿服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慈善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提升。这些年来,我国相继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光明慈善基金会等志愿服务组织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 “特别咨商地位”(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海外志愿服务获得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肯定,而且也为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条件。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参与到海外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打造“中国名片”,成为中国在海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然,尽管近些年来中国海外志愿服务获得了较快发展,但相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来说仍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如何在今后进一步推动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彰显志愿服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伦理价值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如何“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下……以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崇高价值目标为引领,顺时应势,推陈出新”[18],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有助于促进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又能融通中外、符合世界志愿服务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国际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志愿服务话语体系,从而“更多地掌握全球志愿服务发展规划、路径,以及发展趋势的主导权”[6]27,提升在国际志愿服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世界性社会公益问题的解决以及志愿服务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4-205.
[2]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63-6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4]陆士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96.
[5]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6]陶倩,等.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1.
[8]何云峰.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J].江汉论坛,2017(8):49-53.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2.
[12]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你准备好了吗[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19.
[13]秋石.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7):10-14.
[14]迟云.社会的良心与善行——聚焦社会志愿服务[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15]余逸群,纪秋发.中国志愿服务:历史、实践与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159.
[16]用青春激情打造最美“中国名片”[N].中国青年报,2014-07-17.
[17]伍鹏.减贫促进人权中国扶贫基金会参与全球民间减贫合作的行动[EB/OL].中国扶贫基金会网,2019-03-19.
[18]郭笑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的伦理认同[J].云梦学刊,2021(6):103-111.
责任编辑:杨 炼
收稿日期:2022-05-05
基金项目:湖南省“芙蓉计划”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湘人才发[2022]14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8BZX130)
作者简介:彭柏林,男,湖南平江人,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