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2023-05-30杨明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1期
关键词:总体方案评价过程

杨明

教育评价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最直接的环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三个方面部署我国新时代“十四五”时期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其核心价值是帮助解决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促進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下面就《总体方案》中的四个评价谈谈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和思考。

一、改进结果评价:教育评价并非为评价而评价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应立足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为指导,将教育评价作为“怎样培养人”的着力点。

结果评价和评价结果有着不同的要求。改进结果评价是要依据更高的培养目标,在评价过程中得出更科学的结论,强调的是评价实施过程,改进侧重点是定位更准确、指向性更明确、方法上更优化。评价结果是结论性报告,呈现方式单一,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我们应致力于将评价结果和培养目标有效融合,立足当前教育现状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实时、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学生发展信息,以体验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非为评价而评价。

二、强化过程评价:教育评价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

《总体方案》中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而指挥棒只有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教育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机制,应更多关注其常态化的过程。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人格品质健全的关键期,必须强化过程性评价的引导作用。此外,弱化结论性评价在中小学阶段的导向功能是摆脱教育功利性恶化的关键一点,中小学毕业证只是见证学生成长的印迹,并非学历文凭。在校学习期间,任何评级定等都只是学生发展过程的体验,不能过早地给学生贴上标签。

近年来,我校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立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收集和整理学生发展信息,在信息平台上适时生成评价报告和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信息真实、准确且有效,大大增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评价是推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需要通过同一载体进行多元、立体、开放的评价,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才能有效培养其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三、探索增值评价: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总体方案》中明确评价必须有效并增值,要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动。而针对中小学学段,主要是要凸显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做到更准确、更直接、更持久。

首先,要突出评价本身的教育作用。评价的核心是判断,而判断是学习和认知的基础,精准把握评价在教育中的着力点,才能释放教育本身更大的影响力。其次,要突出评价的主导作用。教育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互协同、螺旋上升的过程,教育评价要在总结和判断学生学习现状的同时,给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路径和策略参考。

四、健全综合评价:教育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评价指向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评价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是正确人才观的判断依据。综合评价要以立体、多元、尊重个体差异为基本原则,要将学生纵向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利用大数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

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校以培养核心素养和落实“五育并举”为整体目标,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制订《先锋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确定评价点,实施积分综合评价,有效激活了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导向作用。

教育评价改革是关乎学校教育发展和社会人才培养的重大工程,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最直接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是教师与家长。组织实施教育评价需要及时快捷、互联互通,突出评价的本质功能,对教育活动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判断,使教育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总体方案评价过程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体方案及发展展望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昆明市呈黄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