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遐思飞扬的新疆段

2023-05-30王若曦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冰川新疆

王若曦

漫长的331国道,由东向西贯穿了从辽宁至新疆6个省区。与长长的内蒙古段、新疆段相比较,甘肃境内就只有肃北县这短短的一百来公里。

从蒙甘交界的大红山,飞速穿越肃北县,再于甘新交界的霍勒扎德盖离开甘肃境内。G331线在甘肃留下惊鸿一瞥的身影后,在美丽的新疆大地上驰骋起来。

第一站,到达的是伊吾。

边境小城伊吾朔方烽火,长安飞将

或许是因为身处两个“北地巨人”之间,地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的伊吾,天生就有“卓尔不群”的气质。这是一座海拔落差极大的城市,县城海拔为1700米,最高处是喀尔里克山主峰,最高达4888米,最低处为淖毛湖盆地,海拔为260米。这还是一个边境城市,县境东西长215千米、南北宽175千米,但与蒙古国交界的边界线却长达274公里。

伊吾县,以古国而得名。一说为古代月氏语。伊吾的维吾尔名称为“阿热吐鲁克”,即“中间的图古力克”或“中间的吐葫芦(维吾尔语,圆形物体之意)”,是维吾尔和蒙古语混合的地名。如今的伊吾算不上有多高的知名度,却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焦点。

一次是汉朝,伊吾成为东汉与匈奴争夺西域的焦点。以公元73年为起点,东汉名将窦固击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取“伊吾卢地”,并在此地设置宜禾都尉,专门管理屯田。然而匈奴并未放弃对这片土地控制权的争夺。战争一直持续到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部与呼衍王交战于巴里坤,最终率军诛杀北匈奴呼衍王,结束了汉朝和匈奴在西域的争夺战,也捍卫了汉朝领土的完整。

另一次是清康熙年间,为了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清政府在伊吾的下马崖建了一座新的军城。下马崖军城和蒙古戈壁草原交界,恰好位于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地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进入天山以北后,驼马商道和辎重运输的关卡。通过了下马崖,就可进入伊吾峡谷,进入乃楞格尔和巴里坤大草原,由此沿天山北坡通向木垒、奇台、乌鲁木齐、伊犁河及欧洲草原大通道。下马崖军城的建立,牢牢扼住了天山以北通向内地或经蒙古草原到达京、津等地的咽喉。中国社会社科院已故西域学者仲高教授说:“没有下马崖就没有新疆,没有沁城就没有哈密。”

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3月28日到1950年的5月7日,历时40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第16师一部对匪徒进行的著名防御战斗,这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名为“伊吾保卫战”。

淖毛湖它不是湖无人登顶的喀尔里克

G331线新疆段的很多地方,是这两年才贯通的。极大的海拔落差,不同季节之间悬殊的温度差,给新疆段的修建带来极大难度。在冬季,吹着8级狂风的施工现场会冷到零下20摄氏度,到了夏季,又是40多摄氏度的高温。然而公路的建成,却将神境一般的美景带到了更多人面前。

从伊吾县城往西出来不远,就能见到美丽的喀尔里克山,人们也称它为喀尔里克冰川。终年积雪的喀尔里克山,至今尚无一人攀到它的顶峰。此处有悬冰川98条,冰斗冰川26条,山谷冰川29条,平顶冰川7处,共160条,冰川面积达143平方公里,冰川最厚为73米。尤其是平顶冰川,面积约0.7平方公里,是全国平顶冰川的佼佼者,有“冰川活化石”之称。

远观过去,冰川如娴静的少女立于群山环抱之中,终年不化的积雪如同曼妙的白纱。山脚下是天然草场,草地如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山峦,牧民的毡房像白色的花朵点缀其间,羊群则如片片云朵,慢慢地在山间飘荡。

G331线还穿越了伊吾县城北的戈壁淖毛湖。淖毛湖,蒙古语称为“诺木托罗盖”,意为“弯弓形山丘”。虽然名字里面有个“湖”字,这里却并没有水,是不折不扣的戈壁。这片戈壁滩宽50千米,长约400千米,中心地段神奇地保留着一片绿洲,这种地貌即使在新疆也极为罕见。据当地人讲,这片绿洲是哈密瓜的原产地。淖毛湖北面、东面均与蒙古国交界,淖毛湖离伊吾市区有73公里,离蒙古则只有50公里。

淖毛湖与蒙古接壤的区域,生长着47万亩胡杨,是我国境内分布最为集中的胡杨林,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这里的胡杨需要面对盐碱和大风考验。这里的土地看上去很细腻,却因为盐碱度高,踩上去像踩在水泥地板上一样。所以,这里的胡杨看上去枝干细弱,地下的根系却异常发达,耐盐碱性也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胡杨。淖毛湖是有名的風区,一年中有200多天在刮大风。向淖毛湖胡杨林腹地深入,沿途可以看到被风吹得“歪了脖子”的胡杨,倾斜的躯干和凌乱的枝条,证实了它骨子里的不屈和倔强。任风肆意地吹上几十年、几百年,它也绝不倒地投降。

淖毛湖还盛产一种神奇的石头,那就是名闻四海的硅化木。2亿年前,淖毛湖盆地水草丰茂,由于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森林被火山吞噬,深深地藏于大地深处,那些被埋在地下的树木,被含硅元素的地下水浸泡后,便失去了原有的含碳本质,被硅化了。若干年后,地壳运动又将它们翻回地表,长年的风沙冲刷、磨砺着它们,暖融融的阳光照耀着它们,使它们变得光洁如玉,同时还保留着十分清晰有色泽的木纹、树木、弯叉、节瘤、蛀洞等遗存,自然、古朴而别致。既有科学研究价值,也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前些年,淖毛湖的硅化木和玛瑙滩的玛瑙石一样,都经历了一次次灭绝性的盗掘与开发,庆幸的是,现在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对硅化木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哈巴河县:G331线的终点祖国雄鸡版图最美丽的尾翎

新疆作家骆娟这样描述哈巴河县:哈巴河是一个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地方,而这一遐想来自于地域的偏远 。

作為G331线的新疆段终点,哈巴河县地处阿尔泰山南麓,新疆最西北边缘,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320公里。这里有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被称为“人间净土”的白哈巴村;有被喻为“天然画卷”的那仁夏牧场;有我国西北最大的天然白桦林森林公园;有布满嶙峋怪石的哈龙沟,有奏响天籁之音的鸣沙山,还有被人们赋予“沙漠之潮”美称的白沙湖,汇集了如此多的美景,难怪会拥有“祖国雄鸡版图最美丽的尾翎”之誉。

哈巴河县因哈巴河而得名。哈巴,系蒙古语,意为河床坡度大;还有一说意为河中小鱼的名字。《西域图文志》称:“准语哈巴为小鱼名,河出此小鱼故名。”

不论是多水还是多鱼,哈巴河县都是名副其实。除纵贯县境南北的母亲河哈巴河以外,布列则克河、额尔齐斯河和阿拉克别克河也从这里流过。全县人均水量12379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27倍,是全疆人均水量的63倍,其丰富的水资源甚至可以和江南水乡媲美。

其中,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奇特的河,它并不像中国的大多数河流那样都是自西向东流,而是一路向西流出国境。更为奇特的是,其支流哈巴河的源头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流入中国并与中哈界河——阿拉克别克河汇合,汇流成哈巴河后又融入额尔齐斯河再次西行,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斋桑泊,再向北汇流,最终成为我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国际性河流。这条不走寻常路的河流,不但给哈巴河和乌伦古湖送来了五道黑、青黄鱼、鲤鱼、红鱼、东方真鳊、梭鲈鱼、白斑狗鱼等稀有鱼种,更养育了沿岸的哈萨克民族。

哈萨克牧民的热情好客仿佛与生俱来,随意走进一户哈萨克牧民家,都会受到盛情款待。

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决定了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在春、夏、秋三季,他们一般住毡房,而冬天通常住的则是简易搭建的土房或木房。每年哈萨克牧民至少会进行两次声势浩大的转场。他们常住的白毡房大多外表朴素,但里面却比较讲究,房内四周的墙围挂深色的壁毡,上面绣着鲜艳的哈萨克族喜欢的传统图案——角纹、花草植物等。地上铺的是花盆栽绒的毡子,五颜六色的被褥和木箱整齐地摞在屋中央,毛料衣物、花色多样的裙子和头巾均高高地挂在两侧。

在哈萨克人的毡房里,有时还会有一件特殊的装饰品——马鞭。这条马鞭通常会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抬眼可见,伸手能取。按照老人的说法,这条马鞭是个“提醒”,让家中的子孙都能看到,时刻谨记勤劳诚实、孝顺老人,否则就是一顿马鞭伺候——相当于汉族家中的戒尺。这种彪悍的提醒,恐怕也只有生长于马背之上,豁达直爽的哈萨克人才有吧。

猜你喜欢

冰川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长途跋涉到冰川
新疆多怪
冰川
冰川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dipose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fat transplnio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