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师范生国学素养策略探析

2023-05-30陈丽英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培养

摘 要:将国学教育融入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之中,不断提升其国学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重中之重。为此,本研究提出从科学设计国学课程体系、合理构建体系化培养模式、逐步形成校地合作培养机制等方面努力,使师范生具备较高的国学素养,以培养出合格的准教师。

关键词:师范生;国学素养;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五千年的历史磨砺中,中华民族积淀出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谱写下绚丽多姿的独特篇章。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蕴藏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精髓,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将国学教育融入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之中,是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重中之重。对于新时代的师范生来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须担负起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大力提升师范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对于师范生个体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同时,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不断提升国学素养,撒播传统文化的种子,能深刻影响万千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进而影响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

一、何谓国学素养

国学大师季羡林提出,国学既应该包括传统的学问、知识,也应该包括传统的道德、礼仪、规范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民族精神。国学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源泉和土壤”,也是新时代师范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国学素养主要是指与国学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是师范生成为教师的素养要素之一。一方面,国学素养作为师范生学习的对象,以知识形式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之中。新时代师范生必须系统了解国学,熟读国学经典著作,理解国学思想,能够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国学素养也是师范生从事国学教育所必需的传授技巧与能力,比如与国学教学设计、国学教学实施、国学学习评价反馈等有关的知识与能力。师范生国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学教育的效果,唯有具备较高的国学素养,师范生才能胜任将来开展国学教育的需要。

二、新时代背景下国学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为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青少年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成长成才不但关系着个人命运,更是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休戚相关。开展国学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青少年学生成长,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他们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一寸赤心惟报国”的时代新人。

(二)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价值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大学生通过学习、研读、领悟国学经典,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其滋养,把握其精髓,认同其内涵,真正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从而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只有当大学生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深刻认清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本质,站稳立场。

(三)完成新时代师范生“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只有通过学习,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正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经师”传授他人知识,而“人师”通过以身作则教人崇德向善。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新时代师范生要把“经师”和“人师”二者合而为一,不但要善于传授学生知识,而且以教学生做人为责任和使命,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因此,新时代师范生既要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又要不断提升国学素养,以胜任未来的职业要求。

三、提升新时代师范生国学素养的策略探析

(一)科学设计国学课程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国学素养薄弱的问题,需要从顶层对国学课程进行设计,构建出一个系统而完整、科学且合理的国学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国学课程的切入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此为主体,结合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教学实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国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建立系统的国学文化知识体系为目标,首先应该符合时代要求,重点挖掘其中蕴含的公共性价值和时代意义,然后才是学习知识、获得智慧。国学课程可以开设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必修课开设的是与国学教学任务目标紧密对应、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例如国学精读课程。国学精读课程不同于纯粹的古代文学,而是对国学经典选篇的精读、理解、背诵,如对《诗经》《论语》《庄子》《左传》等国学经典的学习。公共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内容较为简略,主要涉及与国学教育目标任务对应的内容,一般只在大二或大三的某一个或两个学期开设。所有师范生部都可以开设国学选修课,内容侧重国学入门或国学经典导读,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背诵国学经典篇目等。

(二)合理构建体系化培养模式

国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是最关键的问题,无论是国学教育目标的确定,还是国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都主要取决于国学教育师资的合格程度。各师范院校配备的国学师资,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驾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化繁为简,或细致入微,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释,引领学生乐学、爱学,学懂、学通。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主题,由学生提前体验学习,之后教师和学生通过“探究、思辨、互动、实践”的方式学习,使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大大提升课堂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师范生的特点,将游戏或活动引入教学过程,比如“韵律操”“猜谜语”“教育戏剧”等,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在游戏互动中边玩边学。师范生在获得国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国学教育的新方法,提升了国学素养。

师范生提升国学素养的主要模式是自我教育,因此要引导学生开展多渠道的课外国学素养提升活动。第一,除了让对国学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国学社,学校、团委、院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以国学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国学兴趣,如诗词背诵大赛、国学经典背诵大赛、国学经典朗诵大赛以及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第二,师范院校可以硬性要求学生每周背诵3~4篇古诗文,长期积累下来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国学储备。第三,建立微信群,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在微信群中及时发布与国学相关的教学、学习资源等内容,可涉及书画、音乐、经典故事、先秦经典、中医保健、建筑民俗等国学知识,以全方位提升师范生的国学素养。

(三)逐步形成校地合作培养机制

师范院校的第一职责是培养教师人才,应该紧紧抓住“教师人才产出”这个关键点,不断规范和优化师范生国学素养提升的各个环节。首先,要逐步形成“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U-G-S)”。在地方政府参与下,师范院校与其他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中小学校强强联手,扎实开展国学课程教学、精心建设师资队伍、深入推动教育实践、多方争取经费投入,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资源优势,校地双方相互借鉴,实现共谋发展、互惠双赢。其次,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很重要。师范院校可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和考察交流等方式,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国学教育的工作业绩和个人发展情况,收集用人单位对师范院校国学教育发展的评价和建议,查找不足,以待日后改进。

总之,国学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师范生国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一课一时就能达到的,需要各师范院校、各基础教育用人单位、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视和配合。只有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从“教”到“育”的发展,真正做到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让师范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有效提升国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2]黄姣华,林洁.统编教材视角下高职高专院校师范生国学素养培育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2).

[3]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论述摘编[EB/OL].(2019-02-11).http://zqb.cyol.com/html/2019-02/11/nw.

D110000zgqnb_20190211_5-02.html.

[4]范海霞,胡艳秋,钟典.国学在师范生课程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9(4).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新时代师范生国学素养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9-JXYJYB-13);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师范生国学素养培养路径研究”(编号:2022YB0208)

作者简介:陈丽英(1975— ),女,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猜你喜欢

师范生培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