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面一花一世界

2023-05-30郭书音

百花 2023年1期

郭书音

摘 要:本文从群舞《挽·面》所运用的“簪花围”与“挽面”的符号化元素出发,分析其文化意蕴、动作体态特征、动作创新、舞蹈构图和音乐特点,旨在探索传统技艺对蟳埔女“内外之美”的塑造。

关键词:《挽·面》;簪花围;蟳埔女;内外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的文艺方针指引文艺工作者们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新时代新颖独特的作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原创舞蹈《挽·面》,以流传在南方地区的姑娘出嫁后伴其一生的民间传统习俗“开面、开脸”(亦称挽面)为素材,在符号化的元素作用下,描绘出女子对姣好面庞的珍爱,充分勾勒出闽南女子温柔、内敛而又坚韧的性格,以及内心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内至外地共构出了“美”的意象。

一、一“面”一“花”,爱之切,文化意蕴美中现

挽面”是一种濒临失传的古老美容技艺,这种无需剃刀的刮面方式在闽南、粤东、台湾地区都有记载与保留。“所谓挽面,一种使用湿润的纱线绞去脸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术。最早起源于潮汕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1]“挽面”在流传地区不仅仅作为女子变美的方式,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使命:“在两岸民间,待字闺中的姑娘一般是不修脸的,每当相亲合意,要出嫁的前夕,新娘要洗发、梳妆,而且要修面,因此姑娘头一次‘挽面是在出嫁之前,也叫‘开面。……当地人习称没有出嫁的闺女为‘渣某根,而经过‘挽脸后就‘转正为大人了。”[2]“挽面”也在代代相传中成了当地的一种民俗,不论红白喜事抑或是产妇满月,都习惯以“挽面”来“改头换面”。渐渐地,“挽面”也在纱线的绞动下成为极具特色的符号,被赋予美的开化,得以“焕然一新”。

簪花围”是蟳埔女的头饰俗称,也是蟳埔女习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簪花围”有着“头上花园”之美誉,“素馨花、玉兰花、菊花、含笑花、粗糠花等向来受到蟳埔女的青睐,她们平时佩戴2~3串,喜庆节日会佩戴5~7串花色各异的花环。蟳埔女头饰以淡黄色素馨花搭配金色饰品和红色的独枝花塑成热烈鲜艳之美,‘黄色自古以来是皇家贵族的象征色,富丽大方”[3]。相传以鲜花制成的簪花是蟳埔村的一大特色,在村中,无论年老或者年少,女人们都是头戴各色艳丽的鲜花穿行其中。若是遇到了妈祖盛典或者婚娶等大场面,还会分得一束鲜花。分花已成为一种当地的风俗,作为对彼此的尊重。“据说在1970年代,蟳埔女购花的花销与粮食、煤炭的置办费几乎同等。”[4]蟳埔女人对花的痴迷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份浓烈喜爱的背后也透露着对平淡生活的知足以及朴素之中对美的探求。

该舞中的人物形象取材于福建泉州地区的蟳埔女,蟳埔女、惠安女与湄洲女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挽面”和“簪花围”作为蟳埔当地的民俗,也在舞蹈作品的编导过程中被深化为“美”的意象,“挽面”后姣好的面容与“头上花园”的艳丽夺目是其“美”的外化,而内在“美”与蟳埔女的海边劳作生活息息相关。蟳埔村是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的一个小渔村,处于晋江下游出海口北岸,“因海滩盛产红蟳和蚝,取蟳和埔合称而得名‘蟳埔”[5]。作为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当地人倚仗三面环海的地域条件“靠海吃海”。男人们负责外出“讨海”,通过海上作业维持生计,而女人也得在滩涂上“讨小海”用以贴补家用、养活老小,因而蟳埔女、惠安女总是被冠以贤惠、吃苦耐劳的美名。蟳埔女人们常年依循潮汐规律,顶着海风与强烈的日照在滩涂上讨生活,在下滩涂劳作前,蟳埔女都会将头顶的花围摘下换成方便挡风遮阳的头巾,而无须劳作时蟳埔女一定会再次戴上精心制作的花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蟳埔女亦然。“挽面”“簪花围”之于蟳埔女似乎是平淡生活的慰藉,“开面”后红润细腻的脸庞和艳丽芬芳的鮮花冲淡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花之美与面之娇点缀了蟳埔女人们的朴素样貌,使她们分外抢眼,而对于平凡生活的知足以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透过咸鲜的海风飘散在蟳埔的大街小巷。

挽面”与“簪花围”于舞蹈作品《挽·面》中,不仅是蟳埔女“美”的外在表现,寓意手中线、心中弦,挽出少女如花的面容,它作为“美”的符号,映出了蟳埔女的心理视像,即坚毅的品格与对美的诚挚追求。这既是向传统技艺的致敬,也反映出编创者对美好梦想、人生理想的期望。而作品主题也围绕着“美的情怀”,衍生出蟳埔少女向往、追寻生活之美,热爱点滴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一“挽”一“望”,情意涌,少女情怀露梢头

第一部分为慢板,在闽南歌曲《六月茉莉》旋律的哼吟中,通过对女子手托腮帮、身体“S”线条的刻画表现闽南女子温柔、羞涩、内敛的一面。舞蹈画面以正在挽面的双人舞为主,观赏并期待挽面的群舞为衬。细线一人手中持,轻轻挽,红晕一人脸上现,翘首望。指间的一放一收,犹如期待变美的心情一般,上下浮动,无不展现姐妹间对变美过程的享受。而跪坐在舞台两侧的群舞人员双手叠放,下巴微含,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女在低声吟唱的旋律中缓缓望向正在挽面的双人舞姐妹,“望”是属于群舞开篇的关键词,相对于俏皮活泼的双人舞,群舞是内敛的,似含苞待放的花朵,托脸望向天空的动作,流露出她们期待阳光、期待绽放的心情。她们时而呢喃低语,时而摘花整理发鬓,时而相互挽面,描绘出闽南女子诗画般的生活意境。作品的第一部分更加内敛含蓄,以柔美、温婉的舞姿再现摘花一朵头上戴、美丽而羞涩的蟳埔少女形象。美丽的蟳埔女在舞台上翘首穿梭、流动,欲将似花一般的面庞展现给所有人。随之更迭而来的是坚定向前的踮脚行走,舞者们的手轻搭在脸旁,仰面凝望,像极了勤劳持家的蟳埔女子在劳作中拭汗,却仍一步步坚定走向美好明天的模样。闽南少女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一面在这样的动态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夕阳西下,美丽的蟳埔少女们纷纷整理装束、对镜贴花,在零星的琴声中背过身去。第二部分为快板,舞蹈围绕主题动机展开推进,通过动作幅度的加强,快速的小跳、穿梭、拧转在其中穿插进行,一挥一旋,随影而动。一转一回身间,羞涩的蟳埔少女跳脱内敛的形象,举止投足间无不透露着俏皮与可爱,情绪也随着欢快的音乐层层推进,蟳埔少女们团簇一起,幻化成少女头上的“花围”,将舞蹈再一次推向高潮。五人舞也在“花围”的流动中,渐渐充盈,所有蟳埔少女一同踏着坚定的足尖步伐,配合挽面、挽发髻画面的重现,欢快生动地表现出开面后崭新的生活姿态,展现闽南女子沐浴在时代春风中,不忘初心、不断前行的坚韧性格,当所有舞者望向前方时,所见之处仿佛都涌动着难以言喻的美好……“我可以告诉你,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很漂亮。”舞蹈在一句简单的独白中结束,妇人对自己年轻时候的回忆也在优雅的独白声中被轻轻地盖上,留给观众们无限的遐想。

三、一“立”一“踏”,性格现,坚韧形象舞中描

舞蹈旨在突破传统的福建蟳埔女的形象,于是在舞蹈语汇的选择上,编导并没有局限于福建民间舞现有的如螃蟹手或横摆动律等程式化的代表性动作,而是紧扣“挽面”这一动机,通过脸部的腆与回、含与仰,配合“手托腮帮”“倾头抚面”等一系列动作加以发展、强化、演变,突显出“塑造美”“展示美”的动作形态。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则是舞蹈作品中大量运用脚底的步伐展现蟳埔女坚韧、隐忍的形象。时而是立半脚尖的动作,时而是脚下的全脚掌的沉重踩踏,且踩踏时舞者身体也随之向下沉,营造出庄重的氛围,来隐喻女子出嫁的重要时刻,映照出嫁女心中的忐忑和期待。《挽·面》重构了传统意义上脚步踩踏的动作素材,保留了现实中滩涂劳作时满脚踩踏的行走步伐,将脚底动作转换为半蹲状态的踮脚走,无论是缓慢的行走还是快速的队形流动,都始终保持在半脚掌上进行,同时舞者的上半身都呈现“S”线条向上扬的状态,尽管脚底仍是坚定向下踏的小步伐,整体舞姿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这样的拆解重构不仅可以达到动作素材与人物性格的吻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闽南舞蹈的审美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一“圆”一“线”,构图幻,唯美意境画中绘

圆”“线”交错的队形不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舞台构图,同时也以抽象化、简洁化的视觉再现了“挽面”织线交错与“花围”簇拥的唯美情境。舞蹈的第一部分多以“线性变化”为主,即舞蹈队形多在“八字斜线”“交叉线”“横线”“竖线”上进行变化。如舞蹈开篇,舞者们由“八字斜线”交叉行走变换队形时的舞台构图,在形态上与“挽面艺人”手中绕成剪刀状的棉线形成了强烈的呼应感。在高潮前夕,配合脚底快速交替步伐的六竖排移动穿梭队形变化,挽面者通过双手灵活摆动,一根根细棉线如纺纱一般在待嫁姑娘的脸上来回窜动,看似被限制的队形编排,却给予观众无限的遐想。而在舞蹈的第二部分当中,“团状变化”的运用取代了“线性变化”,队形多运用“收缩—发散”“层层包围”“卡农填充”等圆线型的构图形式,丰富了舞台构图的可能性。此处则是借用“花围”这一意象进行“点、线、面”的变化,在高潮舞段中,每位舞者都代表一朵花的形象,在层层包围填充过程中组合形成大的花围,通过不断重复加强圆线型的构图,给观众一定的心理暗示。舞者既是挽去绒毛的细线,又是坚定走向新生活的乐观少女;既是组成头上花园自由行走的花朵,又是期待美、观赏美的一员。舞者之于舞台有双重身份,队形的变化之于舞台构图又有双重视像,现实生活中的视像通过队形的巧妙变幻,赋予舞蹈构图丰富的意蕴。

五、一“嗯”一“啊”,浅浅吟,闽南声韵绵绵淌

伴随着优雅妇人的低声吟唱,《六月茉莉》的旋律流淌在观众耳边,仿佛将观众带进一段尘封的老时光里。音乐的全曲都以端庄富有阅历感的女人哼唱的“嗯”为主体,音乐基調既有传统怀旧之情,亦有现代清新之境,主题动机不断再现,引人遐想。这种厚重感与舞蹈开篇的灵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观众无限的想象,好像能看见妇人在悠闲的午后哼唱年轻时常听的歌曲,回忆自己少女时期的点滴故事。原曲歌词中的“六月茉莉真正美,郎君生做好古锥”,芬芳的茉莉与闽南语中“古锥”所表达的可爱,与舞蹈所传递的“生如夏花璀璨”完美契合。而舞蹈落幕时的独白可谓整支舞蹈的点睛之笔,也与舞蹈开头的情景呼应,使观众在音乐声中走进妇人的回忆,也在独白中流连忘返。

六、结 语

《挽·面》不仅激发了观众对“美”的感知,勾连起对“美”的想象,还进一步在观众的头脑中生成对“美”的深层理解。借“挽面”这一使万千女性变美的习俗,作品想唤醒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意识,在认同中增强民族归属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民间技艺在生活习惯中逐渐淡化。回首往昔,重温这些行将消失的民间技艺,既是对传统的一种敬重,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回忆挽面、挽发髻等手艺,并由此波及开来,形成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思潮。传承传统文化,开拓文艺创作新局面,同时也为闽台地区文化的同源异流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构建丰满的闽南女子形象和文化肌理,体现族群的生活、精神和习俗。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萍.传统美容亮相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7(8):8-9.

[2] 林长华.“挽脸”美容法两岸共相传[J].两岸关系,2002(2):48.

[3] 欧阳端凤.中西融合的头上花园:蟳埔女头饰的文化溯源与符号解读[J].艺苑,2016(3):92-96.

[4] 欧阳端凤.中西融合的头上花园:蟳埔女头饰的文化溯源与符号解读[J].艺苑,2016(3):92-96.

[5] 泉州市委史志室“乡村记忆文化”研究课题组,高磊.泉州蟳埔的乡村记忆探寻[J].福建史志,2020(6):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