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课程思政的高校专业课教学策略及实践
2023-05-30赵鲁华魏照坤
赵鲁华 魏照坤
[摘 要]文章针对高校专业课教学,从满足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需求,德育要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融入课程思政的高校专业课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在交通运输设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丰富课程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时学习状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挖掘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回归德育教育;基于教学目标将知识分类并设计相应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课上课下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结合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反馈修正,以持续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关键词]专业课; 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1-0017-05
一、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灵活‘教与‘学”的教学理念,认为要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责任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思维的习惯等,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大学课堂”,并注重通过教学评价及反馈来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一)在目前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习惯,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學生要具备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这一点对知识教学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如果再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性思维习惯,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应用、创新能力。而目前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或者缺少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情感处理能力,这不仅是高校育人的首要目标,而且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手段。但是专业课课程思政若脱离教学内容,或者课上占用时间太多,会使学生产生疑惑;若采用简单说教、生硬灌输的方式,导致学生不认同课程思政教育,则难以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因此,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融入,需要在目标的提出、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都从课程知识点及学生特点出发,应自然引出思政元素,不能脱离专业知识点,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品德及价值观。
(三)如何在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能力
目前,部分高校专业课课堂仍是以教师全程讲述专业知识为主,教师只注重把相关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只是了解或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提升不足。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基于专业课内容及学生特点,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习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及人文素养等,这也是提升专业课教学效果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如何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反馈使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持续提升。教学评价不是仅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而是应该贯穿课程开始之前、授课过程中、课程结束后及学生后期的发展追溯。不同阶段,评价目标或内容不同,评价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应建立包括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的高校专业课课程评价体系。
以交通运输设备课程为例,笔者在课程开始前、授课中及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班级学生整体学习特点、个体学习需求及实时的学习状态,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等,探索如何解决满足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需求,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学生能力提升以及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四个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程面向大一学生。笔者所在学校生源较好,学生整体学习态度认真,但对专业缺乏了解,专业认同感低,缺乏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性思维,因此需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责任心。依据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特点、学校及专业发展目标,笔者制订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目标。
[学校:工科主导,高水平应用研究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基础性、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学科交叉][学生:生源较好,学习态度认真][教学目标][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实践及主动创新思
维能力][思政目标:人文及工程素养,责任、爱国、合作、品性][交叉学科知识学习,综合交通协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对应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熟悉交通运输设备性能,具有较强的综合运输分析能力,把握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图1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教学目标] [ ][ ]
三、课程教学策略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针对自主性、个性化学习,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以及教学评价四个问题,笔者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教学策略。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以学生为中心,探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性思维习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教师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及学习要求。建立交通运输设备在线教学资源库,除了收录本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还要充分挖掘互联网相关资源。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资源或平台完成课程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对学生不做硬性要求,而是根据其特点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基于学生的学习记录、平时表现、性格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每一个类别可以有多个学生,也可以只有一个学生),对每一类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通过评价反馈机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及课程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课堂授课,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
教师围绕课程知识点设置不同深度、广度的课下探究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选择任务完成,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并引导学生将任务内容深入拓展,参加竞赛或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要求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教师结合学生目标及计划制订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让学生适时地反思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二)挖掘德育要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根据专业课知识点、学生特点及德育要素内容特点,将德育要素融入课堂各环节。在课堂开始挖掘引入案例中的德育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课中挖掘知识点相关思政要素,润物细无声地将其融入教学,增强学生心理感受;课堂总结时基于知识点拓展提炼思政要素,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课堂气氛等设计启发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感受,以提升认识。除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德育教育,在小组任务、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等方面也可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加深感受。
(三)在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能力
基于课程知识点及行業最新发展,将知识分为基础、拓展、研究型、综合复杂型和德育知识,并根据知识特点设计相应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本课程的能力提升是指学生在具备课程基础知识、掌握运输设备发展前沿的基础上,锻炼创新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交通协同管理能力、交叉学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设计团队创新设计任务、课下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撰写报告并评述;基于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及兴趣爱好,鼓励其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引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或专利申请。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交叉学科知识学习意识,锻炼其创新设计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有效评价方法
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情况、能力(如创新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提升情况、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达成度等,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课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试及其他各类探究性学习任务、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情况:线上学习大数据综合分析,基于兴趣自选课题探究的成效分析,参与竞赛、撰写论文、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及成效分析:
能力提升情况:能力提升包括主动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综合交通协同、交叉学科学习、团队合作等方面。评价方法一是在考试卷中增加相应考查题目,二是通过学生个体或团队任务完成情况、课堂问题思考及回答情况、参与竞赛成效等进行评价。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达成度:采用的评价方法,一是在考试卷中增加评述性案例分析题,以考查学生思想认识。例如针对一个公路桥梁垮塌的事故案例,要求学生从人、车、路等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学生的分析中,可以判断学生价值观、责任感等。二是课程结束后增加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效果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并思考后续的学习计划等。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又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后续学习的效率。三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上与课下多方面、多方式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四是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了解,通过学生思想、行为、学习状态的反馈来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
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式要灵活,具体到每一个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我评价及同学互相评价、学生课下参与各种活动及平时生活学习的表现等方面来观察学生在价值观、情感处理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的成长变化。评价可分散于课程作业、课堂提问、课后调查与交流、小组任务等中,教师可据此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并持续评价反馈。
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课堂大数据分析,确保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并建立智能化分类、多角度的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保证教学目标,尤其是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有效性。在授课过程中、授课结束后保持持续的评价反馈,保证教学效果的持续提升,实现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及教育赋能。
四、教学实践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方面
根据网站统计数据,如图4所示,大部分学生课前能主动完成线上自主学习任务。也有个别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其他互联网资源或利用课堂授课时间完成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对这些学生不做硬性要求,而是针对其特点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只要求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即可。
(二)小组任务、团队合作、创新设计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合作进行交通运输设备创新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锻炼了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构图绘画也培养了艺术素养。
(三)创新性思维启迪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知识点内容发布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例如教师可提问:“你设想的未来的公路交通是什么样子?可以从各种设施、组织管理的角度,回答具体一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很有意思的创意,如图5所示。通过问题启发,让学生积极动脑,而不是仅仅用耳朵听,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除了通过提问启迪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究性任务来完成,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效果也较好。
(四)思政教育、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收获、思想认识进行总结反思,对后期的学习进行计划。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了解德育教育效果。
(五)学生实践、创新等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让学生体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督促其制定目标,利用各类竞赛加深、扩充交叉学科知识,并持之以恒。鼓励学生结合课堂小组任务或探究性学习作业参与竞赛、撰写论文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学生学习积极,并根据兴趣爱好参与了各项活动。例如专利方面,学生申请了“一种智能独立式公交站牌”“一种多功能集成式公交站牌”“一种新型太阳能海参养殖智能供养机”等专利。发表论文方面,学生发表了《甩挂运输的挂车定位监控系统设计》等论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及竞赛方面,交通运输2018、2019级学生获奖的有75人次,包括各类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比赛。这些成果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五、结语
在致力于追求切实提高专业課育人效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要将专业课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目标有效融合,掌握好度,基于知识点自然引出思政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塑造其品德及价值观,还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等的提升。考核及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式要灵活。除了课堂作业、课后考试等方式,还要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设置多种考核和评价方式,改变千篇一律的考核、评价模式。此外,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素养,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记录好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学生学习档案。本文以交通运输设备课程为例,对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及个性化学习、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和教学评价四个问题进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对高校专业课育人效果的提高具有借鉴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彭红军.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21(5):1-3.
[3] 郑燕林,任增强.落实课程思政的策略与举措: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21(3):46-51.
[4]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5] 周艳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3):36-38.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