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2023-05-30刘杰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3年1期
关键词:狂犬病活疫苗毒株

刘杰

摘  要:目前,疫苗免疫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国内许多的猪场都检测出了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变异毒株。因此,本着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和净化该病的目的,本文对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猪;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

豬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可导致感染猪出现较高的死亡率,其中以幼龄仔猪的死亡率最高,最高可达100%,会严重危害猪群健康。作为一种比较容易净化和消灭的疾病,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了对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为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彻底根除该病,欧美等发达国家多采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再配合相应的鉴别诊断手段对猪伪狂犬病进行净化,我国尚未启动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饲养环境复杂,各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猪场对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和消灭进行得异常艰难[1]。本文具体分析了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以供广大养猪生产者参考。

1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最终目标是净化与根除,要使猪场由猪伪狂犬病阳性猪场转为阴性猪场,进而再达到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可以通过采取本底调查、强制免疫、清除净化、认证等技术手段实现,为最终开展猪伪狂犬病的全面净化工作奠定基础。

1.1 本底调查

全面考察猪场实际情况,对猪场内的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水平、猪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场内猪伪狂犬病流行历史和现状、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为了解猪群的病毒感染和免疫情况,需按照5%~10%的比例采集每家猪场的样本(血清、扁桃体),采样对象包括所有种公猪、后备母猪、育肥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V gB抗体和PRV gE抗体。扁桃体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PRV野毒株的感染和带毒情况。

1.2 强制免疫

目前,对猪伪狂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接种疫苗使猪产生免疫力是防控该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为了充分发挥疫苗在抗病毒感染上的作用,使疫苗接种猪成功建立PRV的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三重防御体系,应选择不同的疫苗(即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同时使用), gE基因缺失的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活疫苗通过滴鼻方式使疫苗接种猪建立黏膜免疫,发挥“占位效应”,切断感染途径;同时,通过再次免疫激发细胞免疫,发挥抗感染作用,抑制病毒的增殖。gE基因缺失的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主要是激发猪的体液免疫,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清除血液中的PRV野毒株,以减少带毒和排毒[2]。

成功的免疫接种措施不仅需要合格、有效的疫苗,还需要规范的接种操作和科学适用的免疫程序,并建立可追溯的免疫标识和档案管理制度。

当猪群感染PRV野毒株的比例大于30%时,建议采取强制免疫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接种gE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活疫苗(PRV HB-98株),再配合使用gE基因缺失的基因工程灭活疫苗(PRV鄂A株)进行强制免疫[3]。如果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合格率低于90%,应加强免疫接种一次。对于补充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要求的猪,应坚决淘汰[4]。

完成强制免疫接种程序后,应每3个月对猪场内感染猪群进行PRV gE抗体和gB抗体水平的随机抽样检测,其中,种猪群的抽样比例要达到全部抽样量的20%以上。

当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和gE基因阳性猪的比例低于30%时,将血清学检测gB基因和gE基因阳性猪与阴性猪分开饲养,随后继续使用gE基因缺失的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活疫苗(PRV HB-98株)配合gE基因缺失的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免疫结束后,每3个月对gB基因和gE基因阳性猪群反复进行“检测-分群-免疫-检测”,以逐步淘汰和缩小阳性猪群。

1.3 清除净化

对PRV阳性猪群采取检测淘汰法,通过反复多次的全群抗体检测,淘汰PRV野毒株感染阳性猪,而后再对PRV野毒株阴性种猪进行扩群。当猪场内猪群的PRV野毒株感染率下降到5%时,对猪场内所有PRV阳性猪逐头采集血清样本,进行PRV gE抗体检测,对于检测结果PRV gE抗体阳性者再次进行扁桃体采样,如果扁桃体样本PCR检测结果仍为阳性则对其进行淘汰处理。每3个月进行一轮淘汰,逐渐剔除全部阳性猪,最终建立完全健康的PRV gE基因阴性猪群[5]。这种检测淘汰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对猪群管理影响较小,但是不适用于PRV野毒株阳性率较高的猪场,且需要反复检测,检测费用较高。

当猪场需要引进后备猪时,应注意后备猪所在种猪场的选择,必须选择PRV检测阴性猪场,引种后不可马上与猪场中原猪群混群,需在隔离区内对引进种猪逐头进行PRV-gE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阴性者方可混群饲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最终建立起伪狂犬病净化种猪群。

净化猪群建立后,每4个月进行一次猪伪狂犬病病毒和免疫抗体监测,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净化猪群的健康状况。PRV gB抗体和PRV gE抗体检测,按照10%的比例进行血样采集。当PRV gE抗体检出率<1%,PRV gB抗体合格率>90%,无临床病例,则认定猪场净化猪伪狂犬病合格。此时猪场便可以申请无猪伪狂犬病认证。

1.4 认证

当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控制等相关考核达到要求,且连续2年PRV野毒株检出率<1%,PRV gB抗体合格率>90%,无临床病例时,可以向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认证申请,由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疫水平和疫情监测。随机在猪群中抽样采取50份血清样本和50份扁桃体样本,通过ELISA检测免疫抗体水平,PCR检测猪群的野毒株感染情况。当检测结果显示PRV gB抗体合格率>90%,PRV野毒株检出率<1%,且无临床病例时,判定该场符合猪伪狂犬病净化标准。由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如果结果为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由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验收。完成猪伪病狂犬病净化猪场认证,认证合格后挂牌向社会通告。认证期限3年。

认证完成后,猪场每年进行自检,每两年由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随机抽检,第三年由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随机抽检,从猪群中抽样采集50份扁桃体样本和50份血清样本,通过PCR检测猪群的野毒株感染情况,同时进行PRV gB抗体检测。符合净化标准,通过认证。

2  小结

综上所述,由猪伪狂犬病阳性场转为阴性场,进而再达到猪伪狂犬病的净化,该过程比较复杂,通过本底调查、强制免疫、清除净化、认证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实现,获得猪伪狂犬病的全面净化任务十分艰巨,一旦猪场净化后,需更加重视生物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 呼显生,黄克群,许英.猪瘟、猪伪狂犬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程序设计[J].吉林畜牧兽医,2013,34(12):11-13.

[2] FUIJITU T.Aujeszky is disease control rogram in Japan[A].OIE symposium on Aujeszkys disease.T hailand,1994:85-97.

[3] 樊淑华,吴凤笋,李文刚,等.猪伪狂犬重组抗原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5):3-5.

[4] 吕远蓉,王怀禹,刘强,等.南充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抗体血清学监测[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4):30-31,58.

[5] 景广宇.猪伪狂犬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J].猪场兽医,2014(11):78-80.

猜你喜欢

狂犬病活疫苗毒株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打败狂犬病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