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三百年前的海

2023-05-30彭博雅

新民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化生海洋生物牡蛎

彭博雅

在新书《海错图笔记·肆》中,张辰亮也延续了他一贯的科普风格,严谨又不失趣味。并且在摆脱短视频对时长和体裁的限制后,得以科普得更加深入,系统性、体系化地介绍海洋生物知识。抽丝剥茧的考证过程,让这本书既有科学研究的严谨,又像推理小说一样好读。

《海错图》是清朝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洋生物图谱,内容广博,妙趣横生,但是由于时代所限,书中的不少信息存在错误。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就是用现代的生物学知识去考证三百多年前的海洋生物,辨析《海错图》中的观点,去伪存真,对这本清代著作进行现代解读。张辰亮历时9年撰写了4本《海错图笔记》,共考证了237幅《海错图》原图,才算对这套巨著实现了比较完整的重现。

在《海错图笔记·肆》之中,可以看到张辰亮和聂璜跨越时空的智力交锋。

聂璜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笔画家,那些他亲眼所见的生物,往往能画得非常写实;而那些他凭想象画的,辨识时以配文为主也能行。但他有时会真假混杂,凭经验和想象对残缺的实物进行补完,非常混淆视听。这时就需要张辰亮化身“侦探”,找出唯一的真相。

例如聂璜所绘“巨螺”,螺壳图像和文字描述都准确地指向夜光蝾螺,但偏偏螺口覆盖的厣与夜光蝾螺对不上号。张辰亮于是从聂璜的配文推测:聂璜获得的“巨螺”是垫在舱底做压舱物,从国外海运来做螺钿饰品的,这意味着运来的只有壳,没有肉,不然会腐坏。而螺的厣与肉相连,因此聂璜是看不到带着原装厣的巨螺的,图上的厣是他凭想象画的。

推理到此,张辰亮不禁吐槽聂璜,一幅画埋着这么多坑,跟玩电脑扫雷游戏似的。这种隔空对话感,正是這本书的趣味所在。

在《海错图笔记·肆》中,张辰亮着重驳斥了聂璜的一个错误观点:化生说。

化生说很多都源自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比如“橘虫化蝶”,是指柑橘凤蝶的幼虫变成蝴蝶。当然,化生说毕竟不是科学,不靠谱的案例更多。比如“芦苇化虾”“草子化蚊”,是因为虾、蚊的卵和幼体过于微小,被古人忽视,就以为虾和蚊子是它们附近的植物变成的。

受到化生说的影响,聂璜认为有“枫叶化鱼”“蛳螺化蟹”,但枫叶鱼其实是鲳鱼的幼体,而寄居蟹只是占据了空螺壳。这些真相其实在清代也有不少人洞悉的,只是聂璜为了佐证自己的化生说,不予采信,这是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我们应当引古人以为今人戒。

而书中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思考,更是为《海错图笔记·肆》注入了现实意义。

《海错图》中记载了一种奇观:蠔山。是指牡蛎附着在礁石上,长成6—9米高的小山。长满牡蛎的礁石,科学界称之为“牡蛎礁”。但张辰亮多番求证,查阅资料,请教厦门、福建等地的专家,都没能找到如聂璜描述般的牡蛎礁。甚至连低矮的牡蛎礁,也由于长期的过度采挖、水体污染、海洋开发,在渐渐消失。比如天津大神堂牡蛎礁,2000年尚有35平方千米的牡蛎礁,到2013年,保存良好的礁体只剩0.6平方千米!

那些聂璜见证过的完好海洋生态系统,如今只能在古籍上一窥,怎能不让今人痛心和汗颜。《海错图笔记》中也提到了科学家们修复海洋生态的努力,禁渔,投放牡蛎壳,复育珊瑚……希望有一天,我们能重现聂璜的海。

《海错图笔记·肆》张辰亮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

书讯

《珍珠在蒙古帝国》

1221年,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一个被蒙古士兵俘获的女人,声称为保护自己的珍珠而将它们吞下。她立即被处决,为了找到几颗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对死在战场上的人开膛剖肚。

具有审美、经济、宗教和政治价值的珍珠,是古代世界的至上珍宝。而蒙古这个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内陆帝国,是其无可匹敌的收集者、支持者、传输者。将影响力扩展到海洋领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怎样的新起点和新挑战?

猜你喜欢

化生海洋生物牡蛎
海洋生物动起来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海洋生物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美蓝染色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对不同类型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作用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