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高产创建植保新技术示范性对比试验

2023-05-30黄喜梅尹绍忠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市售纹枯病悬浮剂

黄喜梅 尹绍忠

2021—2022年延津县进行了小麦高产创建植保新技术的示范性对比试验,旨在为植保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小麦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安排在河南省延津县潭龙街道尹庄村,地势平坦,栽培条件均匀一致,前茬作物为玉米。全程机械化操作,2021年10月29日播种,品种为郑麦132,每667 m2播种量 14.55 kg。每667 m2麦田施用45%(18—21—6)小麦专用肥50 kg作为基肥,拔节期每667 m2麦田追施奥特尔牌35%(30—0—5)复合肥25 kg。3月12日浇返青拔节水,4月13日浇孕穗水,5月10日浇灌浆水。3月7日春季化学除草, 6 月6日机械收获。

(二)供试材料

1.供试作物。供试验作物是小麦品种郑麦132(国审麦20190025),由河南天浩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2.供试药剂。健仓30%嘧·咪·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福满美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新亮歼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激焕,以上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5%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由济南天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30%己唑醇悬浮剂由江苏建农植保有限公司生产,市售。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由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由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浮剂由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粉剂+≥60%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可溶性液剂,由美国陶氏益农生产,市售。

(三)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 4个处理,顺序排列。处理1为新技术方案1试验区, 面积1334 m2;处理2为新技术方案2试验区,面积1334 m2;处理3为常规用药区,面积1334 m2;处理4为空白对照,试验面积 667 m2。各处理设置见表1。

播种前拌种,抢时播种,起身期至拔节期各处理示范区第1次施药,同时加入除草剂。齐穗期至扬花期各处理示范区第2次施药。两次均采用3WBS-D-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每667 m2用药液30 kg。

(四)土壤及气象情况

1.土壤情况。土壤质地为壤土,中等肥力,pH 为8.0,土壤含氮78 mg·kg-1、磷20 mg·kg-1、钾110 mg·kg-1、有机质12.2 g·kg-1。

2.气象情况。各处理第1次施药时天气为晴,最高温度20℃,最低温度6℃,实时温度19℃,风速3 m·s-1,湿度19%。第2次施药时天气为晴,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3℃,实时温度26℃,风速4 m·s-1,湿度32%。

(五)调查方法

1.病虫害防效调查。每次药后按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调查1次主要病虫害的防效。

2.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调查。一是调查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于越冬期、返青期两个生育时期监测小麦主茎叶龄、单株茎蘖、三叶以上大蘖、总茎蘖(穗)数、根鲜质量以及长势长相。二是调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实测产量和进行考种, 计算理论产量,并评价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三是安全性评价,观察药剂的安全性,有无药害并确定药害程度。每次药后调查,可目测各处理麦田瓢虫等天敌数量,比较其影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小麦返青期生长的影响

受小麦播种偏晚的影响,返青期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三叶以上大蘖、每667 m2茎蘖数均不如往年,但各处理之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异。出苗率方面,处理1、处理2和处理3高于空白对照0.7~3.5个百分点,处理1出苗率最高,达到88.1%。处理1、处理2和处理3较空白对照主茎叶龄分别增加0.4、0.3、0.2,三叶以上大蘖分别增加0.4、0.3、0,茎蘖数分别增加2.9、2.0、0.6,单株茎蘖数没有差别,20株根鲜质量分别增加7.3 g、5.2 g、4.6 g,根条数分别增加0.7、0.4、0.1, 株高分别增加2.4 cm、2.6 cm、0.4 cm。以上表明各药剂处理能刺激小麦生根出苗,加快麦苗由弱转壮,促进小麦生长、多分蘖、快分蘖、分大蘖,协调小麦三要素关系,搭建良好的丰产架子。综合各项调查指标,新技术方案好于常规对照药剂。

(二)对小麦茎基腐病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播种前不同剂量的30%嘧·咪·噻虫嗪(健仓)拌种,苗期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及纹枯病的防效94.7%~100%。常规用药25%苯醚·咯·噻虫悬浮剂对茎基腐病和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达78.9%、73.3%,低于30%嘧·咪·噻虫嗪(健仓)拌种防效。从不同的防治时期来看,新技术方案试验处理区对两病的防效为71.4%~83.3%,常规处理区的防效为66.0%~67.3%。 從小麦中后期大田长势情况来看, 新技术方案试验处理区的小麦白穗数明显少于常规用药区和空白对照区。调查发现,新技术方案试验处理区小麦茎秆韧性好,无倒伏现象,落黄好,籽粒外观光滑,色泽好。总之,新技术方案试验处理区优于常规处理区。

(三)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每个处理区 5 点取样,每点固定 10 株。 起身期至拔节期(3月7日)各处理示范区第1次施药前, 经田间调查,没有蚜虫的发生,药后7 d和药后14 d田间调查均未发现蚜虫。

在齐穗期至扬花期(4月20日)各处理示范区第2次施药后 7 d,处理1和处理2的防治效果均在92%以上,分别为92.2%、92.6%,两者差异不明显,但明显好于常规用药区。药后14 d,处理1和处理2的防效均达 100%,常规用药区的防效为90.1%。

(四)小麦产量及效益

由表2可知,处理1、处理2每667 m2产量分别为643.5 kg、625.9 kg,比常规用药区每667 m2增产76.5 kg、58.9 kg。新技术方案示范区小麦成熟期表现为落黄好,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都明显好于常规处理区,籽粒饱满,麦粒晶莹透亮,无病虫粒,容重达840 g·L-1,超过国家一级麦标准。

在总收益方面, 处理1、处理2比处理3每667 m2分别增收 189.7元、145.1元。综上可知, 新技术方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五)环境友好性评价

各个处理施药后,田间观察,未发现药害现象,小麦生长正常。田间目测未发现对天敌有明显影响。按4次施药(含拌种、除草各1次)测算处理1、处理2和常规用药处理区每667 m2分别投入农药(有效成分)53.225 g、45.886 g、24.625 g。由于2022年本区域小麦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常规用药试验田4次(常年5~6次)用药,即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从农药减量、环境友好的角度综合分析评价,选择新技术方案2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更为合适。

三、小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新技术方案对小麦茎基腐病病和纹枯病的防效在苗期为94.7%~100%,灌浆期为71.4%~83.3%,对蚜虫的防效在92%以上。新技术方案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分蘖,加快麦苗由弱转壮,后期灌浆快,落黄好,籽粒饱满,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增加,较常规用药增产10.4%~13.5%,每667 m2小麦增加效益145.1~189.7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综合比较,新技术方案2更适合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市售纹枯病悬浮剂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市售威灵仙饮片的质量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市售泡菜中生物胺含量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