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作物产区的变迁对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的启示

2023-05-30曲奕威任春玲姜玉忠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省花生

曲奕威 任春玲 姜玉忠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农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迁。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农作物产区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思考,展望了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的潜力和优势。

一、农作物种植产区变迁的启示

我国棉花主产区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变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1980年,我国棉花主产区还是东部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为例,当时三省的棉花面积约191万hm2,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面积只有18万hm2;1980—1990年,棉花主产区开始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转移,至1990年底,黄河流域三省的棉花面积增长到314万hm2,占全国的56%;1990年之后,东部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花面积开始逐渐缩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面积逐渐增大,棉花主产区开始由东部向西北转移;至2020年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传统棉区的棉花面积所剩不多,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面积则占到全国的90%,我国的棉花产业形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家独大的局面。我国棉花主产区变迁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下降。另外,近10年的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也是压垮东部棉区棉花生产的最后一根稻草。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桑蚕产业从传统的长三角地区向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转移,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桑蚕产量占全国的50%。传统茶叶生产大省——浙江省近10年茶叶产量基本稳定在17万t左右,而中西部的湖北省、四川省的茶叶产量10年间分别从16万t、17万t增长到36万t、34万t,增加了约1倍。从表面上看,产业的变迁是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转移,实质上是产业在寻求更低的人力成本或生产成本,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山东省花生产业由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启示

与棉花、桑蚕、茶叶等产业相同,花生的种植生产也在山东省、河南省两省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一)河南山东两省花生面积的变迁

1980年,山东省花生播种面积62万hm2,占全国的27%,是全国花生第一大省,而此时河南省的花生播种面积仅是山东省的1/3;1980—2000年,山东省一直是全国花生第一大省,同时河南省的花生面积也在不断增长;2000—2010年,河南省花生面积持续增长,而山东省花生面积持续下降,在此10年间河南省花生的面积和总产超越了山东省,成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省;至2020年底,河南省花生播种面积达126万hm2,超过山东省将近1倍。

(二)花生面积变迁的原因分析

从河南省、山东省的花生面积变迁中发现,花生种植从山东省向河南省的转移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的。此时恰逢我国沿海省份二三产业大发展的时期,人工成本高的产业有向中西部转移的需求,加上山东省开始发展蔬菜等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业产业,促成了花生生产向气候条件相似、地理距离较近、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的河南省转移。

(三)山东省花生产业的提档升级

1980—2000年,山东省利用花生第一大省的规模优势培育了技术、价值含量更高的花生加工、服务产业,实现了花生大省向花生强省的转变。2000年后,虽然花生种植开始由山东省向河南省转移,但此期间山东省已经确立了自己在花生二三产业上的优势,培育出了鲁花、龙大、金胜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花生加工企业。这批企业成立的时间均是在2000—2010年,而在这10年间河南省花生种植规模超过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一。同时,山东省还利用自身的沿海、港口优势,培育了一批在花生进出口领域内有话语权的服务企业和行业协会。

(四)产区变迁对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河南省获得花生原料生產和靠近消费市场的优势后,鲁花在河南省多地建设了加工厂,多家山东进出口、加工企业也与河南省花生生产基地开展了合作,但这些合作并没有影响山东省一直处于花生产业链、价值链上游的控制地位和优势地位。同样,河南省曾经是棉花生产大省和棉纺大省,虽然河南省的棉花种植产业都向新疆转移了,但棉纺加工业并没有随之快速转移。河南省一直是全国棉纺大省,直到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纺产能达到2038万锭,才基本与河南省的棉纺产能相当。

(五)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的历程分析

从山东省花生产业由大变强的历程可以发现,在产业起步阶段,规模扩张是必由之路,规模优势会吸引技术、资金集聚,催生一批本土企业和吸引一批外来企业,形成自身的产业链。但规模优势总会面临效益难以进一步提升、规模无法一直扩大的发展瓶颈。破解之路便是把规模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阶层跃迁,完成生产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转变。

(六)河南省花生产业发展机遇展望

河南省虽然没有山东省的沿海港口优势,但河南省处于我国“米”字形交通网络的枢纽位置,又靠近人口密集的消费市场,具有自身的独特区位优势。目前,河南省花生种植规模连续1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科研育种实力全国领先,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培育了淇花、正花、丰盛等一批知名花生企业。但让从业主体持续增收、产业持续增效才是发展的关键,河南省必须要向二三产业要效益,发挥在花生产业上的厚积优势,放眼全国市场,寻求产业机遇和突破口。

三、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21年6月,为进一步推动豫疆农业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订了“十四五”期间全面加强农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中国花生产业发展论坛暨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研讨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成功举办,大会以“豫疆合作,促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商豫疆花生产业合作大计。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在新疆次宜棉区推进花生棉花轮作,利用农牧交错地、河滩地、沙土地适度扩种花生。一系列规划方案的出台,为下一步花生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孕育了机遇,即河南省要把花生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推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挖掘在花生生产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二)新疆发展花生生产的潜力

首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耕地面积400余万hm2,除北疆部分地区和东疆北部地区不能满足花生最低生育期积温的要求外,其他地区耕地均能满足花生生长条件的要求,适生区占比75%左右。特别是南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更是为花生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花生单产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多为沙质土壤,有利于花生根系和荚果生长发育,加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本稳定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可控、可预期提供了保障,生产出来的花生品质十分优良,花生种植效益相当可观。最后,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广花生棉花轮作模式,可以发挥花生固氮培肥地力的作用,改善因长期种植棉花造成的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实现保护耕地质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河南在豫疆花生产业合作中的优势

(一)种业实力突出

1.品种多。据统计,河南省推广3300 hm2以上花生品种108个,仅“十三五”期間选育登记的花生新品种就有274个。河南省花生品种类型多样,能够适应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阔、南北跨度大、气候多样的环境特点。

2.种业企业多。河南省从事花生种业经营的企业较多,市场影响力较大的种业企业有秋乐种业、金沃野、南海种业等16家,能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面积发展花生提供种源保证。

3.科研优势突出。河南省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花生科研创新平台,花生科研人才优势突出,以张新友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在全国花生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够为两省开展花生科研合作提供科技支撑。

(二)种植主体规模大

1.种植主体多。河南省乡村就业人口多,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花生规模化程度难以进一步提升。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均耕地面积全国第一,河南省可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花生种植产业提供劳动力支持,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生生产规模化水平。

2.新型花生职业农民群体已形成。近年,河南省一批花生种植能手在省内甚至省间跨区租地种花生,职业化、流动性特征明显。有关部门可引导他们将眼光投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其带去良种、良法等成熟的生产技术模式。

(三)农机配套能力强

1.农机资源丰富。河南省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正阳、延津等花生大县都形成了本地的花生农机制造及配套服务产业,丰富的农机资源能够满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同土质、不同种植模式花生农机作业需求。

2.农机装备制造优势突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花生生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花生将会形成巨大的农机装备需求市场,对河南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四)初加工产业规模大

1.分选分销群体大。河南省花生分选分销主体基本遍布花生产区的各个乡镇,具有市场活跃度高、经营灵活、渠道多样等特点,在花生生产和加工、消费方面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2.集散交易市场多。河南省花生总产量高,交易量大,外销比例高,形成了正阳县、南召县皇路店、祥符区万隆乡等众多花生集散交易市场,并设有全国性的花生价格监测点,是全国花生市场的重要节点。这部分市场组织形式和运转模式成熟,可快速延伸、复制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生市场。

3.交易地位突出。2021年2月,我国的花生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河南省内多地也建设了期货交割库。另外,渤海花生交易中心、福达花生信息网等花生交易信息平台也深植河南省多年。现代化的花生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信息服务可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生产业提供更好的市场保障。

豫疆花生产业合作既是两地优势的互补,又是河南省花生产业的优势再造,河南省应抓住此次豫疆花生产业合作的机遇,推动花生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   刘沛儒)

猜你喜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省花生
掏花生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圆满落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工委主任(扩大)会议畅谈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