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2023-05-30
追剧时不开倍速是我对这部剧最高的评价。
——现实情况是,开倍速还能看完的剧,也寥寥无几
刚开始:“这个真好吃,那个也好吃。”
到最后:“你点的你吃完。”
——和朋友吃火锅定律
智慧城市:路口装摄像头;大数据分析:收集用户隐私;下半场:快不行了;联合创始人:老员工;赋能:拉你一把;发力:烧钱;闭环:自产自销;孵化器:办公室是租的。
——互联网行业“话术”
当周围的人失去理智的时候,他还在做正常的事情。
——拿破仑对军事天才的定义,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成功者
“没空”与“我有事”相比,后者更有教养;“随便”与“听你的”相比,后者更暖心。
——说话的内容大同小异,说话的技巧千差万别
高端品牌在典雅中展现愁肠百结,中端品牌在平凡中展现坦然自若,低端品牌在欢乐中展现蓬勃朝气,年轻潮牌在叛逆中展现怒气冲冲。
——品牌立意的精髓
你放眼打量街巷,就像翻阅写满字迹的纸页,城市告诉你所有应该思索的东西。
——散步,是一场与自己灵魂及所在城市的对话
狂妄自大的人在伤害他人时,会认为自己是在拯救别人。
——这才是偏见的可怕之处
你可以相信文学,但不要迷信文人。
——文学就像医学一样,只是一种技能,掌握这项技能的人,往往被预期比别人更高尚、更文明,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少年儿郎的贪睡是珍贵的,因为后来求之不得。
——年岁渐长,失眠渐重
慢热的人,就像网速不好、加载很慢的网页,可能内容非常好,但很少有人愿意等。
——关于慢热
过度的解释之所以没有意义,是因为其实没有人在乎它。
——不在乎你的人,也不会在乎你的解释;真正在乎你的人,更不会在乎你的解释,因为他们在乎的是你这个人本身
与一个人相厚,也许缘于吸引;跟一堆人相融,必然出自吸纳。
——扎堆,实际上体现的是个体的处世能力
“哈喽”“在吗”“在干吗”。
——在社交便利且频繁的今天,“如何开启话题”仍是困扰每个人的难题。看似简单的两三个字,或许已经耗费了全部试探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