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夫之中哲诠释学方法
2023-05-30张相宜
张相宜
【摘要】 自古以来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颇多,但是人们常常容易忽略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就如同研究中国哲学的工具,是挖掘学术成果的机器。所以,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研究好中国哲学方法,有助于我们事半功倍地研习中国典籍。而王夫之的诠释学方法作为中国哲学方法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于众多的中国哲学方法论中脱颖而出。因此,研究王夫之的中国哲学诠释学方法是极其有必要的!
【关键词】诠释学;中国哲学;王夫之
【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0-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0.024
一、中哲方法论的概念
(一)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通常与世界观联系起来,我们通常说有了世界观就有方法论。不论一个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如何,他的哲学实际上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1]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
中国哲学方法论,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是认识中国哲学、改造中国哲学,以及用某种方法来处理中国哲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研究中国哲学,不同的哲学家方法各不相同。有冯友兰最先提出中国哲学中国“方法”的问题;牟宗三用“消化康德”的办法讲中哲;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方法;汤一介的“中国的解数学方法”;冯契先生的“经学方法”;以及张君劢的“直觉方法论”……这些哲学大家都有着自己相应的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
二、诠释学方法论
在众多大家研究、总结的中国哲学方法中,王夫之的诠释学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种。他巧妙地用简单的十二个字,概括出了他对于中国哲学方法研究的精髓——“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见其瑕”。其诠释学短短的十二个字将研究中国哲学的技巧表达了出来。
(一)诠释学
“诠释生命的意义”——就是用一种具体形象的事例、一种具体化的说法来解释生命的意义。换而言之,我们进一步简单地可以把诠释理解为解释。所以,诠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被描述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2]诠释学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中哲方法,对于文献、史料的研究并不是比较,只是依靠文本的理解和解读来理会作者的本意。这种方法也许会被人认为太过于主观,并不能依照一人之所见来断定作者的原意。但是第一手的资料才能最真实地还原作者的原意以及史料的真实度,所以诠释学提倡直接理解。
(二)“入其垒”
所谓“入其垒”,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进入堡垒,进入到里面去看看、去了解。“入其垒”是理解的第一阶段,指现实的诠释主体对文本符号意义的了解。“入其垒”,其表面意思是指理解者要进入本文对象的堡垒中,借指理解者要理解一种学术思想,必须深入到研究对象的思想体系的内部去。
如何深入进去呢?我们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了。那就是我们在初读一本书时,首先要了解本文语言文字的意义。了解本文語言文字的意义,不能离开语言分析,如语文、语型、语用的分析等。就好比我们初学语文时,要了解句读,了解一句话的句子成分,知道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这样才能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如果有语病,又是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本文段落的意义、文章整体的意义,力争有所把握。以对本文符号的了解为基础,才肯能深入本文的思想营垒内部。
所以,“入其垒”所指导我们的是初读文献的一种方法。是一种了解表层知识的一种方法,若要深入其中、了解其中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就还需要借鉴外物。需要用其他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研究中国哲学。
(三)“袭其辎”
“袭其辎”是理解的第二阶段,指现实的诠释主体对文本作者思路的了解。“袭其辎”,其字面意思指因袭、借用对方的辎重,资源为我所用等;其从理解的角度看,则指读者在了解了文本符号的意义之后,还要借用文本作者的原有概念或范畴、命题、立场、思路、目的等,像作者一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看能否得出与作者一样的结论。[3]用冯友兰先生的论述“同情的了解”时所说的话,就是照着作者的思路,再想一遍。在此,包含了三种可能的理解方法。
1.资料整理与思想归纳
在了解符号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符号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意义。比如,可以先归纳出部分文本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于这部分的思想意义,再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寻求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寻求文本的整体意义。
这里,当然涉及部分意义与整体意义的矛盾问题,即所谓“诠释学循环”问题。意思就是说,要了解部分的意义,必须先了解整体的意义。只有对整体意义有把握之后,才可能真正了解部分意义。
这一点,与我们哲学中所讲到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常说整体大于部分,要对一个事物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对于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应当放在第一要义的地位。而对于整体意义的了解,又离不开对部分意义的了解。
2.逻辑分析
对于文本意义中涉及的重要概念或范畴、命题、命题关系以及思想体系进行逻辑分析,如文本概念或范畴意义的分析、命题意义的分析、命题关系的分析等,以弄清楚其思想体系结构,进而揭示其思维的逻辑性。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金岳霖、冯友兰两位学者,可以说是逻辑分析的代表人物。金岳霖尤其是中国20世纪逻辑分析的典型代表,而冯友兰则对于哲学史研究中的逻辑分析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熟读玩味,设身处地,切己体会
北宋理学家程颐和程颢在谈到如何读《论语》《孟子》时就提到,读者对于文本要“熟读玩味”,久而久之,自然意味深长;而苏轼等学人在讲到读书时,也非常强调“熟读深思”的重要性。问题在于,要如何熟读玩味,以及如何熟读深思。在思想方法上,有两个方面不可缺少:一是设身处地让读者投入对象之中,照作者的思路重新再想一遍,或者带着温情与敬意,像艺术家欣赏艺术品,发现文本意义或作者思路中包含的苦心孤诣之处。就好比每当我们诵读古诗词,都需要我们分析诗歌的意境;二是切己反思,结合自己修养的现实状况,体会文本意义和作者真意,进而可能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于中国哲学方法而言,自身的学术素养直接影响到中国哲学的研究。所以,人们意欲使用更好的或者是创造有效的中国哲学方法,就要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而后一点,与下一阶段的理解活动已经密切相关了。
(四)“暴其恃”
“暴其恃”是理解的第三阶段,指对文本作者思路的立场或出发点、方法、根据或标准、理想或宗旨的揭示。“暴其恃”从字面意义来看,指暴露对象所借以成为思想营垒的深层依据;从诠释学角度来看,则是指读者在了解文本作者的思路后,还要进一步理解他不得不这样思考的原因。这些原因,既有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有作者所认定的逻辑推论的前提、推论方式和如此推论的宗旨。文本作者的思路以及思想营垒,就建立在这些原因基础上。
就好比朱熹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就夹杂着朱熹本人的一些观念。同样,中国人在翻译西方的名著时,除了将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有时为了丰富文本的内容或者是给原著增色,也会掺杂自己的观点在译注中。所以,不论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还是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首先应该是“入其垒”,在与原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之后,可以通過阅读后人对于原著的译编来发现不一样的观点,从而裨补阙漏,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样说来,“暴其恃”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个步骤。
(五)“见其瑕”
“见其瑕”是王夫之所谓理解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指通过上述理解,揭示文本思想自身的长处或者不足,从而进行客观的批评。“见其瑕”,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发现对象营垒的弱点;而从诠释学角度看,则是指读者认识到本文思想体系的不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对于好的思想观点我们可以积极吸收汲取,对于与当代社会相悖逆的思想观念我们就予以扬弃。对于中国众多的哲学家,不同思想流派的思想各不相同,很难下定义孰是孰非。宋朝大家朱熹与陆九渊之间尚且都有学术之争,两人对于“心即理”与“性即理”的观点各持己见。朱熹理学的中心命题是“性即理”,陆九渊心学的中心命题是“心即理”。[4]
王夫之提出的“见其瑕”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对于对方的缺点进行规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从而使得自己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与对方的学术观点相冲突的地方就是更好的立意的地方,所谓不破不立,对方的瑕疵缺点如若能够被我方有效地利用,将会成为我方的学术理论的一个支撑点。
所以,王夫之的“见其瑕”的观点,正是希望我们能够破除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来引以为戒,更好地为中国哲学的研究添砖加瓦。
三、方法论的特点
(一)理性精神
作为系统化的方法论,首先具备了理性精神的这一特质。任何一个方法论的形成都不是感性的判断,而是基于长久的理性思考得出来的。所以中国哲学方法论,首先具备了理性精神的这一特点。
在我们看来,世界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于世界的看法都可能不一样。古有气本论、原子说,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些对于世界本原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认识事物的方法除了先验论就是经验论。虽然众说纷纭,唯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方法才是可靠理性的方法。所以认识世界是需要我们通过探索的经验才能获得的。那么对于学术探索的方法也必须这样。
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并不是与生俱来这种研究哲学史的本领,也不可能先验地知道研究中国哲学史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摸索前进才能获得最适合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对于古代典籍的训诂和考据也需要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习得考据学的方法。所以,研究中国哲学的这样一种理性的方法,在另一层面上也为研究好中国哲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总结概括性
方法论作为一个集合体,不再是世界观这种零散的观点,而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体系。方法论作为一个大的体系,将一些细枝末节囊括其中,使得这些零散的观点集合到一个具有概括性的大方法中。同时作为方法论,也要具备囊括小方法的能力,满足这些观点的共有特性。
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具有总结概括这一特性,也正是这样一种特性,让中国哲学方法论从万般零散的技巧方法中抽离出来,赋予其独有的总领特点。
(三)实用性
作为方法论还具有实用性。方法论首先是一种方法,是为了现实的研究需要的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是一些具体的方法集结起来的工具,不是高高悬浮于理论之上的空中楼阁。
方法论不等同于思想体系,思想体系是抽象的、是哲人的一种脑海中形成的一种观念。思想体系有可能能够付诸实践,也有可能并不能够付诸实践。但是作为一种方法、一些方法的集合体的方法论是必定要能够付诸实践的。所以,方法论具备了实用性这一特质。
(四)循序渐进性
作为中国哲学方法论,其研究的方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方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从“入其垒”这一研究中国哲学的第一阶段的方法,第一阶段的方法只是要求我们进入其中了解文献文章资料或者是哲学家们的思想;到“袭其辎”因袭、借用对方的资源为我所用,第二阶段的方法要求我们不仅仅要了解其大致内容,也要梳理清楚对方的思路,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借鉴,为我们所用;其次是“暴其恃”,这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我们做到清楚文本作者的主旨和中心要义,从逻辑层面知道作者如此行文的原因。那么最后一点就是要求“见其瑕”不仅仅是“袭其辎”,承袭对方学术的优点,也要同时具备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来洞察对方思想观点中的纰漏以此来吸取教训和规避,抑或是破除对方的观点,将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的一个新的出发点。[5]
所以,就此来看,中国哲学的诠释学方法具备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正是因为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深入其中,才能够更好地研究中国哲学。循序渐进既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时循序渐进有遵循了动作形成的规律,动作形成的阶段性变化,受人体生理机能的制约,受条件反射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支配。掌握动作技术,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四、方法论的启示
几千年来,人类的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智慧,多彩绚丽的人类文明普照寰宇,生生不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研究不曾停歇它探索的脚步,古有王夫之先生的诠释学研究方法。金岳霖、冯友兰先生凝结着中国近现代哲学方法的精华,提出了著名的逻辑分析法;贺麟先生提出的文化哲学方法以及蒙文通先生提出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这些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论,在哲学史上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更好地学习中国哲学,更好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中国哲学,以便于后人在中国哲学方法研究的画卷上涂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洪汉鼎.诠释学的中国化:一种普遍性的经典诠释学构想[J].中国社会科学,2020,(01).
[3]张立文.王夫之经学的新诠释[J].船山学刊,2004,(04).
[4]李清良,张洪志.经典诠释学对哲学诠释学之扬弃[J].天津社会科学,2020,(06).
[5]韩振华.“践履”、儒学诠释学与美学——王船山经典诠释学美学三题[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