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柔石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023-05-30张荣

今古文创 2023年10期
关键词:柔石五四人道主义

【摘要】 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左翼作家柔石青年时代即受到人道主义思想影响。本文以“对爱情与个人幸福的追求”“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博爱同情”“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三个层面分析柔石小说中所蕴含的人道主义精神,顺着柔石小说创作艺术逐渐成熟的道路,认识柔石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对被侮辱与被欺凌的中国劳动人民的爱与同情,体会他作为动荡不安时代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柔石;“五四”文学;人道主义;左翼作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0-005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0.018

“人道主义”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所提的人文主义(Humanism),内涵在于“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要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意志自由,要求恢复人作为人的地位和尊严,追求个人才智的发展和世俗的幸福生后”①。人道主义思想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柔石从第一部短篇集《疯人》开始就表现出对自由、个性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正符合五四风潮所推崇的民主、科学、个性主义等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的发表,集中展现了柔石对底层贫苦人民的关怀,对麻木的国民的痛心,和对知识分子应走道路的探索,是其思想逐渐成熟的表现,体现出当时左翼作家深广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人道主义传入中国

欧洲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至18、19世纪,人道主义逐渐成为文学主流之一。作为近代欧美文学高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以人道主义理想为核心,披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同情苦难民众的遭遇,探讨人的自由与解放,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其积极意义无可替代。20世纪初,“五四”运动爆发,大量西方思想文化被引入,知识分子高呼民主与科学,使中国大地上的人们耳目一新。陈独秀《敬告青年》指出:“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②,即是要提倡自由与民主。《新青年》所传播的大量新思想皆为提倡以个性主义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新道德,要求考虑每个个人所应该获得的独立、权利和爱,诸如尼采的超人哲学、易卜生的个性主义、叔本华的自我意志说、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马列主义等。胡适等人倡导的“文学革命”向国内传播西方文学史,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思潮译介进来。新的人文思潮、艺术内容与创作方式为作家們所吸纳,在其后助力他们开拓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崭新局面,也对当时正奋力挣脱封建枷锁的青年们影响深远。

在文学实践中,“五四”初期的白话诗,如刘半农《相隔一层纸》、沈尹默《人力车夫》、胡适《尝试集》,表达对底层民众的人道主义同情,抗议贫富两极分化的世道;鲁迅《狂人日记》呐喊“救救孩子”,其中蕴涵中国文人的忧愤深广力透纸背,与当时所推崇的人道主义相呼应。蔡元培在《新青年》五卷五号上发表《劳工神圣》,将“劳工神圣”社会思潮引入文坛,随即出现一批以劳动人民为主人公的作品,促使知识分子从对劳动人民悲惨境遇“隔岸观火” ③似的悲悯同情转向探索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思想情感和国民性,如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鲁迅《呐喊》等。其后沿鲁迅所开辟的路走出的乡土作家,以及问题小说、自我小说等,都显示出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以笔为矛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的忧患与热爱,对于土地和人民的关切与企盼。这一时代的作家,包括柔石在内,用他们的作品推动了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以至文化领域的发展。

二、柔石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的形成

(一)柔石的成长经历

柔石幼时家境贫寒,原名“平福”被地主强令改为“平复”。作为社会底层,连拥有自己名字的权利也没有,这件事在柔石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使他开始对被剥夺人权之事有了认识。柔石从小便目睹劳动人民生命中的不幸,“农民五哥,背着锄头从田里回家,疲乏地往床上一躺,连双脚上的草鞋也没来得及脱下就咽了气……木匠陈定福贫病交迫,借了财主的高利贷无力偿还,弃世前为不使妻儿受惊吓,竟然躲到山野里去身悬高枝” ④。这些悲苦的现实在柔石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使他成长为一位正直、善良、坚定的人道主义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士。

(二)鲁迅的人道主义观对柔石的影响

柔石与鲁迅关系密切,他的人生道路与文学创作之路都得到了鲁迅的帮助。鲁迅早期的人道主义观与其改造“国民性”的想法相通,即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彻底砸碎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枷锁,把人从黑暗、愚昧和麻木无知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鲁迅早期的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都是反“神道”“王道”“妖气”,铲除“野蛮”“兽性”,以争取“真正的人道”。有鲁迅开风气之先,紧随其后的乡土作家、东北作家群等,在文风、内涵、创作手法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鲁迅的影响。柔石作为鲁迅所记“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⑤,是鲁迅较亲密的友人,对鲁迅秉先生之礼,他的作品中自然有鲁迅的痕迹。《疯人》集中“疯人”有着鲁迅“狂人”的影子,疯人因失去不被允许的爱情,失去爱人而疯狂、死亡,“狂人”则因“吃人”的世道下,满目都是吃人的人而狂。《二月》描写逃离与寻找出路不得的具有博爱精神的知识分子萧涧秋,在封闭的芙蓉镇力图挽救妇女与孩子;他在芙蓉镇是为逃避“五四”后的失落世道,最终寻找出路失败,又是鲁迅《彷徨》集“孤独者”的延伸。《为奴隶的母亲》中被剥夺了自由人格与母爱权利的“春宝娘”,她在绝望的泥沼中的挣扎又可见被欺凌与被损害的“祥林嫂”“闰土”们的身影。

(三)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观对柔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文学与社会思潮被译入中国,柔石得以广泛接触到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作品。“在柔石的小说中,可以看到他对自我忏悔、勿以暴力抗恶和博爱主张的认同”⑥,也可以看到他对受压迫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表现及其中透露的反抗意识。托尔斯泰可以说是影响柔石创作最深的西方作家。柔石早期的中篇《三姊妹》讲述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章先生在八年的时间内先后与三姊妹中的莲姑、蕙姑恋爱,却又抛弃她们,使她们的人生陷入黑暗绝望;在章先生又试图追求小妹藐姑时,被藐姑愤怒地驱逐,章先生最后在流着鲜血的回忆中想明白了自己过往所做事情的罪孽深重,开始挽救三姊妹的人生。对比托尔斯泰的《复活》,章先生年轻时对莲姑、蕙姑的爱恋与占有,与聂赫留朵夫青年时代对玛斯洛娃的诱奸是相似的;被章先生抛弃的两姊妹的悲惨境遇,与玛斯洛娃的堕落、重逢时境遇的差别相似;长大了的藐姑就是走向成熟的莲姑与蕙姑,她作为姐姐的代言人对章先生禽兽本质的揭露,与玛斯洛娃狱中对聂赫留朵夫之流的唾骂,其思想认识是相同的;聂赫留朵夫奔走为玛斯洛娃伸冤,使她最终得以免除死刑,章先生也做出相似的挽救行动。

从《三姊妹》中可以看到柔石深受托尔斯泰自我忏悔、友爱宽容、勿以暴力抗恶等观念的影响。柔石在《三姊妹》中表达不该受“别人随意指给”的苦,不该不做反抗地受到阶级的压迫,这是他作为知识分子要告诉底层贫苦人民的;作为作家,他也宣扬了自己的平等观念,认为为自己的快乐而断送别人的快乐是多么罪恶的行为,他借着藐姑之口,骂这是“禽兽”的行为,亦是骂那些将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踩在脚下奴役的剥削阶级。

三、柔石小说中人道主义的体现

柔石来自贫苦的底层民众中,早期期望可以通过教育这条路来拯救国民与国家。后经历北上求学,及南下上海与鲁迅结交,在鲁迅帮助下创办《晨光》刊物,在文学创作上逐渐成熟。柔石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思想不断丰满、成熟与深刻的过程,其中有他对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忧虑,表明他必然走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成为优秀的左翼作家,勇猛的革命战士。

(一)对爱情与个人幸福的追求

作品集《疯人》,创作于1924年前后,此时柔石教育救国的理想受挫,开始长期孤身漂泊在外的生活。这一时期也是他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初期,他结合自身经历写了《疯人》等表达对自由爱情与婚姻追求的短篇。疯人本被吾乡望族某家收做养子,因他“赋性之高傲与不羁,逆主人耳,遂贬为书记”。疯人成长出自己的个性,他有学书学剑都很成功的才能,他自然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求不受人控制与役使的自由,高傲与不羁也是他追求平等身份地位的体现。疯人因此受到打压,被贬为“下层”人,这是疯人遭遇的第一重悲剧。被贬为书记的疯人不配与主人的少女相恋,但光明正大的恋爱是人的正当追求,追求爱情、美和幸福生活是人生来就应有的权利。少女以生命的代价来争取自己的爱情,疯人则以发疯来表现他的悲痛、压抑和抗争。被剥夺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权利,被剥夺深爱的人,最终一无所有,这是疯人的又一重悲剧。

在小说中有一个“破衣者”形象,他企图以一种道家的虚无主义劝疯人放弃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以宗教的无欲无求、自甘受苦、追求后世幸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统治人民,使他们麻木地忍受压迫,不期反抗。但疯人的觉醒是彻底的,他无惧无畏,发出“莫令我裹足!我必须寻求我的爱人到我生命的最后一秒”的宣言后殉情。《疯人》写的是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表达着肯定个人幸福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博爱与同情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创作成熟的标志。1929年柔石已与鲁迅结交,鲁迅“强调要正视黑暗,暴露黑暗,要执着地反映现实,在其引导下,柔石小说的现实性大大增强,表现出启蒙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⑦,描述现实以直抒人道主义关怀。

《二月》对于知識分子群像和个体形象的描写十分到位:以萧涧秋为代表的,包括陶慕侃、陶岚在内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对弱者充满同情与关爱的一类知识分子;以方谋为代表的,热爱谈论各种“主义”而不做任何实际行动的一类知识分子;以钱正兴为代表的,卑鄙的封建礼教保护的虚伪的一类知识分子。三类人汇聚芙蓉镇,萧涧秋在其中探索着自己的道路。萧涧秋是一个怀着热情和崇高人道主义理想的富有正义感的青年知识分子,“五四”落潮之后,一代人苦闷、孤独、怅惘、彷徨的体悟集中在他身上。他经历漂泊后厌倦了都市的平庸生活,来到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芙蓉镇,偶遇为革命牺牲的李先生的遗孀与儿女,文嫂眼中极烈的悲哀刻在他心上,他为这个在寒冷中岌岌可危的穷苦家庭送来了温暖和希望。萧涧秋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明确的,他不忍看着别人受苦,不忍贫苦的人挨饿受冻,他将对底层人民的博爱与同情付诸实践。萧涧秋没能挽救文嫂家的家破人亡,芙蓉镇的这一场人道主义援助以失败告终。他离开芙蓉镇的时候,又看见与文嫂、彩莲同样神情的悲愁的妇女儿童,明白过来:这样的妇人与孩子在这个国土内是有很多的,救救妇人与孩子——这是他内心的呼喊。

柔石在《二月》中写了孤独的人道主义者萧涧秋的尝试、探求与逃离,讨论了在当时混乱的中国备受欺凌、无依无靠的妇女儿童的处境,提出对她们进行人道主义帮助的必要,也提出彻底地挽救妇女与孩子,要将数百万的人都变成萧涧秋这样的人,要让人道主义的精神在大众中树立起来才行。

(三)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肯定

柔石也是乡土作家中的一员。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柔石着力描写家乡浙东农村的风土人情,以劳动妇女为主要描写对象,写在传统的重负与苦难的重压下她们身心受到的摧残。《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写妇女一生只寄望于嫁与生子,嫁给似鬼一样的人受折磨唯有忍气吞声,儿子死去就失去生的意义,一生悲苦却不能受任何帮助;《摧残》写母亲生下儿子无力抚养,得知儿子意外死去时自认是杀死他的凶手,揭露“穷人原是不配有儿子”的荒谬现实。通过对多重压迫下艰难生存的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叙述,柔石表达出对在极悲苦命运中挣扎的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肯定。

“文化迄今加诸于女性身上的要求主要是自我牺牲”⑧。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妻子,妇女作为个体的尊严与价值都被剥夺、被牺牲。在《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不断地被牺牲、被剥夺,直到失去所有尊严和价值。春宝娘第一次失去尊严,是她不能守住她作为皮贩的妻子的身份,在婚姻关系中要求的忠贞被丈夫卖出;春宝娘被典到秀才家,成为秀才的泄欲工具、秀才家族的生育工具,她作为人的尊严被无视;当为秀才家生下儿子,她便被无情地丢弃,作为母亲的尊严与价值也被彻底损毁。在这个典妻的故事中,妇女完全被剥夺了她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只能吞咽无尽的痛苦,忘记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像死尸一样在世上拖延。

在创作这篇小说时,柔石在日记中写“决心用文学反映人生,同情被损害与侮辱者” ⑨,他用深沉的笔调刻画悲惨命运中的人性,通过人物的心理矛盾写人的尊严与价值被剥夺的处境。此时的柔石作为一个成熟的人道主义作家,开始关注在极端贫弱的生活中,人受到压抑以致异化的状况。皮贩将婴儿“如屠户捧将杀的小羊一般”投进沸水中溺死,这极残忍的杀子一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让人无法忽视的一幕。麻木的民众的行为让人在触目惊心之余,深切感受到当时的社会多么需要思想上、精神上的觉醒与改变,自由与平等必须深入到民族的骨髓之中才能唤醒人们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肯定。

四、结语

柔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风采与人道主义关怀。他对动荡变迁时代的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描写,对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追求、迷惘与痛苦的挣扎的剖析,以及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患,都是他作为一个永存于后世的作家的艺术魅力所在。柔石的小说与同时期的一些空洞而狂热的作品相比,具有更值得后世传承与研究的沉郁风格、悲剧意蕴和人道主义情怀。柔石的作品反复被重印,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在当代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进入大众文化视野,不同时代的学者们也更新着对柔石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使其不断绽放新的光芒。

注释:

①邵伯周:《人道主義与中国现代文学》,远东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②李光云:《浅议人道主义思潮对“五四”文学作品的影响》,《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③王强:《“劳工神圣”与五四新文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④王艾村:《柔石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⑥李雯:《浅论柔石与托尔斯泰主义》,《文学教育》2013年第3期。

⑦张国红:《柔石小说创作与五四文化影响》,曲阜师范学院2008年学位论文。

⑧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7页。

⑨赵帝江:《柔石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作者简介:

张荣,女,汉族,四川广安人,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柔石五四人道主义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跟踪导练(一)5
爱如朝花,明媚芬芳
相扶
相扶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