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3-05-30汤雪芝杨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汤雪芝 杨宁

[摘 要] 课程思政在大学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羽毛球”作为深受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羽毛球”课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从“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探索了基于精神素质培养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羽毛球;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1年度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JGZ27)

[作者简介] 汤雪芝(1994—),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助教,主要从事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研究;杨 宁(1978—),男,江西景德镇人,硕士,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10-0077-04 [收稿日期] 2022-08-17

“羽毛球”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在“羽毛球”课程及羽毛球队建设上,西北工业大学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是名列前茅,从这里走出来的如全国冠军欧阳南军、章子毅等著名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全国羽毛球圈亦是备受瞩目的实力选手。西北工业大学“羽毛球”课程教学团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学生价值塑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一、“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在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着力凝练课程思政元素,遴选课程的知识点,聚焦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元素实际上是关键环节的关键要素,因课而异,要深入研究且凝练出来。二是着力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改革是信息时代的必然,大学的教育教学必须适应和融入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以学情分析和学习目标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三是着力进行教学评价与考核改革。在教学过程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塑造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点指标,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通过课程思政,培養学生形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高尚品格、健全人格,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起到引领作用,通过考核改革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

目前国内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技术教学、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问题。目前“羽毛球”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度不高,与思想政治课程没有形成同向同行。此外,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加上学校缺乏必要的组织措施和硬性约束,学生没有养成运动习惯。所以需要在体育课程的课堂上融入思政元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第一理念、过硬思想素质和人文情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结合“羽毛球”专项课程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育人工作,加强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超越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建立与之对应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对提升体育育人起着重要作用[2]。

二、“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羽毛球”课程具有技术要求高、战术丰富、实践性强等特点,按部就班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单一模式的考核评价方法,难以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习惯。本文总结了羽毛球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羽毛球”课程思政资源未形成体系

“羽毛球”课程要挖掘课程自身所蕴含的体育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课程考核中,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羽毛球”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健康锻炼意识、积极参与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公平公正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博弈辩证方法等等,但这些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目前还未形成体系。如何通过中国队员的经历阐述上述精神,如何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值得思考。

(二)有限学时与课程思政引入的矛盾问题

包括“羽毛球”课程在内的大学体育课程普遍存在实践环节多、理论授课学时少的特点,因此,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如何把握课程思政的引入时间和时机,是在大学“羽毛球”课程中广泛推广课程思政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学生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精神的现象

在“羽毛球”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有对技术、战术兴趣高,对训练或比赛中的精神思想重视不够的情况,认为只要掌握技术,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即可,没有把思想精神的锤炼作为提升养成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因此,在“羽毛球”课程的教学、训练、比赛和考核的各个环节嵌入相关的思政元素,进而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是在“羽毛球”课程中推广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三、“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

针对上述“羽毛球”课程思政中的问题,本文从“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探索了基于精神素质培养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从而为形成大学“羽毛球”课程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提供借鉴。

(一)構建“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

“羽毛球”要实现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键是要充分挖掘“羽毛球”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建立课程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3]。为此,本文根据“羽毛球”课程特点,构建了“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见表1。

通过在发球规则、裁判判罚等知识点融入规则意识类型的思政元素,实现遵守规则、遵纪守法、道德准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在多拍回合、落后情景比赛等知识点融入拼搏精神类型的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学生不轻易放弃,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在集体项目、双打配合等知识点融入集体观念类型的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学生珍视集体荣誉、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在国球精神、经典比赛解读等知识点融入爱国主义类型的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学生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接续奋斗、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在技术风格相克、团队比赛排兵布阵等知识点融入博弈思想类型的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学生学会扬己所长、克敌所短,综合体力、技术、策略博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4]。

(二)建立基于课程思政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将课程思政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结合,利用教学视频、比赛视频、微视频等新媒体资源和慕课在线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选择部分易于自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和课后巩固,将核心知识、重点技术、难点战术等内容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于上述重点讲解内容中。为此,本文在“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的基础上,探索“多媒体资源+慕课”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羽毛球”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知识点,课中重点讲解羽毛球技战术核心知识、重点技术、难点战术等内容,同时基于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后引导学生自学巩固,实现羽毛球技术战术知识技能的迁移。

(三)建立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

“羽毛球”课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使用的多媒体资源、慕课等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这也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在“羽毛球”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和考核评价中,都应加入与教学目标一致的思政评价反馈[5]。为此,本文结合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如图2所示。课程成绩主要由学习全过程成绩和思想政治评价成绩两部分组成,同时将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身体素质、体育理论、课堂表现、课外锻炼等,主要反映学生平时课上技战术学习与练习情况、课外锻炼情况等,思想政治评价主要是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参与、顽强拼搏、公平公正、团体协作、博弈辩证等方面;期末考试主要包括专项技能、团体表现、战术能力等,期末成绩的思想政治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期末技战术考核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精神素质。因此,不但课程的考核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习的过程性,思想政治评价也贯穿于考核的全过程,在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强调价值塑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体育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将体育育人与价值塑造有机结合、体育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本文在阐述“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学“羽毛球”课程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羽毛球”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实现了基于课程思政元素多维融合矩阵构建、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和基于思想政治评价的全过程考核体系建立的“羽毛球”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了基于精神素质培养的“羽毛球”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同时可为其他高校体育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劲松,张炜.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EB/OL].(2021-08-29)[2022-05-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387852447855283&wfr=spider&for=pc.

[2]孙卫星,杨心怡.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重要论述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高校《羽毛球》课程为例[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出版者不详],2022:297-298.

[3]谢明正.高校《羽毛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体育风尚,2021(9):211-212.

[4]袁国强.浅谈“博弈”在羽毛球比赛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7):141-142.

[5]赵莹莹,冷波.基于“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84-8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Badminton Course Based 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ANG Xue-zhi, YANG Ning

(Department of Sports,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s a popular sports course lov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e Badminton course plays animportant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b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is course, and explores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from the aspects of multi-dimension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blended teaching model reform and the whole-process assessment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knowledge transfer,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alent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adminton;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羽毛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羽毛球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