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央馆“虚拟实验室”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2023-05-30管晓青
管晓青
[摘要] 央馆“虚拟实验室”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本文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虚拟实验导学,以虚促实;虚拟实验主导,以实验虚;虚拟实验启发,以虚创新,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Web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生物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其核心特色:全面化实验呈现,扩展实验教学边界,直觀呈现传统实验无法展现的实验过程,包括微观实验、复杂实验,以及反应过程太快或太慢的实验。学生在“虚拟实验室”进行趣味化学习体验,交互式实操学习,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掌握实验的操作。并且,“虚拟实验室”提供平台让教师与学生自由地拼装创新实验,充分满足师生实验探索的需求。基于此,研究利用央馆“虚拟实验室”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虚实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一、虚拟实验导学,以虚促实
操作型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占很大比例,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学习使用显微镜”“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的临时装片”等。在实验教学之前,利用央馆“虚拟实验室”进行导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模仿练习一个个实验操作的分解动作,并在错误提示中及时反馈信息,消除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强化正确的实验操作。通过多次反复的虚拟实验,学生对所学的实验操作由不够精确、熟练逐步走向精确、熟练。
例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使用显微镜”。笔者尝试利用“虚拟实验室”导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反思中提升,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技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度的个性化学习。首先,利用虚拟实验的游戏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实验步骤。在学生学习完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后,让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点击“练习使用显微镜”3D视频,依照步骤提示自行多次练习。刚开始练习,让学生打开错误提示按钮,根据提示一步步完成实验操作,熟练后关闭错误提示按钮,然后再练习。其次,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虚拟实验中的失败教训:没有对光,直接观察,视野一片黑暗;不知道如何调节粗准焦螺旋进行对焦,观察不到物像;物像不在视野里,不知道怎样移动玻片标本。在学生反思虚拟实验遇到的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如何解决问题:没有对光就观察的那一组,总结出转动反光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不知道如何对焦的那一组,总结出顺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往下,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往上;不知道如何移动玻片标本的那一组,总结出不能着急要慢慢尝试,移动的幅度要小。教师一边提问一边让这三组同学上台演示操作,由“虚”到“实”自然过渡。再次,在后台收集学生在线虚拟实验完成情况,对完成很好的学生,让他们在规定时间以内完成反馈练习,练习过关了,就可以进行正式的显微镜观察实验。有了虚拟实验的导学过程,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逐渐烂熟于胸,操作起来有条不紊;如果实验失败,可以从虚拟实验的教训中寻找经验,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达成实验目标。这样,教师先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再由这部分学生作为小组长去督查后面的小组。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井井有条,各组都有人检查督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可见,虚拟实验的视频动画、3D互动能够触动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虚拟实验资源,学生与知识之间产生交流与互动,其技能学习更富有新鲜生命力。而且,虚拟实验导学是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是玩中学,整个练习的过程就是进行深度的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易错点不同,反复操作,易错点就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实际观察实验中就能避免再犯错,达到以虚促实,促进实验教学重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虚拟实验主导,以实验虚
实验是一种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感知客观规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虚拟实验是对真实实验的预演,它让学生提前感知实验目标,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失误点,为真实实验的成功吹响号角。而且真实实验顺利进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对虚拟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虚实结合,事半功倍。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案例中,学生通过虚拟实验熟悉实验步骤、实验易错点,并在实际观察实验中获得显微镜操作技能。本节实验教学有一个难点:如果物像偏在视野的一方,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因为在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就相当于把电影画面快放100倍,画面稍纵即逝,学生很难达到实验目标。虚拟实验教学中,笔者抛出问题:(1)如果物像偏在视野的左方,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让学生在虚拟实验3D视频中,模拟操作移动玻片标本。学生在反复尝试中,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总结经验:显微镜下物像是倒像,真实的标本偏在右方,只有往左移动标本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2)虚拟实验的结论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验证,过程中如果想看到实验现象有哪些注意点?学生根据自己虚拟操作中的失误得出:移动的速度要很慢很慢,移动的幅度要很小很小。学生带着虚拟实验的经验在实际观察实验中进行验证,虚实结合,印象深刻,能够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而且,对传统实验无法有效展示的实验现象,运用虚拟实验资源也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进来,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初中生物实验有很多观察实验,如“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观察花的结构”“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等。由于观察对象比较微小,各部分形态结构不易区分,而“虚拟实验室”中的3D视频可以清晰展示各部分的形态和结构。例如,八年级上册第19章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笔者尝试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在观察之前让学生进入“虚拟实验室”观看“观察种子的结构”3D视频,通过视频的局部观察,了解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胚根、胚轴、胚芽的具体位置与形态结构,提前了解所要观察的重点部位:蚕豆种子种脐往下,剥开种皮,分开两片子叶,子叶上凸出来的白色部位从下往上分别是胚根、胚轴、胚芽;玉米种子小头朝下,窄的一面面对自己,再纵向破开,右下是胚,从下往上分别是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胚的体积占玉米种子总体积不到三分之一。如此,虚拟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示所观察对象的形态结构和具体位置,学生在实物观察时可以依照虚拟实验的指引精准指出种子胚根、胚轴、胚芽的具体位置,促进认知发展。
三、虚拟实验启发,以虚创新
探究实践源自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现实需求。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但有些探究实验受实验对象、实验器材的限制很难直接开展,如“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等;或者开展实验费时费力,且实验效果也不好。这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创新,把室外实验转变为室内实验,减少不确定因素;利用和改造生活中的物品,完善实验器材,创设实验情境。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17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需要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分组在校园内寻找蚂蚁的巢穴,在其附近放上四种物品:油条碎屑、白糖、玉米面、木屑,过一段时间去数每种物品周围蚂蚁的数量。室外实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找不到蚂蚁巢穴;放置的食物被其他动物吃了;记录蚂蚁数量的时间不可控。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改进,让学生進入“虚拟实验室”观看“蚂蚁的通讯”3D视频,根据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搭建虚拟实验情境:解剖盘内放置三块石头标记为ABC;解剖盘内放水,水深为石头的一半高度,构成三座孤岛,A岛有馒头,B岛有饥饿的蚂蚁,C岛无;用木棒连接BA和BC;观察蚂蚁的行为。学生在3D游戏中完成虚拟情境的搭建,如身临其境,所用的实验器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在虚拟实验情境的启发下,学生发挥想象,对“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进行实验改进:解剖盘内放置五块石头分别标记为ABCDE,A石头在解剖盘中央,BCDE石头分别在A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解剖盘放水,水深为石头的一半高度;A石头上放蚂蚁,B石头上放油条屑,C石头上放白糖,D石头上放玉米面,E石头上放木屑,用四根木条连接AB、AC、AD和AE;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在合适的时间数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学生设计好实验后,再分小组利用提供的器材开展实验,并把实验装置带回班级,课后继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有兴趣的学生,也可在家里开展这项实验,利用塑料泡沫、吸管、烤盘等构建实验情境,激发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分为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后探究实验。课后探究实验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虚拟实验以虚创新的优势更体现在学生课后探究实验上,通过观看3D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步骤,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实验用具来设计实验。同时,受虚拟实验搭建的实验情境的启发,学生对真实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把不可操作实验变成可操作性实验,把不可控因素变成可控因素,从而达成实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