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战国最强军队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3期
关键词:魏国技击赵国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十分特殊的时期。周王室日渐式微,群雄并起,礼崩乐坏,合纵连横,烽火连年。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四支精锐部队,他们的兴衰不仅是国家命运的浮沉,也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十分特殊的时期。周王室日渐式微,群雄并起,礼崩乐坏,合纵连横,烽火连年。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四支精锐部队,他们的兴衰不仅是国家命运的浮沉,也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赵边骑

地处中国北方的赵国,建国之初,实力弱小,经常受到东胡、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的骚扰,而“国中之国”中山国时常出来“打闷棍”。在与其他国家交战中,赵国屡屡败北,丧城失地。赵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机动性、快速反应的骑兵部队,以牙还牙,戍边安民。

上天并未抛弃赵国,赵武灵王的出现挽救了赵国。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实行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将原本以步战和车战为主的赵军,改造成以骑射、骑战为主的机动力量。由于当时马镫还未发明,赵军装备长弓短刀,长距离射击兼顾短距离拼杀,加上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蒙古马,使得赵军能够长途奔袭,无往不利。自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支由中原训练的骑兵,胡服也成为中国军队最早的军服。

推行“胡服骑射”几年后,赵国新军灭中山、收楼烦,败东胡、降林胡。经过这一系列胜利,赵国的土地连成一片,实力大增,威名大振。这些身穿胡服的骑兵在当时被称为“胡刀骑士”,它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赵边骑。

凭借赵边骑的出色表现以及名将不断涌现,赵国成为战国后期除秦国以外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不过赵国的军事改革存在着先天畸形、后天不足的缺陷。赵武灵王只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并未对政治和经济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且赵武灵王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导致嫡子公子章和庶子公子何(赵惠文王)之间矛盾激化,最终酿成“沙丘政变”。赵国的内斗导致实力受损,国运因此由盛转衰。

齐技击

西周时期,姜太公受封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建立了齐国。他移风易俗,发展工商业。在渔盐之利的带动下,齐国成为当时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中心。齐国的原住民以东夷人为主,他们生性尚武,剽悍好战,齐国人继承了这一特点。

春秋时期,齐庄公经过选拔,招募了一批技能全面、作战勇敢的士兵。为了激励士兵,齐庄公设立勇士爵位,以此表彰在战场表现优异的士兵。齐桓公在位时,管仲对军制进行优化,对获得勇士爵位的士兵进行训练考核。凡是在徒手格斗、摔跤、游泳、骑术、剑术、射箭等方面技能优异者,才能成为持戟之士,相当于国家的常备国防军,驻守五都,这就是“技击”的由来。齐国规定,技击之士杀敌一人,赏金八两,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齐威王时期,重视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更新武器装备,重用能臣干将,齐技击的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齐技击在桂陵和马陵击败魏军,硬生生将魏国拉下霸主宝座。有了齐技击的强势出现,齐愍王先后与韩、楚、秦、燕、宋等国发生战争,将齐技击的声誉推向顶点。

然而战争的胜利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红利,相反,由于齐愍王的四面树敌,招致五国伐齐。齐国的穷兵黩武,造成国内经济不堪重负,综合实力迅速衰落。齐国内部王室和士族之间内斗不止,使得齐技击沦为政治游戏的工具。同时,依靠物质激励形成的战斗力,难以维持长久。最终,这支战国时期组建最早的齐技击,走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魏武卒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稍有不慎就有亡国的危险。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魏国国君魏文侯成为最早变法图强的君主。他任用瞿璜革除弊政,通过李悝发展经济,重用吴起改革军事。很快,魏国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吴起组建了一支名为“武卒”的精锐部队。“武卒”的选拔条件相当苛刻,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也就是说,士兵必须头戴盔甲,身着保护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背着强弩和五十支弩矢,携带三天军粮,在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有资格成为武卒。从装备上看,武卒属于重装步兵,能在不同距离对敌人造成伤害。武卒个人总负重五十余斤,加上出色的战斗技能,其战斗力在战国群雄中鹤立鸡群。在鼎盛时期,魏武卒约有五万人。吴起率领魏武卒创造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战平八场”的惊人战绩。在阴晋之战中,五万魏武卒对阵五十万秦军,以一当十,杀敌无数,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魏文侯死后,魏国人才不断流失。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魏惠王重用德不配位的庞涓,使魏武卒在桂陵和马陵遭到齐国的迎头痛击,精锐损失大半,魏国因此转入颓势,盛况不再。公元前293年,秦国与韩魏联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爆发战争,秦将白起避实击虚,斩首敌军二十余万,魏武卒损失殆尽。

秦锐士

秦国在阴晋之战后知耻而后勇,通过商鞅变法,发展农业生产,制定了“军功爵制”,国力得到大幅提升。国尉司马错在魏武卒的基础上,创立了“锐士”。他对十万秦军士兵进行了筛选,首先要通过体能测试。在魏武卒负重的基础上,外加全副甲胄、一支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和一面牛皮盾牌,总计八十余斤。除此以外,还要进行技能测试,一方面考核个人使用各种兵器的搏斗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各种阵式结阵的团队作战能力。通过测试的士兵,成为“锐士”的一员。“秦锐士”上马能斩赵边骑,下马能敌魏武卒,类似于現在军队中的士官,是全能士兵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锐士”的千人队队长正是“人屠”白起。

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锐士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士气高昂,成为秦军攻坚克难的尖刀部队,威震天下。在战国末期,荀况所著《荀子》中,对秦锐士有这样的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这四支劲旅在战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人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更是维护和平安宁的可靠工具,愿世间永无战争纠纷,军队不再战场拼杀。

(澎湃新闻网 计白当黑/文)

猜你喜欢

魏国技击赵国
希望在肩上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师与书·赵国华
古法奇观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魏国封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