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表征、困境与路径

2023-05-30崔文溢

今日财富 2023年13期
关键词:数字农民农村

数字化已成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路径。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向农村地区融合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但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中,还面临着数字人才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数字信息机制不健全等难题,影响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实现。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揭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现路径。为了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加强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化数字治理的政策体系,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一、引言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我国在农业农村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迈向了新的历史阶段。202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举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现阶段,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初步成效,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动能。近年来,党和国家强调发挥数字经济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数字乡村”这一概念。而后,为了切实推进数字要素流向乡村,2018年5月发布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详细规划了数字乡村的建设路径、责任主体和具体内容。2020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各省市县区逐步开展农村试点工作,但就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数字乡村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据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分析,数字经济在农村的渗透率仅为8.9%,第一、二产业的数字化率远低于第三产业,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不足和短板。本文将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征以及取得的成效,揭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困境,从而进一步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和建议,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现代化,助力建设数字乡村、数字中国。

二、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凭借其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通过赋能乡村增收机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治理方式等,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从而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增收机制,实现农民收入增长

数字经济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赋能农村增收机制,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首先,數字经济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传统的农产品主要是通过集市、中间商销售,收购价格较低、销售数量不稳定。随着数字经济平台向农村纵深发展,各地纷纷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采取电商与直播相结合形成的“直播带货”模式,同时利用有剧情性的短视频形象地宣传当地产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切实促进了收入的提高。其次,数字经济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通过互联网,农民群体能够了解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农民群体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农民实现创业增收。

(二)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产业兴旺。首先,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村生产和服务业、制造业的融合,例如农家乐、观光农业逐渐在农村地区发展起来,延长了农村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数字经济推动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农村传统的分散化经营难以使农业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数字经济能够对市场需求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可有效缓解农村产业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时,市场体系也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行方案和资金支持。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经济促进了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基层政府通过建立完整系统的信息系统,对每家每户的人口分布、收入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控,可以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有效提高了精准扶贫效能。其次,数字经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线上办理,简化了乡村治理程序。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政府建立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平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便民的网络审批机制。根据2022年《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1年全国网上公开行政村覆盖率达78.4%,同时,通过将村务有关的财务信息等公示于数字化平台,便于村民参与民主监督和村民自治。

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但数字经济在赋能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人员素质较低、人才队伍不足、数字基础设施落后、数字治理信息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

(一)农民数字素养较低,数字人才不足

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村民的广泛参与,数字经济能否发挥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与村民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相关。在我国各省对数字经济的关注下,数字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但数字人才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地区数字人才匮乏、农民的数字素养较低仍是建设数字乡村和推进数字驱动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短板。目前,数字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主要注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而对农民数字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培训不足,农村宽带和移动设备往往更多地被农民用于通信和网络娱乐,农民缺乏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制约了数字经济充分发挥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此外,农村地区对数字技术人才的吸纳、培养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对留农就业数字人才的激励机制,数字人才更愿意选择生活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较好的城市,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引不来、留不住等难题。

(二)数字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率有所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但仍然存在区域差异、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困境。由于农村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村信号宽带的运营、管理等均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地区,数字基础设施薄弱,资金需求较大。但从目前各级政府财政来看,各地政府对农村数字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不多。根据全国农业农村部信息数据,2021年,我国投入县域农村产业数字化的财政资金只占农林财政资金投入的1%,尤其还有350个县的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年度财政投入不足一万元。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投入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民间资本“不愿投、不敢投”的现象较为普遍。政府和民间投入资金的不足导致了农村服务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缓慢。

(三)数字信息机制不健全,乡村数字治理异化

地方政府在实际运用中,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规定的僵化,导致乡村数字治理出现异化。首先,地方构建的数字信息系统缺乏完整性、动态性和共享性。数据的有效运用有赖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共享。目前,各地区数据采集的口径不一致,同时缺乏系统的数据共享机制,各地区、各治理主体之间存在“数字壁垒”的现象。研究表明,60.87%的政府基层人员认为政府之间的数据共享不足,这很大程度阻碍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其次,促进数字与基层治理融合的初衷是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便于民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过度追求信息平台的访问量,违背了初衷。此外,民众的素质和信息平台时效性的缺乏影响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了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有效性的发挥。

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优化

要实现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融合发展,就要突破农村在人才、基础设施和治理方面的困境。既要致力于加强农民群体的数字素质,也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完善乡村数字治理政策体系,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一)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

发挥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作用的关键是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对农民的数字素质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农民作为与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相关的行动主体,提高其数字素质能够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长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政府要重视对农民的数字素质教育,定时开展培训,通过经典案例强化农民对数字技术的重视;同时针对数字软件的使用问题展开实操培训,有效提高村民的数字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水平。其次,留住人才,完善数字人才回乡就业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产业平台,让人才了解到农村产业发展的前景和优势,促进数字人才返乡就业。尤其是针对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要在完善乡村医疗、教育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待遇水平、创造发展空间等形式鼓励其反哺家乡。此外,构建农村多元化人才供给体系。将大学教育与农村就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具有数字素质的农业人才。同时,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导向,建立高校与农村定向人才对接机制,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为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二)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农村数字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方法是发展农村数字产业。首先,要补齐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短板。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农村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加快覆盖农村的宽带和网络建设,提高农村网络的服务质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农业生产方面,要促进生产要素数字化,降低农民购买农业基础设施的成本,提高对数字化农业用具的购置补贴;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卫星系统等数字技术建立农产品实时监测和分析平台,及时掌控农情信息和预警反馈。其次,要完善农村特色产业市场流通体系。通过拓展农民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促进农民融入市场,使农村产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产业收益的流失。在农产品销售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提高物流的通达性和时效性,减少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促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特色产业相结合。此外,要创新农业数字化转型模式,结合当地的历史、民俗、地理等特色,促进农业与旅游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在推动农村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兼顾生态良好。

(三)完善乡村数字治理政策体系,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

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对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重要意义。首先,为解决我国乡村数字治理存在问题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数字治理的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数字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绩效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地方政府要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明确乡村治理服务于民的目标指向。其次,基层政府还需建立系统的信息系统,构建数据共享和交易平台。为了实现数据信息在乡村治理中的效能,基层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处理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实现数据的有序性管理,降低数据在实际政务中的应用成本。同时,建立基层政府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共享、流动平台,引导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企业等参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为维持平台的持续运转,促进数据的充分流动,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并制定严格的交易规章加以约束,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易规范。此外,要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数字治理的积极性。数字乡村治理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全面参与,其中农民群众作为重要的治理主体,不同乡村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弥补农民群众在实际参与中的不足,适时进行访问,及时给予指导,激发农民群众自我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相互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新的历史机遇期,乡村振兴要补足短板。一方面,在人才隊伍建设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乡村人才引培体系,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体的数字素养,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要实现政策倾斜。另外,要加强顶层设计,对标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发展,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崔文溢2002年10月出生,女,汉,江西九江人,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本科,乡村治理。

猜你喜欢

数字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