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5-30李丹扈惠敏贺文宇辛宇朱蕾

高教学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李丹 扈惠敏 贺文宇 辛宇 朱蕾

摘  要: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是推动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应当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该文以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为例,探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法。针对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思政目标,优化思政映射方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可为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土木工程;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映射方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4-0009-04

Abstract: The idea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t offer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facilitate the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s the basic carrier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and train abilities,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ding the value in an imperceptible way. Taking the course of Conceptual and Aesthetic Design of Bridges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f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argets are designed for each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contents. The mapping approaches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professional contents are optimiz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mperceptible education effect. It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urses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ivil engineering; Conceptual and Aesthetic Design of Bridges; mapping approaches; teaching design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教育部相继制定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强调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為进一步细化、深化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应当充分发挥不同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全国高校持续推进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5]。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徐腾飞等[6]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出发,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支撑点与融入路径,强调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品德修养与专业伦理和学术志向与科学精神。李奇等[7]基于轨道交通桥梁课程,研究桥梁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从讲述学科发展历史、创新工程案例讲解和规范条文解读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张婷婷等[8]立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结合学科特点、专业历史、榜样人物和典型案例,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多元融合。

为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全方位育人效果,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以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法,优化课程思政目标设计与映射方式,为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  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简介

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选修课,主要授课对象为桥梁工程方向本科三年级学生。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及世界桥梁的发展历史,掌握桥梁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桥梁美学设计的形式法则及桥梁概念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学习桥梁结构设计的创新理念和构思方法、桥梁结构防灾和耐久性设计、桥梁结构的关键力学问题、概念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城市桥梁的概念设计方法[9]。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工程案例分析讲述桥梁概念设计方法,提升学生在桥梁工程设计中的美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课程以合肥工业大学“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指导,以“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基础,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为江河安澜,为广厦万千”的办学理念,明确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设计环节、施工方案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能够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施工方案,并具有创新意识。

二  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  思政教学设计大纲

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旨在把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讲解我国桥梁建设发展历史,以及大量优秀的桥梁工程案例和工程师典范,在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思政要素细致入微地融入到专业知识和工程案例中,使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培养学生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业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结合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思政目标与融入方式,建立精准映射关系。课程总体的思政映射设计如图1所示,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见表1。

为了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对思政要素的映射方式进行了反复打磨与优化,明确各章节的思政映射方式与融入点。

1)桥梁发展历史章节通过讲述我国近现代发展历史和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阐明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讲述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和川藏铁路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桥梁概念设计章节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耐久和环保的桥梁概念设计六项基本原则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合,立足土木工程行业,深入理解和贯彻国家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3)桥梁美学设计章节通过讲述东方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国内外桥梁美学设计案例,促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实事求是和追求创新的学习态度。

4)概念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章节将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细化,通过具体的自然条件和功能要求,充分考虑各种桥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在方案比选的过程中融入“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大局意识。

5)概念设计创新理念的实例剖析章节通过讲解明石海峡大桥、上海卢浦大桥、香港昂船洲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实例,深入理解桥梁方案总体布局、技术创新、对景观要求的考虑和创跨径记录的正确理念,培养学生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的意识。

6)桥梁防灾和耐久性设计理念章节通过讲解抗风、抗震、防船撞和耐久性设计理论,以及自然灾害和环境侵蚀引发的桥梁破坏事故,激发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工业报国之志和大国工匠精神。

7)桥梁结构体系及关键力学问题章节通过带领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结构力学、基础工程、桥梁工程和有限元分析等课程知识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引导学生建立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沿着求真理、悟道理和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8)概念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章节通过讲解港珠澳大桥等我国桥梁工程的最新成就,带领学生了解相关科研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桥梁工程强国建设,从科学制定建设标准、研发分析计算软件和智能建造装备、提升运维管理技术等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用新思想解决新时代新问题。

9)城市桥梁的概念设计与美学设计章节通过国内外城市桥梁设计案例对比,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二)  典型案例:中国桥梁建设历史

该案例的知识目标为讲授中国桥梁建设历史,包括不同类型桥梁的发展过程,剖析中国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不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包括钢桁架桥、混凝土梁桥、大跨度斜拉桥及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建设背景,以及不同类型桥梁的设计特征。

结合国家发展历史与桥梁建设历史,明确该案例的思政目标为培养学生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钱塘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和苏通长江大桥等桥梁的建设背景,讲述我国桥梁的发展历史,以及老一辈桥梁设计大师和建设者的光荣事迹。在案例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不足,认识到桥梁基础工程设施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提问和反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形成课程教育闭环,传输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图2展示了该案例相关的课件。

(三)  典型案例:概念设计创新理念的实例剖析——港珠澳大桥

该案例的知识目标为讲授港珠澳大桥的总体布局、技术创新、景观考虑和创跨径记录的正确理念,分析理解港珠澳大桥的概念设计原则和技术创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包括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参数与施工方法,概念设计六项原则在港珠澳大桥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充分挖掘桥梁概念设计六项基本原则与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共通之处,确定该案例的思政目标。在讲述港珠澳大桥具体设计参数与施工方法的过程中,介绍相关的科研成果和关键技术,总結归纳其安全、适用、经济、美观、耐久和环保的概念设计原则和创新设计理念,并升华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传输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工程的奋斗精神。借助文献检索课前预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政的积极性,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前沿工程建设成就和国家发展理念。图3展示了该案例相关的课件。

三  结束语

专业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专业学习。为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同振、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相辅相成,扎实开展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任重道远。本文立足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探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法。针对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精细化的思政目标,结合大量的桥梁工程案例优化思政映射方式与融入点,培养学生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业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相关探索与实践成果可为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金子祺,钟博文.面向新工科课程思政的融合贯通教学模式研究——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8(3):70-73.

[4] 周照东,张姗姗,杨叶锋,等.材料类专业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9):101-104.

[5] 付小莉,丁晓玲,蔡奕,等.“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航道工程课程链思政建设探索[J].大学教育,2021(12):14-16.

[6] 徐腾飞,杨成,赵人达,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2):182-189.

[7] 李奇,牛童,吴学平,等.桥梁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大学教育,2021(10):33-35.

[8] 张婷婷,李敏,吕兴军.融入思政元素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1(15):165-168.

[9] 项海帆,肖汝诚,徐利平,等.桥梁概念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szsfkc0723);合肥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项目“《桥梁概念设计与美学》”(KCSZ2019089)、“《桥梁工程》”(KCSZ202002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外高质量鄉村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与启示研究”(21SHB010)

第一作者简介:李丹(1988-),女,回族,河南周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桥梁工程。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