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3-05-30支玮

当代体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训练队普通高校网球

支玮

网球是一项文化底蕴深厚、符合人们健康追求及属性高雅的运动项目,现在不但成为广大社会群体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而且还逐步推广并普及于高校中,变成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网球这项运动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健与美的需求,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其自身修养与品位的提高,由此可见,普通高校校园开展网球运动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手段与关键途径。近年,随着网球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快速普及与蓬勃发展,学生们参与网球课程的热情只增不灭,网球运动现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及课外运动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多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校在网球运动开展上不太顺利,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的组建更是面临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化解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各项矛盾,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乃至高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难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网球运动也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中,并成为国人十分欢迎与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加上我国近年成功举办的上海大师杯、网球公开赛等知名度较高的国际赛事,及职业网球运动员在各项赛事中的突出表现,更是让我国掀起一股网球运动的热潮。高校大学生既年轻又富有活力,网球运动对其吸引力较大,其更是乐于参与到网球活动中,享受网球运动所带来的的新奇体验,而高校组织校园网球赛事及建设训练队,则是顺应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以及提高校园运动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理念等方面内容的要求。为了推动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训练队的组建,促进校园网球运动健康、科学、有序发展,高校必须强化理论研究,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确保校园网球运动蓬勃发展。

1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现状分析

我国网球运动项目起步较晚,与诸多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在网球运动的普及范围与发展速度上还尚存较大差距。近年,随着网球运动热度持续增长,众多普通高校已将网球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中,并逐步创建了本校的网球协会。校园网球协会通过开设一些网球课程及网球活动,参与校园网球训练队伍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虽说目前普通高校校园网球发展获得一定成果,但由于当前高校网球课程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在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上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我国众多高校中专业从事于网球训练的教师较少,校园网球课程多半是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师兼任,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缺乏经验与规范性,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校园网球训练队的组织与建设。此外,校园网球赛事既是检验训练队队员成果的关键途径,也是提升队员网球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体育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各个高校自身实际情况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生想要通过比赛来积累经验、切磋技艺的需求得不到较好的满足。

2 普通高校校园开展网球运动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网球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竞争性、娱乐性,且强度始终的运动,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与喜爱的体育项目。当高校将网球引入体育课程中,能够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十分有利于学校体育实现“健康教育、終身体育”的教学目的。

2.2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体育是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欣赏并参与体育活动则是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而网球作为受欢迎程度、时尚度较高的体育项目,将其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并陶冶其情操,增强其个人修养与品位。同时,网球运动在生活情趣调节、人际关系的促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这不仅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手段。

2.3 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网球运动发展至今,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一定促进作用。无论是大师杯赛、四大满贯赛,还是戴维斯杯赛、WTA年终总决赛及联合会杯赛等各层次的代表比赛,都对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球运动成为时尚、健康、高雅的代名词,而这恰好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将网球运动引入校园中,便可以将网球所蕴含的意识理念、行为姿态等内容来丰富与升华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健康发展。

2.4 有利于我国网球运动人数的增加

网球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虽说网球事业在近年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不论是各种物资设备的配备,还是竞技水平、比赛的规模与档次,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即便是这样,我国参与网球运动的人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当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后,便能增加学生的网球知识,锻炼学生相应的竞技技能与运动习惯,使其成为网球运动人数的主要力量,这对于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面临的问题

3.1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普通高校校园训练队的教练多半是由体育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开展普通体育课程的同时,还会兼任校园网球训练队的管理、培训、锻炼等工作。虽说这些体育教师是高素养、高学历、高资质人群,但其缺少与网球专业相关的运动经历与经验,指导学生进行网球运动训练时还存有不足。当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教练专业性不足,就会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训练队队员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最终难以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训练计划达到训练的目标与效果,造成队员网球技术技能水平不断下降。另外,有的体育教师并未重视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事项,更不会主动去了解与更新自身的网球运动训练知识,参与关于网球专业技术提升的培训,从而制约了校园网球训练队的长远发展。

3.2 普通高校学生参赛机会较少

在培养高校学生网球专业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过来经验、吃苦流汗等训练方式,是难以获得进步与优异成绩的。只有当学生亲身参与到网球赛事中,才能更好的培养其专业能力。从现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多数高校网球训练都是以平时队员间相互练习为主,大部分网球训练队队员都没有实际参赛的经历。同时,由于网球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时间较短,高校在校园网球赛事举办方面还存有较大不足,队员们能够参与和体验实际竞赛的机会便较少,他们想要利用比赛来检验自身网球技术水平及展现自我风采的愿望更是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现状下,训练队队员的赛事经验与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而且还容易造成队员在面临真实比赛时产生紧张、焦虑等情形,最终形成了不良的循环。

3.3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运动氛围薄弱

就现阶段普通高校运动项目开展情况而言,像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及排球等运动项目发展时间较长,早已被学生群体熟知且喜爱,而虽然网球其自身拥有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独特价值与特点,但缺乏推广与普及的途径,学生们也难以发现该运动项目的价值。由于高校将网球纳入体育课程的时间晚于其他项目,造成学生们对网球的了解甚少,更不用说实际接触网球运动。高校想要在校内快速普及网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网球课程设置较晚,或是并未设置专门的网球课的学校,想要围绕网球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是需要长时间的尝试与发展的,加上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已经完全被传统运动项目所占据,如果生硬安插网球课程,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由于参与网球运动人数甚少,校园内关于网球运动的相关活动与赛事便难以开展,想要成功组建专门的网球训练队便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组建发展对策

4.1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网球有发球、接球、高压球、底线抽球及截击球等技术动作,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网球的技术动作较难,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入门。除此之外,网球运动还需要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与坚强的毅力,这些都需要依靠教师的长期引导与训练才能达成,由此可见网球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性。就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运动而言,教练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训练队的整体训练效果,并对其运动成绩有着间接影响。基于此,只有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主动提高教练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的组建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网球训练队伍。由于绝大部分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教练都是本校体育教师兼任,高校就必须要求这类教师持续对网球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完善与更新。首先,学校应当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讲座、交流会等,或是让教师外出接受专业的网球培训,以此提升其专业知识与能力。其次,高校可以从校外聘请退役运动员或专业网球教师来组织校内训练队的培训工作,利用其专业能力与素养来激发学生们的训练热情,从最大程度上提高训练质量。最后,高校要持续增强本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鼓励体育教师尽可能的从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网球教学开展方法与手段,从而为校园网球的普及与开展贡献一份力量,以此促进网球教学的良性发展。

4.2 通过“以赛代练”形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以赛代练”既是革新教学模式的关键举措,也是优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其应用于高校网球教学中,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网球技能实操能力与专业水平。“以赛代练”实际就是把比赛作为网球训练的主要方式,利用比赛来提升队员的运动经,并加速其竞技状态的形成。通过实际比赛与平时训练的相互结合,既可以让队员在训练中了解赛事规则与技能,还能够使其在比赛中得到相应的训练。但需要注意的是,“以赛代练”的教学培养模式更适合用于网球教学的中后期,当网球训练队队员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后,便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来代替传统的体育训练,减轻训练过程中的乏味性与枯燥性,促使学生沉浸于真实的比赛氛围中,并不断提升自我技术与技能,这样可以较好的弥补传统训练实战不足的弊端,有效刺激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按照竞赛的日程,通过逆推法来确定训练的整个周期,比如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的划定。然后按照训练队队员的现有状态对训练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对训练过程进行控制,既要让训练符合队员的实际状态,又要促进队员竞技能力得到明显进步,更要保证队员的身体机能可以适应训练的强度,从而为队员的竞技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设计最合适的通路。与传统训练模式相比,“以赛代练”的形式更加注重教学训练的启发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可以更好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4.3 多渠道渲染校园网球运动氛围

现阶段高校校园网球运动正处于发展的萌芽期,为更好的形成校园网球文化,应当利用多元化的渠道来营造浓厚的校园网球运动氛围。首先,针对网球运动开设相应的主修与选修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校园网球参与率,这样便能为网球训练队的组建与队员的选拔提供广阔的选择范围。网球课程的开设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按照学生性别、身体素质、年龄及个性发展等合理分配具体的课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目标,以及培养过程与结果之间配置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校园网球训练队的长足发展。其次,学校要重视网球课程的内容设置,并实时更新网球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既要包含网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内容,又要重视实战技术与技能的训练,才能使网球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当落实好学情分析,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控制好课程的难易程度,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最后,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规模的网球比赛,譬如,班级内部的小型赛、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友谊赛,或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赛,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对抗赛等,通过大小规模的赛事,既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更多趣味,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宣传校园网球知识,调动起学生的比赛积极性。在赛事开展期间,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赛程讲解来吸引其他学生观看网球比赛,从而让其加入到校园网球运动中成为可能。

5 结语

网球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具有观赏性、娱乐性与竞技性等特点。目前,多數普通高校校园赛事及训练队的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训练教师专业性不强,缺乏网球教学经验,以及训练队员参赛机会少、整体校园网球运动氛围薄弱等是影响高校校园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普通高校校园网球赛事及训练队的组建想要获得良性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的加大校园网球运动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使学生发掘其价值,全面提升网球运动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刺激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在做好各阶段训练计划的同时,采用网球课程教学与网球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网球训练队伍的建设,促进校园网球运动的深入发展。期间,高校还要深入分析自身网球活动开展过程中存有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逐步克服阻碍网球赛事开展与训练队组建的制约因素,持续推进校园网球运动的良性发展。

课题项目:湛江科技学院2022年第二批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22361)

(作者单位:湛江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训练队普通高校网球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大连市102中学男子足球队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醴陵市普通中学跆拳道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校企互动下高职高专课余训练队训练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