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高中生鉴赏能力的提升途径

2023-05-30柳剑侠

学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理论知识鉴赏能力高中美术

柳剑侠

摘 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与其他方面如社会、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等知识紧密相关。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将高中生的鉴赏能力向美术作品之外延伸,让高中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美学内涵,从而掌握分析美学作品的方法,并从中切实受到启示、体会和感悟。基于此,文章论述了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高中生鉴赏能力的几个途径,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能力;理论知识;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15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52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离不开对其美术史理论知识的培养。美术的种类有很多,且不同的美术种类的物质特征和美学特征都是不同的。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欣赏方法,让高中生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赏析,从各方面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感受。学生在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与其美术鉴赏能力也有密切关系,因此美术教师还要将教学向课堂之外延伸,综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将学生的主观感知和美学理论相结合

(一)不作过多理性分析,调动学生的主观感知

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注意对美术作品不作过多理性层面上的分析,而是着重激发高中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感知,让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先形成自己的认知。

高中生由于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过早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理性层面上的分析,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会将刻板的、现有的观点和认知强加给学生,不利于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调动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认识,导致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陷入既有美学经验的局限内。相反,如果高中生是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等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就会对这部美术作品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同的高中生的看法是不同的,在这种不同之上,教师可以对高中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深化,深入浅出地将美术理论知识传授给高中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直观感知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认知,并互相评论,最终提高鉴赏能力,形成独特的鉴赏观念。

(二)借助理论教育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因个人的审美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美术鉴赏还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这表明,对美术的鉴赏要依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也要有足够的理论作为基础和后盾。

美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对鉴赏者有相应的要求,比如需要鉴赏者具备专业的美学素养以及知识理论修养等。基于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注重美学理论知识的融入和渗透。值得一提的是,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理论渗透时,要明确不同的美术门类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所以在面对不同美术门类时,鉴赏者要采取不同的鉴赏方法,比如欣赏雕塑更多的要感受它的质量感和肌理感;欣赏建筑物时除了其空间、体积等的审美之外,还要注重其音乐般的流动感以及建筑材料的美感……只有在掌握并熟悉这些基础的美术理论知识的情况下,高中生才能够有足够的审美理论支撑去感受独特美术作品的美感和魅力。

高中美术教师还应该注意到,美术教育的理论教育并不局限于美术史等方面,高中生的鉴赏能力要基于现实基础,而现实基础与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理论知识有密切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种艺术欣赏不仅包括单纯的美术史理论知识,还要有美术史的嬗变、社会历史的影响、画家的生平及心得体会,鉴赏者只有拥有足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知识,才能够在宽阔的视野之下,对美术作品进行客观的、公正的鉴赏。比如中国画和西洋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高中美术教师只有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社会風气与西方进行对比,并引进西方文艺复兴等的历史理论知识,才能够使高中生避免片面地鉴赏美术作品。也只有在这种深厚的理论知识的支持之下,高中生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层鉴赏,从而把握每一部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实质,进而积累美术作品鉴赏经验,切实提高美术作品鉴赏能力。

二、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审美差异,不同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高中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策略,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方式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完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PPT展示、图画展示、视频展示等方式,为高中生展示更为直观、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让高中生进行自主鉴赏,并交流心得看法,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鉴赏水平。比如在学习意象艺术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张画像,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高中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激活他们的美术思维,让他们在活泼有趣的课堂当中提高鉴赏能力。

(二)将高中美术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

高中美术教师要意识到,提高高中生的鉴赏能力,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可以延伸至课堂以外,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展示厅、展览会等场所欣赏知名、优秀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还可以让高中生通过网络鉴赏一些知名画作,比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但无论是去参观展览的美术作品,还是在网络上鉴赏知名美术作品,教师都要进行足够的引导,比如在高中生鉴赏《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可以在课上介绍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明《清明上河图》是艺术家对北宋实际生活的选择、提炼、集中与概括,在此基础上,高中美术教师可以进一步为高中生分析《清明上河图》当中体现的艺术形式以及构思布局,让高中生从中领略我国美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样在提高高中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知、了解甚至热爱之情。

将高中美术教学延伸到课外,主要的一点便是激发学生对美的认知需要。顾名思义,鉴赏既有鉴别的意思,也有欣赏的意思。美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特定的媒介与艺术形式,进入对美术作品的具体感受与体验、欣赏、鉴别的精神活动。这就意味着,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高中生对或抽象或直观的美术作品产生一种精神的欣赏与肯定。比如在开展《中国古代陶瓷艺术》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观察并试图了解陶瓷的美,当代高中生对于“神农耕而作陶”这样的历史背景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所以教师需要将这些社会历史背景引入课前的预习中,通过向学生展示古代陶器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代陶瓷的独特魅力,当学生对古代生活产生了兴趣之后,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对陶瓷美的认知需要,这样的热情延伸至课堂上,就会大大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鉴赏水平。此外,在这种需要之下,高中生能够积极地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基于陶瓷的颜色、形状以及功能进行猜想,最后确定不同年代的不同陶瓷的内涵以及美感,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准以及综合素养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扩展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高中生鉴赏能力还可以从侧面着手进行,比如为高中生讲述美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画家生平等。通过这些辅助的讲授形式,教师可以结合美术作品,将画家生平展示出来,从而引起高中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兴趣。高中生只有对美术作品有了足够的兴趣及探究热情,才会更为积极地投入对作品的鉴赏活动当中,也才能够在鉴赏之余,通过作品来完善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情操。毕竟,美术教育归根结底也是一种教育,美术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这一主线,并在教育的前提下,去开展审美鉴赏的培养教学活动,把高中生的情感和思想引入教育的目的之中,让高中生在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术课堂上,培养出对人生、社会乃至世界的美的独特鉴赏能力。

(四)将美术鉴赏与文学、音乐相结合

在高中美术教学当中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可以将美术鉴赏与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等相结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应该是综合、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在这个有机整体当中,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双向的“知识对流”。

首先,音乐和美术都是艺术门类当中较为抽象的一种艺术,是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人以审美以及情感体验的艺术种类。将美术鉴赏与音乐鉴赏相结合,古来已有,古人画画,往往一边作画一边题诗,然后将诗作吟唱。现代人画画,也会配上一些能够体现画作内涵以及情感的音乐,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美术与音乐更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当中,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将美术鉴赏与音乐鉴赏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氛围中,培养并建立独特的精神家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其次,美术鉴赏与文学鉴赏也有一定的渊源。如王维的诗作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以一幅画作的形式存在的;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一幅风景画……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当中,文学与美学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就连中国的书法也是讲究美学的。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即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时,要将美术鉴赏与文学、音乐等的鉴赏相结合,在综合、全面的审美中获得美术鉴赏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及水平。

三、开展美术作品创作实践并举办作品展

(一)组织高中生创作美术作品

针对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简单的鉴赏只是流于表面的学习和认知,而真正的动手创造才是鉴赏美的关键一步。对于高中生来讲,切实开展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能够全面调动他们内心深处对美术的认知,挖掘他们的美术潜力,让高中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美术的独特感悟。此外,高中生可以通过画画、手工等的练习活动,发散思维、缓解课业压力,在美术作品的创作当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

高中美术作品创作实践能够体现出每个高中生的美术功底和独特的美术创作技能,也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都有理论性、实践性的意義。究其根本,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美术欣赏能力的一种体现。美术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审美鉴赏能力的指导,从而从侧面培养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此外,美术教师还可以组织高中生分小组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或鉴赏,以期实现高中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高中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感受审美鉴赏观念的碰撞,从而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鉴赏能力。

(二)对高中生的优秀、独特美术作品进行展览

高中美术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大家的美术作品进行筛选,并将优秀作品、特色作品进行展示。因为美术作品的创作并不是提高鉴赏能力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并不仅仅通过创作作品就可以高效完成,只有将高中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览、评比与分析,才能够让高中生对自己的美术审美与鉴赏能力进行反思,从而在反思的基础之上,结合其他高中生的特色,对自己的审美观念以及美术理论知识等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进而对美术鉴赏有更为全面、开阔的认识视野。此外,举办高中生的美术作品展也能够拓宽高中生的鉴赏认知视野,让高中生去领会其他学生的审美及鉴赏能力,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产生更为客观的评价。

四、结语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鉴赏能力,既符合新课改下对于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发展的要求,也能够促进高中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美术及鉴赏理论的教学,也要注重调动高中生的主观情感和认知,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高中生创作美术作品,对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和分析,切实提高高中生的鉴赏能力。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自主鉴赏能力,让高中生形成完善的鉴赏体系,从而助力高中美术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邹宗练.高中美术教学中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浅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6).

[2] 魏晓倩.试论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

[3] 刘剑雯.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自主鉴赏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7).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理论知识鉴赏能力高中美术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研究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