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坐车就想睡觉
2023-05-30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一坐车就想睡觉,不管是小轿车、公交车还是火车,不管是十分钟的路程还是十个小时的路程,不管路面平坦还是颠簸,只要坐上车,就像吃了安眠药一样,分分钟就能睡着。这究竟是为什么?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一坐车就想睡觉,不管是小轿车、公交车还是火车,不管是十分钟的路程还是十个小时的路程,不管路面平坦还是颠簸,只要坐上车,就像吃了安眠药一样,分分钟就能睡着。甚至有的时候感觉自己上车前并不困,但是一上车还是会不知不觉睡着了。这究竟是为什么?
人为什么想睡觉
首先来说说人为什么想睡觉。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身体里的一种物质——腺苷。它会让我们的身体感到疲惫,所以它也被叫做“疲劳因子”。一个人连续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越长,身体里产生的腺苷就会越多,它们会慢慢减少神经活动和兴奋感,让人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困意,从而达到调节睡眠的目的。
相反,当人处在睡眠中的时候,大脑就会不断地消除“疲劳因子”,让人重新焕发活力。如果是在人还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白天忙于工作学习,大脑就会暂时压制一下腺苷。
为什么一坐车就想睡觉
白天一坐车就想睡觉的人有不少,为何他们就是克制不住疲惫、想睡觉呢?
首先,车内空间不大,人的活动范围有限,无论是长途大巴还是小型轿车,出于安全考虑,坐在车里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座位上坐着,没什么事情可干。看书、玩手机不仅会使眼睛越来越疲劳,有的人还会晕车。
这个时候,人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放空大脑。大脑发现自己的工作量减少了,工作积极性也就降低了,体内的腺苷分泌就会越来越多,再加上车内空气不太流通,身体血液循环和呼吸作用减弱,身体也就越来越疲惫,特别想睡觉。
其次,不同于在其他公众场合的嘈杂声,行驶的车内是一个相对而言既不安静也不吵闹的环境,类似于听摇篮曲的感觉。尤其是伴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这种声音类似于白噪声(相当于一种背景音乐),其低频振动和犯困时脑电波活动的频率接近,能逐渐引诱大脑以“入睡”的频率放电。
最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直處于不同程度的震动颠簸中,这不仅不会防止人打瞌睡,甚至还会起到助眠的作用。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母亲抱着孩子轻轻摇晃和拍打会让其很快入睡,一旦突然把孩子转移到床上,孩子反而会立刻惊醒大哭。有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和人在出生之前在子宫羊水内小范围漂荡的感觉相似,而车的颠簸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轻微的震动会影响到人的脑电波,增加睡意。
在车上睡觉对身体有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上睡觉虽然可以让身体和大脑得到暂时性的休息,但是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这种短暂性的休息可能会让身体更加疲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坐了十个小时的高铁回家,睡了一路,但是下车之后感觉好累,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回家之后倒到床上还是会睡上好几个小时。这是因为当处于晃动的环境中时,人的身体仍然会不自觉地保持平衡,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只是处于浅睡眠状态,睡眠质量比较低,会出现越睡越困的情况。所以,坐车睡觉并不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最多算是一种催眠方式。
另外,如果坐车的时候空调温度开得比较低,睡觉的时候,人体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寒气入侵体内很容易感冒。而且车内的空间有限,睡觉的时候身体得不到很好的舒展,血液不流通还容易导致肢体发麻的情况。
(《解放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