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为人知的“汗情”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6期
关键词:无汗自汗多汗

为什么会汗多?又为什么总在夜里出汗?……“汗血同源”说法由来已久,中医对“汗”一直有着深厚、全面、细致的研究。“汗”早已不是单纯人体散热的代谢产物,更是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人体参数。

有人拿起笔还没写字,纸先湿了;有人在空调房里动一动,都会汗流浃背;有人经常在入睡时满身出汗,湿透被褥……出汗,原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一群人却过着被“汗”困扰的人生。

“汗如雨下”难以控制

“你有过那种夜里突然被冷醒,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床单和被子都湿透的经历吗?”今年29岁的刘先生是一位摄像师,在工作两年后,他明显感觉自己出汗的情况比上大学时候严重多了。不过,因为原本的日常工作对体力的需求相对较多,所以他也没太在意。直到2021年底的一天夜里,他在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入睡,却被“硬生生”的冷醒,睁开眼才意识到自己的汗液印湿了棉被和床垫。他这才开始担忧起自己的身体状况。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焦虑的心态,那段时间我出汗十分频繁,哪怕是大冷天,我稍微动一动,前胸后背就开始冒汗。”刘先生坦言,直到2022年春节前,他盗汗的情况几乎每一两个星期就要出现一次,睡衣床单频繁换洗。

“春节之后状态逐渐好转,但盗汗并没有彻底消失,现在大概两个月左右还是会经历一次。要问我有哪里不舒服,我真的说不出来。”在家人的不断催促下,刘先生最终来到了南京市中医院神志病科多汗门诊。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刘先生多汗的病症有所好转。

多汗门诊不仅仅是治“多汗”

南京市中医院多汗门诊所在的神志病科原本是主治精神心理、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的科室,但医生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发现,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的患者并发多汗的情况屡见不鲜。

“中医问诊有‘十问歌,其中第一句就是一问寒热二问汗,足以表明‘汗在中医问诊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的出汗方式和部位,可能就是不同疾病的病理表征。”神志病科主任王挺说,2007年,南京市中医院决定在该科下面设立多汗门诊,就是希望在中医临床治疗上能全方位地关照到患者的情况。

有了这个门诊后,医生们也才有机会看到了以前“不太能看到的病人”。

王挺回忆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二十来岁的患者廖先生。他来看病的时候正是春天,当时的天气已经可以只穿衬衫、T恤了,但他却是穿着棉袄来的。“天很热,但他总是感觉冷,所以‘拼命地穿衣服,结果大量地出汗,非常痛苦,这样的状况让他已经不愿意社交了。”王挺说,“因为廖先生认为自己就是汗多,所以挂了多汗门诊。而追根溯源后发现,他其实在此之前受过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失眠、焦躁,这些症状后来慢慢有所缓解,但容易出汗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还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来我们这里是想解决多汗的问题,但实际上他的根本问题是抑郁症。这就是‘汗在中医心中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会汗多?又为什么总在夜里出汗?……“汗血同源”说法由来已久,中医对“汗”一直有着深厚、全面、细致的研究。

“当病人因为多汗而前来就诊时,病史和病程往往已经比较长了。我们慢慢地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思考,就是多汗这个问题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时候它就是中医在望闻问切时可以观察到的指标。”王挺说。

在多汗门诊,因为抑郁而导致多汗,或者因为多汗而发现抑郁症的患者越发多见。门诊开设已有十几年,有时候来就诊的多汗患者冬天比夏天多,“汗”早已不是单纯人体散热的代谢产物,更是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人体参数。

经常出汗是身体“虚”的表现吗

传统中医理论对汗的种类有很多区分,比如自汗、盗汗、黄汗、红汗等。可能我们经常会听到就是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这些都不绝对。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能说自汗必属阳虚或气虚,盗汗必属阴虚。自汗症除阳虚、气虚之外,也可能是外感风、湿、热邪或肝火、湿热等邪热外蒸所造成;阴虚也可由血瘀化热、湿热外蒸、肾阳亏虚、津液失于约束外泄而出。所以多汗也需要辨明阴阳虚实。

为什么多汗病人情绪调整很重要?

多汗症会对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影响,比如出汗以及面部潮红的情况很难控制,患者会因此而产生无奈、焦躁或是恐慌的情绪。有研究表明,多汗症的严重性甚至明显超出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皮肤病,所以如果多汗对心理和生活产生影响时,是需要治疗的。

少汗或者无汗也是病吗?

汗腺的数量和功能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患者全身或某一部位皮肤终年无明显汗液,在适宜刺激下仍不能生成汗液或不能将汗液运送至体表,这就是无汗症。无汗症患者常感全身不适,极度疲劳,在运动时最明显。天气变热时,患者体温往往升高、心率加快,可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甚至虚脱中暑等症状,也可出现局限性皮肤干燥、粗糙或在某些皮肤病皮损上出现,但一般症状轻微。

不同部位多汗,有不同的健康预警

鼻汗:每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鼻翼两侧渗出,缓缓淌下,汗珠晶莹可见。其多见于肺气虚弱、过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的人。

額汗:汗出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出如蒸热气,故有“蒸笼头”的俗称。

半边头汗:整个头部以鼻中分成两半,一半头出汗另一半头无汗。此系因大病后夫妻同房,阴阳双亏而寒阻经络所致。

半边身汗: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高血压脑病、肾性高血压症、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劳心汗: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无汗或汗出甚微,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统血胸汗涔涔。

手足汗: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严重的无论寒暑,手足汗均多。

会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凡湿热下注、肾阳虚衰,均可导致会阴部有异味汗出。女性如患有外阴瘙痒症、阴道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异味的会阴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骚气味,夏天出汗多时味更浓烈,这是因为分布于腋窝、腿腋等处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中青年。

(青铜器荐自《扬子晚报》 许倩倩/文)

猜你喜欢

无汗自汗多汗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乌梅板栗壳治久咳自汗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无汗运动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清凉无汗
项颗教授治疗汗病经验研究
神厥穴敷药对自汗、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秋咳食疗验方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