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位中顾委委员走了

2023-05-30

新传奇 2023年16期
关键词:将帅军委海峰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提拔21岁的万海峰出任营长,有人把这次火线提拔称为万海峰人生的“四级跳”。在解放战争中,他几乎參加了华东战场的每一次重大战役。他常说:“我这点儿参谋本事,都是粟裕首长手把手教的。”

2023年3月31日上午,最后一位原中顾委委员、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在卧床休息时安静离世,享年103岁。

万海峰是开国大校,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后成为首批上将,这是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他去世后,与他同批授衔的17位上将中,仅迟浩田一人健在。他的去世,也为红28军的历史画上了句号。两届共372名委员组成的中顾委的历史,也翻过了最后一页。

粟裕亲自任命他当营长

1920年,万海峰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一户普通农民家。年幼时,万海峰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则拖着残腿在县城给大户人家帮工。万海峰在生活的磨难中迅速成长,当他看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时,便萌发了参加红军的念头。1933年,万海峰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在一次转移中,万海峰与部队失去联系,在他精疲力尽之际,巧遇红28军政委高敬亭。高敬亭将万海峰留在身边当警卫员。

后来,万海峰被送到新四军教导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陈毅和粟裕任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侦察参谋。陈毅和粟裕对万海峰很是关照,他也表现出色。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提拔21岁的万海峰出任营长,有人把这次火线提拔称为万海峰人生的“四级跳”。受粟裕提携和培养,万海峰在敌后抗日战场迅速成长。在解放战争中,他几乎参加了华东战场的每一次重大战役。他常说:“我这点儿参谋本事,都是粟裕首长手把手教的。”

皮定均是万海峰口中“很会打仗”的人,他既是万海峰的第三位伯乐,也是其莫逆之交。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时任24军71师副师长的万海峰要随机关被编入空军,军长皮定均劝他留下来当炮兵主任,因为朝鲜战场能起重要作用的一定是炮兵,万海峰为此婉拒了升迁。事实的确如此,手榴弹、大炮和坑道成了志愿军的“三大法宝”。

“成昆之变”

进入1985年,酝酿已久的百万大裁军脚步渐近。

1985年3月,消息传来,成都军区将被撤掉,合并到昆明军区中去。4月,全军各大单位参谋长会议在京召开,讨论后的方案仍是如此。这一消息在成都军区引起了巨大的波动。

1985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方案就要最后“定盘子”了。万海峰和王诚汉(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召集来参会的成都军区军务部部长刘国斌、干部部部长程功明、干部部处长李德义开会,商定在军委作出最后决定前按正当程序向军委反映意见。李德义执笔,连夜起草了《关于昆明、成都军区合并后定点问题的几点想法》的建议信。

信中提出,大军区定点要有利于作战指挥,便于组织部队向其他战区机动,因此设置上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不宜过于靠前。信中强调,成都到昆明、西藏的交通和通信设施比较完善,特别是成都到拉萨一线经过几十年建设,公路、通讯、仓库、兵站等都比较完善,而仅仅新开通昆明到拉萨的通讯线路一项就需要投资上亿元。

信写好后,被分送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以及军委副秘书长杨得志、余秋里、张爱萍和洪学智。在军委扩大会议分组讨论会上,万海峰和王诚汉又根据这封信的内容做了联名发言,得到不少人的响应。

6月3日,方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全体会议上公布。新组建的成都军区包括云、贵、川、藏三省一区。6月5日,中央军委任命了新的军区领导班子。万海峰担任政委,是原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班子中唯一留任的。

8月23日,在新落成的成都军区大礼堂召开了欢迎昆明军区机关干部大会,成都军区翻开了新的一页。

离休后挂念老区

1987年,万海峰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中顾委委员。1990年,万海峰达到最高服役年限,退出军队领导岗位。1998年9月,他正式离休。

退下来后,万海峰依旧繁忙,他一直很挂念老区,有机会就去走访。

京九铁路项目1992年上马,当时有两个方案:一是经安徽阜阳到江西九江,二是经河南信阳到九江。第一个方案被采纳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第二个方案要绕行大别山,会增加投资。河南信阳地区副专员郑淑真找到万海峰,希望他为家乡说话。

万海峰联系了李德生等七位老将军,上书中央,建议国家对老区进行帮助和扶持。中央很快批下来,同意京九线走老区,让京九线成为了一条扶贫线。

离休后,万海峰每年都会到唐山看看。他从朝鲜战场回国后驻军唐山多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抗震救灾的最初名单里没有他,但他主动提出去前线救灾,被任命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

2021年“七一”前期,101岁的万海峰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荣获此项殊荣的党龄最长的老党员之一。

河南新县(原鄂豫皖根据地首府)的“鄂豫皖苏区将帅馆”有一面铜制的将帅墙,雕刻着大别山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帅的塑像。万海峰的雕像在第一排最右侧,他也是这些将帅中最后一位离世的。

(《中国新闻周刊》 宋春丹/文)

猜你喜欢

将帅军委海峰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magnetic skyrmionics
活着
重庆谈判期间的军委通讯工作
倪海峰
My School
对《也谈对“军委参”的解读》的问与答
与众不同的老鼠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为将帅书写辉煌》出版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