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非暴力沟通”,让爱不被蒙蔽

2023-05-30沈纯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心扉爱意异化

沈纯鸯

人天生乐群,善于交往。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方式的异化成为了沟通主体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彼此的爱和理解暂时被阻断。在师生交往中,最常见的异化沟通就是评价与比较。

异化的沟通方式让爱缺失。异化的沟通方式会让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所缺失,同时学生也无法对教师或周围的同学萌生爱意。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没有完成,教师评价学生“不认真、不努力、不听话”,学生则会想“他不理解我,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表现,看到学生的表现是与自己的期待不匹配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学习基础太差)。这样的沟通会使学生疏遠教师,也会在班级产生不好的影响(没有同学愿意与他做朋友),这样一来,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还是生生之间的交往都会出现问题。良性的沟通方式应该是先了解情况,然后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与比较是“暴力的沟通方式”。在异化沟通中,评价与比较是两种常见的方式,它们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评价与比较是以己度人,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别人身上,只要不一致,就给别人一个负面的评价。通常,教师眼中的“好学生”是有自己的标准的,如学习好、认真听话、按时完成任务。但只因他学习成绩不好,就判定他不是好学生,而不去关注他的感受、需要和闪光点,这难道不是一种主观评价上的“暴力”吗?比较也是一种评价方式,一些教师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将班里的学生进行比较,这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优秀的学生对他人也许会失去爱意,而另一个稍稍落后的学生呢?他不仅对老师看中的优秀的学生无法产生爱意,心里还会有一种落差感,日后可能对自己也慢慢没有了爱意。这样的比较难道不是对学生某种程度上的“暴力”吗?

暴力沟通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为学生构建有爱的世界。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中,首先是观察;其次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是进行评价和比较;最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要求。我班有位学生在教室中喜欢随意摆弄别人的东西,还喜欢用自己的铅笔戳坐在他附近的同学。学生们纷纷来找我“告状”,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我先稳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直接批评他,先将自己看到的情况与他进行了交流,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到很困扰,甚至有点气愤。听了我的话,这名学生开始放下心理戒备,慢慢敞开心扉。他告诉我,自己并非故意为之,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只是闹着玩,没有恶意。我将其他同学的感受告诉了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经过此次谈话,我发现他在人际交往中有了些微小的改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综上,建议教师摒弃原有的片面、暴力的沟通方式,尝试多留意、关注学生真实的感受和当下的需要,向他们敞开心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彼此之间更多、更深入的理解,而那原本被蒙蔽的爱也将逐渐被揭开与释放。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心扉爱意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悲伤家庭,爱意无限
大声说我爱你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把爱装进信封里
他乡节庆(2)
纸条:打开心扉的钥匙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