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3-05-30王茜
王茜
摘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公共财政,建设廉政的进程一直是衡量国家进步程度、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在当下全新的政治体制改革深度推进的框架要求下,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的问题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革,以便于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也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树立。本文从当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价值意义出发,结合当下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思考,并且就一些可行的策略进行充分分析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策略优化
一、引言
在中国庞大的国有资产体系中,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实现政府相关职能的基础。在我国行政系统和政府职能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针对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且规范的管理,并提高管理能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相应地引发了很多问题,因此我国继续推进财政制度体系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事业单位的当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其实就是财政管理综合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深刻影响着政府相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有效运行。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国有资产在国家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合适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便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运用国有资产的过程当中,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例如,单位对于国资管理的工作存在着漏洞,对于像是一些产权登记、确认、统计等问题存在着不完整的情况。此外,一些单位确实在资产配置方面的能力欠妥,反复购买,资产分配不均,闲置资产数量规模较大等都是当下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样的问题存在,使得相当部分的国有资产在当前的社会建设发展中无法实现其价值,使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公共服务,确保国有资产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价值作用。
而从现实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多样化运用固定资产,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国有资产,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成为了重点研究的问题。与此同时,分析国有资产构成作用,也有利于优化国有资产的管理程序,减少行政成本,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应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和财务管理现代化建设。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严谨的管理意识
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当前部分主管单位没有把握部下资产家的底细,没有认真检查部下的购买申请,没有考虑部下的实际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实行部下间的资产共享和采购。从各部门的角度来看,资产配置与预算没有结合,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为了避免下一年的预算总额减少,就会通过购置办公用品的名义来将预算经费花费出去,进而达到合理使用预算经费的目的,这样做就随意利用资金,造成资产配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单位如购置超标准的办公设备和家具,且不能及时盘点和结算资产,随意处置资产,没有严格管理国有资产意识,更加认识不到国有资产损失的危害性。近年来部分单位主管领导的更换,其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也在不断发生,现在的领导担心要承担责任,资产管理者的反感太大,不想协助资产的清查活动,认为资产处置会暴露问题,账本外的资产增加,账本上存在大量坏账,会引起账本的真实、账本的严重不一致。
(二)管理手段单一,现代化程度较低
第一,管理手段单一。部分单位目前依然使用手工注册账簿的方式来注册资产,不仅浪费了时间,增加了人为工作量。而且在进行资产的最后汇总时,提取信息的难度就提高了,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难度。资产管理系统用于统计、摘要、显示资产、生成报告,如果要交接资产、处置资产,则要通过有关部门管理层的审批,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工作程序。这一系列繁琐的操作,不仅容易出现管理操作方面的漏洞,还不利于下一任员工快速跟上工作进度。
第二,部门间没有得到有效沟通,没有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通常来讲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主要工作是统计国有资产数量和审查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而没有实时监督国有资产使用状况的权限,没有做到同步管理和监督。此外,各部门的工作繁忙,没有对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充分协调沟通,上级不了解下级的想法,不能针对性地改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
(三)资产信息共享滞后
国有资产体量巨大,分布范围广,国有资产登记信息数量巨大,不利于管理。从主观角度来说,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如果完全依靠人力,是不能庞大的纸质记录和数据中,获取有效的资产信息。假如可以提高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就可以解决当下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的耗费。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共享较落后,无法做到共享信息。财政系统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系統,各系统之间没有互相连接,所以看不到其它部分的业务信息,彼此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交换性差,不利于实现统一管理。
(四)监督约束完善度低
在实际的资产管理活动中,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等的问题,这样会产生资产风险,增加代理成本,让委托人的目标和代理人的目标出现不对等的情况,代理人只重视自己的利益,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危害到了委托人的利益。这种随意使用资产、不能平衡委托人和代理者之间的利益、浪费国有资产的现象,是非常不利于单位发展的。
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没有真正发挥监督作用。资产管理部门受到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和管理观点的影响,不能运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管理国有资产,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督和查看,使得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不能按照相关程序来进行管理,对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足。部分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只关心管理权力的归属问题,而不能将管理权力真正运用于实际,不能做到权责统一,在监督方面做到约束力低。
另一方面,社会监督没有做到位。审计局负责进行政府部门的审计监督工作,其工作方法是选择性的监督,在监督相关政府部门是流于表面,就算出现问题也是不管不顾不查的姿态,仅仅针对无关重要的小事撰写审计报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和监督,而没有真正按照监督审计的规定来进行工作。因此相关的审计部门必须要进行整改,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社会监督作用。总的来说,不管是政府监督还是社会监督,两监督机构都不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问题都应该解决。
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层面原因分析
在理解事业单位产权的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误差所在,认知存在着不全面的问题,这可以被认定为国有资产流失率低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同的单位因其岗位特征与性质之间存在着差异,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有着显著的不同。一些单位会片面的认为经济投入与汇报是成正比的,会无限制的加大经济投入;在认识国有资产的效力这一问题上会有误读,对于部分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自己对国有资产的认知就存在偏差,这一问题就会衍生出个别领导以及员工贪图享乐,形成一种不良的隐形环境,不仅浪费了国有资源,也不利于事业单位自身职能的发挥。
(二)制度层面原因分析
部分事业单位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二者之间没有进行有效连接。事业单位资产运用的最佳配置模式是政府能够有效使用资金,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保证政府能够正常运转。但目前政府在增加量的投入和现有数量没有得到正常连接,资产购置经费不合理,没有科学管理国有资产收益。
五、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近年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反映的各类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国有资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是凭借主观想法办事。以前,政府机关职员是一个铁饭碗,不管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观念如何,只要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那么职员就能继续留在政府机关,这就导致了政府机关职员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过去的采购环节中,许多代理商想依靠政府的采购环节来获取经济利益,就会在私下和政府官员进行勾结,依靠公职来获取不当利益,随意使用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求改进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要求财政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财政人员要转变工作观念、增强工作技能、完善工作方法、优化工作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利益的最大化,让国有资产管理趋向科学性、规范性和现代性,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步伐,让国有资产管理进入新阶段。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要让给国有资产使用者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工作,不仅要培养节约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增强资产使用者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积极宣传和倡导国有资产管理方法,选择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文件来让资产使用者学习,转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从内心重视并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要转变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工作方法,要求管理者培养健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优先考虑集体利益,避免受到金钱的诱惑,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設,不能运用职权来谋私利,采取严格的奖惩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有利于资产管理的行为要勇于表扬或奖励,严重损害到资产管理利益的组织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增加管理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之间有紧密联系。资产信息的集中、总结、保存和管理是成功完成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操作。目前很多单位都已经使用资产信息数据收集的工作模式,尽管各个单位和机构的工作情况不一样,但总的来说,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是标准化的操作系统。
认真分析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实现现代化资产信息管理模式。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要实现信息代码的标准化,即要完善信息系统,在修改或增加资产时要使用系统来进行操作。尤其是在增加资产时,要先对资产进行编码。只有保证编码的正确性,才能执行下一工作环节。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结构,给予全部数据实体唯一的代码,在建立一致的信息代码之后,就能快速识别喜用,缩短查找数据的时间,增强数据的精确度。另外,企业还要做好信息处理标准化工作,建立科学、规划的信息化管理方案,执行规范的信息化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质量。
(三)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共享
政府指导下推进事业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指导单位编制固定资产总账,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运用应用程序资产管理系统时,最好指导各部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职务分工和责任。同时正在完善制度体系在资产管理系统中,不断改进信息化进程,实现资产的全面动态化管理。在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混乱的情况下,人员变动、行政机关变动肯定发生,传统的人工管理不能应对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使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保证资产管理正常工作。不管管理者如何改变,登录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就能清楚地发现资产的实际情况,而且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资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学习和研究优秀方案,尤其是要加强对科学管理系统和规范化管理程序的学习利用,促进事业单位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从本单位发展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发展情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互通共享,促进有效地信息化监督。
(四)对内外部进行全方位监督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规范、科学、有效、合理的角度出发,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能力,将国有资产充分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事业中去。
内部监督主要指的是受到法律政策的约束且政府代替国家进行管理事务的审查。在内部监督中,主要发挥政府的主要责任,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去监管国有资产。要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途径资源,积极表达和阐述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推动相关部分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顺利运行,进而助推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正向效益。
国有资产积极推进外部监督的主要目的是让社会全部成员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者,国有资产使用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浪费现象,遵循节约原则,提倡节约,反对腐败浪费,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利用。
六、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严肃而又认真的工作,在推进其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时应该始终将资产管理和基本的预算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并且加强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保障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也有助于提升其社会公共服务及建设水平。本文从当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入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优化策略,希望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真正助力新时代的全面繁荣建设。
参考文献:
[1]聂双燕.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 (20):154-156.
[2]张靖.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 (19):163-165.
[3]陈彦湘.浅谈基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2 (19):95-97.
[4]陈蓉.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18):16-18.
[5]狄维军.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 (18):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