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2023-05-30汪博孙倩

当代体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师生互联网+

汪博 孙倩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反应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全体师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为营造多姿多彩、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和校园氛围。“互联网+”背景下,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路径更加多元化,校园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相关数据分析更加精准化,参与校园活动的方式更加灵活,结合“互联网+”等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相关软件、智能APP等设备和信息技术,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1 前言

新时代,高校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一部分,更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种体育工作模式一般表现为一种客观性的群体文化,各级各类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体育宣传等内容,不仅包含了学生群体,也包含了高校所有教职工,都是这个群体的参与者。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从而对该群体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撑,互联网的融入,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互联网体育模式,该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断拓展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不断探索校园体育文化新领域,不断创新体育文化宣传模式,从而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多元化、多途径、多层次的发展。

2 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是高校发展的根本,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使命,普通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学生德育培养的过程中,体育的作用不容小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够对于助力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融入模式,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根据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引领,利用“互联网+”模式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拓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路径。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使命的重要一环。

2.1 体育文化建设助力立德树人重要使命

普通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园体育文化的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更加全面立体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好坏,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针对整个学生群体,可以说,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好坏与否,能够对学生群体产生价值的导向作用、指引作用,关乎着每个学生的未来;而健全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能够塑造出人格更完整、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生群体,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使命。一个健全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参与,这是校园体育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所决定的,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携手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使学校里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体育文化文化精神特质,在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导向会潜移默化地对每个人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每个个体在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反向塑造,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个体,最终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营造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2.2 体育文化建设有效促进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高校师生在日常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想法可能会在忙碌中减弱。校园各级各类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各种“互联网+”模式的体育相关知识、信息的宣传,是除了学生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和师生每年一次的校运动会以外,最能够激发师生主动参与学校体育的重要举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与“互联网+”的新兴模式相结合,可以将师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營造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并贯穿大学生整个校园时光。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能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体育必修课,新时代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的教育目标,指引着普通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方位、多种途径的与时俱进的模式。而“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多元化。普通高校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和相关的智能化设备,在学院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出1+1>2的效果,师生在这种校园体育文化浓厚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对体育知识、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不仅提升的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更对师生的体质健康的增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周期性、系统性,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影响下,更注重的就是师生的课余时间的体育运动参与热情的培养和促进,通过这种体育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师生在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产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不断增加体育锻炼次数和频率,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体育锻炼这种健康的生活模式成为其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 体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在新时代的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就是围绕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开展。“互联网+”的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投入使用,为普通高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拓展了更多学习和宣传的平台。当代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大部分属于入门级别或者是基础级别,仅仅通过每周一次的体育必修课程,只能是对相关体育运动专项有一个大致了解,至于相关专项的实际技术能力,大部分学生基本在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最简单的基本功操作。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是弥补了体育课的课外锻炼的参与意识和练习意识。“互联网+”背景下,大量的练习视屏、运动技巧等相关运动专项的可以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和相关活动的重点推广对象,通过相关专项体育教师的挑选、整合和分类,形成一个专门的知识库,学生在积极参与可与体育运动的同时,选择1-2项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经常性的练习和学习思考,随时可以通过智能化软件学习和了解到相关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效率,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在课余锻炼中不断得到提升,还能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促进整个校园体育运动热潮。

3 建设路径探索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入“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平台,是根据当前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并结合新时代智能化、信息化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互联网+”背景下,将高校现有的相关信息资源库与体育相关的智能设备相结合,旨在建设新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发展特征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一系列创新创新举措,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多途径创新校园文化培育模式,建设完整的、多元化的“互联网+体育”的智能化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从而对学生的主动参与运动意识、创新意识、健全人格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打造知识技能过硬的师生团队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宣传及运作团队,体育教师、校团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校工会、教务处、辅导员、学生体育部干部以及各级各类体育社团都是这个团队中的重要职能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主要参与了大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案的具体制定、执行和输送传播,在专业技术领域,体育教师需要给出相关专项的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常识、运动技巧、体育赛事、相关规则等指导和建议;校团委、宣传部分、学生工作部门的支持必不可少,对相关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导向作用,需要做出更深刻的宣传内容,才能达到宣传效果,在制作相关宣传内容时,着力侧重体育文化宣传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体育文化内涵与历史相结合、体育运动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向;校工会、教务处、辅导员群体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离不开相关部门教师的指导、把关和引导师生主动参与其中,对于相关校园体育活动的举办和参与,这些部门能够给予活动在制度上、资金上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促使全校师生更有动力地参与校园体育活动;而学生体育部的学生干部们,则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执行者,无论是相关多媒体的资料整合与分类、宣传,还是各级各类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些学生干部的具体操作和具体的实践工作。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团队人员一是应对体育文化内涵不断学习理解,提高对体育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业务能力、体育历史与发展等各个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弘扬有深刻意义的体育文化导向;二是应接受专门的智能化、信息化相关技能培训,尤其是新形势下,“互联网+”在高校的实际应用中不断普及,许多智能化设备、数据分析软件等是相关师生首次接触并使用的,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撑,配备相关智能化、信息化设备,同时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团队成员进行专门的操作技能培训,那么在后续使用技巧和操作功能等方面才得心应手。

3.2 开展多样化校园体育赛事

当前,不少大学生的业余实践用于网络游戏,非常不利于体质健康。如何吸引高校师生主动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和校园体育活动中,是当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校园体育赛事的大力开展,不仅能促使学生群体参与到学校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促使学生提升相关技能,还能够使校园体育文化丰富多彩。对于体育赛事的安排,应摒弃传统单一的几个体育项目,应尽可能使项目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3.2.1 原有校园联赛的创新

原有的校园赛事,基本为简单的每年一度的校园联赛,赛事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传统赛事,虽然包含了主流的体育项目,但能够参与的学生比例仍然不够。在这些赛事的举办中,可以增强其宣传力度,大力吸引师生观众到赛场或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观看,这也是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在赛前,应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和公众号对比赛的规则、比赛分组、双方优势特点和实力对比等各项比赛信息进行宣传报道,旨在提高校园体育赛事的热度和讨论,从而吸引更多师生关注赛事,最后能参与到感兴趣的体育专项中。

3.2.2 新兴运动项目的推广

此外,校園体育赛事完全可以增加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木球、藤球、板球,这些项目目前仍为小众体育运动项目,参与的师生相对不多,甚至有相当部分师生从未听过、见过。而这些项目的赛事的举办,无疑能够起到推广新兴的运动项目,使校园体育赛事百花齐放,不仅如此,还能激发师生对新鲜事物的参与热情。

3.2.3 中华传统体育赛事的传承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龙舟、舞龙等,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传统文化。学校在特定的时间,开展相关运动的知识普及和赛事,无疑能够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民族传统项目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是传统项目带给每一位师生的震撼情感,在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紧张和乐趣的同时,大力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到更多、更深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3.3 利用“互联网+”创新各类体育文化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大量的相关活动的支撑,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对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和进一步拓展。紧抓当代大学生能够快速学会电子产品操作并对其感兴趣的特点,开发相关体育知识答题软件,学生通过该软件进行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答题通关游戏,并对相关学习、游戏通关积分高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学校也可定期进行线上体育知识竞赛,设置相关奖项,学生通过该软件进行体育知识问答、抢答等竞赛,最后获得相关奖励;利用智能APP进行课余跑步也是新兴的锻炼方式,通过智能APP等跑步软件的测算和记录,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自己的学号进行跑步锻炼,可以对跑步累计的公里数,作为校园体育系列活动的相关奖励,并于每学期评出“运动达人”等称号,同时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等模式开展各类体育文化周、体育文化月等体育知识学习和宣传,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 结语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校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任务。“互联网+”背景下,给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指引了新的方向,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创新和拓展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模式。高校应抓住契机,合理利用相关信息化、智能化设备,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使校园体育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师生互联网+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