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2023-05-30
胆固醇,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词。和它关联的通常是心脏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导致许多人谈胆固醇而色变。但事实上,人体内的胆固醇有许多存在形式,功能也有所区别,并不都是“坏胆固醇”。
胆固醇,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词。和它关联的通常是心脏病、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导致许多人谈胆固醇而色变。但事实上,人体内的胆固醇有许多存在形式,功能也有所区别,并不都是“坏胆固醇”。
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的作用像是血管清洁工,可以将多余胆固醇转出动脉,运回肝脏分解,减少脂质在血管壁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也被称为“好胆固醇”。
一些国际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发展呈负相关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越低的人,患冠心病危险性会加大。数值越高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会减少。
“坏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约占总胆固醇的60%,在某些情况下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这些斑块像动脉壁的“定时炸弹”,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吸烟等诱因下,随时会被引爆。一旦斑块破裂,很容易出现急性血栓,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可以说,“坏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真正元凶。
好胆固醇未必都是“好人”
很多人认为“好胆固醇”越高对身体越好,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该研究共纳入近10万例受试者。在6年期间里,9%的受试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性疾病。分析发现,这些受试者的“好胆固醇”处于中等水平,即2.2至2.3毫摩尔/升时,感染风险相对最低。在此基础上,若“好胆固醇”水平升高或降低,感染风险都会随之增加。对此,研究者提示,尽管通常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对健康有利的“好胆固醇”,但它的含量也是有适宜范围的,不能过高。
另一项研究发现,“好膽固醇”水平升高有可能是由某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病风险反而会升高。比如,某些人体内的B类清道夫受体1(SCARB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丧失运送胆固醇的功能。此时,尽管体内的“好胆固醇”水平很高,也很难从周边组织被运送至肝脏,实现清除目的,反而会在动脉中累积导致动脉阻塞,增加心脏病风险。
男女胆固醇增长加速期不同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鲁向锋、顾东风团队将3.7万余名、平均年龄51岁的成年人分为四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40岁前增长最快。随着年龄增长,上述血脂指标增速降低,而女性年均血脂在40至49岁这一年龄段升高幅度达到峰值。研究还发现,遗传因素对血脂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遗传风险者的血脂年均增长幅度显著增加。
血脂增长加速期为何“男女有别”?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刘芳总结了三点原因。
一是健康管理意识的强弱。与女性相比,男性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较弱。很多男性仗着自己年轻,不注意饮食,偏爱油炸食品、烧烤、红烧肉等高脂食物,进而导致血脂异常。
二是吸烟喝酒程度的不同。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女性的饮酒率是16%,男性的饮酒率48%。另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则为2.1%。烟酒虽然不会直接升高血脂,但会通过间接方式或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影响血脂。比如,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胆固醇代谢。
三是激素影响。对于女性而言,雌激素是一把“保护伞”,其对血管功能的保护、糖代谢、脂代谢都有积极作用。但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45岁后,女性逐渐进入更年期,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脂代谢就容易紊乱,就会导致血脂快速增长。
在血脂增长较快的关键窗口期进行干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可做从以下三点着手。
合理摄入脂肪 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即少吃各种红肉、肥肉、动物油以及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或深加工零食。采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替代饱和脂肪酸(动物油、棕榈油等),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
将运动变成一种习惯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快走、跳舞、骑车、跑步等,累计活动150分钟以上。
戒烟戒酒 甘油三酯升高的个体更需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尽量不喝酒。如果要喝,一天最大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15克。戒烟困难的人,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总而言之,管住嘴、迈开腿,生活常开心,血脂自然降。但是,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寻求医生帮助,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生命时报》2023.4.2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