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五线谱” 下好“五子棋”

2023-05-30魏澜

教育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五线谱育人学科

魏澜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创建于1999年,是一所应浦东改革而生、借建平品牌而立、随时代发展而变、因现代治理而兴的优质学校。近年来,学校新进教师体量迅速扩容,如何让新人缩短摸索期,提升胜任力,成为学校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是教师发展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此外,学校师资年龄结构分布不均,资深教师占比高,精力与动力不足;应试型教师多,专家型教师少;部分教师理论学习、专业发展的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的能力有待加强。如何涵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仁爱之心与敬业精神,是学校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整体部署:谋定而动写好“五线谱”

立德树人的“红线”挺在前面,政治站位有高度。学校始终应把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作为核心关注,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学科教学中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坚守课程育人的主阵地,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红线”挺在前面。

减负增效的“底线”稳固坚守,质量提升有效度。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确立了培训、教学、研究、分享、保障相融合的工作机制,优化课堂指导、增强教学互动、创新作业设计,引导教师在学习中改善,在实践中摸索,在研究中反思,在改进中提升。实行学校、年级、学科、班级四级责任制,校级领导、教学专班、年级主管、教务人员四级巡课制,进行闭合式、循环式动态管理。

五育融合的“主线”贯穿始终,全面发展有厚度。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文件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路径和方略,引导教师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各学科关联互动,协作融通,适时开展思想引导、学科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多元互动的“连线”畅通无阻,合力凝聚有温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新锐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全体教师形成多维协同、反哺互促的学研行共同体;学情问卷调研和动态弹性调控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全力构建 “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的和諧育人生态。全员导师制扎实推进,力争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个性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身心健康的“防线”切实筑牢,安全保障有力度。心育课程排进学校课表,心理咨询通道始终畅通,危机干预机制随时待命。此外,学校还组织开展在线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和晨会、心理社团学生小讲堂、心灵导师特需咨询等活动。“建实心灵树洞”可随时留言,学校官微“心理日签”每日更新,心理委员和志愿者互助同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切实举措:系统布局下好“五子棋”

擦亮“面子”,着力品牌特色彰显。学校作为“德智融合”实践研究项目基地学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勇于探索、潜心研究、不断创新,所有课程、资源、成果都与集团学区兄弟校、基地培训学校、强校工程结对校共享,体现出以实际行动推进浦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笔者在团市委组织的公益大讲堂平台上,录制了《同心勠力向未来》微课程,为学生家长“云支招”,鼓励大家正向思考、积极向上,传递了抗疫的勇气和力量。返校复学第一周,笔者为初三学子执教《曹刿论战》一课,立足初高中衔接,打破学科间壁垒,关注价值观培育,演绎了“抗疫不惧、育人不倦、研修不停”的战疫乐章。

绣好“里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0-5年教龄的职初教师队伍的建设,围绕“教育魅力修炼、阅读习惯养成、教学水平精进、育德能力提升、管理素养提高、科研素养培育、教育论文写作、教研团队引领”不同专题,定期举办“月分享·悦成长”论坛,资深教师进行 “成长故事分享”,职初教师聆听研讨。

夯实“底子”,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学校系统周密部署,分层落实任务,各部门摸清底数、夯实基础、攻克难题、补齐短板,形成了学科教学保质量、班级管理保稳定、动态调整保成效的管理机制。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负责,教研组长牵头落实,备课组长把关审核,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网格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任务驱动,提升团队课程开发力,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特需;骨干引领,精心推送建平实验“名师面对面课程”,满足初三升学考试的刚需;特殊时期增加心育课程的课时,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焦虑的普需。

走正“路子”,推进全员导师实践。学校始终秉持“用父母心办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激励全体建平实验人在厚植家国情怀、永葆仁爱之心的正路上行稳致远。疫情防控期间,本着“以人为本,精准把脉;以终为始,精细规划;以实为要,精致施策;以爱为伴,精心辅导;以评为鉴,精彩呈现”的宗旨和准则,开展了“全员导师暖心在线,云端陪伴妙招共研”融合育人系列活动。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们分成6组,各组分别聚焦“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体健体、以劳待劳、以美唤美、以心印心”六个系列中的一个专题,交流共享在线教学期间的育人小妙招,各学科关联互动、协作融通,共同创新育人方式,努力构建了新时期综合性、实践型的育人生态。

用对“法子”,优化培训课程实施。学校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发展需求,精细管理,科学施策。为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团队,学校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高端的学习平台,给予优质的学术支持,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潜心研究课堂实践,建设专业发展的高地,深入学科教学的腹地,把研发出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作为研修目标。系列培训倡导老师们以项目研究为导向焦点,以满足校本研修的实际需求为逻辑起点,以探索有学科特质的作业设计为推进重点,集合不同学科间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成立了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首批科研骨干后备团队。“内训师的修炼”系列课程为课堂革命和教师转型按下了快捷键,老师们通过目标、内容、过程、评价四个要素的钻研与打磨,不断反观教学行为,持续迭代专业素养,努力提升育人能力。

“建实答卷”的进展与成效

重视党建引领作用,端正了教育思想。学校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对学校教育的全面领导。以“德·业·实·新”的校训诠释并落实“立德树人”,对标国家要求、彰显时代需求、凸显学校追求,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核心关切。疫情防控期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云端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怠,让全体建平实验人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正向思考、理性应对、积极作为,线上教学得以平稳有序地开展,交上了一份让家长安心、让学生满意的“建实答卷”。

凸显科研兴教功能,推进了课程改革。积极申报2022年度区级重点课题和市级规划课题,区级重点课题《以“德智融合”启探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和市级课题《指向“德智融合”的初中生学习行为分析与支持的实证研究》都成功立项。龙头课题的规划、落地与实施不仅为学校的高站位持续发展聚力蓄势,同时为教师的高质量教育人生铺路赋能。

突出人才强校战略,发挥了引领作用。学校给教师提供了研修提升和交流分享的平台,组织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共享·互助·成长”活动,引导老师们提炼经验、催生成果。学校还通过各项征文比赛的撰写活动,促进教师展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入研究、思考与探索。在项目的驱动下,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系统全面优化,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多元关系深层重构,教师素养不断精进,研究氛围日渐浓厚,特色经验及时辐射,为学校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储备和生态不断优化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力量。

猜你喜欢

五线谱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天然的五线谱
“超学科”来啦
孩子们的五线谱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在留守儿童的“五线谱”上谱入浓浓的关爱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