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2023-05-30臧峰宇
臧峰宇
关键词 扩散效应 城乡共同富裕 三重路径 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12-10
一、引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的功能定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经历了由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调整的发展过程,实现了由“农村服务城市”向“城乡共同富裕”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鲜明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②在当前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强化扩散效应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化,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持续性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① 实现城乡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国持续推进城乡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推动城乡共同富裕依然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强化扩散效应,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城乡协同”,是我国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选择。
扩散效应源于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创的增长极理论。② 在增长极理论视野下,城乡关系经历两阶段的动态调整过程:第一阶段,周边农村的要素资源不断向城市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而形成“农村服务城市”的经济现象;第二阶段,城市通过自身发展和结构调整促成各种要素资源从城市向周围农村转移,从而形成“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现象。缪尔达尔和赫尔斯曼分别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经济现象称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③
在国内学术界,基于扩散效应视角探讨“城市带动农村”问题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更缺乏扩散效应机制下城乡共同富裕的系统性研究。为此,本文基于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和宏观发展三重维度探讨城乡共同富裕的扩散效应机制。微观维度关注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扩散效应,中观维度关注产业承接与转移的产业扩散,宏观维度关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发展扩散。城乡扩散效应受到要素价格、产业链条、市场竞争、政府调节等机制的驱动。那么,在城乡共同富裕推动进程中应如何强化扩散效应呢?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从主体、客体、空间和制度四方面提出城市对农村扩散效应的强化策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城乡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④ 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⑤共同富裕从一种理念转变为一种国家发展阶段的目标,并将这一目标付诸行动,开始于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具有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历史逻辑和丰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内涵,⑧城乡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理论在城乡区域层面的理论延伸和目标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城乡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城市与农村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⑨在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不能仅看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也不应片面地强调城乡间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应积极应对城乡区域差异和非均衡发展的现实状况,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目标导向而言,城乡共同富裕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到“十四五”末,城乡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间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二是到2035年,城乡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三是到21世纪中叶,城乡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城乡间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①城乡共同富裕战略的理论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斷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炼的经验总结。根据“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构想,我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主要历经了两个阶段:一是“先富”阶段,表现为“农村服务城市”。在我国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服务城市,是一个普遍的倾向。②
城市“先富”战略使得城市逐步成为引领城乡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增长极对农村资源和要素的“虹吸”现象不断凸显,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趋势,城乡经济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先富带动后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阶段。随着市场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强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强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调整,引致其对农村发展的扩散效应。随着扩散效应的强化,城乡间高质量、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并逐渐得以实现,城乡发展差异及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进而逐步实现城乡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扩散效应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理解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切入点。首先,扩散效应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共同富裕。③ 扩散效应完善城乡间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和经济关系,使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更加适合异质性城乡区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④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居民高品质生活,达到共同富裕。其次,扩散效应可确保共享式发展的城乡共同富裕。扩散效应推进城乡间要素扩散、产业扩散和发展扩散,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协同作用,排除阻碍城乡居民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共享式增长与生活品质的共享式改善。最后,扩散效应可确保系统化发展的城乡共同富裕。扩散效应不仅带动城乡经济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发展,还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强化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⑤ 扩散效应的强化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驱动,而政府与市场驱动机制的优化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⑥政府与市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设计与优化,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三、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三重路径:微观、中观、宏观
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增长极,而农村则是处于增长极周边的扩散效应承接地。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调整,生产要素及部分产业向农村扩散,形成扩散路径机制,使得城乡空间发展融合不断加强并带动城乡发展差异与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进而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在城乡共同富裕推动进程中,扩散效应体现在微观要素扩散、中观产业扩散、宏观发展扩散三方面。要素扩散是产业扩散与发展扩散的基础,产业扩散是要素扩散的联动形式,而发展扩散则是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的外化表现。
1.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微观路径:要素扩散
生产要素是维系城市和农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在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城市对农村的要素扩散起到微观基础的作用。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农村要素市场进行市场交换,形成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间要素配置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显现,生产要素市场供需的结构化失衡引发城乡间要素名义价格(报酬)差异扩大,进而导致生产要素的城乡配置非均衡化加剧,农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第二阶段,城市要素使用成本上升,加之市场对要素需求的结构性调整,要素扩散效应显现,一是在要素需求约束下城市剩余生产要素向农村反流,二是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下生产要素向农村进行趋利性流动,最终表现为城乡间生产要素的结构性配置调整。
(1)资本要素扩散。物质资本是农村较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实现物质资本“量”和“质”的双重积累,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资本要素扩散路径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市场机制层面。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农村的投资边际回报率不断提升,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不断改善,趋利导向引致城市物质资本反流。二是政策导向层面。“工商资本下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城乡产业政策是物质资本扩散的重要路径。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间资本要素扩散呈现出阶段性差异:一是农村资本向城市聚集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在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指导下,农业自身积累的物质资本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对农村的资本极化现象。相较于规模较大的引进外资,这一现象并未引起足够关注。在该阶段,城市形成较为充裕的物质资本积累,且在知识溢出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城市投资边际回报率显著高于农村,这使得城市资本增殖在下一轮投资中依旧进入城市,形成了资本流动闭环,城乡经济差异和公共服务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城市资本向农村的转移阶段。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交通拥挤、土地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物质资本的使用成本不断增加,城市投资边际回报率开始下降甚至在部分地区开始低于农村,此时资本要素开始向农村进行趋利性流动。特别是,农村的土地要素使用成本和劳动力要素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的城市物质资本反流,并形成资本积累和新一轮资本投入。该阶段是资本要素扩散的主要形成和发展阶段,且随着城乡间资本配置效率提高,资本要素扩散效应越发显著。
(2)劳动要素扩散。城乡劳动要素配置表现为城乡人力资源配置和城乡人力资本改善两方面。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②然而,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不断趋于饱和,加之居民生活成本提升带来的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城市劳动力开始向农村进行要素反流。劳动力反流是塑造劳动要素扩散的基本形态,也为后期人力资本层面劳动要素扩散提供渠道。城乡教育供给差异和公共服务不均衡是导致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失衡的主要因素,③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现象表现尤为明显,其外化表现是在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及经济外部性影响下专业技术人员向城市的过度集聚。随着资本扩散进程加速、政府人才政策引领、农村教育水平改善,专业技术人员亦开始反流,形成城鄉配置再调整。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城乡间生产布局与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专业技术人员倾向于迁向周边郊区和乡镇地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力资源层面的劳动要素扩散是劳动要素实体由城市往农村的扩散,人力资本层面的劳动要素扩散是先进知识与技术等无形资本的扩散。劳动要素扩散呈现圈层化,越靠近城市核心地带,劳动流入速度越快,劳动要素扩散效应越显著。劳动要素扩散引致的不仅是城乡劳动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弱化,还带来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
(3)技术要素扩散。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约束下,特别是外资引进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下,改革开放初期城乡间技术要素配置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城市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远超农村。农村实现技术进步主要有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种形式。其中,技术创新的过程也存在集聚效应,往往存在于特定地区,然而市场机制下形成的集聚效应必然伴随着扩散效应的存在。因此,技术扩散是推动农村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作为创新主体的城市通过消费、生产等方式主动向周边农村进行技术输出,农村的企业或产业也会不断进行技术模仿。城市对农村的技术要素扩散主要体现在技术人员向农村输送、新技术的转让以及示范学习等方面,通过技术要素扩散增加农村的知识技术与人力资本的累积,进而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体而言,一是城市技术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农村技术落后企业的模仿效应形成的技术进步空间转移;二是人力资本有形转移与无形转移形成的技术载体空间转移,①其中有形转移主要是指通过人员的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扩散,而无形转移主要是指借助于信息的非自愿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扩散;三是联系效应引致的技术溢出空间转移,主要是指城乡间市场主体不通过纯粹的市场交易而发生的技术扩散。
要素扩散是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微观路径的内在机制,而其现实形态是微观市场主体间的分布、交互与流动。市场主体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体,微观视角下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人两类。资本扩散、技术扩散和产业扩散的现实形态主要体现在企业主体层面,而劳动扩散和部分技术扩散的现实形态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体层面。就企业主体而言,随着企业生产模式的完善与生产环节部门的增加,企業内部生产环节的分散现象也日益显著,②使得企业各个环节部门在城乡间进行分离性布局,即形成分布效应;同时,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密集的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形成了一个跨城乡的联系网络,不同的生产要素与资源在这个网络中自由流动,即形成交互效应。就个人主体而言,个人主体在城乡间的流动刻画劳动扩散和技术扩散过程,即形成流动效应。
2.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中观路径:产业
扩散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中观机制体现在产业层面,产业扩散是承接微观要素扩散与宏观发展扩散的中间环节。一方面,产业扩散是以要素扩散为基础。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客观上的梯度差异,作为高梯度地区的城市在自身产业生命周期演变的作用下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和产业的扩散,农村作为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伴随着要素扩散和技术扩散而形成城乡间的产业转移与承接。另一方面,产业扩散是宏观发展扩散的外化形式。宏观发展扩散是一个无法具象化的概念,而对其评价较为直观的、有效的方式是观察城乡间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结构的匹配性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部分企业顺应比较优势变化,通过工商资本下乡等形式,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农村,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城市向外转移和农村进行产业承接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产业转移和承接与要素扩散是互动衍生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是城乡间产业配置的重要驱动导向。① 随着生产要素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依托于生产要素的不同层次类型以及具有相对价格差异的产业亦开始进行城乡间转移和配置。一方面,城市的剩余生产要素向农村反流,引致与该类型生产要素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形成。另一方面,在城乡间生产要素实际价格逐渐均等化的过程中,为寻求低成本效应,城市的企业与产业不断向后发地区转移。此外,技术溢出是产业扩散的重要路径。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技术溢出的非自愿性扩散的发生。城市产业向农村的转移带动了技术的跨地区溢出,使得农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技术进步。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推动承接地市场主体的学习效应和技术进步,进而促进承接地经济发展。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内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农村转移,这既能使城市开拓空间发展其他比较优势产业,又能使农村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升级。
3.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宏观路径:
发展扩散发展是一种地理现象的空间转换过程,②发展扩散表现为发展现象在城乡间的传递与演变,③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发展扩散依托于要素扩散和产业扩散在宏观层面显现,是城乡间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化形态,包括经济发展扩散、制度发展扩散、效率发展扩散三方面。其中,经济发展扩散表现为城市产出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发展现象向农村的扩散,制度发展扩散表现为城市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优化的发展现象向农村的扩散,效率发展扩散表现为城市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研发效率提升的发展现象向农村的扩散。
(1)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城乡发展扩散。物质生活是指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生活形态。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城乡发展扩散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扩散和效率发展扩散两方面。①城乡间经济发展扩散。一方面,要素扩散改善城乡要素禀赋结构且调整城乡间要素配置的结构性差距,强化农村生产要素的产出增长和收入增长。其中,产出增长表现为农村生产要素边际产量的提升,收入增长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及收入结构的趋同,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占比的提升。另一方面,产业扩散拓宽城乡产业链条,实现城市市场主体及其产出增长和收入增长向农村的转移。其中,产出增长表现为产业转移带动农村的产能和产量提升,收入增长表现为农村产业承接带动就业和投资引发的收入增长。②城乡间效率发展扩散。一方面,城市地区技术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与农村技术落后企业的模仿效应形成的技术进步空间转移以及联系效应导致的技术溢出空间转移,带动农村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研发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有形转移与无形转移形成的技术载体空间转移,伴随着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再配置,带动农村地区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研发效率的提升。城乡间经济发展扩散和效率发展扩散,弥合城乡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异,同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而有效地推动城乡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城乡发展扩散。精神生活是一定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产、思想传播和精神享受过程的总称,其基础是物质生活。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角下,城乡发展扩散主要体现为制度发展扩散。制度可划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是指一些成文的规定,如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后者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等。① 就正式制度扩散而言,在城乡要素和产业交互过程中,城市地区质量更高的正式制度安排被农村地区的市场主体所接受,形成制度学习和模仿效应,这不仅通过制度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扩散和效率发展扩散,而且推动城乡间组织管理制度和个体行为规范的趋同,进而驱动城乡间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差异的弥合。就非正式制度扩散而言,城乡间劳动要素的交互和流动降低城乡间非正式制度壁垒,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使农村居民有更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与满足感。②
随着城市对农村要素扩散效应的强化,特别是农村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改善,进而带来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差异的缩小,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基础。产业扩散还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特别是强化农村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实现城鄉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驱动力。③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和相辅相成的。④ 一方面,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下的发展扩散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指引和精神动力。特别是,消费方式、投资理念等市场行为的精神生活差异也在发展扩散中得到了弥补,这为调整城乡居民的投资差异、收入差距、消费距离提供了契机,也进一步加速了发展扩散的内循环。
四、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扩散效应的驱动机制与影响因素
1.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扩散效应的驱动机制
(1)要素价格机制。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是影响城乡要素配置的重要因素。在趋利机制下,一个地区相对较高的要素价格可以驱动相应生产要素在该地区集聚。然而,市场主体不仅考虑要素价格,还要考虑要素使用成本。学界将要素名义价格与要素使用成本之比称为要素实际价格。近年来,城乡间要素名义价格差异非常显著,如城市居民名义工资普遍高于农村。但随着城市要素使用成本的提升(如高房价、高租金等),城乡间要素实际价格却呈现出趋同的趋势,这使得城市部分劳动和资本要素开始向要素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农村反流和扩散。在要素实际价格的调节下,城市对农村的要素扩散得以形成和发展,这被称为要素价格机制。此外,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过度集聚会降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市场投资需求,驱动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不断向生活效应更高和投资需求更强的农村转移,而要素转移会引致城乡间的产业扩散。
(2)产业链条机制。城乡产业链是通过跨城乡的生产分工、市场衔接和产业协作形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市场主体通过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形成城乡间产业链条,并在城乡产业协作的条件下分布和畅通其供应端、生产端、销售端的各产业环节,既是扩散效应的载体也是扩散效应的渠道。城乡间不同产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价值链条、企业链条、供需链条和空间链条四个维度形成市场关联,进而通过投入产出机制影响城乡间资源配置模式,这被称为产业链条机制。产业链条机制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内部方面,产业链内部主体之间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与产业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乡扩散效应的显现。特别是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布于城乡不同区域的情况,城乡间的要素扩散和产业扩散表现尤为显著。二是外部方面,通过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形式,实现城乡间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特别是产业融合模式带动的新业态发展,会显著促进城市对农村的扩散效应。
(3)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是城市内部主体间以及城乡主体间进行市场竞争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拓展,强化城乡扩散效应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成本优势及市场潜力的显现,城乡二元之间以及城乡区域内部的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深,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的驱动模式也不断形成和完善,这被称为市场竞争机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下,通过产品或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推动城乡市场整合进而强化城乡扩散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弱,而通过资本要素竞争实现的要素扩散与产业转移成为强化城乡扩散效应的主要市场竞争机制。事实上,市场竞争驱动机制下的扩散效应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表现为“中心城市内部—郊区产业园—农村地区”的层级。
(4)政府调节机制。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素扩散和产业扩散的实现不能仅依靠市场机制。特别是,城市依然在各方面对农村具有绝对优势,市场机制并不能为农村地区带来资源配置的相对优势。①此时,“有为政府”的调节机制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②改善农村的资源配置劣势。政府调节机制主要通过财税补贴和制度激励等方式,对生产要素、企业产业及市场环境进行再配置。具体而言,一是对农村相关产业和企业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进行财政补贴,二是对农村流向城市的最终产品及农业企业生产所需中间产品进行税收优惠,三是对“工商资本下乡”“劳动力反流”“产业承接转移”实行政策保障,特别是对劳动力、投资者及企业的正当收益权进行制度保护。
2.推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扩散效应的影响因素
(1)主体因素:城市扩散强度。扩散效应是城市与农村的互动过程,其中城市的扩散强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扩散强度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城市的要素资源与企业产业的“输出”能力与渠道,二是城市的经济辐射覆盖范围。城市的要素资源充裕度与产业结构特征决定其“输出”能力的强弱,而城乡间交通布局、信息化程度、物流水平影响着“输出”渠道。一般而言,城市规模扩大伴随着要素资源充裕度的提升与要素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城市规模扩大意味着其经济辐射范围的扩大,表现为扩散效应腹地宽度的拓展。
(2)客体因素:农村承接能力。扩散效应是否具有效率,还取决于农村对其的承接能力。首先,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影响其承接能力。城乡二元结构是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非组织化的小农生产制约城乡经济的有效衔接,而通过农村经济的组织化发展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③可以提升农村对城市扩散效应的承接能力。其次,农村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其承接能力。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充裕度迅速提升,但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力资本水平不足,这制约了农村的承接能力。最后,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及现代化水平影响其承接能力。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及现代化水平是市场竞争机制起作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调节城乡要素相对价格的现实条件。
(3)渠道因素:城乡空间关联。城乡空间关联的渠道包括人口流动、物品流动、服务流动、技术流动、信息流动等多方面。其中,人口流动、物品流动和服务流动依赖于城乡间的交通布局、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及其便利程度,信息流动依赖于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①而技术流动依赖于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的渠道及其效率。
(4)制度因素:政府政策协同。政府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制度协同供给是保障扩散效应持续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政府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处于比较劣势的农村提供制度优势保障。如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提高区位吸引力,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定位于农村。另一方面,政府主体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拓宽农村地区市场主体的融资渠道,改善农村地区市场主体的融资环境。同时,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可为畅通要素扩散渠道、降低城乡扩散效应成本提供重要保障。
五、强化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1.强化城市扩散强度
应当利用要素结构调整契机,强化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的扩散,并带动产业扩散与发展扩散。而城市要素的结构调整,既需要根据城市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推进先进与高层次生产要素的虹吸,又要进行落后与低层次生产要素的淘汰。同时,还需强化城市“扩散源”的经济辐射能力,特别是避免和弱化城市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和扩散渠道不通畅问题。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合理控制城市规模,避免城市呈现过度极化效应。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不仅会导致城市承载过度,②还会引致要素的不合理集聚。所以,需根据城市自身的多维特征和区位异质性,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模,特别是需要依据城市类型合理控制其扩张程度。其次,合理进行区域及产业规划,激发要素结构的调整效应,进而强化要素扩散带动产业与发展扩散。同时,依托城市群激励城市主体之间的合作分工,进而为农村释放要素供给空间,以实现城乡合作分工的改进。最后,改善基础设施及其网络建设,畅通扩散效应渠道,特别是拓展农村地区的交通可达度以及环境改善度,从“硬件”与“软件”双重视角优化城乡扩散渠道的布局结构。
2.提升农村承接能力
农村是城市扩散效应的承接体。扩散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城市的扩散强度,还依赖于农村的承接能力。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但目前依然面临经济基础薄弱、信息化程度低、要素结构失衡等问题。首先,提升农村的信息化承接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改善是吸引要素回流的关键,结合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征,当前应当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依据“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导向,提升互联网普及率,增强跨区域、跨主体、跨产业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其次,畅通农村的渠道化承接能力。提高对农村交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围绕农村改善网络化的城乡交通衔接节点建设,强化农村产品和服务市场外向型物流渠道建设,以增强农村对城市的市场开拓。再次,优化农村的吸纳性承接能力。要素吸纳以拓展要素扩散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方面,农村应当改善自身各层次教育供给条件,③注重技术型人才的结构培养;另一方面,应当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引导人才反流,改进和完善城乡间的人才配置与共享机制。最后,规划农村的特色化承接能力。合理利用农村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资源,进行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需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农村区域品牌、破除农村市场壁垒,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3.促进产业链条衔接与城乡融合
促进城乡产业链条衔接,强化城乡产业互动以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是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城乡间存在显著的产业链条段二元异质性:城市具备第二、三产业优势,主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中高端服务业集聚的链条段;而农村则表现为以农、林、牧、渔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轻工业为主的链条段。在推动城乡共同富裕中,衔接城乡间的产业链条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① 促进城乡间产业链条的衔接,不仅仅是产业的对接与融合,还包括价值链条的衔接、城乡企业的对接、城乡供需结构的匹配、城乡地理空间的弥合。一方面,应确保城乡间产业链条段的完整性,城乡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别布局或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特征的特定地点。另一方面,应确保城乡间产业链条段的层次性,区域类型与产业链的层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关系,农村一般拥有产业链的上游链环,其下游链环一般则布局在城市。产业链整合不仅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还是城乡间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应积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在产业链条内部积极推动城市地区上游链条和农村地区下游链条的衔接,其关键在于整合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二是在产业链条外部积极强化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产业关联,可以通过建立并扩大工业园区等方式,实现城乡产业链条的虚拟空间集聚向地理空间集聚转变。当前产业链条衔接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化服务业的有机融合,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乡共同富裕。
4.优化城乡制度安排协同供给
首先,做好正式制度安排的优化供给。一是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完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人均财政支出差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② 二是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③
其次,做好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优化供给。城乡间的文化差异、方言风俗、经济理念、社会网络等因素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壁垒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扩散效应的强化。因此,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以弱化非正式制度壁垒。
關键是做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协同供给。既要以非正式制度安排提升正式制度安排的供给效率,又要以正式制度安排引领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供给优化。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要通过正式制度安排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要通过改善非正式制度安排供给使更多农村居民接受城市地区的投资理念和发展思维,进而强化农村地区居民对现代化市场的认知,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作者单位:罗富政,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罗能生,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