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沿海沙地铁刀木不同密度造林效果研究

2023-05-30林坤保

防护林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长量

摘要为丰富漳浦县沙地树种资源,在漳浦下蔡国有防护林场开展铁刀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下降,不同密度林分之间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随着密度增大,林分蓄积量先增加后减少,造林密度2000株.hm-2林分的蓄积量略高于造林密度1667株.hm-2林分。造林密度1667株.hm-2林分后侧1倍树高处的相对风速最大,造林密度2000株.hm-2林分后侧1倍树高处的相对风速最小。沿海沙地铁刀木初植密度以2000株.hm-2为宜。

关键词铁刀木;造林密度;生长量;防风效果;沿海沙地

中图分类号:S758.5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3.02.009

StudyonAfforestationEffectofDifferentDensityofCassiasiameaonCoastalSandyLandinSouthernFujian

LinKunbao

(ZhangpuXiacaiNationalProtectionForestFarminFujianProvince,Zhangzhou363214,China)

AbstractTheafforestationtestondifferentdensityofCassiasiameawascarriedoutinZhangpuXiacaistate-ownedshelterfieldtoenrichthetreespeciesresourcesonZhangpuCountysandyland.Theresultsshowedasfollows:theafforestationdensitywasinreverseratiowithaveragediameter,averageheightandaveragevolumeofthestand;thedifferencewasobvioustoaveragediameter,averageheightandaveragevolumeofdifferentdensitystand;thestandstockincreasedfirstandthendecreasedwiththedensityadding;thestandstockofdensity2000plantsperhectarewashigherthanthatofdensity1667plantsperhectare;therelativewindspeedwasthefastestinonedoubletreeheightplaceofposteriorsideofthedensity1667plantsperhectarestand,whilethatofthedensity2000plantsperhectarestandwastheslowest.Theinitialplantingdensitywith2000plantsperhectareofCassiasiameaoncoastalsandylandisthemostsuitable.

KeywordsCassiasiamea;plantingdensity;growthincrement;windprotectiveeffect;coastalsandyland

漳浦是閩南地区的沿海县,海岸带土壤以风积或潮积沙土为主,沿海沙地的造林树种基本上是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木麻黄防护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作用,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1,2]。但是,沿海沙地造林树种单一化不利于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容易产生地力退化、病虫害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3,4]。铁刀木(Cassiasiamea)是豆科决明属的常绿阳性乔木树种,具有速生、耐干旱贫瘠和耐盐碱的特点,在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沿海省份都有分布[5-7]。为探索铁刀木在沙地造林效果和丰富漳浦县沙地树种资源,漳浦下蔡国有防护林场在2014年3月从漳州市调运一批铁刀木苗木在林场下蔡工区进行造林,开展了铁刀木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根据生长量和防风效果初步提出沿海沙地铁刀木适宜的造林密度。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漳浦下蔡国有防护林场下蔡工区5大班21小班,地理坐标为117°41′5.26″E、23°56′49.62″N,气候类型是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5℃,年均降雨量1555mm,年均风速4.8m.s-1,年均大风天数110d,每年的7—9月常有台风影响。试验地的土壤为风积沙土,厚度0.8m以上。试验地主要植被有海刀豆(Canavaliarosea)、草海桐(Scaevolasericea)、苦楝(Meliaazedarach)、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var.simplicifolia)、苍耳子(Xanthiumsibiricum)和滨柃(Euryaemarginata)等。

2研究方法

2.1苗木来源

试验用的铁刀木苗木来自漳州市林业苗圃中心,为实生苗,平均苗高85cm,平均地径1.5cm。

2.2试验设计和试验林营造

2014年3月,在下蔡工区5大班21小班营造铁刀木试验林。造林前对试验地进行整地、挖穴,穴的规格为60cm×40cm×40cm,穴内放半穴的红心土。铁刀木造林试验分以下几种密度:(1)1667株.hm-2,造林株行距2.0m×3.0m;(2)2000株.hm-2,造林株行距2.0m×2.5m;(3)2500株.hm-2,造林株行距2.0m×2.0m;(4)3335株.hm-2,造林株行距2.0m×1.5m。试验以造林密度作为处理,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一种造林密度均有3个试验小区,共计12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面积为20m×30m。雨天造林,造林后前3年每年追肥1次。

2.3试验林调查

造林后每年年底对试验林进行生长量调查,统计成活数量。2022年8月下旬,对12个试验小区内铁刀木逐株调查胸径、树高,统计每个试验小区现存的铁刀木数量。用手持风速仪测定各种密度试验林的林外空旷地风速、林内风速和林后1倍树高(1H)处的风速。

3结果与分析

3.1沿海沙地不同密度铁刀木生长情况

2022年8月,对4种密度的铁刀木试验林进行了调查。不同密度的试验林保存率为78%~95.5%,平均保存率为90.2%。其中,2000株.hm-2的试验林保存率最高,达95.5%;1667株.hm-2的试验林保存率最低,为78.0%。可见,铁刀木對沿海沙地的适应性较强。

从4种造林密度试验林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表1、表2)看,造林密度降低,铁刀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增加。其中,1667株.hm-2的试验林平均胸径(10.5cm)、平均树高(13.3m)和平均单株材积(0.0611m3)与2000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2.9%、13.7%和46.5%;2000株.hm-2的试验林平均胸径(9.3cm)、平均树高(11.7m)和平均单株材积(0.0417m3)与2500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3.4%、13.6%和43.8%;2500株.hm-2的试验林平均胸径(8.2cm)、平均树高(10.3m)和平均单株材积(0.029m3)与3335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分别提高了24.2%、22.6%和44.8%。这是因为林分密度降低,林木个体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的生长空间均增大,从土壤中获取的营养物质增加,光照更加充足,光合作用增强,因此低密度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速度较快。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4)表明,不同密度的铁刀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林分蓄积量统计结果看,1667株.hm-2的试验林蓄积量(79.39m3.hm-2)与2000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减少了0.3%,与2500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增加了16.2%,与3335株.hm-2的试验林相比增加了58.3%。不同密度试验林中,2000株.hm-2的试验林蓄积量最高。经方差分析(表4),不同密度试验林的蓄积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3.2沿海沙地不同密度铁刀木林分防风效果比较

2022年8月,对4种密度的铁刀木试验林用手持风速仪分别测定林前空旷地风速、林内风速和林后1H处风速(表5)。从表5看出,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内相对风速增加。其中,2500株.hm-2试验林的林内相对风速与3335株.hm-2试验林相比增加4.7个百分点,2000株.hm-2试验林的林内相对风速与2500株.hm-2试验林相比增加4.5个百分点,1667株.hm-2试验林的林内相对风速与2000株.hm-2试验林相比增加5.9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低密度的林分中林木数量少,经过林内的风受到阻力相对较小,因此林内相对风速较大。

从试验林后侧1H处相对风速数据看,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后1H处相对风速先降低后增加。其中,2000株.hm-2试验林后侧1H处相对风速最小,1667株.hm-2试验林后侧1H处相对风速最大。2000株.hm-2试验林后侧1H处相对风速与3335、2500和1667株.hm-2试验林相比,分别减少了6.9、3.5和13.2个百分点。沿海沙地营造林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防风,通过林带降低风对后侧农田、养殖场、居民点及其他场所的影响,林后相对风速的大小比林内相对风速更准确反映林分的防风效果。铁刀木4种造林密度以2000株.hm-2林分后侧1H处相对风速最小,初步说明这种密度的林分削弱风力效果最好,防风作用比其他3种密度的林分强。

4结论

铁刀木在沿海沙地造林适应性较强,9年生时保存率可达90.2%。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铁刀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减少,造林密度对铁刀木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密度2000株.hm-2的铁刀木林分的蓄积量略高于造林密度1667株.hm-2的林分,这2种造林密度林分的蓄积量均高于造林密度3335和2500株.hm-2的林分,造林密度对铁刀木的蓄积量有显著影响。

林分内相对风速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造林密度2000株.hm-2林分后侧1H处相对风速最小,而造林密度1667株.hm-2林分后侧1H处相对风速最大。4种密度的铁刀木林分以造林密度2000株.hm-2林分的防风功能最强。

不同密度的铁刀木林分中,造林密度为2000株.hm-2的林分生长量和防风效果均佳,初步认为闽南沿海沙地铁刀木初植密度为2000株.hm-2比较适宜。

参考文献:

[1]郑达贤,沙济琴.福建滨海木麻黄林下土壤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林带更新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4,49(4):345-352

[2]方添源.滨海沙地二代更新树种选择的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1992,19(2):19-23

[3]叶功富,张水松,黄传英,等.木麻黄人工林地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1994(4):18-19

[4]黄平江.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胡炜,张丽君,梁远楠.不同种源铁刀木在粤西的早期生长表现[J].福建林业科技,2016,36(5):93-96

[6]赖程坤.优良红木树种铁刀木的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24):26-28

[7]刘泽铭,苏光荣,杨清,等.铁刀木经营方式与造林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8(4):11-13

收稿日期:2022-10-09

作者简介:林坤保(1977-),男,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生长量
连香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及生长规律研究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北美香柏生长规律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不同香榧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嫁接穗条年生长量比较
抚顺地区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对油松生长量的影响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秃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修枝强度对硬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