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冰与汤绍恩的比较研究(上)

2023-05-30汪毅

文史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都江堰

汪毅

摘 要:同为循吏(太守)的李冰与汤绍恩,其治水兴水堪称两张不同凡响的名片。他们的“一入一出”,书写了中国水利史的绚丽篇章。其中,李冰入蜀为四川治水兴水,创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天府之国恩人”;汤绍恩出蜀为绍兴治水兴水,创建了著名水利工程三江闸,被誉为“绍兴恩公”。虽然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分别为战国时期秦国与明代),主持修筑的水利工程对象各异(一个筑堰,一个建闸),留存史籍资料的多寡不等,但在人物格局、创建水利工程、主要功绩、后世纪念(荣誉)诸方面,仍不乏趋同性,可构成一个客观的相对比较体系。

关键词:都江堰;三江闸;六代说;三代说

一、人物格局比较

李冰(生卒年不详),或为山西人或为陕西人或为四川人,约公元前256年至前250年任蜀郡太守。《华阳国志·蜀志》称李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识水脉,系战国时期著名水利家。其在明代陈鎏《铁牛记》和清代杭爱《复浚离堆碑》中,分别享有“嗣冰之功,缵禹之迹”“厥功不在禹下”赞誉。李冰甚至被奉为“川主”,为多地祭祀供奉,甚至包括安岳县的乡村。(据清康熙《安岳县志·山川》记载,据县城70里的二龙潭上也有李冰庙。)

李冰代表性杰作和主要贡献为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志·大事记·秦蜀守李冰创都江堰》对此有如此概述:“秦蜀守李冰率领民众修筑分水堤,开凿宝瓶口,布设溢洪坝,并开通柏条河、走马河等河道,引水行舟溉田,分洪减灾,立石人测水势变化(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创建了都江堰”,实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为此,该水利工程被清同治知成都府事黄云鹄誉为“川西第一奇功”。迄至当代,都江堰已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今都江堰市行政区(原灌县)即以“都江堰”命名。1994年,都江堰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岷江治水代代赓续,其肇始于大禹的“岷山导江”;继禹千余年之后,又有古蜀王开明接武而至。《都江堰功小传》开篇记载,为治理水患,开明“决玉垒山以弭之。山在今灌县”,这为400年之后的李冰治水都江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李冰“知天文地理”,治水审时度势。其方略在于“疏”,具体表现在“分”(引),即首在岷江出山口度势建都江堰渠首工程鱼嘴(地址位于今鱼嘴上游白沙邮),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内外江格局,并科学地通过石人作水尺测试水位变化,变水患为水益,实现了水利交通和良田灌溉双赢,由此赋予了都江堰的特殊表达,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可见“疏”与“分”(引)是李冰治水的灵魂,也是他结合实际在总结前贤治水基础上的一次伟大飞跃。

至于“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法则,据清光绪《增修灌县志·水利志》引用的元代《河渠志》记载,由李冰“所为也”。此六字真经,具有“心传之妙”的意义,体现了李冰对自然的尊重,影响了后世治水,功在千秋。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李冰治水的还有一位被世人遗忘的堰功人物,即王叕。《都江堰功小传》记载,王叕“与李冰同时人,《方氏通雅》作王?,谓与李冰同穿二江。其他无闻焉,或亦冰之良佐也”。

在农耕时代,灌溉和济运是头等大事,历来史家对循吏治水的记录至为用心。在浩瀚史籍中,《史记》为正史二十四史之首,是距李冰生活时期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兴起最近的一部权威典籍。然而,《史记》却未把李冰纳入“循吏列传”范畴,更遑论上升至“世家”和“本纪”规格。其仅在介绍水利的著述《河渠书》中有约60字的评价,且未道姓,只是说“蜀守冰”。相反,同为古代治水名家的孙叔敖,却有幸跻身于《史记·循吏列传》,并被班固辑入《汉书· 循吏传》。

《河渠书》不仅开水利史先河,而且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水利通史。它记录了大禹、汉武帝等治水人物及黄河、长江等18条江河和有关重大治水事件。其写作体例和叙述结构影响了宋、金、元、明史《河渠志》和清史稿《河渠志》及民国、新中国所编的《水利志》。李冰和都江堰被记入《河渠书》,当然是一种殊荣。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史记》作者司马迁不仅遍览内府藏书,而且考察过都江堰,即“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理应对李冰及其主持修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精准判断和高度评价;然而,却到底未将李冰写入《史记·循吏列传》。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这个遗憾,或许是司马迁对李冰及其都江堰认同的局限性所致,或许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李冰的功绩尚未达到《史记·循吏列传》的入传标准。

汤绍恩(1499—1595),四川安岳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十四年(1535年)至二十年(1542年)任浙江绍兴府知府,通天文,明地理,善辨水系,系明代著名水利家。对其评价有《汤神事实录》《两川间气引》《庙堂雅量引》《功全禹迹引》《修明礼乐引》《振举纲維引》《黉序春风引》《闾阎冬日引》《诚感商霖引》《三代遗才引》《冰蘖清操引》《南巡请封引》(又名《海滨耆士引》《请封汤神奏折》)《朱公再叙》《永思集记》等专文,赞誉有“公缵禹功”“功全禹迹”“禹稷同功”“缵禹之绪”“智侔神禹”“洞开缵禹绪”“功垂禹绩侔”“一方之神禹”“公之恩泽,洵不在禹下”“夏后无双”“泽留万世”等。绍兴博物馆在3000余年的28件“绍兴历史大事记”中,于明代列有汤绍恩主持修建三江闸,堪称绍兴明代断代史的“封面”。汤绍恩甚至还被奉为祀传中的“浙海之神”(浙江海宁海神庙有其塑像),成为跨绍兴地域而具有广泛意义的海神。这在治水人物中似不多见。

汤绍恩代表性杰作和主要贡献在于三江闸的创建。所谓“三江”,即指曹娥江、钱清江和钱塘江,为同一水系,也是绍兴的代表性水系。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第一大涌潮,也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潮汐形成的汹涌浪涛犹如万马奔腾,具有巨大破坏性。故挡潮工程难度非同小可,非治江河湖堰工程所能比拟;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然而,三江闸便是这样的一个外挡涌潮、内建河湖体系的惠民工程,其建筑难度和科学化程度可想而知。对此,介绍三江闸的水利文献达数十种,尤其是明万历《绍兴府志》首次展示的白描图,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和解读功效。

鉴于三江闸以星宿名称命名,故亦称“三江应宿闸”。三江闸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大型挡潮排水闸,也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最早的海滨大闸,亦堪称世界水利史上一大奇迹。三江闸是一个系统水利工程,包括应宿闸(建于江海交汇处)及平水、泾溇、撞塘配套闸。

三江闸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作水则碑,科学调节水量,具有哲学意义,即通过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形态,阐释了“天地人水”乃至万物的相互联系。其创意,在中国古代治水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运用价值。

汤绍恩的治水方略,在于“分”,即以应宿闸把江海两分,外抵御涌潮,内建河湖体系。其筑法,采取“令石与石牝牡相衔,胶以灰秣,底措于石,凿榫于活石上,相与维系,灌以生铁”方式,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除主持创建三江闸,汤绍恩的治水贡献还包括开掘新塘,修筑海塘,改造南塘(鉴湖)部分湮没和失效处,维修古纤道及调整运河水系,由此开拓了水浒通衢,在那个时代首次全面地体现了水利开发的综合效应,成为赋能典范。

在二十四史之一的《明史》中,汤绍恩入《循吏列传》,其介绍多达约600字,官书认同度高。

比较结果:李冰与汤绍恩同为良牧循吏,一为太守,一为知府。两人一个在蜀西,即约公元前278年前入川建功蜀郡;一个在浙东,即1480年前出川建功浙江绍兴府,彼此连接了一条“治水人物”风景线。他们均系异地为官,任职时间为6至7年;一个为蜀地战国时期秦国的“封面人物”,一个为绍兴明代的“封面人物”;一个关于生卒、籍贯、任职时间、早期治水等争议较多且最初文献记载较少,虽入《史记·河渠书》,但无人物传;一个在生平和史迹上无争议,且文献较多,入《明史·循吏列传》,正史认同度高;一个入川为蜀郡治水,将渠首工程鱼嘴建于江洲中,并通过石人水尺测试水位变化,系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水利家;一个出川为浙江绍兴治水,把水利工程三江应宿闸建在江海中,使江海两分,并通过“五行”水则碑测试水位以调节水量,证明了我国水利科学技术继续领先世界,系明代著名水利家;一个有“嗣冰之功,缵禹之迹”“厥功不在禹下”“川主”“饮水思源”等赞誉,一个有“公缵禹功”“功全禹迹”“禹稷同功”“缵禹之绪”“智侔神禹”“洞开缵禹绪”“功垂禹绩侔”“一方之神禹”“公之恩泽,洵不在禹下”“夏后无双”“泽留万世”等赞誉。

二、创建水利工程比较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为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其布局合理,既相互依存,又互为制约,协调自如,联合发挥了引水、泄洪、排沙作用。其中,鱼嘴分水堤为首渠工程,利用河心洲淤泥滩而建,以古代常见的无坝引水形制为特征,是三大主体工程中的决定性工程,具有引领意义。三大主体工程之外的辅助工程,有百丈堤、二王庙顺水堤、人字堤、平水槽。

李冰除修筑鱼嘴外还率民众在玉垒山末端砾岩嘴处,从岩嘴中凿开一口子,形成倒梯形引水口,即“宝瓶口”。在那个没有现代化器械的时代,打通宝瓶口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艰巨的工程。李冰利用热胀冷缩“爆破”原理,采用了“火烧水激法”,创造了打通岩嘴的奇迹,为引水、控洪、排沙起到重要作用,为治水书写了卓荦一笔。千百年来,宝瓶口位置不变、功能不变。至于凿开后的砾岩嘴,称“离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离堆和宝瓶口,均为1970年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者。

修建都江堰过程,无不体现了李冰充分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理念。他的优秀在于所创意的“系统论”,即通过工程合理布局,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地解决了分水、引水、泄洪、排沙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治水理念,使都江堰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之所以泽被后世,还得益于历代“岁修制”与相沿修葺。据《都江堰志·堰功人物》记载,自李冰之后,堰功人物史不绝书,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至当今(1988年),可列文翁、诸葛亮、丁宝桢、张建中等34位代表性堰功之臣。他们在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如同滔滔岷江波澜壮阔,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治水兴水故事。如诸葛亮重视都江堰管理维修,不仅专门派1200人组成护堰维修队伍,而且设堰官管理。对此,李调元在《离堆》诗中发出“役夫千二百,谁继武侯勋”的感慨。为纪念这些堰功人物,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于2000年11月建有堰功道,分别塑铜像12尊,道左为文翁、高俭、刘熙古、吉当普、施千祥、强望泰,道右为诸葛亮、章仇兼琼、赵不、卢翊、阿尔泰、丁宝桢。

古代历朝都对都江堰进行过规模不等的维修,包括岁修、大修、特修、抢修等。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水利工程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改进了首渠工程(包括建新外江闸、工业引水挡闸、枢纽闸、节制闸、分水闸、进水闸、泄洪闸、连锁闸、排洪道、水电站等一系列工程及加固鱼嘴等),而且整治了河渠,扩大了灌区,使都江堰水利焕发青春,创造了灌溉一千万亩良田的记录。对此,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4月特立“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并记。更令人震撼的是,于今都江堰灌溉良田已达1300万亩,重塑了“天下粮仓”的形象,并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7市40个县(市区)的2500万人口提供了生活、生产环境及其他综合用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安澜桥,其知名度在景区颇高,使游客流连忘返,甚至为它负载的爱情故事不胜唏嘘。安澜桥又名夫妻桥,横跨内外江,为清嘉庆八年(1803年)由何先德夫妇倡导,邑侯、邑人捐建,长约300米,宽约1.75米,高约22米(按换算后的数字)。建桥初衷,只是解决行人从玉垒山麓过往内外江的交通问题,即“两岸行人狂澜安渡”。其位置,在今之安澜桥上游数10米处,即与鱼嘴近乎直线的地方(1974年后拆除)。这座安澜桥曾被国画大师张大千绘入其巨作《长江万里图》中。今天,我们因旅游而沉浸式地体验的安澜桥,其实为1974年新建,并非属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范畴。

对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后世评介不绝于书。其中,首推《史记· 河渠书》。该书为汉代第一部水利通史,有“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的记载。这是史籍对都江堰的第一次记载,不仅介绍了李冰治水,而且表述了李冰功绩,并传递了都江堰功能当时是以“行舟”之利为主的信息。其“穿”,使成都平原的灌溉和水运交通得到保障,为成都的富庶开辟了广阔前景,使“天府粮仓”实至名归。

继《史记·河渠书》之后,堪称汉代第二部水利通史的《汉书·沟洫志》对李冰及都江堰也有记载,但却是对《史记·河渠书》原封不动地复制。

较之《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对李冰及其治水兴水情况作了长达约600字的介绍,具有权威意义和重要价值。其中,既有“壅江作堋”关于修筑分水鱼嘴的记录,又有“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的记载,证明了当时渠首水利工程位置并非在今天的地方。此外,该志还记录了李冰在今宜宾、乐山境内开凿滩险、疏通航道,修建文井江、白木江、洛水(筑“朱李火堰”。又名“洛口堰”)、绵水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为四川地区的水利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其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达300多万亩,“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继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写道:“江水(指岷江)又历都安县(原灌县,今都江堰市)……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俗谓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介绍了都江堰古称谓“都安”,记述了李冰修筑“大堰”位置以及别称。至今,在玉垒山“深淘滩,低作堰”墙石梯下处,还有后世所刻巨匾“金堤重镇”。

在治水过程中,相传李冰有祈天神灵、立石人水中、沉石犀牛压水精、操刀入水战水神、降伏孽龙等作为,极富传奇色彩。除《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对于“沉石犀牛”传闻,岑参《石犀》有“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句,杜甫《石犀行》有“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句,分别褒扬李冰的智慧和能力。

在2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囿于水流改道、河床改变、水系和地质变化、自然灾害、排洪道修筑、水电站建设、水利功能调整、旅游开发等因素,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了若干演变,其中包括首渠鱼嘴这一标志性工程。它的位置不仅在历次治水中有变化,而且在宋末元初、明末清初时,曾出现两度废弃与重建情况。这些变化,符合自然界发展、变迁的客观规律。

鉴于岷江本身的变化,以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工程技术先进性为圭臬,参考《都江堰志·渠首工程》记载,笔者把以渠首鱼嘴为代表的都江堰引水工程沿革大致划分为“六代”(此未包括历次一般性质的岁修完善性建设)。具体如下——

第一代为李冰于公元前276年主持创建,即“冰乃壅江作堋”——修筑分水鱼嘴,并立三石人在三水中分别为水则。在创建都江堰过程中,李冰就地取材,借鉴土法,继承了前人的杩槎、竹笼、卵石、木桩、羊圈等传统工程技术,采用了标志性的“竹笼垒砌法”(该传统工程沿用千年),即用竹笼笼石沉江,于江洲堆垒出鱼嘴,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其中内江以引水灌溉为主,外江为岷江干流,功能主要是泄洪和排沙,构成“分四六,平潦旱”格局,颇具科学性。鱼嘴位置时在古白沙邮下,即今鱼嘴以上约1650米处;惜遗迹早已荡然不存。

第二代为元代吉当普于1355年主持创建,即采用了标志性的“铁石修砌法”,建“铁龟型鱼嘴”,改变了第一代“竹笼垒砌法”结构,具有创造性,并影响了明代施千祥于1550年主持筑建规模更宏大的“铁牛型鱼嘴”;惜遗迹今不存。

第三代为清代丁宝桢于1878年主持创建,即采用了标志性的“浆砌条石法”,被称之为“丁公鱼嘴”;惜遗迹今不存。

第四代为民国四川省水利局于1936年主持創建,采用了标志性的“水泥浆砌条石法”,并以卵石混凝土浇砌成顺水流线型的“新工鱼嘴”,位置在今天的鱼嘴处。其遗存以此“新工鱼嘴”为标志。

第五代为1974年,其标志为渠首主体工程的现代化,即兴建新外江枢纽闸和加固“新工鱼嘴”(包括1982年建成的与新外江枢纽闸配套的沙黑河闸)。新外江枢纽闸建筑物为3级,有8孔,全长104.4米,闸上桥宽7.5米,属于渠首中枢工程,连接鱼嘴;闸坝为钢筋混凝土,闸门为平面钢板,控水升降为开敞式双吊点电动卷扬机。由此改变了两千多年来调水旧貌,实现了都江堰的凤凰涅槃,呈现出渠首引水工程的新格局。

第六代为今貌,即我们观光所见到的全部现代化水利工程及外江堤坝公路等。它们构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亮丽风景线。1982年,国务院批准都江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古今众多评价中,都江堰既有《史记》《汉书》《华阳国志》《水经注》等史籍记录,又有杜甫、范成大、陆游、杨慎、丁宝桢等古代诗人吟赞,还有余秋雨“拜水都江堰”、李约瑟“将超自然、实用、理性和浪漫因素结合起来的,在这方面任何民族都不曾超过中国人”等的高度礼赞。尽管如此,对于李冰和都江堰详尽介绍的文献资料,却要数清乾隆和民国本《灌县志》《灌志文征》、清人钱茂编纂的《都江堰功小传》(上下卷)和赵式铭撰的《灌县堰工利弊书》等,尤其是《都江堰志》和《都江堰史》最为突出。《都江堰志》由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1993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是关于都江堰的水利专志。其上限自李冰创建都江堰起,下限断至1990年,包括自然环境、渠首工程、灌区工程、管理、效益、科学技术等六篇,计595千字。《都江堰史》由著名水利史专家谭徐明著,323千字,2009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关于都江堰的水利专史,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

1982年,都江堰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都江堰还有“三遗”之誉,即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青城山)、2006年被选入“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一级文学创作

猜你喜欢

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千古奇观——都江堰
四川都江堰川芎根茎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浅谈“千年古堰”对都江堰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
都江堰安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