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看展!
2023-05-30张乐乐
张乐乐
不知道从何时起,看展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新时尚。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每逢节假日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的人为了看一场展览,会给自己画上美美的妆;有的人为了看一场展览,特意奔赴另一个城市;还有的人为了看一场展览,每天定时抢票。
城市也顺应潮流,适时奉上饕餮盛宴,文物展、艺术展、科技展、工业展……层出不穷,丰富大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与城市共同的文化品位。策展者们的奇思妙想,不止满足年轻人的口味,更让男女老幼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看展,就这样成了一种流行的休闲娱乐活动。
约上三五好友,“走,一起去看展”!
国际双年展,尽享艺术盛宴
2023年初,以“共生世界”为主题的济南国际双年展火遍了各大社交平台。春节假期期间,山东美术馆因为国际双年展的举办,日均接待观众近万人。据山东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不仅如此,节日期间,外地观众明显增多。”
济南国际双年展,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因为这是一场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展览,观众在感受艺术氛围的同时,还能体验AR、VR、人机交互、3D打印、影像互动等现代科技的魅力。整个展览汇聚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件作品,分为“当代与传统”“人与自然”“地域与世界”“现实与虚拟”“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六大版块。
一进入山东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五彩斑斓的景观墙,墙上挂满了可爱的玩具。据工作人员介绍,艺术家徐国峰作品《景观墙》中用到的这些玩具基本上都是废弃的儿童玩具,有的是来自长江入海口环卫工人的收集,有的来自家庭的主动捐赠,还有一部分来自他自己家中。在大厅的中央,还矗立着此次展览的高人气作品《花彩艺术 神柱:绽放》。作品是一个大型的冷烟花装置,每次绽放都会引得众人駐足围观,把节日的氛围拉得满满。
此次展览的人气作品众多,受欢迎程度难分伯仲。《神话》用十几块LED大屏,呈现出跳舞的维纳斯、南极仙翁、宇航员等形象,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吸引了众多观众打卡。交互式影像作品《19赫兹》的主人公是一只鲸鱼,创作者记录下了鲸鱼在轮船、光缆等人为因素干扰下活动反应的波动,并将声波转化为影像。场内观众的活动变化,也会通过传感对影像画面产生影响。在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超然楼》的原址之上,阿根廷艺术家埃利希带来的新作《教室》,再度成为新一届“网红”打卡地。每一个走进“教室”的观众,就像在欣赏一场魔术幻灯秀,学生时期的美好记忆在这里被唤醒了。
科技赋能,美好正在发生
有的外地游客看完了济南国际双年展,还会特意跨越大半个城市打卡新开的山东科技馆。球幕影院、电磁波谱隧道、飞机驾驶员体验舱……800余件展品,如同一处“造梦空间”,无与伦比的新鲜体验,吸引着大朋友、小朋友纷纷前来。
整个科技馆4层楼共计8万平方米的空间里,目之所及皆是科技的浪漫——星辰大海的征途、风雨雷电的转换、神经细胞的奥秘……展品既包括了国内外科技馆优秀的经典互动展项,又创新性地加入了沉浸式多媒体空间、3D打印、VR演示等最新展示技术。
其中,独具地域特色的山东科技发展成就展厅,展示了近年来山东在农业、交通、航空、海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山东科技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磁悬浮交通系统、C919飞机钛合金零部件雷达罩、东方红3号深远海科学考察船、“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山东省近十年丰硕的、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令人振奋。色彩鲜艳的儿童科技园充满童趣,分为“我与自己”“我在家中”“我与城市”“我与自然”“我与宇宙”等部分,以我为中心去探索世界的理念,让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其中。
唯一的遗憾是,“科技馆的门票比演唱会的门票还难抢!”但这依然抵挡不了人们去亲身体验的决心。
特色展览,呈现别样风景
说到看展,怎么能绕过博物馆。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特意推出了“家和”新春文化展。展览以“小家”为线索,以“大家”为背景,以祥和为主题,设“开门大吉、满院春光、诗礼传家、香闺绣户、福寿延年”五个部分,将我国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场景予以展示,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场馆内专门设置了供大家拍摄全家福的场景,有的观众还特意穿了喜庆的节日服饰或汉服来拍照打卡。
人们看展的热情,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展览。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实幻印象派-印象派沉浸光影展、兔子兔子艺术展等各种类型的展览,在城市的不同角落里绽放,装点了城市,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艺术与科技,一次又一次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身边,潜移默化中让人们爱上了它们,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选一个空闲的时间,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看展吧!
(编辑/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