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那山、那村、那人
2023-05-30左雪兰
左雪兰
2018年8月2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麻武乡。一户村民在收割山上种的一亩三分地庄稼。
黄土地,是一片经历了太多辉煌和苦难的高原,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生存条件差。那里有人们世代蛰居的残破窑洞,老人们一张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庄稼人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他们靠的是信仰、精神与追求,更是人类精神的尊严,千百年来,人们世世代代就这样顽强地生活着。
在黄土地上,大多数村民以农耕的方式默默无闻地与命运抗争着,笃守着心中的信念和信仰,勇敢地张扬着顽强的生命。由于缺水,为改善生存条件,近年来,政府采取移民搬迁的措施,把一些农户迁到了水资源条件较丰富的地区,尤其国家提出精准扶贫后,村民都从土窑洞搬迁至新建的小康屋居住,目前,村民已全部摆脱贫穷。
无论我身在何处,身体里永远都流淌着黄土地的血液,因为她孕育了我的成长,记忆中始终保留着那份浓浓的乡音、乡情。正是我对这片土地的情感,2014年至2020年,我一次次探寻,探寻黄土高原上的人物、景观、环境、地貌,等等,从而探讨黄土地上人们的生存状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通过镜头语言回望黄土地上改变的模样,我一直坚持用影像记录时代的变迁,讲述他们不凡的故事。
2014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陈尔山南山村。村民用毛驴驮水。南山村是一个水资源极端贫乏的地区,十年九旱,农作物靠天吃饭,在山上居住的村民,每天忙完农活,都要往返几趟下到沟里到井边取水。2017年,政府采取了移民的措施,把一部分农户迁到了水资源条件较丰富的地区,另一部分未搬迁的村民现都已通上自来水。
2017年6月3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96岁的小脚老人居住在土窑洞,为周末回家探亲的孙子擀面条。
2016年5月1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上坪乡。礼县上坪乡的村民在2018年以前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农耕文化,在村里到处可见的运输工具是木轮车,直到2019年木轮车才开始慢慢地退出他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胶轮车。
2017年10月2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上坪乡。乡村道路上,奶奶带着三个孙子给地里干活的爷爷送饭去,村里很多孩子不上学时会帮助家里的老年人干活。
2015年10月26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罗汉洞乡丈八寺村。土窑洞里居住的留守老人蒸熟热腾腾的馒头,为离家十公里路学校寄宿的孙子而准备。
2017年11月15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太平乡关家林村。乔迁喜事的宴席。近年来,泾川县太平乡关家林村所有村民在政府扶持下,从土窑洞搬迁至新建小康屋居住。
2018年11月28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玉都镇李胡村。村民就医。改革開放40年来,泾川县农村的卫生所医疗设备有了很大改善,高科技信息现代化设备,提高了村民就医条件。
2018年5月26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高平镇黄家铺村。机械化收割。有一些靠着偏远山坡的梯田,以往大型联合收割机开不进去,现如今,大型机械化己完全取代了过去的人工镰割手捆。
2016年4月8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太平乡口家村。毛驴在耕地,大型机械开不进去的土地,村民舍不得撂荒,一直靠人力农耕播种。
2019年3月24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乡李家村。村民在收鸡蛋。近年来,党原乡李家村村民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为了脱贫,建立了环保养鸡产业,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养鸡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5年12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红河乡杨吕村。土窑洞里,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养,周末在家写作业,连张桌子都没有。2017年,该村还有部分农民居住在土窑洞未摆脱贫穷,2018年,当地实施精准扶贫,村民搬进了新居。
2018年5月23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杨家庄村。村民收割麦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进了麦田,机械化的快捷方便,已完全取代了以往麦客的镰割手捆。但是那些特别偏僻,靠山坡的麦田,收割机进不去的地里,农民仍然人工收割。
2019年4月6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盐官镇牲畜交易市场。毛驴被商贩赶上车,盐官镇牲畜市场闻名国内,目前为全国13个重点骡马、牛羊市场之一,政府充分利用骡马市场这块“金”字招牌,把市场发展同当地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2019年2月13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乡党洼村。春节期间,大人孩子们在欢快地荡秋千,这也是西北的一种民俗。
2019年2月19日,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乡申家庄村。村民表演社火,元宵节村民耍社火,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社会文明与进步,也表达了一年丰收的喜悦。
2019年5月18日,甘肅省陇南市礼县盐官镇养骡马农户家。村民以大家畜为龙头,形成了养殖、加工、购销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商业体系,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很快摆脱贫困。
2020年5月15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盐官镇。5月中旬是盐官镇物资交流大会,文化大院每年都会请外地秦腔剧团在这里唱戏,村民们顶着炎热的太阳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