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3-05-30姚锦
摘要:建设健康心理,是高校德育建设的责任,新形势、新矛盾、新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我们往往是把生命的价值问题以一件客观事物对待,但在建设健康心理这一特殊时期,于在校大学生,就业、人际等不良情绪能否让大学生合理审视生命的价值,追求生命的意义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本文基于健康心理视域,分析大学生身心状态及生命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探索出健康心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健康心理;培育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关注其心理健康关注其生命质量的高低,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希望的基石。大学生作为“人” 这一主要因素,如果仅是关注于讲授知识,培养能力,不给予关怀,忽视精神与心理的发展,就可能使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不够理性,不仅是对自己,更甚者是对别人。尤其是在加强心理建设视域下,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大学生的生命状态、对其生命价值观念的合理把握、生命质量的高低,都应得到充分关注。当生命和以往正常的生活受到威胁的时候,压力、交往等都会带来心态的崩溃,如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就可能走向极端。学校社会等必须加强生命教育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塑造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生命实践中引导其对生命尊重与敬畏,树立生命至上的原则,解答大学生在成长中的生命困惑,以正确的生命态度去面对。
一、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心理健康因素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诸如交通管制、停工停产、停校停课、居家隔离、核酸出行、“捅嗓子吃棉签” 等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使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开启了“暂停键”,对学生身心健康及生命价值观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因突发疫情而导致的学习方式骤变、线上学习的压迫与围困,长期的宅家生活与媒体传递负面消息的恐慌,不仅严重干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还为各种心理问题和实践方式埋下隐患,这对大学生是一次大考。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与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建设中的生命价值因素。
(一)网络负面信息与自身对突发事件的恐慌
当前网络社会正处于繁荣,任何事件伊始就表现出极强的网络社会的高透明性、高流动性和高动员性等特征。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比于过去,网络舆论监督正在兴起,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即时性、多元化,影响范围扩大,随着5G、智能化、大数据的升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可以说,自突发疫情、洪灾、地震等产生至今,我们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与消息,都体现着网络的高传播性和防控信息透明、流动等特征。对突发事件的恐慌,对网络社会生活表现出焦躁慌乱,对疫情的恶意解读等,部分懈怠、逃避责任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形势依旧严峻。大学生在网上获取的大量资讯,不乏上述不良信息。而其又非常容易被不实报道或“标题党” 所吸引。偏激思维、跟风散播谣言、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精神懈怠等擾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心理和行为与日俱增,甚至违法乱纪。而网络谣言的滋生,隔离、足不出户等,促使大学生产生更多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等严重心理问题,致使大学生在灾难面前不能理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不能建设健康心理。
(二)中西教育及价值观差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死就无所谓生。然而中国人对死亡话题往往忌讳不谈,认为不祥,这就使得学生对死亡理解和认识近似偏执,对于死亡惧怕恐慌甚至绝望。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儒道文化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崇尚集体、热爱生活,但是对于死亡却充满畏惧、模糊而逃避,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私有财产,私欲与个体被彰显得淋漓尽致,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西方的普世心理远高于中国的无为思想。但是每一个人都会走向死亡,死亡的话题在传统的中国教育里总是晦涩、神秘,甚至避而不谈,学生正确认识死亡的渠道只能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探索与摄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随着摸排工作的快速开展,确诊、疑似,密接、次密接以及死亡人数的增加等,都不可避免地会给学生带来思想的触动,让他们更能感受到死亡的残酷。而没有专业的渠道及时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珍惜生命。当前的大学生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多独生子,受家庭和学校的呵护,磨炼较少,尚未经受过大灾大难。面对震撼的突发情况,不会进行恰当的自我心理,极可能会作出一些极端行为。特别是灾难区域的学生,心理恐怖之下,混乱、恐慌、焦躁、隔离,甚至是失去亲友、痛苦绝望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提出的谆谆教诲:“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1]
(三)线上学习效率低下与家庭矛盾的因素
线上教学的大量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学生学习的主场地转为家中线上学习。原本规律的学习和生活,被学习方式和环境巨大差异变化而打乱。尤以毕业生为例,毕业就业压力的剧增与疫情冲击下用人单位的结构调整等形成鲜明对比,在传统就业压力的基础上,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多更隐形的迷茫。另外,线上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网络障碍、学习资源差别、长时间视听觉疲劳等问题层出不穷。线上教学,不同于实体教学,难以拥有集体状态的学习氛围,同辈效力无法进行正向引导,容易出现在听时,分神、小动作、不集中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的事情。与此同时,学生不但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还要适应新的居家生活,生活习惯也有诸多困扰。传统的、已经成型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面对长时间与父母朝夕相处时,就会产生磕磕绊绊,这些矛盾和摩擦让大学生们倍感压力。一方面,大学生渴望自主与独立,生活自由,独立的思维人格,渴望新鲜事物;另一方面,家长们却墨守成规,传统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根深蒂固,他们无法包容“坏孩子行为”,不明白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改变,过分关注往往带来一次次的矛盾。加之面对突发事件的负面情绪,父母和孩子的矛盾日积月累,促使孩子身心俱疲。普遍存在学生不爱和父母进行沟通,或是父母工作太忙,不愿意倾听孩子心声,孩子在分享后得不到回复,慢慢就不愿意沟通了,进而加深与父母的隔阂。此外,对于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此时会出现很多开始学习的消极情绪,或者沉迷网络游戏,产生网瘾和厌学等各种问题,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中,在居家生活中也面临诸多困扰,这也是居家线上学习的一个重
要矛盾。
二、健康心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认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价值引领、育德育人的能力。”[2]重大危机是一场大考,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大思政课”,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鲜活实例,抓好祸兮福兮的辩证矛盾,完善思政课课程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健康心理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在专业课讲授中,应积极融入“抗疫”“救灾”“大国工匠” 內容,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讲述“新时代爱国主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篇章时,引入“最美逆行者” 等相关人物事迹题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述中,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形势更为严峻的国外相比,我国疫情的防控措施及时且得当,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显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及时带领全国人民抗击新冠,体现出坚定的人民立场,强有力地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河南洪水灾难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救援,共同对抗困难,英雄辈出,感人故事屡见不鲜。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要及时关注实时动态,关注抗疫抗洪等先进人物事迹,在校园文化广播频道也要及时报道实时动态,将校园的隐形文化贯彻落实,引导学生树立担当精神,增强爱国爱校情怀。
(二)感悟—重视生命教育,辩证生死领悟人生真谛
在重大灾难面前,在生死较量之际,生命永远排在最前面。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突发危机面前,要珍爱自己生命、发挥个人生命价值,要尊重他人生命,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践行生命的意义,厘清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实现生命价值最大化。同时,建设健康心理,也要理性看待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对部分大学生自杀、自残等相关问题要及时关注,对于一些整日浑浑噩噩,不明白活着的意义,消极度日的大学生,要及时关注,关注其心理,引导其行为,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参观烈士陵园、临终关怀实验室、养老院等,借助人工智能体验死亡,加入生死体验等科技项目,反观生的珍贵感悟死的必然,促其将生命质量最优化。重点关注学校咨询室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按时进行心理疏导的摸底排查工作。生命教育就是结合现实,引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实际,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考,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思维打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情入课,引发共鸣,通过情感联结,感情互通,育人育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为什么活着” 及“人要怎样活着” 等重大问题。
(三)实践—构建以生命体验、认知、行为为架构的生命价值观体系
本文认为生命体验主要包括对疫情、洪涝、地震等重大灾难中生活需要,生活秩序,生活困难和生活行为变化等的感知。生命认知主要包括心理变化、制度自信、防控信心、服务意识、生命认识、人际交往、防控思考等内容。生命行为包括应急防控、保护生态、应对方式、沟通交流、意志行为等。在生命体验方面,这次疫情、抗洪等直接阻断了人与人的直接沟通,但却将个体与他人紧密联系起来:大学生明确了榜样、奉献、价值、舍小家为大家等行为特征,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价值,明确了服务社会的生命认知。经历了“隔离”“网课”“云服务” 等特殊实践,这种生命体验一直伴随整个疫期,也真切感受到了物资紧缺、交通不便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需求,急切想要恢复秩序、回归常态的“车水马龙才是人间常态” 的生活体验。同时,也理解了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大局紧密联系起来的深度思考,树立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制度自信”,对生命意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进行深入思考。大学生的这场生命体验出现极强的生活性与丰富性,生命认知也进入到空前的高度领域,并伴随着强烈的珍惜生命意识,最终让个体产生珍爱生命,奉献人生的行为。
基于以上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分析,本文认为要构建以生命体验、认知、行为为架构的生命价值观体系。第一,提高生命认知水平,身体发肤,不仅受之父母,同时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丰富生命体验。历经特殊时期,大学生对生命有了新的感知和理解,更懂得陪伴家人、感恩当下。一方面经此疫情具有更多的积极体验和思考;另一方面开始从消极的生命体验中吸取经验教训。后者更为可贵,提升生命获得感。第三,转变生命行为。生命教育是终身教育,生命行为是终身行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大学生正处在“角色自我混乱与同一性” 的矛盾阶段,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家校社会舆论等多因素共帮大学生对生命全面认识,引导其学会尊重生命和保护生命。本文认为现阶段构建以生命体验、认知、行为为架构的生命价值观体系,主要重点是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感悟与思考,结合疫情、抗洪期间的奋斗与牺牲,抗灾救难期间的成功与经验,中西方不同抗疫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自信面对生活,真诚面对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实现生命价值最优化。
三、总结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建设健康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是出发点,是基石。高校要把社会实践变成素材和教材,上好这堂“大思政课”。充分运用官媒、自媒体、校园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生命教育,构建生命价值观体系等,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帮助大学生构建阳光自信的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从而为其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创造人生价值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制人才培养励志勤学刻苦磨练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5-4(01).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N].人民日报,2016-12-9(001).
基金项目: 2021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疫情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YJ011)。
作者简介: 姚锦,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